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轉載)

  今年年初,關於中國將重新劃定行政區劃、成立五十個省級行政區域的傳聞,一度被國內的眾多媒體炒得火熱。其中之一的說法是,在潮汕地區和閩南地區合併的基礎上,成立一個所謂的「廈汕省」。

後來雖經國家民政部予以闢謠,聲稱只是專家的建議和設想,國家暫時沒有考慮「擴省」計劃,不過,我個人倒是認為,這個設想雖然大膽,卻不失切合實際。估且不論這兩個地區地緣相鄰、經濟上的融合已經相當緊密,最重要的是,從文化角度講,潮汕地區和閩南地區本就同根同脈,相互融合幾乎不存在什麼心理障礙,而從一定意義上講,文化正是一個地區甚至國家作為整體存在的精神命脈所在。
 

  中國幅員遼闊,歷史發展又極為不平衡,地區性的差異如氣候、地形、物產、習俗等方面的表現相當明顯。經過了幾千年的逐漸融合和演變,許多地區在文化上形成了這樣或那樣的地域特徵(或稱之為區域文化),共同組成了燦爛輝煌的中華文化。這些區域文化作為中華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雖然具有中華文化的許多共同特徵,但總的來說,作為個體文化存在的種種地域特徵仍然十分突出。尤其在強調地方社會經濟發展的今天,地域特徵作為地區發展能够充分利用的資源,在地方黨政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在很多地方的區域文化研究中都被加以強調。甚至在一些地方,由於片面地強調或突出區域文化的個性特徵,往往忽視或者故意淡化了本區域與其它區域文化的共性。 


  這裡面,也包括潮汕地區(以現在的汕頭、潮州、揭陽三市為中心)為基地的潮汕文化和以閩南地區(以現在的廈門、漳州、泉州三市為中心)為基地的閩南文化。 




  由於歷史上的原因,閩南地區和潮汕地區基本上一直分屬不同的行政隸屬,也確實形成了外在形式似乎不同的區域文化,即所謂的閩南文化和潮汕文化。比如,在精神文化方面,潮汕文化有的潮劇、潮樂、英歌舞等,閩南文化有歌仔戲、高甲戲和南音等; 物質文化方面,潮汕文化有潮瓷、木雕、潮繡、抽紗、潮柑、潮州菜等,閩南文化中則有漆線雕、石雕、德化陶瓷、閩南小吃等,很隨便地就可以羅列出一大堆各具特色的東西來。改革開放以來,兩地的區域文化研究方興未艾,都獲得了相當喜人的成果,但由於缺乏深層次的交流, 「閩南文化」和「潮汕文化」研究一直作為各自強調的研究主體,被人為地分別突出甚至割裂,這是令人遺憾的。 


  然而,外在形式的不同,並不能掩蓋內涵的相似甚至相同。值得欣喜的是,近年來,許多學者已開始著眼兩個區域文化的共同點的研究,並努力推進兩地文化的交流。筆者大膽認為,閩南文化與潮州文化同根同脈,從某種意義上講,甚至可以認為是同一種文化。 



  其一、語言同根。
 
  在所有的文化特質中,語言是最具有區別性特徵的一種。閩南方言與潮汕方言都源於兩漢六朝中原古漢語與當地語言融合的衍生語言,兩宋之後,閩南方言陸續向廣東擴展,播散到潮汕平原和雷州半島,對潮汕方言的形成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時至今日,無論從用語習慣、發音方式來講,兩種語言至今仍大體相通。即便不使用普通話而使用方言交流,潮汕地區和閩南地區的民眾之間的溝通也幾乎沒有大的障礙。
 
  從語言學角度上講,潮汕方言本身就屬於閩方言中的閩南次方言,與閩南話同屬一個方言語系,這一點學術界早已蓋棺定論。

 

  其二、文化同源。
 
  兩種文化都是本地土族文化和中原移民文化經過多次互相影響、互相吸收而逐漸融合的產物。近年的研究成果表明,距今8000年以上的潮汕「南澳像山文化遺址」,與閩南的「漳州史前文化」屬於同一個文化系統。距今6000-5500年前後的潮安「陳橋文化遺址」,仍然表現出與閩南同一時期文化遺址接近的文化風格。兩者目前的文化形式,主要創造者也都是中原漢族移民。 

  另一方面,閩南文化對潮州文化有著根本性的影響。從「浮濱類型」文化遺存推測,潮汕先民在商周戰國有可能是屬閩越族,與閩南同源。五代兩宋時期,由於北方漢人的大批南下福建,福建的開發遠遠超過廣東,尤其在南宋時期,福建經濟發達,且又出現了人口富餘現象,造成福建人口大量南下,其中,客家人從陸路進入廣東,擅長航海的閩南人則從慣走的海路遷至粵東沿海。閩南人移民潮州,不僅改變了潮汕地區的人口結構,促使該生產力獲得發展,同時也將閩南文化特別是閩南人善賈的特點帶入潮汕地區。如潮州在晚唐以前,無論從全國還是從廣東看,都屬於荒僻之區,人口稀少,人口在廣東省排名靠後,但由於閩南人的大量湧入,至元代時,在廣東全省23個路、州、軍、司中,潮州的人口已經躍居第3位。隨著歲月的流逝,大多數閩南人都同化於潮汕當地人中,但是,由於閩南移民較多,且多為宦仕與世家,十分重視宗族血緣關係,他們反而反客為主,不僅堅持使用閩南方言,而且將閩南的許多風俗、民間宗教信仰以及日常生活習慣都帶入潮汕地區,在潮汕地區延續了閩南文化,使閩潮同風同俗。因此,時至今日,歷史上政區基本上隸屬廣東的潮汕地區,文化面貌卻接近閩南地區。 

