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南音 (南管) 研究正在海峽兩岸步步展開和深入,可是許多研究不是更清楚,而是讓人對南音更加迷惑不解。以龍彼得發現的《明刊三種》為例,在《鈺?麗錦》的封面,裡頭沒有三弦,彈琵琶是朝右抱,演唱的都是女性,書中曲子沒有譜,等等。我整理南音十大謎,提出不解的一些例子:1。突發性;2。神秘性;3。全息性;4。精密性;5。廣泛性;6。特殊性;7。思鄉性;8。一致性;9。持久性;10。報償性。下面逐一加以介紹。


1。南音的突發性

說南音的突發性怕幾乎所有南音愛好者都不同意,會說銀角子瘋了。不是樂器是遠古的東西嗎?曲牌是唐宋的嗎?一些形式在清商樂,大曲中都可以找到影子嗎?可是最重要的曲譜,清代再往前就不見影子,龍彼得的《明刊三種》不是證明明代已經有南音,反而證明那時的南音和現在南音有某種聯繫,但不是全部,至少沒有發現譜,最多只是南音的前身,它和元曲、元雜劇反倒有更多的相似性。

從進化論的觀點看,發現500萬年前的古猿人,還有300萬年的猿人,還有100萬年的原始人,50萬年的北京人,直至10萬年、5萬年的人類化石都齊了,你才能證明人類的進化歷史。南音研究也是一樣,南音組成至少有文字部分和非文字部分,文字部分的探源,你要蒐集各種歷史資料,從而證明南音的演變歷史,而不是根據史書上的一言半語,得出南音是形成於某某年代的結論。南音在明代和元曲沒有什麼不同,曲牌、曲詞而已,那時的元曲、雜劇就是這個樣子,誰知道元曲的調子是怎麼樣,唱一個來聽聽,很多專家也在做這方面的工作。
《明刊三種》以前的“南音”不說了,《明刊三種》之後,也有一段時間沒有南音資料,就是還缺一鏈,到清代後期,就目前所發現的情況看,突然出現大量清代南音曲簿,雖有差異,但驚人的相似,就像地球某個時期,物種大爆發一樣。如果南音進化是漸進的,那麼在沒有譜字之後,到發展出完善的南音譜字之間,必定還有一段漸進的演變時期,表現出南音的某種不成熟性,遺憾的是沒有這方面的資料。


南音突然進入成熟期大約在康熙時期,可能和“外星人”有關,這樣說會有很多人不同意,認為荒唐。曹雪芹寫《紅樓夢》祭出一塊石頭做“法寶”,來寫他的“滿紙辛酸淚”;我們往往到了無法解釋的時候,抬出“外星人”之類來做擋箭牌。南音何嘗不如此。近來,瀘州天立國際學校趙永康登出《明代典籍裡的"UFO天象"》一文,刊登於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其中列舉在《明實錄》中找到的十幾例關於UFO的例子;早在三四千年前,我國就有“飛車”的傳說,以後又有“赤龍”、“車輪”、“甕”、“盂”等酷似現代目擊者對此種現象的描述或比喻。除了民間的傳說外,在古籍中也有大量的記載,如《莊子》、《拾遺篇》、《夢溪筆談》、《禦撰通鑑綱目》、《二十四史》、《山海經》等。此外在許多地方志中,對這類奇聞異象有極為豐富的實錄,在湖北松滋縣志中更記錄了類似所謂“第三類接觸”的事例。宋代大詩人蘇東坡曾在一首詩中描繪了他的親身經歷,詩云:“……江心似有炬火明,飛焰照山棲鳥驚……”。

蘇東坡在往杭州赴任途中,曾夜遊鎮江的金山寺。當時月黑星稀,忽然江中亮起一團火來。這一奇遇使蘇東坡深感迷惑,於是在《遊金山寺》一詩中記載了此情景, “是時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江心似有炬火明,飛焰照山棲鳥驚。悵然歸臥心莫識,非鬼非人竟何物?” 明代就出現了對於“螺旋狀飛行器”的描述。據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台研究員張周生介紹,乾隆年間廣東“潮州府志”記載,明神宗萬歷五年十二月初三夜,尾星旋轉如輪,焰照天,逾時乃滅。此記錄為典型的古代螺旋狀飛行器的記載,這些記錄對一些人把螺旋狀飛行器僅看作是現代才有,甚至於把此種現象推論為是人造衛星火箭殘骸下落的解釋的強有力的否定證據,今曰人們所見的螺旋狀飛行器形狀在古人的記錄中是“尾星旋轉如輪”,而類似的記載還有許多。清代畫家的《赤焰騰空》被認為是一篇詳細生動的UFO目擊報告。清人吳有如的《赤焰騰空》圖可謂一詳細生動之目擊報告。火球掠過南京城的時間、地點、目擊人數、火球大小、顏色、發光強度、飛行速度皆有明確記述,然而各種猜測又不得其解。此畫約作於1892年(光緒十八年),在一百多年前,世人尚無飛碟和UFO之說法,畫家顯然未能意識到,這幅《赤焰騰空》圖,竟成為今人研究UFO的一則珍貴歷史資料。

