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博物館 陳志堅

  內容提要:雷州是世界兩大雷區之一,全年有250多天打雷。雷聲激烈磅礡,萬物蘇生。多雷的特殊自然環境形成的人文歷史,所產生的民俗文化帶有濃重的“雷”字號色彩,這是雷州民俗文化區別於其它地域民俗文化的獨具特色。

  主題詞:雷州民俗文化 歷史淵源 形式特色 民俗作用 保護價值

  中華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的長河,自北而南流貫祖國大陸的最南端 雷州。雷州歷史文化沉澱積厚,至今留下了新石器時代的山岡文化遺址,出土有石斧、石奔、石環、穿孔石器、石拍與大型有肩石鏟、夾砂陶片、硬砂陶片等器物;春秋至秦漢時期的文化遺址,出土有素麵、弦紋、米字紋、方格紋、夔紋等南方印紋陶器以及雲雷紋銅鼓;唐宋元時期的雷州窯址,明清的古建築與民居群體,麻扶與韶山的古戲樓,象璀燦的明珠點綴城鄉,共映雷文化的輝煌。

  雷文化,獨具地方特色,是雷州歷史社會與地理自然條件的產物。它是土著文化、越楚文化、漢閩文化與海洋文化交融凝聚的精華。雷文化的載體,通過民間民俗的傳承,遺存有一份厚重的民俗文化遺產。

  
雷州民俗文化的歷史淵源


  上古的雷州屬南交,“禹貢屬揚州為南儌荒服。” 是古越族聚居之地,古越族的俚僚人崇拜雷神,他們是黃帝的親族,嫘祖的後裔,雷公的後代。“黃帝居軒轅之丘,而娶西陵之女,是為螺祖。” “俚人屬羌人的一支,與黃帝族是親族。他們由西向東遷至黃河中下游,夏商時族類繁多,後遭商朝征討,一部分俚人逐漸南遷至長江以南,以百越族系混合。”又“嶺南的俚人還有一部分定居於雷州半島。” 俚人遷徙雷州與土著越人聚居成為雷州的先民。他們崇敬雷神,善於鑄造雲雷紋銅鼓以酬雷。1989年在雷州市英利覃典村出土一件北流型漢代銅鼓,鼓面中心有太陽芒紋、雲雷紋與鼓身都有雲雷紋。1999年雷州西南的邁熟村出土一件萬家壩型春秋時期的銅鼓,鼓面有太陽芒紋與雲紋,鼓身有網紋,鼓腳有雲紋一圈。他們建雷公廟,用銅鼓舉行祭雷酬雷儀式,以表對雷神的崇敬。雷州如今遺存有雷公廟、雷祖祠、中國雷皇廟、南天宮、辛天廟、鄧巡宮、帝帥廟、雷龍朱帥廟、鎮海雷祠等奉祀雷祖雷神部將的古蹟。家家戶戶都奉祀三天,即萬天雷首鄧辛張天君、宣天玄壇趙副亞天使,都天靈官馬朱陳天君,還有雷門山、擎雷嶺,擎雷水的自然景觀。古代雷州先民奉祀雷神代代傳承的民俗,以至衍生流傳著不少美麗的雷神傳說。

  唐‧沈既濟《雷民傳》記述:“嘗有雷民畜畎犬,其耳十二,每將獵必笞狗,以耳動為獲數,未嘗五動。一日,諸耳畢動,既獵,不復逐獸。至海旁,是中嗥嗚。郡人視之,得十二大卵以歸。置于室中,後忽風雨若出自室。既霽就視,卵破而遺甲存焉。後郡人分其卵甲,歲時祀奠,至今以獲得卵甲為豪族。”雷神誕生的傳說是古越族人對自然多雷的崇拜,逐漸發展為社會神權的代表形象。至南朝隋唐初時,就有雷祖誕降的記載。雷祖陳文玉誕降,雷震地奮,兩手有文,左曰“雷”右曰“州”,乃萬古神奇。“雷祖刺史本州,諸賊皆懼,遂自相率歸峒遠去,至蒞任日,猺老獞老復來貢獻方物,求勿捕剿,自是雷無賊患,其教養平行,民皆富庶,難以枚舉,貞觀八年具疏改古合為雷州。” 刺史陳文玉恩威教養,團結各族人民,違立了雷州社會的和諧統一。他仙逝後,雷民建雷祖祠奉祀,是社會共融,民心歸向。祠內有翰林院編修陳昌齊的楹聯:“生于雷、仕于雷、為明神亦于雷,知顧德歆馨不忘桑梓;宗稱祖、族稱祖、合眾姓並稱祖、視別聲彼色總是子孫”。雷祖祠山門有進士周植撰聯:“霹靂開天南一祖,聲名為海北同尊。”可見雷祖陳文玉在雷民心中的崇高地位。

