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閩南,顧名思義,說的是福建南部。古時包括福建的漳、泉二州和今屬廣東的潮、梅地區,漢初是東越國的疆域。閩南人,現在一般指閩南方言群。在廣東,這個人群又被叫做潮汕族群,它的聚居地以閩南為中心,沿海岸線一直分布到雷、瓊和北部灣。



今日廣東漢族的三大族群,各有自己的“來源地”:80%以上的客家人認同“寧化石壁村”,粵北客家一部份還認同上杭的“瓦子街”;80%以上的廣府人認同“南雄珠璣巷”;而80%以上的閩南人則認同“莆田”。這種認同,可能與宋末華南的抗元、勤王和入元以後的編戶齊民有關。



閩南人的底子是閩越,後來大量加入了中原移民。晉永嘉之亂,林、王、陳、鄭、丘、黃、胡、何八姓入閩,來自光州固始。後來,陳洪、陳政、陳元光漳州開府,也來自光州固始,加上增援的四十八姓軍校,中原之人漸多。後來五代王朝、王緒、王審知開閩,又來自固始,閩中聲教,漸次變化,至宋代,福建已進入文化先進行列,對全國產生過重大影響。



從經濟方面言之,福建自宋代以下,也進入先進行列。海上絲綢之路,漢時在粵西徐聞一帶形成了商業繁榮。漢以後,對外通商口岸逐漸轉到番禺。經過唐五代的戰亂,宋元時代又北移至彰、泉二州,大量的波斯、阿拉伯商人往來於福建,特別是閩南,不少人因而居留,也影響了閩南人的人種格局。今天的閩南人善於經商,應該說,有地利,有傳統,還有經商的基因!



廣東的閩南人分布於海邊,早期大部分都在海上討生活。航運、經商,捕魚打撈、鹽業、水軍多是閩南人。由於地利,最早參與了對外貿易,因而在對外文化交流上也留下了自己的烙印。今日英文的“中國”或“瓷”(china 、chin)和“茶”(tea)就來自閩南話。澳洲和紐西蘭賭場的英文名“卡西諾”,據說也來自閩南話。






澳門的譯名“媽考”也來自閩南話。明時葡萄牙人航海遇風,停泊於澳門,問地名於岸邊的人,岸邊人聽不懂,反問“mei gai”,於是就被當作澳門的地名記了下來。像這種情況,在歐洲人發現南美新大陸時,是屢見不鮮的。據說南美至今有些地名還是印第安語“什麼”或“不知道”的音譯。由於澳門海邊有媽祖廟,於是人們以為是“媽閣”的音譯,以訛傳訛幾百年。



地方宗教研究的結果表明,福建多母親的崇拜,多女神。福建最有名的兩個女神恰好來自福建最大的兩個姓氏。閩南人中“陳、林半天下”,閩南兩個最有名的女神一姓陳,一姓林。姓陳的是古田的臨水夫人,姓林的是出自莆田的媽祖。二者在閩南人的宗教生活中,都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海邊討生活的閩南人總伴隨著媽祖。變幻無常、浩瀚無邊的大海充滿了不可測知的危險,在風暴浪尖中顛簸的閩南人需要一個保佑平安的大神,於是媽祖應運而生,閩南人最大的姓氏中產生了海上女神,媽祖與閩南人有著親緣血脈關係。



“媽祖”保佑閩南人平安,閩南人把媽祖看作上輩親人,像孩子一樣去祈求媽祖慈母式的關懷!有一本書寫福建人,書名是《媽祖的子民》,那書名起得真好。飄泊海上的閩南人對媽祖,真有孩子與母親與祖母那樣的感情!對比那張牙舞爪的龍王,閩南人的海神多麼親切,多麼人性化!閩南人出自莆田,媽祖也產於莆田;閩南人崇拜媽祖,媽祖在冥冥中無微不至地關愛著閩南人!閩南人浪跡天涯,媽祖伴隨著閩南人走向北方,走向南方,走向台澎金馬,走向中國,走出國門,走向朝鮮、日本,走向東南亞,南美以至歐洲。



北到丹東沿海港口,南到天涯海角、雷州、北部灣,中國沿海口岸、碼頭處處有天后宮。



在中國內地,媽祖的崇拜從海邊沿河流一直深入到山區。江西的景德鎮、貴州鎮遠、安徽天長都有天妃宮。廣東內河有水運碼頭的地方,多有媽祖的蹤跡。筆者在北江源頭的樂昌老坪石作調查,發現碼頭上原有天后的神位。客家地區,例如興梅,內河水運到達的地方,碼頭都有媽祖,有的地方媽祖甚至到達山區。去年筆者到揭西河婆,發現那裡也有媽祖宮,香火鼎盛,熱鬧非凡,當然那裡的客家人已未必知道媽祖的海神意義。史料表明,南宋以來,水手多出閩、粵兩省,特別是明、清的水師,更是以閩南人為主。