對於明代(西元1626年5月30曰上午9時,即明熹宗天啟六年五月初六曰巳時)王恭廠特大爆炸,幾百年來一直眾說紛紜,有人認為是地震引起的,有人說是火藥自爆、也有人認為隕星墜落,認為隱火山熱核強爆有之,認為是由地震、火藥及可燃氣體靜電爆炸同時作用亦有之,更有甚者,認為是外星人入侵、UFO降臨等。但每一個觀點都沒有擺出無可辯駁的證據,使人完全信服。明代鄭仲葵的《耳新》則直接記載了一個大烏型飛船。“酈縣於甲子七月間,夜半忽有響如山裂,有一大鳥從東南方飛往西北去,身具五彩作火焰光,或雲當是天蓬鳥,時縣尹與學博士咸見之”。

似乎可以設想,王恭廠特大爆炸是一次宇宙飛船失事,但太空人逃生成功,卻再也無法回到家鄉,也無法聯絡,此後一段時間,他們把事故經過,還有對地球的考察,甚至關於這些外星人的歷史,統統寫成一部“天書”,準備留給“後來人”,這部“天書”應該具有以下特點:1。資訊量超巨大;2。不可磨滅;3。可遺傳性。4。全息性。南音正具備這些特點,我下面還會具體談到,別急。


“天書”寫成大約在康熙時期,就在那時期,“天書”被植入南音,使得南音有一個突然的發展,其樂理達到那時的最高水準,一個曲子中,幾個調子如行雲流水般的輪來換去,一點不覺得彆扭,這在其他樂種中是沒有見到過;平劇西皮二黃之間的轉換,那是完全不同的轉調。南音只變一個或二個音,就完全改變其調性,很神奇,現代音樂人還在孜孜不倦的研究,也還沒有全部弄清楚。那時,在閩南有幾個懂音樂的人,被“外星人”召見,這就是傳說的“康熙”,他們被授予高深的南音理論,時間至少一年,然後各自帶著植入“天書”的南音曲簿,回到各自家鄉,傳授南音。因為“御前清客”、“五少芳賢”的傳說有太多的疑點。首先在檔案制度非常嚴密的清朝,為什麼不見記載,或許有待發現,但我想是找不到蛛絲馬跡。其次,李光地如果要請南音高手到京城,完全可以在他家鄉湖頭找,或者附近,俗話說:“田頭粟,淵兜曲”,湖頭附近的淵兜就以唱南曲出名;再說同一個地方的南音高手之間配合也比較默契,沒有到處找人的道理。三是李光地著作也未見記載。只有一個理由,就是有利“天書”的保存。清代《四庫全書》原本共抄錄四套,故稱“四庫”,後再加三套,即文淵閣、文源閣、文溯閣、文津閣、文匯閣及文瀾閣.參與這項編纂工作的人超過三百多名專家學者,近四千名抄寫人員.後來因為戰亂,大部分藏本已散佚損毀,現在僅存文淵閣、文津閣、文溯閣三套及文瀾閣殘本。外星人如果要在地球保存資料,也必須採用這種方法,保存在幾個地方,以免遭到沒頂之災;或許乾隆保存《四庫全書》就是向外星人學得。所以選擇安溪、惠安、南安、晉江四地,分別保存南音資料。現在已經傳到世界各地,就更無可虞,更為安全。

關於“御前清客”、“五少芳賢”的傳說或許不應該當成純碎的“傳說”,裡頭可能有太多有待破解的秘密。它或許能告訴我們“南音”的來歷。南音的“全息性”可以使得只要保存一部分的南音,仍然可以破解所有的資訊,就像基因保存有一個人的全部遺傳資訊一樣。南音的神秘性,使得接觸南音的人都難以割捨,使得南音得以代代流傳。這些待以下的內容再加以闡述。