  “自漢末至五代,中原避亂之人多家於此。” 中原釋道儒多元宗教文化與雷民俗文化相交融。

  宋代以後閩南人大量遷雷,媽祖文化在雷州廣泛傳播,除了沿海口岸有獨尊媽祖廟外,多為雷神、媽祖與觀音三神合一的廟堂,形成了一種多元載體的民俗。但是,敬雷祭雷的民俗仍然存在。每年正月中旬至二月中旬,城鄉村莊依照供奉神明的誕期舉行遊儺,儺舞的主體是雷首公與五雷公將,稱之“雷儺舞”。“自十二日起曰‘開燈’,連至十五夜。每夜彩燈,或三四百為一隊,或五六百為一隊,放爆竹燒煙火,妝鬼判諸雜劇,絲竹鑼鼓迭奏,遊人達曙。城市為最,各鄉圩間有之,是曰‘儺’,謂之‘遣災’。亦有至二十八日或二月十二日乃儺者。” 闡述了雷州民俗文化傳承發展的歷史性淵源,植根社會而在民眾之中的濃厚色彩,雷州石狗作為雷州民俗文化的一大載體,有其悠久的歷史淵源,可以追溯到上古之時雷州古越族人對狗的圖騰崇拜。“盤瓠其實不過是首先用瓠製成盤、瓢之類器物的人,他以其初創之功而得名盤瓠。至於《後漢書‧南蠻傳》等所引用的傳說,把一只叫盤瓠的狗和高辛氏的公主結婚而繁衍了六男六女,成為瑤、畬等族的先民,這只能理解為盤瓠部落的人。以後又演化為崇拜狗圖騰的部落,他們加入西羌族黃帝系的以獸類為圖騰的部落大聯盟,和黃帝族系的白犬、犬戎、犬封之國和東夷系的畎夷一樣,以犬為圖騰。” 古越族人不僅崇拜雷神也是以狗為圖騰的部族。發展到隋唐之時雷祖陳文玉的誕降與狗耳呈祥報喜有著密切的聯繫。爾後,隨著雷州社會歷史的發展,民族的遷徒,民族民間文化的相融會,雷州石狗逐步從“圖騰崇拜、呈祥報喜、守護神靈到司儀寵物”的演變。尤其是石狗身上雕刻的雲雷紋,無形中記載了雷州歷史的發展。雷州石狗跨越歷史時空之久遠,文化內涵之豐富,是任何地域民俗文化都不可比擬的,是一份厚重的無形文化遺產。

  更為令人矚目的是雷歌,雷歌是從雷謠中產生的,它是用雷州話演唱的以四句為一首並有嚴格韻律的歌。雷州古為南交之地,古越人善“越裳操”愛“越謠歌”。有“蠻女謳歌”之說。《禮記‧王製》有載:“南方曰蠻,雕題交趾。”古越族人稱南蠻人。宋明寧宗開禧元年﹙1205年﹚進士、雷州府學教授李仲光《重修禦書樓上梁文》中有“聽取歡謠,敢陳善頌”之句。明嘉靖三十七年(1559年)刻本《廣東通志》有“韶州府、惠州府、雷州府妝飾雜劇”的記載,《海康縣續志‧卷六壇廟》記述:“明正統十一年,知縣胡文亮《天妃宮祀田記》碑在宮前戲臺旁。”證實明代雷州己建戲臺演雷歌。以雷歌敘情、以雷歌頌德、以雷歌寓教,是雷歌的本質屬性,至今仍然是普遍存在。

