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06年7月4日,由中共福建省委宣傳部、中國音樂家協會、福建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等主辦的全國性閩南語歌曲賽事 中華首屆閩南語歌曲創作演唱大賽,在福州啟動。當天,包括徐沛東、王佑貴、付林、劉青、張卓婭、王健、虞雯琴等在內的十幾位全國著名詞曲作家,與本省的音樂界名家章紹同、林榮元、顏庭壽等匯聚一堂,共商閩南語歌曲創作大計。

7月5日開始,詞曲作家們赴閩南泉州、廈門及漳州等地,深入當地進行為期一周的採風活動。日前,詞曲作家已完成採風任務,進入“閉關”創作階段。

本報記者在採風隨行中了解到,中國音樂家協會組織如此強大的採風團到福建進行閩南語歌曲創作還是頭一回。據介紹,詞曲創作完成後,將進入演唱比賽階段。8月初至9月下旬將進行歌手“海選”,屆時將選拔出60名選手再匯集若干特邀歌手一起參加晉級賽。

閩南語歌,緣何不如粵語歌流行 多年來,一個讓許多人感到疑惑的問題是:其實我們閩南話並不會比廣東話難聽,為什麼粵語歌就能這麼流行,而我們閩南語歌就總是打不響呢?



  在近日的採訪中,大家都普遍認為,造成目前福建閩南語歌曲“難成大氣候”的原因有許多,其中一個比較公認的現實是:本土創作者對於閩南語歌曲的創作水準一直沒有達到一個高度。福建到現在還沒專門培養原創閩南語歌曲及演唱人才的學校,如今的福建閩南語歌壇創作及演唱從業人員基本上是“半路出家”的,大多是靠著自學,摸索著前進,無從進行專業性培養;由於閩南語歌曲獨具閩南特色,具有極強的地域性,因而一般正規的音樂學院目前無法涉及這些內容,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閩南語精品新歌出現及優秀演唱者的推出。

雖然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一代歌後鄧麗君也曾把一些閩南語歌曲傳唱開來,但閩南語歌曲真正為廣大的聽眾所熟悉,應與那首“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的《愛拼才會贏》有極大關聯。宣揚一種拼搏積極向上精神的《愛拼才會贏》,在台灣歌手葉啟田的歌聲中博得了廣大的共鳴,之後,挾“愛拼”之勢,其他的閩南語歌曲也跟進,卡拉OK裡從此也有了閩南語歌曲的一席之地。

但對於許多熱愛歌唱的人們而言,在大量出現的閩南語歌曲中,像《愛拼才會贏》這樣的精品歌曲實在太少,而絕大多數充斥於街頭巷尾的閩南語歌曲如《金包銀》、《今天不回家》、《心事誰能知》都以相似的旋律及配器,並伴以一種哀泣的演唱方式,使許多聽眾很快就對那種“怨婦氣息太濃”、太過於模仿日本“櫻花調”的曲風起了抱怨之心。

此外,許多文化界人士幾乎不約而同發現:作為閩南人發源地的廈門、泉州、漳州閩南三地,居然沒有生產出一首真正流傳開來的閩南語歌曲 幾乎所有的閩南語流行曲目,都是從台灣省傳送過來的。

咱們閩南人為何沒有自己的閩南語歌曲?咱們的原創閩南語歌曲也該回贈給台灣同胞!基於此,近年來,從官方到民間,“創作我們自己的閩南語歌曲”的呼聲越來越高,許多音樂界人士也開始把創作目光投放到這個領域中來。



■不懂閩南語方言,能不能寫出閩南語歌 不懂閩南語方言,能不能寫出閩南語歌曲?


這個問題,在此次採風活動的研討會階段,就是個眾說紛紜的“難題”。此次參加活動的著名詞曲作家,大都來自北京,他們對有著“古漢語活化石”之稱的閩南語,最深印象就是那首傳唱大江南北的《愛拼才會贏》。相比較現代國語,閩南語的發音共有七聲,語言的障礙,成為橫亙在創作者(尤其是歌詞創作者)心頭的一塊石頭,比如,閩南語中的“蔬菜”叫“菜蔬”,“颱風”稱“風台”,“母雞”叫“雞母”等。文字修辭使用的不一致,勢必帶來寫作思維的差異。

經過多日的閩南三地採風、研討,在聽取了專門研究閩南語專家的諸多意見後,創作者心頭的霧水也慢慢開始散去。其中,歌詞創作上比較中肯的一種辦法是:翻譯法。即由詞作家在深入閩南採風後,把創作出來的國語歌詞,交由精通閩南語的語言學者翻譯、調整,力求在歌詞的韻味上符合方言特色。另外一種辦法是,詞作家參照《閩南語辭典》進行“替代性”歌詞創作。

相對於寫詞,本次的曲作家壓力會略小些,但如何超過台灣的那些已流傳開來的閩南語歌曲旋律,曲作家一點也不敢掉以輕心。數天的閩南地區採風活動,在認真聆聽研究南音,觀賞歌仔戲、薌劇等地方曲藝後,有的曲作家就明確提出,本次的歌曲創作可以採取先有曲,然後填上詞(一般歌曲創作,是先詞後曲)的方式。此建議,也得到了眾多專家的肯定。



■名家聲音:歌曲精品出現指日可待

此次的採風行程,名家們“在學習中尋找靈感”,他們深入閩南生活的許多細節。每到一地,主辦方都邀請當地的閩南語文化研究者及民間藝人參與研討,而名家們都謙虛地向當地專家及民間藝人們討教關於閩南文化的各種知識及風土人情。在多次的思考與文化碰撞中,詞曲作家們捕捉著濺起創作火花的那些靈感。

在多日的採風隨行中,記者把採訪到的部分名家的真實聲音記錄如下,它們對於本土閩南語歌曲最終的突圍,也許將有歷史性的意義

徐沛東(中國音協黨組書記、代表作有《亞洲雄風》、《十五的月亮十六圓》等):閩南語歌曲根在大陸、在福建,但我們不限於從福建來談閩南語歌曲的發展。本次採風團的這些詞曲大家幾乎都不懂閩南語,但這不妨礙他們聆聽、理解閩南地方曲藝文化,這很可能還會給創作者帶來一些新鮮的感覺,在創作上“雜交”出好作品也不是沒有可能!我們期望這次活動能為閩南語歌曲注入新鮮活力!

