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04年03月23日 19:48

  在聽慣和看慣了大陸城市地名,諸如贛南、昌北、漢口等等之後,卻於14年前踏上了瓊島,滿街的椰子樹和聽不懂的海南話,固然把別樣於內陸城市的生活狀態和風情傳達,但更讓人體味深刻的,卻是一個個充滿古文化色彩、帶著音韻之腔、攜著天之涯海之角疆界邊緣大山深處之氣的海南地名,如營根、感恩、儋州、澄邁、崖城……它們在海南方言的傳導下,顯出異樣的風骨,讓人嘆服於中國民族文化的魅力。

  方言和地名都是一種很穩定的文化現象,海南過去交通梗阻,人員往來不及大陸頻繁,更加保持了方言和地名的持久性、純潔性,透過方言、地名這類文化層,看民族遷移的軌跡和分布的淵源,再以此反窺海南各族移民帶來的語言現象,實在是一種很有意義和意思的循環。

  地名作為一種文化層次,它不但分布有層次,且有規律可尋。其數量越多,時代越新;反之,距離現在時間越長,留下的地名越少。據司徒尚紀著《海南島歷史上的土地開發研究》記載:現在海南有漢壯黎三種地名,壯語地名如“那”、“武”、“多”、“黎”、“羅”、“方”、“打”等,以島東部、東北部居多;黎語地名,如“番”、“什”等,以中南部分布較廣泛;至於漢語地名,數量最多,遍及全島,它們都有著明顯的其本族語言的成分。北部還有不少壯黎語構成的壯黎語地名,如現在的儋州市府那大,“那”為壯語,“大”則為黎語,意思是可以耕種的土地。這些地名往往在同一地區出現,錯綜複雜,但其層次猶如地層古生物疊壓現象一樣,反映了先後的順序關係以及語言在民族融合中產生的同化和相互依存狀態。

  反映福建人入居海南早且範圍廣泛,帶來的鄉土文化也影響至深至遠的現象,從其留下的地名覆蓋面積可知一二。海南百萬分之一行政區劃圖上有527個地名,司徒尚紀博士在福建省地圖中找到的同樣地名竟高達87個,佔海南地名總數的17%。如文昌市有東郊、東門、東坡,福建莆田也有;鋪前港為文昌港口,福建閩侯、同安沿海亦有同樣稱謂;東閣、蓬萊、南陽、後湖、鳳尾都是文昌較大的居民點,同樣在福建福清、閩侯、晉江、漳浦、長樂、平和、東溪等地出現。儋縣、昌江等地沿海也有相同情況發生,這類地名與福建省一些地名的相同,主要集中在海島北部沿海,又以東北文昌最為集中,西南和東南沿海相對較少,中部幾乎絕跡。不過,海南部分山區邊緣保留下來的部分地名中,卻又能發現一些這類情況的痕跡,表明古時已有閩商進入黎區貿易。

  總體來講,福建省常見的地名坑、田、圍、尾、頭、潭、塘、坡在海南也很普遍,反映出閩南語系帶來的特徵。此外,移民到達新居地,總希望安居樂業,於是多以安、仁、豐、興、福、龍、和等命名周圍地物,這類地名在福建和海南兩地屢見不鮮,約佔兩地共有87個地名的1/3。可見兩地居民共同的文化淵源以及方言口語在遷移中的顯現。

  如今,這類曾帶著當年語系色彩的海南地名與方言,早已成為海南移民文化的一部分,它既深深植根於這塊島嶼,又以更宏大廣博的氣勢,融合滲透發展成海島人自身的文化傳承。這是大海與深山的傳承,是一種足以讓海南人引以為傲的不朽的傳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vepuppy9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