  雷歌是雷州百姓喜聞愛唱的民俗文化形式,是發展姑娘歌與雷劇的主旋律,是雷州文化的主流。是雷州紅土培植的文藝奇葩,是人類口頭文化的精華。

  
雷州民俗文化的主體內涵與形式特色


  雷州古老的“雷儺舞”民俗,它是源自古代雷州古越族人對雷神的崇拜所舉行的敬雷儀式。每年正月廿八日是雷首公的誕辰,誕期節慶,雷州城鄉舉行盛大的舞雷儺活動。松竹鎮東角村、仙排村、塘仔村傳承著古老的雷儺舞,雷儺舞的主體是雷公與五雷公將6個儺面具。正月廿八日早上4時左右,村民就在鄧巡廟設壇敬祭雷首公,道士念咒經,奏請雷首公巡遊遣災,占卜允許後,人們抬著雷首公,戴著雷公與五雷公將的儺面具,穿著五色衣服。雷首公左手拿鑿,右手舉斧,指揮雷公、五雷公將到各家各戶“遣災”。各家各戶庭院中備供品待迎,雷公、五雷公將排著隊,左手扠腰右手高舉作“香火訣”,徐徐而進,站立庭院中間,頭左右擺動,右手不停地轉動,腳步上下踏跳,不時地發出“呼”的聲響。雷公站在庭院後中間,出斧舉鑿踏步向前後進退狀,舞儺動作原始古樸獨具風格。各家各戶表演一番,全村舞儺遣災畢後,回到廟前廣場,慶祝遣災成功,氣氛熱烈高潮迭起時,人們不斷地擎起雷首公連連高喊:“呼!呼!呼!”古稱“舞呼”。敬雷遣災逐家逐戶地進行,又稱“舞戶”。

  但是由於歷史的沿革,民族的迂徙,民族民俗文化的融會,古老的敬雷儺舞活動,形成了民俗文化的多元性。但它依然保留傳承著古老的敬雷崇雷的動作特點。漢唐以後中原漢人為避戰亂多遷 徙居雷,尤其是宋元明之時,閩南人大量南遷雷州,他們帶來了自己民族的宗教文化,融會雷州的民俗,儺舞的活動時間有的村莊是正月十五日,有的仍然保持正月廿八日,儺舞內容又充實了許多,從五雷公將增加有土地公、土地婆。土地公扶著枴杖,手提財寶,意在招財進寶;土地婆手抱布娃娃,意為喜送貴子。他們跟隨著五雷公將遣災,招財送子。不管社會歷史如何發展,各種宗教文化的交融,儺舞的主體內容仍是保存著雷神部將。

  松竹鎮山尾村的三寶堂,供奉著菩薩、玄壇雷首與三山公,每年正月十三日遊儺舞的主體卻是雷首公與五雷公將,兼有2艄公婆、2土地公婆共計10個儺面具;儺舞的程式有:1.奏請,在三寶堂庭院中設壇桌供奉玄壇雷首,桌上供品擺著:5盅茶、5盅酒、5個福祿壽豬雞米餅、5個五穀豐登、5碟餅乾、5小碗米飯。道士念經啟奏上天帝主舞儺遣災,手執上方寶劍舞動腳步:右步、左步、上步、轉身跳步、向前反覆動作二次,面對神靈雙手合掌,食指反扭扣住無名指展開出現“凸”字形,口含酒默念咒訣敕法點畫鎮符、鞭、劍、盅酒諸物付之法力。即遵旨點將奉命,五雷公將、艄公婆、土地公婆到位表忠,插雞血點10盅酒,各將飲1盅酒誓盟“齊心協力,忠於職守,嚴禁受賄”,繞壇桌走6圈受檢閱訓練。2.誓師,玄壇雷首指揮五雷公將、艄公婆、土地公婆往村前路口點將壇前集中,道士念咒語,用唱雷歌的形式宣誓:“五方五雷英雄將,奮威武揚懲邪蹤,不許徇私受賂賄,驅遣災邪一掃完。 船頭艄公嚴守撐,船尾艄婆要用功;押運邪災下江海,揚州埠頭任邪行。 土地公婆慈善像,賜予家門福無疆;全心為民保康順,國家太平萬古長。” 各將繞壇走3圈後高呼“盡職盡力”,即奔赴遣災。3.遣災,玄壇雷首指揮五雷公將到各家各戶驅除邪惡,各家各戶設供桌迎接,五雷公將驅除邪惡在船上由艄公婆押走,隨後土地公婆進入送子孫送財寶,賜福平安。4.押災,玄壇雷首指揮五雷公將、艄公婆把邪惡押運到村外溪河邊,設壇桌,玄壇雷首檢閱五雷公將、艄公婆、土地公婆在遣災過程中是否忠於職守盡力遣災,各自檢查,繞壇桌走6圈,舉手高呼“全力以赴”,完畢。嗚3門鐵砲,燒紙錢,將紙船放到溪河上點火燃燒押運邪惡下揚州。玄壇雷首率領五雷公將、艄公婆、土地公婆班師凱旋,儺面具朝轉背後,以示警戒邪惡。5.慶功,玄壇雷首率領將士凱旋三寶堂,設壇慶功,道士念經文讚頌各將武功老練,勞苦功高,犒賞酒1盅,各將繞壇桌走6圈,卸下儺面具服裝,玄壇雷首回廟堂寶座。舞儺遣災從早上5時開始至下午6時結束需要一天時間,可知其中勞樂相乘。