2。南音的神秘性

看完南音的突發性,可能有人在說::銀角子在發高燒說胡話。可是南音中有太多的神秘性又怎麼解釋?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分別談談:


(1)南音樂器方面
南音樂器的神秘性一個是使用時間的連貫性。上個世紀某一天,突然有人發現南音樂器有一些年頭,洞簫和唐代“尺八”一樣,琵琶是漢唐的斜抱式,二絃是宋代的“奚琴”等,但是這裡也必須有“進化”的依據,否則我很懷疑這些樂器是“外星人”從遠古移植過來;因為南音樂器演奏有一些不合常理的東西。比如二絃左手持琴要豎起拇指,如果你是拇指握琴,可能你不是老曲師教導。難道拇指握琴沒有比豎起拇指來得穩固?還有彈奏琵琶、三弦常常被老師告誡,不要使用中指;洞簫又沒有這麼多的“清規戒律”。我只能大膽設想,當時“移植”南音的“外星人”只有四個指頭(可能有人說我科幻看多了),上述這些正是四個指頭演奏的結果;學習南音的那幾個老前輩,又學得有模有樣的,就延續下來。四個指套吹奏洞簫不方便,所以就按地球人的意思發展,沒有什麼約束。


二絃的演奏被要求內弦拉,外弦空弦推,也沒有理由。我這裡引用一段關於二絃演奏的論述:“但筆者通過對二絃的學習,至少可以感受到按上述弓法演奏的二絃越拉越順手,音色也比較滿意。通過練習,筆者還發現在裝置絲線的二絃上,如果用拉弓演奏內弦,發音飽滿圓潤,用推弓演奏內弦則發音澀噪鬆散,稍有控制不善,還會出現破音。”這是王耀華主編的《福建南音》裡頭的論述。可見傳下來南音二絃演奏法的“外星人”至少是音樂大師級的人物,他們早已經發現二絃演奏內外弦的細微差別(我認為是‘細微’,“外星人”可能認為差別很大)。我國拉弦樂器也有千年以上的歷史,難道就沒有一個音樂大師發現內外弦拉推的差別,可見是國人聽力結構的關係,外國拉弦樂器和我國不同,所以他們發現不了;總之,從前的音樂著作未見有論及內外弦差別的,南音以前也只是口口相傳而已。

“外星人”的這一傑作,帶給了我們美妙迥永的南音。南音琵琶還有一些奇怪的指法,如打?、抹六、甲線等,也和其他樂器演奏法不同,值得深入研究。

洞簫吹奏也是有一些和北簫不同的東西,是不是“外星人”傳的,那也值得研究一番。


(2)文字方面
在文字方面,南音也有一些神秘的東西,南音琵琶有51個音位,每個給一個名稱,就有51個音名,我手頭蒐集到48個,這或許沒有什麼奇怪,李光地整理閩南話,提出50音,和南音音名的數字很相近,這就有點巧合。南音曲詞中也有許多詞語值得探討:《到只處》中的“火裡蓮花”,可以說是佛家語,但是把蓮花柄看成是運載火箭的細長箭身,那蓮蓬是火箭噴口,發射時噴出火焰像是“火裡蓮花”。“火裡蓮花”不止一處提到,是否在暗示什麼。《嬌養深閨》中有一句“回首白雲低,舉頭紅曰近”,我說是楊利偉在飛船上寫的詩,你準信,不是在地球高空飛行,哪裡能有如此精確的描寫,古人的想像也太誇張了。《到只處》中,還有一處“雖然有書,縱然有書”,其意不明,如果指的是皇帝給燕青的赦書,那是在盧俊義投奔梁山之後,時間上不符。這裡是否暗示就算有這部“天書”,但是也無法解救落難“外星人”的困境。還有多處提到“熙春”這個地名,還說要“過江渡海”,可是就找不到要“渡海”的“熙春”,台灣的恆春發音相近,那時也不叫恆春,叫“浪橋”。是否暗示“外星人”來自銀河遙遠的“熙春”星球。
還有苦苦尋找的“玉匣”,是否就像聖經中的“約櫃”,丹尼爾在《眾神之車》中有提到。還有“機頓”是哪裡?這些在南音曲詞中一再提到。

南音曲詞的讀音有變異,有說是漢唐古音,誰聽見過漢唐古音;有說是閩粵土音,也有說是潮州音,還有藍青官話等等。其實“外星人”選擇用閩南話演唱的南音,作為作為“移植天書”的載體,可能就因為閩南話和“外星人”的發音方式有某些相似之處,閩南話中的一些發音是北方話說沒有的,如鼻化音p、t、k、h,及喉音等。南音的這種音變也不像戲曲的叫字,更像是外鄉人說閩南話的外鄉腔,或許當時“外星人”就帶有這種口音,學南音的人忠實的把它原封不動的照搬來。

