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福建簡稱為閩,閩南即指福建的南部,從地理上可以說,泉州,廈門,漳州,莆田,龍岩五個地區均屬閩南,但我們通常所說的"閩南"這個說法,具有特定的涵義,並不包含莆田,龍岩,其主要是依據語言,文化,風俗上來劃分的,莆田說的是莆田話,略區別於閩南話,而龍岩說的是客家話.兩地均不屬閩南語系。

因此狹義上所指的閩南僅指--泉州--廈門--漳州--三個地區。但由於閩南作為一個特定的文化傳承下來,其影響實為深遠,其他受影響之地也通行閩南語,也是有著一致的文化認同,因此他們也同屬閩南根源.我們即可稱其為泛閩南。以下介紹通行閩南語的形成及今通行之地: 閩南語,乃是閩語的一支。中國漢朝末年的三國時代,中原發生戰亂,難民開始進入福建, 造成原有“百越族”土著民族的語言發生變化,而逐漸形成了最初期的閩語。然而,漢人大規模入閩,則是始於“永嘉之禍”,由於晉室南遷,大批北方漢人入閩,而帶來了3世紀時北方的口語音,亦即所謂“十五音系統”,而“泉州語”亦於此時漸漸形成。

唐代時,陳政、陳元光父子帶兵入閩平亂,進而屯墾漳州,帶來了7世紀的北方的中古音;10世紀時,王潮兄弟又帶軍隊入閩平黃巢之亂,也帶入了當時的中古音。從以上的兩批移民,所帶來的北方口語,經過一番演變就形成了所謂的“漳州語”的基礎。

閩南語在台灣的傳播與河洛話的形成。

北宋時期,在泉州等口岸相繼設立了掌管外貿的市舶司,使泉州發展成當時國際上的著名商港,對外海線交通十分方便。在這以後,閩南地區便有不少人民,因為政治、經濟或其他因素而移民海外(包括台灣),也因此帶去了他們的母語 --- 閩南語。明末時,閩南發生大旱,鄭芝龍曾招數千人到台灣墾殖,他們大多數便在台灣定居,而且還跟台灣原住民(大多為平埔族)通商、甚至通婚,而促進了漢人與台灣各原住民族在血緣以及語言上的融合。

從16世紀起,西歐各國開始進行各種殖民海外的計劃。西元1624年起,荷蘭、西班牙先後佔領南、北台灣,尤其荷蘭人統治台灣將近40年,實施王田製,召募閩南人前開墾台灣。來台漢人多出身漳州和泉州,在長期與平埔族雜處和荷蘭人的統治下,隨移民所帶來的閩南語也滲入了一些新的語言因素。明末鄭成功抗清失敗後,便率大軍攻佔台灣,趕走荷蘭人。鄭家出身泉州,鄭氏王朝之文教制度的定立者 --- 陳永華,也是泉州人,而其所帶來的軍民也大多數是泉州人。因此,此時台灣的閩南語,是以泉州音佔大多數的。

1683年,施瑯徵台,鄭氏王朝覆亡,清廷正式統治台灣。隔年,清廷為防鄭氏遺民,頒佈渡台禁令,設下嚴格條件限制人民渡台,其中以粵籍禁渡,造成客家人比較晚來台灣,台灣的開發幾乎都由閩南人領先,而台灣的語言亦以閩南語為絕對優勢。雍乾之世,禁令漸松,1862年,因牡丹社事變,欽差大臣沈葆禎來台辦理防務,以“開山撫番”為名,招徠墾野,因而解除了長達近200年的渡台禁令。在清廷統治台灣的200餘年間 ,閩人來台人數激增,移民的語言隨其足跡而傳播到台灣各地。日後由於交通開始便利,人口四處流動,結果漳泉兩語混淆,全台除了宜蘭、鹿港等少數地區保存其較純正的口音以外,其他各地都普遍通用一種不漳不泉、亦漳亦泉的新的閩南語,語言學家洪惟仁(1987,1-2)將其稱之為“漳泉濫”(彰泉混合的意思)。

中日甲午戰爭後,清廷戰敗,將台灣割讓給日本。在日本統治台灣期間,教育方面推行“國語”(日本語)政策,日本語在政治上佔盡優勢,在民間使用的台語難免受其影響,一直到今天,我們都還可以從現在的河洛話中找到日語影響的痕跡。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戰敗,國民政府接收台灣;戰後國共發生內戰,國民黨政府戰敗,帶著大批軍隊和難民“轉進”台灣,這是台灣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移民活動,再加上日後推行的“國語”(這次是北京語)運動,在其影響下,河洛再度加入新的語料。


閩南話又稱河洛話,有兩個版本的說法:
一:河洛話原本是商朝時的官話,商傳至紂王為西方狄族(即周族)所滅,留在河洛一帶的商民 上階層者被迫遷至洛邑當奴工,營建新都成周,下階層者被分配至衛、魯、齊國當農奴,在東方尚存的幾支頑強商族只好退回江南,利用豐富的資源發展工商業,而居東南沿海者則形成越族後裔,河洛語之口音即源於商代 讀書音源自古代漢語,故河洛語應稱為「商漢語」或「古漢語」此種語言乃最具漢人本色之語言。
二:閩南語的發源地是在黃河、洛水流域,俗稱“河洛話”,這是因為西晉時中原一帶的林、黃、陳、鄭、詹、丘、何、胡八大姓為避戰亂南下,在無名江邊定居,並把這條江定名為“晉江”,以示不忘自己是晉朝人。這樣也把河洛話帶到福建,並演變為閩北、閩中和閩南三種方言語系。在閩南人移民台灣後,把閩南話帶到台灣。令人預想不到的是,原先說河洛話的地方早已不說河洛話了

閩南方言是全國八大方言之一。它分為五個次方言:
  廈門話區:廈門、金門、同安。
  泉州話區:泉州、石獅、晉江、惠安、南安、永春、德化、安溪等八個縣市。
  漳州話區:漳州、龍海、漳浦、雲霄、東山、詔安、華安、長泰、平和、南靖等十個縣市。
龍岩話區:龍岩市、漳平縣。
  大田話區:大田縣、尤溪縣的一部份。
  

閩南話的流播不只在閩南地區,早已超過省界和國界,在外省傳播閩南話最廣的是台灣,台灣島上,除了高山族地區外,差不多都通行著近於漳州腔和泉州腔的閩南話。據初步調查,台中、台北稍偏泉州腔,台南、高雄稍偏漳州腔。閩南人移居台灣據說開始于元代,大規模遷移是在17世紀中葉,大量閩南人隨鄭成功渡海從荷蘭侵略者手裡收回台灣。300多年來,閩南人和其它地區東渡的漢人,和高山族同胞一起,開發祖國的這個寶島,在共同的生活和鬥爭中,閩南方言始終作為主要交際工具,保留在台灣人民的口中。特別是今天,大陸與台灣的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更加密切,台灣的父老兄弟不斷到大陸尋根、探親、訪友,閩南話顯得更加重要。
  除了台灣省以外,廣東省的潮汕、雷州半島、海南島,江蘇,浙江的溫州,台州等部分地區以及東南亞各國的許多僑胞也使用閩南方言,據初步統計,海內外操這種方言的人將近6000萬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vepuppy9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