  白沙鎮東嶺村的雷麥陳三殿宮,雷王誕期九月初一,麥王誕期正月十三,陳王誕期正月十五,該村於正月十四日早上8時許遊神,隊伍龐大,有八寶、六國旗、飄色、舞龍、舞獅、螺娘、鑼鼓圈、龍虎旗與五色旗等;深夜過火山,令人驚心動魄。過火山有四個程式:一、安火,十四日夜晚8時開始,用3噸的木柴堆在一起,道士在柴堆邊念咒敕法于符上,用盅仔蓋住符,安置于柴堆中,把全新的犁頭封上符放置于柴堆中,即點火燒。二、試火,木柴燒至6個小時後,差不多燒完;道士即派3人敲著鑼鏘從廟里來火場取火,每隔半小時取火一次,反覆3次。三、煉火﹙咬犁頭﹚,木柴幾乎燒盡,道士親自來到火場,從火堆中取出燒得通紅的犁頭,道士對著犁頭念咒敕法,然後用木條插進犁頭舉起,用牙齒咬住犁頭尖,繞火堆走3圈即回廟裡。四、踩火﹙過火山﹚,4位經過淨戒7天的男漢,光著身與腳﹙只準穿內短褲﹚,抬著陳王從廟裡直奔火堆,衝散火堆,火花飛揚四濺,非常驚險緊張,激烈壯觀,圍觀的群眾高喊“呵!呵!呵!”以助威, 反覆衝走6次左右,就回去廟裡。各家各戶搶拿一點火炭回去放在家門口避邪保平安。十五日早上舞儺遣災,人們抬著雷王到各家各戶遣災。主體是雷公與五雷公將,沒有儺面具而是畫臉譜。

  雷儺舞的內容與形式,隨著社會歷史的發展而不斷演變。南興鎮下田村帝帥廟供奉北帝、南極、天罡、玄壇與上元,正月十五日遊儺,儺舞的主體是玄壇與五方雷將及天罡與五方天將共12個儺面具。道士念經奏請上帝准予舞儺遣災後,插雞血點酒,道士念咒敕法於鎮符、血酒中,雷將天將各飲一盅酒,身佩一張鎮符。道士把法酒噴灑各將身上,揮動上方寶劍與法鞭操練各將,順走3圈,逆走3圈反覆6次,高呼“武功嫻熟,全力遣災。”即奔走各家各戶遣災保平安。儺面具木質己有600年的歷史,是南北民俗文化融合的典型。

  南興鎮塘尾村三天通王宮正月廿八日遊儺,儺舞的主體是三天雷首與五雷公將共8個儺面具,儺面具屬罟櫓質己有500多年的歷史。南興鎮山尾村帝帥廟正月十五日遊儺,儺舞的主體是四方雷公將與四方天神將共8個儺面具。雷高鎮雷高村供奉雷祠三殿,正月十二、三日夜遊鯉魚燈,十四日遊神,十五日遊儺,儺舞的主體是用牛皮製作的五雷公將5個儺面具。附城鎮東門外天福廟供奉雷祠三殿與張天師,三月十五日遊儺,是仿效游儺,向各家各戶撒發驅除邪疫靈丹與符法,但舞儺的主體是雷公與五雷公將,儺舞面具是用牛皮製作的。附城鎮榜山村的雷祖古廟正月十五日遊神舞儺,儺舞是畫臉譜的雷公與五雷公將。

  太平鎮東岸村供奉三官公、關聖公與觀音,家家戶戶奉祀雷首公。正月十五日早上舞儺遣災,占卦是誰家的雷首公,就抬誰家的雷首公遣災,主體是有儺面具的五雷公將以及畫臉譜的繳斃、土地公婆,還有公曹。道士念咒奏請、敕法等一系列程式後,各將身佩一張法符,奔赴各家各戶遣災。經過一天緊張的遣災,把所有的邪惡都押在紙船上,押送到海濱燒掉,意謂把邪惡滅絕,趕下海洋。晚上過火山,道士先念咒訣,用盅蓋住雪符放在柴堆中,再把1張雪符壓在全新的犁頭上放在柴堆中。點火燒柴時,抬著雷首公繞柴堆走3圈,火勢越燒越旺。柴燒成火炭後,先踩火後翻火。踩火是男人光著腳在火堆上走來走去;翻火用全新的草蓆裹著光身的男人,從火炭堆這邊翻過那邊,又翻過來。翻過火堆的草蓆拿回廟裡公用。編織草蓆的婦女必須是月事淨清後的,編織的草蓆才能用。