下面摘錄二段曲詞:一是:“出天台,駕起彩雲凡間來,看世上鬧咳咳,……功成那行滿,登天界”。二是:“駕雲霧,來到只,秉過娘娘得知機,兼又玉帝金鐘響,須著早早回紫薇,別郎何曰再相見,阻隔銀河永別離。”前面一段是“天台劉阮”,後面一段是“董永”,如果剝掉神話外衣,像不像在執行一次太空任務。
較古的南音,還有許多奇怪的“漢字”。


(3)音樂方面
南音中有許多高超的樂理,雖然說古代音律也有述及,但出來就沒有被認真的執行過,說說而已。可是許多古代樂理在南音中都可以找到蹤跡,如“犯調移宮”,“同均三宮”,“旋宮轉調”等,難怪有人會說南音是“活化石”。聽過南音的都有一種入迷的感覺,特別一些外國人也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不少接觸過南音的,就和南音結下不解之緣。似乎南音有一種“成癮性”。南音還有一種“報償性”,長期接觸南音會長壽,我另有專節論述。
南音的神秘性幾乎隨處可得,只要你細心去找,但長期接觸南音往往麻木不仁,熟視無睹。或許這也是“外星人”苦心設計的。




3。南音的全息性

全息是一種使用雷射進行攝影的技術,製得的“全息照片”,只是一些干涉條紋,必須採用特殊技術才能看到立體的全息圖片。“全息照片”被破壞了,只要留下其中的一小部分,也可以還原全部的圖片,這就是“全息照片”神奇的地方。自然界也有全息的例子,一片樹葉,上面的葉脈就像是一棵大樹。人的耳穴分布就像一個倒著的嬰兒,稱“生物全息”(偽科學?)。一個人死了,把他的基因保存下來,利用這些基因,理論上可以複製出一個人來,具有原來那個人的幾乎所有遺傳特徵。據說清代發現全息照片,那是某種自然力刻在玻璃上。不長,照錄如下:


清朝時候,有個姓汪的官員外出,乘馬車走在一處河堤上。天空忽然陰雲密布,隨即雷嗚電閃,大雨傾盆。汪某急忙讓車子停在一棵大柳樹下躲避。雨過天晴,汪某下車方便,回頭時猛地看見車窗內有幾個人影,心中不禁一驚。揭開車簾看,車廂裡空無一人,仔細審視,原來人影是在車窗玻璃上。回家後,人影依然不散,家人都以為神異,就把這塊玻璃取下供奉起來。20幾年後,汪家的兒童用弓箭遊戲,不小心打碎了玻璃。奇怪的是,每一塊碎片上的影像仍然是完整的。 汪某的外甥,翰林院侍讀張亮基得到一塊碎片,拿去給他的好友姚元之看。姚元之把自己看到的情況記錄下來,並收入他所寫的《竹葉亭雜記》書中。書中記載:放平了看,這是一塊殘缺的玻璃片,但斜向陽光看去,就有一個“仙人”坐在裡面,儀容端莊,面色微紅,雙目炯炯,胸前飄著長長的白須,頭戴紅色道冠,,穿紫色衣服, 右手執一柄羽毛扇,身旁還侍立著一個童子。


姚元之在清代嘉慶、道光兩朝,做官近40年,經歷豐富,博學能文,著述嚴謹。囿於當時認識水準,姚元之把這一奇異現象解釋為在雷雨時刻,一位避劫的仙靈精氣聚合不散,附著在玻璃上而成。


如果南音是“外星人”留下的資料,那麼,很可能具有“全息”的特點,就是只要保留其中一部分,就可以還原全部資料,這樣才可以確保資料的安全,我想這是必然的。南音恰恰具有“全息”的特點:

(1)。南音現有的“指、譜、曲”系統,幾乎保留了南音的全部精華,包括管門、滾門和曲牌;早期的十三套“譜”,和36套“指”,應該是最重要的部分,歷代南音人都如此強調。後來再增加的反倒沒有什麼價值。目前流行的100多首散曲也是精華,這樣的一套系統,可以重現整個的“原始”資料,未嘗不可能,當然要具有“全息”的特性。

