發表時間 |
文章標題 |
人氣 |
2013-09-18 |
泉州當選中國首個“東亞文化之都”
|
(71) |
2013-07-08 |
論潮汕閩南是一個獨立的民族
|
(645) |
2013-02-19 |
達人看電影-《大尾鱸鰻》: 髒話的另一種可能
|
(84) |
2012-04-24 |
台南歷史博物館
|
(17) |
2012-04-24 |
源遠流長 閩南文化節週六登場
|
(21) |
2012-04-03 |
蒼南的閩南文化
|
(79) |
2010-09-20 |
閩南-閩南人-閩南學
|
(237) |
2010-08-17 |
淺論潮汕文化、閩南文化的共同內涵
|
(431) |
2010-07-19 |
漳州推動閩南文化進校園青少年學講閩南話
|
(53) |
2010-05-27 |
台語文學夠今的發展及未來的方向
|
(109) |
2010-05-01 |
台行政院設福佬委員會?朝野立委各有看法
|
(43) |
2010-04-08 |
台灣文化學者訪問湛江 交流閩南文化發展
|
(27) |
2010-03-27 |
龍應台: 外銷台語文化
|
(52) |
2010-03-24 |
艋舺
|
(260) |
2010-03-11 |
設台語電視台 讓伍佰不遺憾
|
(212) |
2010-01-23 |
閩南民俗的形成及其傳播
|
(71) |
2010-01-14 |
泉州古城墻遺址輪廓初現
|
(8) |
2009-11-25 |
「過番」文化與潮汕方言詞的關係
|
(89) |
2009-11-09 |
福建莆田:潮汕人的搖籃
|
(108) |
2009-10-17 |
話台灣 ─ 本土不土,民俗不俗
|
(24) |
2009-10-05 |
趣談 潮汕話中的比喻
|
(6) |
2009-09-15 |
閩南文化的基本形態 --- 邊緣形態
|
(275) |
2009-08-23 |
「河洛」乎?「福佬」乎?「貉獠」乎?
|
(1014) |
2009-08-16 |
閩南人文精神的局限
|
(210) |
2009-07-31 |
全球化與閩南文化- -以東南亞閩南人為例
|
(150) |
2009-06-29 |
鐵觀音與安溪人
|
(131) |
2009-06-14 |
論閩南文化對潮州文化的貢獻
|
(116) |
2009-05-22 |
廣東閩方言與福建閩語的關係
|
(73) |
2009-05-22 |
閩南女子
|
(304) |
2009-01-18 |
閩台閩南人民間文化的深層共性
|
(76) |
2009-01-02 |
雷州人取名
|
(25) |
2008-12-10 |
潮汕 悖論
|
(8) |
2008-12-02 |
廈門酒俗
|
(19) |
2008-12-01 |
從潮汕黃氏談到「潮州福建祖」!
|
(325) |
2008-11-27 |
閩南文化略論
|
(1066) |
2008-11-08 |
「泉州學」的新視野
|
(51) |
2008-11-01 |
「晉江精神」中的閩南文化特質
|
(202) |
2008-10-31 |
漳州「四寶」
|
(37) |
2008-10-24 |
漳州 閩南人的由來
|
(4642) |
2008-10-23 |
台南 鄭成功文化節
|
(448) |
2008-10-21 |
廈門民俗風情
|
(65) |
2008-10-20 |
海陸豐
|
(308) |
2008-10-17 |
為何中國東南沿海能散佈閩南語人口?
|
(52) |
2008-10-12 |
試論Holo (河洛,福老) 語的起源地
|
(62) |
2008-10-01 |
潮汕人,是什麼人?
|
(39) |
2008-09-30 |
對閩南文化的形成與發展變化的幾點不同看法
|
(108) |
2008-09-25 |
試論歷史上潮汕與閩南在文化區域上的同一性——以婦女服飾、戲劇、民間歌謠及故事為例
|
(87) |
2008-09-23 |
福建文化生態與閩商性格(下)
|
(84) |
2008-09-23 |
福建文化生態與閩商性格 (上)
|
(232) |
2008-09-17 |
本是同根生 花果兩相似——淺論潮汕文化、閩南文化的共同内涵
|
(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