  太平鎮調浪村奉祀萬天雷首保運天君、五顯火輪華光大帝、英武、觀音與梓童諸神,正月廿八日夜踩火山,道士先在火場念雪符咒訣1、2次後,用盅蓋住雪符、雞頭與銅錢,抬著英武公與雷首公繞火場走幾圈,用力抖動稱“顛神”。然後點火燒柴,從傍晚7時燒至深夜3時,柴燒到完全是火炭為止,則開始咬犁頭過火山,人們爭搶雞頭與銅錢,獲得者則一年大吉大利。

  尤其是,太平鎮麒麟村二月十二日年例民俗“上刀山”。麒麟村供奉興武、鄔王、白馬、雷首諸神。法師先念經敕法於36把光亮鋒利的刀上,然後捆綁在2條長18米的木柱上,形成刀梯。準備就緒,值中午,燃放3響鐵砲,法師手持火把帶領神轎隊衝進廣場,繞著刀梯跑,用力抖簸震動,稱之“顛神”。圍觀人聲沸騰,鞭炮聲鑼鼓聲驚天動地。12時正,首事頭髮令豎刀梯,8條繩纜分八個方向把刀梯拉住扎穩。刀梯頂上插著2面“帥”旗,頭人執著令旗,指揮光著腳的少男魚貫地登上刀梯,觀眾贊聲陣陣,喝彩助力。延至下午3時左右,上刀山的民俗活動在3響鐵砲聲中宣告結束。麒麟村年例舉行上刀山民俗,有雷首公參與,究其淵源亦是古老祭雷遣災儀式傳承的變異。

  還有湖光鎮的舊縣村,每年正月十五日在泰山府前舞儺,儺舞的五將是車、麥、李、劉、洪與土地公婆,其中車、麥兩將為康皇部將,李為雷壇福主高天雷祖,劉、洪為雨壇福主神將,仍然是以雷神為主。舞儺旨在驅除邪惡,祈禱風調雨順。儺舞面具為人臉譜,沒有睜目獠牙生角的古怪奇異之狀。舊縣村泰山府的儺舞是北方宗教信仰與雷州崇雷文化相結合的形式。

  雷州的雷儺舞活動分布於雷州市的南興、松竹、白沙、雷高、附城、沈塘以及麻章區的太平、湖光等鎮的村莊。不論廟堂供奉的神靈誕期如何,舞儺的主體是雷公與五雷公將,有木質、纖質、皮質儺面具與畫臉譜。儺舞的名稱從“擎雷舞戶”、“走成倀”、“走清將”、“舞六將”的變易,記載了雷儺舞演變的歷史、民族民俗文化的融合與社會民俗的作用。我們通過儺舞的儀式活動,考證雷州人自古至今對雷神的崇拜。也就是說,雷州人對雷神的崇拜, 從雷儺舞的民俗活動中得到傳承與發展。

  上古的雷民崇敬雷神,建有雷公廟,每年二月“開雷”,六月廿四日“酬雷”,八月“封雷”,每年新造連鼓雷車置廟內致祭。古老的雷民崇敬雷神的民俗發展至隋唐之時,雷祖陳文玉的神奇誕降,在雷民的心裡成為至高無上的雷神。於是,出現了過去一年三次祭雷的儀式,自然而然地改成雷祖陳文玉羽化升天的正月十五日,每年正月十五日舉行盛大的祭祀雷祖的遊儺活動。敬祀雷祖的盛會,成為雷州的全民性、民族性與鄉邑性的活動。

  正月十一日雷祖出遊雷城,先從雷祖祠出發至麻扶雷祖公館停留片刻作早參,再出發巡遊。從南門市二橋街向龍舌街轉至南亭曲街從城南門登上城樓﹙現今為東環城路﹚巡遊東門、北門至西門城樓﹙現今人民大道北路﹚,轉向巡游府前大街到東門天福廟做午參。午參後巡游回東城內經大新街至北門校場、轉回廣朝北街、廣朝南街出南門順曲街到真武堂作晚參。晚參畢,順巡向城外關部、南門市回白沙雷祖公館小憩作參。完畢,雷祖回祠端坐,時間為一天。雷祖游城完後,十二、十三、十四日三天為各方神聖游城,這幾天鄉邑士民進城觀瞻,雷城萬人空巷。十五日府縣官員齊候祠內致祭,把新鑄製的大銅鼓置于祠堂,各民族酋首庶民亦把自家鑄製的銅鼓擺於祠中至祭為明器,設酒席與民同樂,各族人民大擺雷鼓陣,擊鼓酬敬雷神,演雷舞,儺舞,蛙舞,龍舞,鶴舞、散花舞、等敬雷形式的宗教活動,人山人海,盛況空前,乃至有天下四絕之首“雷州換鼓”的記載。雷祖是雷州歷史發展過程中所造就的最完美、最偉大的形象,雷祖的偉大感召力,成為雷州人民的共同信仰。