  可以這麼說,宋元時期,閩南文化的西漸正是潮汕文化形成的重要環節,從另一方面也證明瞭潮汕文化與閩南文化的同根同源。 



  三、精神相通。
 
  作為文化的重要載體的人,他們的精神特質往往反映了文化的核心內涵。恰恰在人的精神特質方面,閩南文化和潮汕文化有些太多的共同點。
 
  比如,閩南文化和潮汕文化都浸染了海洋文化、商業文化的色彩,對外的延展十分顯著,在與中外各種文化長期交流整合中,也都形成了包容南北、兼納中西的特點,這種特點,體現在閩南人和潮汕人的身上,就是他們共同的精神特質。
 

  (一)冒險性與適應性。
 
  在中國歷史上,敢於冒風濤之險,拋妻別子,遠涉重洋,到異國他鄉去另謀生計的,大概只有閩南人和潮汕人可以相提並論(最多再加上客家人)。閩南和潮汕地區的人們天性都比較堅韌,在接受新事物、開拓新領域方面明顯較為迅速與靈活,環境適應能力強。明清時期,閩南人和潮汕人開始較大規模地移居臺灣及海外,並逐漸成為民間謀生的一種習慣,使閩南地區和潮汕地區都成為了中國最著名的僑鄉。目前,潮汕地區人口不過一千萬左右,而散居在海外各國的潮汕人超過一千萬。閩南地區現有人口比潮汕地區略多,但在閩南地區以外生活的閩南人,幾乎達數倍之多。 


  (二)功利性與重商性。
 
  漢民族作為一個農業民族,歷來都把農業放在首要和根本的地位,而把商業列在末等。「重農抑商」是歷代封建統治者所奉行的基本國策。在多數人們的觀念裡,往往都看不起商業和商人。 

  但是,閩南與潮汕都瀕臨大海,得地利之便,一向有貿易的傳統。在閩南人和潮汕人的道德觀念和價值取向上,商業遠比農業重要,善於經商是一種美德,商人也受到普遍的尊重。從宋代以後, 「崇利」的商品價值觀念就滲透到閩南和潮汕社會各個角落,如這兩個地方的農民往往就樂於栽培經濟作物以獲取厚利而不欲多種糧食作物。
 
  由於貿易的踴躍,至少從南宋時起,潮汕地區的內陸與海上貿易已初具規模,潮州出產的大量瓷器與土特已有相當一部分行銷海外。而閩南的泉州刺桐港和漳州月港更是堪稱世界大港,一度對世界貿易有著重要影響。近代以來,閩南和潮汕的商人的足跡更是遍及海內外,他們中的大多數人的資本最初並不雄厚,有的甚至是白手起家,但由於善於經營、精於計算,又能够團結一致,往往成為競爭中的強者,湧現出一大批世界知名的企業家。

 
(三)強烈的家鄉觀念。 

  在異國他鄉,閩南人和潮汕人往往都頑強地保持著原來的語言和風習,並且懷有更為強烈的同鄉意識。旅居海內外的廣大閩南人和潮汕人,只要遇到同鄉,都會有一種特別濃郁的親切感並盡力給予關懷和幫助。為了增進鄉誼和互相扶持,他們特別注意有組織的聯繫,建立了各種類型的會館和同鄉社團。 

  閩南人和潮汕人强烈的家鄉觀念也往往使他們比其它地區的人氏對家鄉故土有着更為濃烈的依戀之情,形成了回報家鄉的優良傳統。早期在海外的閩南人和潮汕人,處境艱難的,生活清苦,但他們只要稍有積蓄,總是首先想到遠在家鄉的親人。近年來,隨著海外閩南人和潮汕人社會地位的變化和經濟力量的壯大,他們在家鄉興辦教育,投資各類社會公益事業,熱潮一浪高過一浪,這種情況是其它地方難以企及的。


 

  研究越是深入,閩南文化與潮汕文化的共同之處就發現越多。其實,僅就上述幾點來看,已經足以將兩者緊密相連。我以為,如果能够在兩個區域文化共同內涵的基礎上加上挖掘,必然可以歸納出一種更高層次的文化概念來。這個文化立足閩南地區和潮汕地區,甚至覆蓋所有的「泛閩南方言」地區,它的本質是海洋性,使用的方言是屬於閩南語系中的方言,習俗相近,精神相通,獨立為中華文化中一顆獨特的明星。 

  當前,區域聯合發展已經成為一種不可阻擋的潮流,閩南地區和潮汕地區又都是在海內外知名度較高的地區,加強閩南文化與潮汕文化研究的交流並加以融合,不僅有助於各自的發展,更重要的是,必將在海內外引發良好的反響。 



2004-10-14 




資料來源 : 山海經 http://www.xmbirds.org/bbs/index.php?showtopic=2326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vepuppy9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