章紹同(省文聯副主席、著名作曲家,兩度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音樂獎獲得者):這次活動請了這麼多全國名家來,的確讓人激動,很有希望掀起閩南語歌曲創作的大熱潮。閩南語歌曲創作上的語言障礙,我相信會有很好的解決方式。我們鼓勵創作者用多種音樂語言,讓歌曲風格多樣化。

王佑貴(中國東方歌舞團著名作曲家,代表作《春天的故事》《走進新時代》等):這幾天採風收穫很大,閩南當地特色的文化曲藝,的確給我很多營養。目前,我已經有個曲子的大致結構,我對寫好閩南語歌曲很有信心,我的曲子將是爵士樂風格的。

王健(著名詞作家,代表作《歌聲與微笑》《綠葉對根的情意》《歷史的天空 三國演義片尾曲》等):我已是第四次來到閩南,每次來都感慨,都激動,都想好好地寫一首歌。但這次的壓力有些大,因為面對的是自己很陌生的閩南語這種方言……但還是要努力一下!

付林(海政歌舞團著名作曲家,代表作《媽媽的吻》《小螺號》等):由於閩南語歌曲寫作的特殊性,我是積極主張先曲後詞的。但我還想說明一個問題,就是舉辦這樣的活動,一是發現新作,二是發現人才。賽事活動結束後,後續還要跟上,為歌手及作品進行策劃“包裝”,組織巡迴演出,製作音像精品,廣泛對外宣傳推廣等等。只有這樣,作品的影響力及生命力才能得以延續。

劉青(總政歌舞團著名作曲家,代表作《祝你平安》、《山不轉水轉》等):我原先對南音不太了解,所以之前對這次的閩南語歌曲創作心裡沒有數,但這次親身感受,收益很大。南音在我看來,是個很有歷史感和宮廷味道的音樂,很有情調、很有溫柔的氣質,我覺得自己可以吸取南音中的元素,創作出抒情風格的閩南語歌曲……

孟慶雲(空政歌舞團著名作曲家,代表作《為了誰》、《想家的時候》等):聽閩南這邊的專家介紹,的確讓人感受到“每一句閩南語都是一段旋律”……閩南語的確是個很有歌唱性的方言。對我而言,在吸收有當地特色的音樂元素基礎上,如何發展,如何寫出帶有很強時代感的閩南語歌曲,將成為一種創作動力……



□相關連結

台灣的閩南語歌曲源頭在廈門

閩南文化學者彭一萬先生表示,廈門和台灣的閩南語歌曲有著深遠的淵源。清末民初,閩南的歌仔就在兩岸風靡一時,當時廈門二四崎頂(廈門地名)的“文德堂”和二四崎腳的“會文堂”就是印刷閩南方言歌仔冊的出版商。他們先用水印,後來隨著技術的逐步發展,用石印,這些小冊子,在廈門的銷量很好,還銷售到台灣。

清末,台灣被日本佔領,台灣民眾許多人都表現出了民族氣節。當時一首名為《雪梅思君》的歌仔就在海峽兩岸廣為傳唱。歌裡唱道:“唱出一歌分你聽,雪梅做人真端正……勸你列位注意聽,要學雪梅這所行(品行)。”講的是一個女子在丈夫死後,一個人帶著孩子,堅強地生活,而這個故事傳到台灣後,被賦予了新的意義,因為當時台灣處於日本的統治之下,所以人們藉女子思夫,為其守節,來表達自己不甘於日本的統治,做人要端正,要有民族氣節。《雪梅思君》在當時被稱為“國慶調”,或“廈門調”。

1922年廈門才女周淑安創作了第一首閩南語花腔歌曲 《安眠曲》,用鋼琴伴唱,堪稱是閩南語流行歌曲的雛形。隨後廈門人姚占福渡海赴台進行閩南語歌曲的創作,他的力作《苦酒滿懷》和《心酸酸》風靡全台。

著名詞曲作家曾仲影,也是在廈門大學畢業後就去了台灣,這些人對台灣閩南語歌曲的發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上世紀20~30年代,台灣產生了一批閩南語歌曲的創作人才。如台灣本土音樂人詹天馬作詞、王雲峰作曲的《桃花泣血》,蔡德音的《紅鶯之歌》,則是用《蘇武牧羊》的古調重新填詞。1933年~1937年是台灣閩南語流行歌曲的黃金時代,現在還傳唱的許多經典就是當時所創,如《望春風》、《月夜愁》、《雨夜花》、《四季謠》等。這些歌聲像一股溫馨柔和的春風,吹拂過大街小巷,吹拂過城市鄉村,撫慰在“四腳仔”(指日本統治)控制下的“甘藷仔”(指台灣人)的孤寂胸臆,也流傳在一衣帶水的海峽對岸。
文章來源:海峽都市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vepuppy9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