  除此之外的還有各種熱鬧的廟會,也是敬雷崇雷的不同形式。二月初九調風鎮南天宮的廟會是紀念火雷婆的誕辰,七月初二日松竹鎮北山仔的辛天廟,是紀念雷府判官辛天君,皆為盛大的節慶。雷州人至今誠心奉祀雷神,是古雷州人敬雷崇雷的歷史傳承。一年一度的三月廿二日井尾坡的集市,三雷的人都挑著竹器家具趕來交易,這天購買的家具經久不蝕。山坡上盡是人群,各方婆祖都在此遊儺,十分熱鬧。三月廿三日雷城夏江天后宮的盛大誕慶,敬奉的人群接肩摩踵,十分熱烈而隆重。

  八月十五日烏石港舞蜈蚣,人們用一條60多米長的大麻繩纜,每相距1.5米左右橫扎一條3米長的小麻繩,繩的兩端系住一人,人戴著草竹笠,笠上插著香火;大麻繩纜頭端系著一位壯漢,壯漢頭戴大竹笠,笠上插滿香火,後面有兩位壯漢手扎大麻繩纜協力拉動;大麻繩纜尾端系著一人,頭戴竹笠,笠上插滿香火,身背著一個插滿長香火的豬籠,喝得酩酊大醉左右擺動,人們吆喝著沿街巷驅邪遣災。

  雷州還有雷壇齋、撒花舞、目蓮舞等民俗活動,它的獨特性與廣泛程度,體現了濃重的民俗性,既是民俗也是歷史,民俗中包含著歷史,而且是歷史的活化石。它是無形的也是有形的,形式中傳承著無形的文化,不能與封建迷信活動相提並論,是不可忽視的珍貴文化遺產。

  
民俗文化的和諧因素與保護價值

  雷州民俗文化是中華民族民俗文化的一部分,構成雷州民俗文化是雷州地方特色的民俗,它包涵有形文化與無形文化的兩大部分。無形文化是由有形的載體為依託,是物質的東西;有形的載體內蘊無形文化作支配,為精神。無形與有形二者是相互依存的文化遺產。雷州民俗中傳承產生的無形文化就是雷州文化之魂,無形文化是人們通過參與感受或口傳心授的方式傳承的民藝與民俗;是前人從生活中產生與使用,並經過歷史的汰劣存真的民俗精華,是一種珍貴的共享文化資源。

  民俗文化是通過民俗活動,產生共同的社會意識而為人們所接受,自覺與不自覺地參與社會約定俗成的民俗形式活動,達到一定的社會作用。則社會控制與自我制約,是一種高層次的社會教化,民俗是一種潛移默化,使人的日常行為逐步符合社會道德的規範,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有效方式。封建制度政體曾利用民俗為其調和社會,示以政治清明。“因作廟于斯,塑雷祖神像,又塑侍從十二軀、應十二方位,各飾神冠,執劍、刀、斧、鉞之類;至於雷公、電母、風伯、雨師、雷車、雷鼓、電火等物,各以板圖藏於廟內,令郡民每歲當裡役者,依樣修造,上元日齊候文武各官送入廟致祭,名曰:“開雷” 記述雷州府文武官員正月十五日在雷祖祠與黎民百姓敬祭雷祖,設酒席同飲盛況。顯示民族團結,社會和諧的文明局面。是構成社會和諧的一個重要因素。“立春先一日,所屬有司至東門外迎春公署祭芒神,畢,小民各裝雜劇前導迎春以入,老樨咸集通街看土牛,或灑以菽稻曰‘消疹’。至交春時,置春牛於署前,禮畢鞭之曰‘打春’。” 等一系列官府主持的民俗活動,體現民俗文化對社會和諧的凝聚力。