(2)。南音的“指”,也是一個小的“全息”系統,從36套看,包括了四大管門,和重要的管門、曲牌。內容和本事也是南音中的主要部分,幾乎可以還原南音的整個系統。

(3)。民間流傳的散曲,有的不在文字記載中,同樣也具有“全息”特徵,幾乎重要管門、滾門、曲牌都有。當南音文字部分散失,可以根據口頭流傳的還原資料;歷代都有不少這方面的例子,就憑南音藝人的記憶,還有整首南曲;由此猜想,具有及其先進技術的“外星人”也肯定可以從口頭流傳的南音,還原出幾乎所有原始資訊,當然前提是“全息資訊”。

(4)。不少南音民間藝人和整理南音的工作者都有這種經驗,就是一首南曲如果缺少其中的一句,根據它的上下旋律,可以把缺失的這句完整補足。唱南音唱了上一句,你大約也就知道下一句,這就是南音藝人會幾百首南音的奧秘,也是南音“全息”的一種特性。不會唱南音,那麼缺失部分你也可以從其它曲子找到相似的樂句補足,我想整理南音的都有類似的經驗。這樣的“拓撲”結構也是“全息”資料所不可缺少的。

上面這些南音的特點似乎都在說明南音是一個全息系統,幾乎沒有什麼其他古代音樂資料能如此長期的完整保留下來。南音的譜字結構也似乎支持這種“全息”的猜想。




4。南音的精密性

對於南音的精密性實在也不好度量,不是幾尺幾分的問題,也不是去掉一個高分,去掉一個低分的問題,其精確性很難使用幾句話所明白,但可以從以下二方面來闡述:

(1)樂理方面

南音是古典音樂,拿來和現代音樂進行比較是不適宜,和古代樂律比,又比不出所以然,但也只能和現代樂理比。首先,各種時值的拍子,在南音似乎都可以找到蹤影;沒有複雜的和絃,這是樂器所局限,但三弦的低音,琵琶的中音,二絃的高音也是構成和絃;特別是琵琶的甲線,就是八度和絃。各種切分音南音也盡有,其複雜程度也不亞於現代音樂。有人說沒有三連音,我想這裡可能有一個錯誤,就是南音中的“凡”,常常作為一個1/4加上二個1/8的節拍處理,只在琵琶彈奏指法上加以區分,其實“凡”應該是三連音或切分音。南音中,還有一些樂理是現代樂理說沒有的,如“?指”,似乎作為慢板處理。還有“落指”似乎是“滑音”,但是又是在同一音程上;南音也有“休止符”,所謂“走線”應是“滑音”;許多表面看是演奏指法,是否包含尚不為我們所認識的樂理?

(2)編碼方面

如果一個系統是雜亂的,在進行相關性檢查時,其差異一定很大,“相關性”是衡量兩組數據是否關聯的一種數學方法,對於南音,沒有人進行過這方面的工作。但是一個系統如果不規範,在進行電腦處理時,必定有困難。就像我國古代漢語,其翻譯為現代漢語目前尚無法使用電腦,因為異意、歧義現象普遍,還有通藉字、異體字都是造成電腦翻譯的困難問題。可是南音的電腦翻譯已經研究成功並投入使用,還可以直接翻成五線譜,這就說明南音是很規範、精密的,如果是雜亂的,那麼是不可能使用電腦進行翻譯。

(3)譜字方面

南音從建立南音系統開始,就沒有再進行重大的調整和修改,這是否也可以說明南音的產生是深思熟慮的結果,不是一時的心血來潮,是一個幾乎不要再加以修正的精密音樂系統。
我想例證一定不止這些,大家也可以找找看。

但是,如果南音確實是一個“密碼”系統,在精密性方面一定還有更佳的表現。在音名方面有50個左右,常用的十幾個,指法方面有30多個符號,英語就26個字母,但要組成的資訊量已經十分巨大,0~9和A/B/C/D/E/F組成的十六進製,也可以解決大多數資訊的編碼。南音譜字和指法本身的編碼數量不是很大,如果兩者再進行二級編碼,那麼資訊量就非常可觀。文字部分可能會起到一種提示的作用。高明的“外星人”,還把“密碼”當成曲子教給地球人唱,還很好聽,這種高超的精密性就不同一般。其實你把26個字母編成3個8度音階,把英語當歌唱,肯定也行,不過好不好聽我就不敢說,到底地球人的智慧有限。

精確性還有一點是在南音樂器上,弦樂器無法自行定音準,除非你是天才,一般使用定音笛,古代就使用吹管樂器,南音使用洞簫進行定音,這很合理。南音洞簫取十目九節,一個是這種竹子遺傳性能穩定,不會改變,一個是容易定音高,定位準確,這也是北簫未見到的。



