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除了臺灣話,中國華東華南還散佈閩南話,華南漳腔。對於華南,潮汕地區雷州半島海南島都早已通行當地口音的閩南語,一定也近親融合了很多閩南人。其他粵西、粵北、廣西的閩南語人口都不是來自潮汕或雷瓊吧?溫州和潮州都靠近福建,但有不同,蘇浙皖一帶的閩南語人口自稱溫州人卻不說溫州話,兩廣的閩南方言島的則不自稱潮汕人。


莊初升<論閩南方言島>對省內外閩南方言島的歷史形成原因概述:


1. 平南縣思界鄉吳姓、樂昌市塔頭壩村餘姓:漳浦縣五鳳裏蒹葭村柑板橋-〉羅定州(郁南縣)的連灘-〉仁化。嘉靖年間福建沿海屢遭倭寇嚴重的騷擾和破壞———因為倭寇背井離鄉

2.寧德碗窯:清代初年晉江、南安等地瓷土資源逐漸枯竭,瓷業開始衰敗———因為瓷業china轉移,滿清為禍?以下都直接因抗擊滿清而背井離鄉:

3. 廣豐縣梘底鄉銅山村陳姓居民:予於康熙乙巳(西元1665年)四月十八日攜眷移寓江西,蓋暫避閩氛而為苟全計也。閩南抗清“漳糜爛焉”、“遷界令”。

4. 閩侯縣青口鎮西台村的鄭姓居民,相傳是鄭成功的後人:鄭氏家門受迫害,於寒冬臘月逃離敵手,長子背祖骸由漳浦縣舊鎮八角井星夜奔走……,長子一基公遷閩侯西台梨園定居,次子一奇公遷福清鏡洋西番村定居。

5.玉山縣紫湖鎮建設、土城兩村的顏姓居民,相傳是鄭成功部下顏輝良的後人:我族從敬公派自天賜公從閩永春首遷上饒縣沙溪。爾後又於康熙八年(西元1669年)其二子兩遷卜宅。日朗公定居玉山縣邊陲紫湖鎮建設村,日輝公定居距北不遠即今之三清鄉方塘村。

6.贛縣和興國縣:康熙八年,朝廷分佈安插閩漳投誠海寇,遣海澄公標下都督總兵許貞屯田於贛縣,蔡璋屯田于興國。

7. 順昌埔上:先後四次入閩的太平軍, 3萬多人




(部份節錄)


閩南方言島的歷史形成


從現存的閩南方言島來看,明代末年、清代初年和清代末年是閩南本土的居民向外遷徙而在異地他鄉形成方言島的三個歷史時期,其中,清代初年可能最為重要。


據《思界吳氏族譜》,廣西平南縣思界鄉操閩南話的吳姓居民,祖上于明朝嘉靖年間由福建漳府州遷居廣東羅定州的連灘,爾後再從連灘輾轉遷移到今天的住地;另據廣東省樂昌市塔頭壩村《餘氏族譜》,塔頭壩余姓始祖欽意公於清乾隆間自今天粵西的郁南縣連灘一帶經仁化移居而來,而郁南縣連灘一帶的余姓始祖芳選公,則早在嘉靖四十年(1561)就從閩南漳浦縣五鳳裏蒹葭村柑板橋遷來了。


如上所舉,明代末年閩南沿海的居民遷移到粵西的內陸地區,到底是出於什麼樣的歷史背景呢?是否與嘉靖年間福建沿海屢遭倭寇嚴重的騷擾和破壞有關呢?有待進一步研究。



清兵入關以後,明朝遺臣鄭成功以金門、廈門一帶為根據地,組織抗清力量,進行抗清鬥爭。在漳州、泉州等閩南地區,鄭成功部曾與清軍進行過頻繁激烈的爭奪戰,社會形勢很不安定。《漳州府志》卷二十三“兵紀”站在清政府的立場上,是這樣評價鄭成功的抗清鬥爭的,“鄭氏以區區餘孽,收明之餘燼,鼓其鱗鬣,出沒風淘,殘我士卒,殺我人民,墮我城郭宮室。


甲午己未之季,漳糜爛焉……”無論這個評價如何偏頗,但是,“漳糜爛焉”也在某種程度上道出了閩南地區戰火所及民不聊生的事實。康熙一年(1662),鄭成功從荷蘭殖民者手裏收復了臺灣,繼續抗清鬥爭。