  白沙鎮黎郭村的山裡宮敬祀天曹聖娘,神乃明代憲宗年間雷州府海康縣四都徒閔村民女馮婷。同時代的明憲宗海康知縣莫卿撰寫《馮婷序言》碑頌:“馮婷天資聰穎,識醫理,關照庶民,為凡解厄。赴往深山採藥,疾心獻身功德,為民解患,藥到疾除之靈驗也。”馮婷是平凡民女而尊為神,與宋代福建蒲田湄洲島的林默娘媽祖一樣,是有大功德於庶民。雷州城鄉建有天后宮奉祀媽祖,宮門楹聯曰:“閩海恩波流粵土;雷陽德澤接蒲田。” 清順治年進士郡人洪泮洙《天師廟記》載:“故北府曷為乎存也,曰伊土民愛戴之。故神有福于國則祀之,有庇於民則祀之。” 又嘉慶六年雷瓊道蔡共武《重修江公廟記》曰:“祀典以忠於王事者為最重,禦災捍患者次之,有功德於民者又次之,然據其一己足享祀不忒,未有兼眾美著,靈異皇皇譎譎如江公者。” 《郡主辛天宮田園碑》記:“聞之祀典有功德於人則祀之。”雷城西郊白沙村的醫靈堂東廂房供奉宋代為雷州人民興修水利,德澤於民的何、戴二公。雷州城鄉村莊供奉靈岡白馬,清代雷州知府張賡雲《靈岡白馬廟記》考證:“白馬神,姓董諱晉,東晉時人……師許旌陽學道斬蛟立功……以救災除害為務,雷郡三面環海,海濱多怪,昔時或為蛟螭所窟穴,神於此必有大功於民。”康王廟供奉的是南宋抗金保國的英雄康保裔。關帝廟奉祀的是三國時蜀國的五虎將之一關羽,他很講義氣,被仕民奉為仁義聖帝。大凡神者乃古代有功德於民之英賢,民感其恩立祠廟奉祀,非臆造之物矣。是封建社會政體,除了用正統的孔孟之道進行政治教育外,另用神生前的美德,以一種特殊的形式,宣揚“真、善、美”,進行社會教化。維護社會道德體系,釀造和諧的社會氛圍。達到以德治家,以德治世的治國平天下的目的。

  民俗文化是一種潛移默化的社教,是一種效應的民心警鐘,喚起心靈的覺悟。形成一種社會制約與自我行為的約束,使之符合社會道德規範。是一種社會制度下的準外化,即是正統教育之外的社會民俗教育。民俗節慶儀式的活動在封建歷史時期的政治制度下是允許的,而且政府官員都熱心參與各種節慶,目的是利用節慶的民俗喚起民心向背,達成一種團結友愛的社會風尚,昌啟民族精神文明。

  古時雷州每年五月初五日端午節,雷州人在城外南渡河舉行盛大的競龍舟民俗活動。至清雍正十三年競龍舟出事後,改為在府城外麻扶村設姑娘歌擂臺賽,雷州三縣的歌手薈集麻扶賽歌,觀看者人山人海,喝彩聲掌聲如雷,麻扶成為雷州姑娘歌的聖地。盛大的民俗賽歌會,無疑是蘊涵著社會和諧的積極因素。雷州姑娘歌的原始性是自唱以賞心樂事,消遣煩勞。逐步形成你唱我答以尋樂趣,發展成登臺為人歌唱。它是以歌姑娘為主,伴之相角。歌姑娘一手執扇一手執巾,相角則右手執扇,舞步簡單而有規則,相互唱答,自然自在,清清悠悠,歌不定題,調不限型,即興而起,談天地論古今,風物趣事,包羅其中,民眾歡愛之甚。姑娘歌是以簡單的清唱形式,為雷州人喜聞樂見的民間藝術。一年四季逢神誕演姑娘歌習以為常。後有了雷歌班,姑娘歌變成演歌戲前進行對唱。久而久之形成習俗,演歌戲前必“撈姑娘”。民間歌手不遠百里之遙赴會歌姑娘,一個接一個輪番會撈歌姑娘。歌姑娘才華橫溢脫口成歌,口戰群英,對答如流,擊敗一個個歌手,引起歌場陣陣鼓掌的歡呼聲。建國後,麻扶賽歌曾經休矣。但姑娘歌班在雷州城鎮鄉村仍然持續不斷地設台演唱。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雷州市人民政府在麻扶舉辦二次雷劇節,都設姑娘歌專場,邀請民間姑娘歌老藝人李蓮珠、周定狀等人登臺表演唱。二OO四年春節初二日晚,雷州市人民政府在雷湖文化廣場舉辦姑娘歌擂臺賽,並定為每年年例,以此弘揚姑娘歌文化遺產。

  姑娘歌是雷州人民喜聞樂見的民俗娛樂形式,是雷劇發展史上的重要樞紐。它的普遍性深入城鄉,它的廣泛性涉及男女老少,人人都會唱姑娘歌,是一種獨特的民俗風尚。姑娘歌有其歷史的淵源,是社會生活的產物,正因為有豐厚的歷史底蘊,才有永久的傳承性。