5。南音的廣泛性

南音的廣泛性是眾所週知的,除了我國的閩南語系地區,包括港澳台,南音還向世界各地的閩南語系地區滲透,如新加坡、菲律賓、印尼、緬甸、馬來西亞等地。這種傳播情況是有利於資料的保存,不管是戰爭或天災人禍,可能毀滅一個地區的南音資料,但不可能毀滅所有地區的南音資料。這種廣泛性可以從兩方面來說明。

(1)地域性

閩南人在漫長的歲月中,把南音普及到城鄉各地,甚至安、永、德的深山溝,都有南音的聲音;即使到今天,流行音樂風行,但泉州城鄉仍然有五百多個南音社團。有些社團還風雨無阻堅持在室內外演唱南音,顯現一種祥和安定、歌舞昇平的動人景象。位於泉州市區華僑大廈前面的露天南音演出長年舉行,夜夜笙歌,成為泉州亮麗的一道文化風景線,被譽為“中國一絕”。廈門地區的南音近年也長足的發展,各種南音館閣、社團在不斷的發展中。

閩南人向外發展、遠走他鄉,沒有忘掉把鄉音帶去,在居留地播種培育,開花結果。鄭成功帶去的軍民,也把南音帶去台灣,傳遍全省;泉州近代人曾省先生,把昇平奏的四十二套指譜抄本帶去台灣,成為台灣弦管界的標準本,呂錘寬先生才據此和其他徵集來的資料,彙編出版《泉州弦管(南管)指譜叢編》。廈門的林霽秋、林祥玉、許啟章等人對南音的傳播也發揮過一定的作用。

泉州人丁馬成到新加坡,振興了湘靈音樂社,創作了新南音曲詞三百首,並在英國舉辦的世界民族音樂比賽中獲獎,首開了南音在國際上獲獎的記錄;他又首倡了南音大會唱的形式,促成了南音文化圈的形成。

泉州旅菲華僑劉鴻溝、吳明輝等,在菲律賓興辦郎君社,並先後徵集編訂了《南音指譜全集》、《南音錦曲全集》和“續集”的出版。

閩南人在香港、澳門和印尼、馬來西亞,無不先後組織南音社團,致力傳播南音,並多次組團到泉州、廈門參加大會唱,促進南音界的團結與交流。這種包括大會唱的廣泛的南音交流,更有利于南音的傳播。

在海外發展的戲曲也有,如潮劇、粵劇等,都沒有南音這樣的勢頭。海外說國語的華人肯定比說閩南話的多,但平劇也沒有獲得發展空間,南音這種傳播現象值得深入研究。

(2)時間性

南音的時間性,有學者以1840年為界線,分成古代和近現代,目前能見到完整帶譜字的南音資料當屬編于清代咸豐七年(1857)、刊于同治癸酉年(1873)的《文煥堂初刻指譜》,有“指”36套,“譜”12套。再之前的就是《明刊三種》,沒有譜字。《新刻增補戲隊錦曲大全滿天春》(簡稱《滿天春》)是目前世界上惟一保留至今、最早的南音著作,由漳州海澄縣(今屬龍海市)人李碧峰、陳我含于明萬歷三十二年歲甲辰(西元1604年)所刊印,全書收入了18出戲說白、曲詞,並有插圖,其中部分曲詞和南音曲詞大致相同,部分已經失傳。
其孤本現存英國劍橋大學圖書館,由英國牛津大學龍彼得教授所發現並披露。中間相隔了253年。

(3)門類性

平劇早期是從崑曲發展起來,但目前和崑曲有很多的不同。南音還向梨園戲、高甲戲、傀儡戲等劇種滲透,誰先誰後並不重要,這些劇種的唱腔和南音有太多的相同只處,這點也是值得注意。至少不像平劇和昆劇的差異那樣大。南音的許多曲牌、唱腔,這些劇種基本上都有,甚至整段的南曲在這些戲曲中都可以找到。
南音的這種廣泛性很難用常理來加以解釋,有待專家解讀。




6。南音的特殊性

南音的特殊性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探討:

(1)樂器
南音琵琶和北琶有明顯的不同,北琶豎著抱,南琶橫抱;徽品也不一樣,當然形製也有一定差別,最大差別是彈奏方法的差別,許多北琶彈奏方法南琶沒有,而南琶的彈奏方法北琶沒有,北琶彈奏往往急促猶如“大珠小珠落玉盤”,而南琶卻有一種雍容華貴、從容不迫的氣概。南琶的結構或許較北琶更適合在南音幾個管門之間轉調。不知是南音影響南琶,或是南琶使得南音出現這種管門結構。