為了斷絕沿海居民對鄭成功抗清鬥爭的支持,順、康年間,清政府野蠻地發佈“遷界令”,強迫江、浙、閩、粵等省沿海居民一律從海岸後撤三十到五十裏,致使沿海地區的居民背井離鄉、流離失所。到了康熙二十二年(1683),清兵進駐了臺灣,鄭氏軍事集團始告解體。



清代初年閩南沿海地區的居民向外遷徙,有些正是在上述的歷史背景之下被迫進行的。如福建省閩侯縣青口鎮西台村的鄭姓居民,相傳是鄭成功的後人,族譜詳細地記述了其先祖由於清廷的壓迫而潛逃的情形,“鄭氏家門受迫害,於寒冬臘月逃離敵手,長子背祖骸由漳浦縣舊鎮八角井星夜奔走……,長子一基公遷閩侯西台梨園定居,次子一奇公遷福清鏡洋西番村定居。”


又如贛東北玉山縣紫湖鎮建設、土城兩村的顏姓居民,相傳是鄭成功部下顏輝良的後人,據《永春顏氏族譜》,“我族從敬公派自天賜公從閩永春首遷上饒縣沙溪。爾後又於康熙八年(西元1669年)其二子兩遷卜宅。日朗公定居玉山縣邊陲紫湖鎮建設村,日輝公定居距北不遠即今之三清鄉方塘村。”再如廣豐縣梘底鄉銅山村陳姓居民也是康熙年間從永春縣桃源遷來的,《陳氏宗譜》所收《結隱長湖記》題“中嶽氏自記”稱,“予於康熙乙巳(西元1665年)四月十八日攜眷移寓江西,蓋暫避閩氛而為苟全計也。”


當中稱之為“閩氛”的,指的應是跟清鄭戰爭有關的惡劣形勢。贛東北地區在明朝正統年間(1436-1449)由於葉宗留的起義而遭到明政府的封禁,農業耕植未能展開。到了清初,贛東北地區地曠人稀的現象愈加嚴重,清政府不得不進行招墾。恰逢此時,閩南一帶的人民飽受戰亂之苦,始源源不斷地入遷該地區。



鄭成功舊部的原籍多在閩南一帶。有些舊部投降清政府之後,他們不像其他的明朝軍隊那樣被編入綠營,而是遣送到農村,其中,有些就被安插到了贛南的贛縣和興國縣,從而形成了閩南方言島。據《贛州府志》卷三十三“經政志•武事”,“康熙八年,朝廷分佈安插閩漳投誠海寇,遣海澄公標下都督總兵許貞屯田於贛縣,蔡璋屯田于興國。”


自然災害和資源短缺可能也是造成閩南居民向外遷徙的重要原因。明末嘉靖以至清初,閩南的自然災害特別頻繁,如據《龍溪縣誌》卷二十,順治九年(1652)漳州“疫大作,死者無數”。另據《海澄縣誌》卷十八,康熙四十九年(1710)龍海“潮水暴漲,漂沒沿海廬舍千有餘家,棺柩無數,民皆架梁奔命,死少傷多,計崩岸八十餘丈。”此外,隨著人口的膨脹,可供利用的自然資源日愈短缺,人們生計無著,也只好背井離鄉,另尋出路。甯德碗窯閩南人的祖先,正是清代初年晉江、南安等地瓷土資源逐漸枯竭,瓷業開始衰敗以後從上述各地遷移來的。



鴉片戰爭以後,清政府統治下的福建社會吏治極端腐敗,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因此,全省範圍內的農民起義風起雲湧,有力地配合先後四次入閩的太平軍開展反清鬥爭。但是,由於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圍剿,太平軍在福建終究沒有立錐之地。有一些閩南人在跟隨太平軍北上的途中散失了,他們就地定居下來,成為閩南方言島。如順昌縣埔上閩南方言島,“這裏的居民祖籍是閩南的安溪、永春、德化等縣。從有關族譜和傳說看,大致在清道光、咸豐、同治年間(距今140年左右),有一路主要由上述三縣人組成的太平軍遷入此地(當地稱為“長毛反”),並留下定居,至今九代至十代。”


從整體上看,在各個不同歷史時期南下入遷廣東和廣西的,基本上都是漳州府的閩南人;北上入遷閩東、閩北及贛、浙、蘇、皖各省的,以泉州府的閩南人居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vepuppy9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