  民俗文化深深地蘊藏於民眾之中,在民間中傳承。如雷州歌謠:“雞角仔、雞角哥,飛去菜園吃菜秧,飛去南山吃竹籽,飛去海南吃檳榔。”雖是口頭歌謠,但它蘊含著古雷人遷徒居住的史跡。又如“點手指、平平分,水牛仔趕將軍,將軍上,將軍下,三百 娘放砲仗。”形象地記述了漢代伏波將軍平粵至雷開疆拓土,被受人民群眾歡迎的場面。“天細細,尖尾螺,跤上銀樹摘銀茶,銀茶生仔生累累,你家我家都煲稗。”說的是天下雨,萬物生花結果,家家戶戶都慶豐年,是多麼形象生動。有的民俗隨著社會歷史的發展,其內容與形式的某些環節有所變化,但其主體內涵仍然傳承下來,而成為歷史民俗文化的“活化石”。

  自古以來雷民傳承的民俗,蘊含著一種特殊的文化內涵。這種民俗文化的特殊內涵,成為雷州人民團結互助的凝聚力,創新拓展的推動力,繁榮昌盛的生命力。我們必須加以保護,以達到世代相傳承繼,從而弘揚民族民俗精華,振奮民族精神,實現民族的偉大復興與繁榮發展。

  雷州的民俗文化,是雷州歷史社會發展進程中,通過民俗形式為媒體傳承而發展。因此,民俗形式是社會歷史發展的“活化石”,而無形文化則是“活靈魂”。“……保存與傳揚這些有歷史性的見證,無論是有形文化遺產還是無形文化遺產,我們的目的是喚醒人們的記憶。因為失去了文化記憶,人類就將失去了創造,這也是我們對子孫後代所肩負的責任。” 因此,認真做好民俗的保護工作,才能更好地保護無形文化,這是我們責無旁貸的重任。

  雷州民俗文化的歷史性、社會性與民俗性對建設文化大省至關重要。建設文化大省的目的是挖掘歷史文化,樹立文化品牌,考證社會歷史文明發展的進程。古為今用,利用民俗文化豐富的底蘊,促進現代文明的建設,開發研究民俗文化的功能,振奮民族精神,提高民族團結進取的凝聚力。

  建國後的經濟改革發展時期,湛江市各市縣區每年正月元宵節都舉辦不同形式的民俗文化活動,稱之“文化節”。雷州市人民政府以雷府辦函〔2001〕96號文《轉發雷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關於徵集雷州石狗意見的通知》與雷州市文化局《雷州石狗保護措施》,實施對雷州石狗民俗文化的保護與研究工作。2005年9月份,湛江市委、市政府組織舉辦首屆湛江市紅土文化藝術節,大規模地展示民俗文化藝術:人龍舞、高蹺龍舞、醒獅舞、雷儺舞、蜈蚣舞、飄色、舞鷹雄等40多項目,檢閱保護、弘揚民俗文化遺產的空前盛會,原則上是為今後民俗文化藝術發展提供保護的平台。

  雷州有五千年的發展史,智慧而勤勞的雷州人鑄就了豐富的雷文化與濃重的民俗風尚,是建設文化大省的一份厚重的文化資源。雷州人雷厲風行、敢為人先的進取精神,那海納百川、勵志圖強的博大胸懷,開拓著雷州歷史發展的新局面。

  “文化多元化的保護不能靠單純的對歷史文物的保護來實現,還必須提倡對非物質的文化遺產的保護和開發。這是文化創造性的考驗,也是活的文化的動力,建立具體的評選和鑑別規則,使這些往往被忽視並面臨消失危險的文化財富能夠得到保護與世代相傳。” 民俗文化的研究過去被人們忽視了,不做任何的研究與保護,幾乎面臨消失的危險。認為是庸俗的東西,不懂它的真正價值,不懂得它是一種潛移默化的無形控制,是一種社會文化的動力。劉小敏同志在《民俗文化與廣東文化大省建設的關係》中說:“民俗對人的控制,是一種普遍為人們所忽視的潛移默化的無形的控制,但它遠比那些“假、大、空”的硬性強制式灌輸有效得多,實際上是一種最為有力的深層控制”。實際上,是一種無形的社教,是一種意識形態的外化。雷州的民俗文化挖掘整理,是一項繁重的文史工作。在挖掘整理的過程中,要用歷史的尺度去衡量每一種民俗,對於各種節慶的民俗活動,不能因其有某些不健康的東西而簡單地給予迷信說,要看到其蘊含的歷史本質的東西,淘汰糟粕,吸取精華,充實我省的文化寶庫,同時又善於利用民俗文化資源,開發旅遊,發展經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vepuppy9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