二絃據說和宋代“奚琴”相似,絞只朝向琴面一邊,明顯和二胡、京胡不同。南音二絃不用膠粘,可以一樣一樣的卸下來,不知何意。南音二絃的這種結構,使得千金調節音調只能有一個很小的範圍。特別是運弓和其他拉弦樂器有很大區別,內弦只拉不推,外弦空弦只推不拉,據說有較好的音色效果。在指法上也有特色。

南簫則較短,明顯的十目九節結構,指法和北簫也有不同之處,南簫明顯有利于南音特色的發揮,使用北簫就沒有這種效果。北簫在樂器中也可稱移調樂器,把筒音5作為本調,三孔為本調1,有各種調的簫可調換使用,移調樂器實際上是將樂譜上的音符移動,升高或降低,使不同調的樂器演奏出來達到譜曲要求的調性。吹簫使用五線譜時,有幾種方法:

一種是選擇使用合適式調的簫,採用自己熟練的指法,不用移動譜子。


另一種將譜移動到簫的首調上,不移譜子,對於演奏者水準要求較高,要能熟練的掌握各種調的指法。移動譜子又較麻煩,有人乾脆將五線譜譯成簡譜。
再一種方法,就是能夠使用五線譜首調唱名,這是需要長期練習實踐才能達到的。在實際演奏過程中,極少有人使用這種讀譜法。

南簫只有一種調式(有人發明其他調式南簫,但是很少應用),卻可以在幾個調式之間自由轉換,並且和南琶相輔相成,互相輝映,相得益彰。
三弦則較少差別,和較遲加入上四管有關。

(2)樂譜

南音樂譜就是工尺譜,和國內已發現的其他古譜都不相同;民樂研究所曾發表之樂譜名稱列下:
  敦煌唐代琵琶譜、唐卷子本碣石調幽古琴譜、宋傳唐開元風雅十二譜、宋姜夔白石道人歌曲譜、宋姜夔古琴譜、宋張炎詞源譜字、元熊朋來瑟譜、元餘載韶舞九成樂補方格譜、明朱權神奇秘譜古琴譜、明謝琳太古遺音古琴譜、明嚴澄松弦館琴譜、明文廉禮樂全書笛譜、明道藏玉音法事曲線譜、明朱載 靈星小舞譜、清律呂正義續編五線譜、清翼中管樂譜、清鈞天妙樂蘇南吹打曲譜、清明誼弦索備考合奏總譜、清梵音鬥科吹打譜、清大藏瑜伽施食儀合樂譜及打樂器譜、清大藏瑜伽施食儀歌譜、清大悲心懺歌譜一、清大悲心懺歌譜二、清沈遠北西廂弦索譜、清太古傳宗琵琶調宮詞曲譜、清九宮大成南北詞宮譜、清葉堂納書楹曲譜、清王錫純遏雲閣曲譜、清吳曾棋天韻社曲譜、清徐琪五知齋琴譜、清張鶴琴學入門古琴譜、清華文彬琵琶譜、清李祖 琵琶新譜、西安何家營鼓樂社機譜、五台山寺院傳管子譜、北京智化寺傳合樂譜、民國楊宗稷琴鏡古琴譜、民國林鴻泉南指譜重編南樂譜以及潮州二四譜。南音譜可以說和上述任何一種譜都不同。西安何家營鼓樂社機譜、五台山寺院傳管子譜、北京智化寺傳合樂譜、南音工尺譜合稱“四大古譜”(有稱南音與西安鼓樂、智化寺京音樂、五台山音樂合稱為“中國四大古樂”)。

南音我們用現代眼光來考察,按五線譜來說是“固定調唱名”,按簡譜來說是“首調唱名”;南音在琵琶骨譜上是“固定調唱名”,不管什麼調,都用“工、六、士、一、?”五個音來唱;在洞簫上其實質上是首調,因為洞簫要頻繁按唱法吹奏複雜的裝飾音,難免有許多的半音,甚至是“微分音”(Microtone music),研究南音的就老是要把南音納入已知的各種音樂體系中去,甚至如五聲音階、七聲音階、十二平均律等等,當然也有解釋的通的,也有互相茅盾的,或實在解釋不清,如“同均三宮”之類。或許南音工?譜就是自成一種音樂體系;既是“音樂”,總會或多或少和現有的音樂體系有某種相似之處。