從南宋時開始,沿海漁民、商人祭祀媽祖成為常例。南宋起例定舟內載海神航行,朝夕拜祀。慶元二年,泉州市舶司隔鄰就蓋起了天后宮。船主開洋前,必先到天后宮請木雕的媽祖像上船供奉,大型的海舶上沒有簡單的宮殿,專門配備香公負責朝夕行香。明嘉靖十一年給事陳保及其行人高澄奉命出使硫球,所乘船“舟後作黃屋二層,上安詔敕,尊君命也。中供天妃,順民心也。”明代鄭和下西洋,特地在南京、長樂興建天妃宮,立碑敘功,宋、元、明、清的航海家,都尊奉媽祖為航海保護神,祈求海上行船安全和出洋貿易順利。不僅中國出洋的船隻都有媽祖神像,各國商船凡有中國水手,必有媽祖的木雕神位。明朝使節出洋,商人外貿船舶到達某個國家港口,例必上埠,奉船上媽祖到當地天妃宮進香。



南宋以來,閩、粵兩省人航海初到南洋,常登岸建簡陋的“阿答屋”休息,屋中必供奉媽祖,朝夕禱祝。後來人數漸多,財力豐盈就鳩資建廟。今日南洋的華僑會館,特別是閩、粵人的會館,例必供奉媽祖。今日南洋各大名埠都有富麗堂皇的媽祖廟。



北到朝鮮、琉球、日本;東到台、彭、金、馬;南到天涯海角、雷州、北部灣,一直到東南亞,還有美洲的加拿大、墨西哥,歐洲的法國,閩南人將媽祖帶到了他們飄泊的每一個地方。可以說,有閩南人的地方就有媽祖,就有媽祖的崇拜。





泉州畬與興化蜑及髮髻



前面談及福建興化是否有“畬”?清同治《興化府志•卷十二》載:閩中興化畬區“擅藍靛之利”。又福建地區畬族主要姓氏為雷、藍、彭、鍾、古等,閩侯縣沿江一帶就集中了相當可觀的疍民,故光緒《侯官縣鄉土志》將水上疍民視為“賤民”,認為他們“習於卑賤,不恥平民,閩人呼之為“曲蹄”,肖其形也。視之如奴隸,賤其品也。大抵閩之蜒族,與粵之疍戶種類相同,與浙之墮民品流差等”。其實這些都是統治者教育出來,漢化完成的就“衣冠族姓由中州南來”高人一等的把戲。泉州也有畬族,分布在德化、安溪和惠安等地,以下說明。


疍民是古代東南沿海少數民族,古稱“蜑”、“蜒”、“疍”、“蛋”以及“龍人”、“鮫人”等,還有“白水郎”、“庚定子”、“科題”等俗稱。他們“以船為生,居無室廬,專以捕魚自贍”。北宋初《太平寰宇記》中《泉州•風俗》條載:“白水郎即此洲之夷戶,……貞觀十年始輸半課。其居止常在船上,兼結廬海畔,隨時移徒,不常厥所。船頭尾尖高,當中乎闊,沖波逆浪都無畏懼,名曰了鳥船。”《太平寰宇記》的《泉州•風俗》只記載有關“白水郎”的這段文字,同書的《興化•風俗》條,僅注明“與泉州風俗同”。可見北宋初的興化灣、湄洲灣也生活著疍民。

直到清初,《閩小記》仍有興化“蜒民”的記載。由此推斷北宋時湄洲島有疍民,是有根據的。至今湄洲島民俗仍有疍民文化的流風遺韻。古代疍民“男女皆椎髻於頂”、“衣衫上下兩色”。至今,湄洲島的中老年婦女有梳帆船髮髻於頭的中後部;在紀念媽祖的慶典時,穿上半截紅色、下半截黑色或藍色的外褲,據說這是仿效媽祖的服飾。這種有“椎髻”基形的髮式和“衣衫上下兩色”的變異服式,正是疍民文化特質的遺存。


順著全祖望點明的“鮫人疍戶”的線索,還可以進一步擴展媽祖為疍民的有關資料。南宋紹定二年(西元1229年),莆田紳士丁伯桂在錢塘《順濟聖妃廟記》說:“神,莆田媚洲林氏女,少能言人禍福,設廟祀之,號‘通賢神女’,或曰‘龍女’。”南宋開慶元年(西元1259年)莆田紳士李醜父在京口《靈惠妃廟記》說:“妃,林氏,生於莆之海上湄洲,…或曰‘妃,龍種也’。”指明媽祖為“龍女”、“龍種”。


值得注意的是在古文獻中,所謂“龍種”、“龍人”、“龍戶”,皆為疍民的別稱。如明代鄺露《赤雅》說:“蜑人神宮,畫蛇以祭,自云‘龍種’,浮家泛宅,或住水濟,或住水瀾。…能辨水色,知龍所在,自稱‘龍人’,籍稱‘龍戶’,莫登庸其產也。”因此“龍女”、“龍種”也就透露了媽祖原是疍民的歷史資訊。今人祭祀媽祖實在要拋棄“讀些書就數典忘祖”,還指先人為“賤民”的封建惡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vepuppy9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