(3)唱腔

南音唱腔的特殊在於有許多特殊的唱腔、唱法,如“引?貫摺”,“抑揚頓挫”,沒有多少人能說得清楚;還有“陰陽聲”,到底如何區分?或許在流傳過程中,逐漸消逝。但對文字資料部分的保存肯定影響不大。

(4)傳承

南音傳承原來是嚴格的師帶徒的一對一傳授方式,這種方式更能把南音的真?繼承下來,也為現代音樂人所稱道。其傳授方式就是傳授樂器演奏方法,加上抄譜,念唱法,把南音的精髓一代代的傳下來,並且很少有變味,不能不說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




7。南音的思鄉性

若說到南音的思鄉性,恐怕有唱過幾首南音的都會有這種感覺;可以說南音帶有很強烈的思鄉性,當然會有人說,這是閩南人到台灣,到南洋後,思念家鄉,思念親人留下的作品;如果南音真有那麼長的歷史,在那些出洋人的思鄉作品出現前的南曲,那種強烈思鄉性又怎麼解釋;可能有人會說,你怎麼鑑別是南音原來作品,還是後來出洋人的思鄉作品,這其實很簡單,按照我的邏輯,將清代的南曲拿去和《明刊三種》比較,看看是不是思鄉性作品多了。

許多南曲都是在吟唱外出的情人、丈夫,不是去赴試,就是為功名,一首《行船人》是思念外出行船的丈夫。怕他在外又有新人,不念舊人,或是秦樓楚館,以致魚沉雁杳,希望早曰功名成就,腰懸玉帶,或白馬遊街,光宗耀祖,同入銷金帳,許時即會消得滿腹愁悶。

還有不少是敘述爬山越嶺的苦楚,煢煢孑立,孤苦無依,拋棄其原來本事的外衣,不是就像在地球失事的“外星人”那種心境嗎?有鄉回不得的情景。仔細分析,可以看出這種思鄉性帶有一種絕望的心理。

還可以舉出許多例子,限於篇幅,就不多提。




8。南音的一致性

南音的一致性,體現在早期南曲和現在的南曲在曲譜和曲詞,沒有很大的變化,這點是有利於資料的保存。不少早期南曲,如《嬌養深閨》、《我為你》、《當初貧寒》、《蓮步輕移》等,那清代曲簿和現在曲譜比較,除了形式有變化,譜字、曲詞基本上一樣。


南音的一致性還體現在形式上的一致。盤山過嶺的南曲,都是弓鞋短細,思親南曲都是同入銷金帳;想念的南曲都是魚不見了,雁也不見。不管的王昭君,還是 桂英,都一樣的形式,這裡也不再詳舉,大家可以自己找找。




9。南音的持久性

南音的持久性在南音的廣泛性中已經談到了。當然,你還可以舉例說,南音是從清商樂,唐大曲那裡流傳至今,但是不要忘了,如果沒有漢唐“南音”的古本來從文字上印證,這種說法其實只是一廂情願的。就是你把清代南曲拿去和《明刊三種》進行比較,除了某些文字上的相似以外,你也很難證明我們現在唱得南曲,就是明代唱的“南曲”,因為還有一個旋律的比較,而這恰恰是非常困難的。


但是從清代南曲到現在的南曲,也有二百年左右的歷史,這在我國曲藝史上,也算是歷史悠久,並且沒有很大的變異。其中保留的我國古代音律,讓許多音樂家嘆為觀止,贊為“活化石”,這不是偶然。




10。南音的報償性

我們替人家保管一件重要的東西,過後人家總要給我們一點報酬,我們替“外星人”保存“檔案”也是有“報酬”的,這不是金錢,因為金錢不會持久,反而可能引來災禍。最好的報酬是健康長壽,這點“外星人”做到了。“要長壽聽南音”,琵琶大師、中國音樂學院著名教授劉德海如是說。今年83歲的李誠計,還在教孩子學南音;洪維禎,南安英都人,今年104歲(1901年出生),耳聰目明,每天彈奏琵琶自娛自樂,至今還能堅持勞動,自己種菜。張在我活到近九十歲,當然還有許多南音人,我也不細述。如果沒有很大的變故,儘管南音人一生奔波,卻往往長壽,這在其他行業是少見,除了繪畫、書法。


是否這是“外星人”給南音人的報酬,不得而知,如果能解開南音之謎,或許能得到完美的答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vepuppy9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