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台語的文字大致上有幾派主流的看法:
一派是主張全漢文,強調台語的古老,並且不惜使用冷僻漢字。但是其實台語裡面有一部分的詞語不是漢語詞,因此全漢文派到底要如何面對這一部份呢?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查某」一詞,根據董忠司的看法,此一詞應該是語侗台語系有關。當然全漢文派還是可以使用目前通行的俗字勉強闖關,但是冷僻的漢字接受度應該十分的低。
還有一派是主張全使用羅馬字母,主張擺脫漢字的束縛才能讓文字真正為語言服務。而提到這個漢字興廢的問題,馬上可以聯想到的是日本的「漢字廃止論」。明治時期西方文化大量輸入東方世界,而音標文字更是衝擊了當時漢字文化圈,在法國的強力政策下越南放棄了漢字,韓國也終於慶幸擺脫中國數百年的陰影,日本呢?則是舉棋不定。部份激進人士直接希望全盤拼音文字化,甚至辦起了報紙,然而這份報紙只持續了一年就停刊。最大的原因就是同音字的問題。日文當中存有大量同音的漢語詞,如:工学、光学、好学、高額,全都拼成一樣的「kougaku」。另外,失去漢字,在古典的傳承上會有相當大的斷層。而無法直書、閱讀時間明顯較漢字長等也是重要缺點。
由此來看,同樣會發生在台語的有哪些?首先,無法直書最為明顯。再來,同音字問題也是無可避免。雖然台語與華語同為聲調語言,且台語擁有七個聲調之多,但是同音字問題仍然會帶來一些困擾。接著,確實閱讀時間也變得比較長。雖然有人抗議說若能從小開始閱讀,長年下來仍然可以迅速地閱讀,但是第一個面臨到考驗就是社會上既有的台語使用者的拒絕學習。再者,依我的觀察,英美德法等拼音文字有長有短,短者可如英文之「a」,長者可如英文之「internationalization」等,單字的長短可以增加辨認的速度,但是台語受制於大量漢語雙字詞的影響,長度的變化十分少;再加上台語拼音化非得標上音調不可,閱讀文章的時候需要費心注意每個字的音調,必然是事倍功半,也是西方拼音文字所無。因此我不認為全盤使用羅馬字母是恰當的書寫方式。
介於這兩派之間還有一派,折衷雙方的優缺點而生的漢羅並用派。但這一派仍然有點問題。由於漢羅並用,無法直書的缺點依舊存在,更因為同時結合東西方文字,使得外觀上有些不倫不類。雖然這一派的人士會辯解道:現代的文學中不也常常夾帶英文、法文…書寫,大眾仍然接受阿!但是這邊有個盲點。現代的書籍中所夾代的西方文字多半是尚未經翻譯或具有特殊意義的專有名詞、新語詞、人名地名…等,如「有fu」、「Mister Donuts」,這些語詞在篇幅中所佔比例十分低;反觀台語中最常出現的幾個語彙,如「e5」、「ah4」,若是佔滿篇幅將會是多麼驚人的畫面。
因此我認為,其實應該採取目前部份人在討論的「漢諺並用」才是明策。讓與漢字相仿、方方正正的表音的諺文文字(或是類似表記)混雜著閱讀迅速的漢字,應該是台語文字化的正解。但是個人對於韓國諺文仍然有些意見:第一,諺文筆劃中有圓圈,與漢字的風格不搭配。第二,漢字的結構有上下結構(如「杏」)、左右結構(如「師」)、包圍結構(又分半包圍結構(如「凶」)與全包圍結構(如「國」)),但是諺文僅僅有上下結構與左右結構,若能再添加個包圍結構應該能提高辨義的效率,並能避免單調、增加美觀。第三,諺文表記的是阿爾泰語系的語言(仍處爭論中),要能正確紀錄聲調語言還得再加上音調的記號,此為目前諺文所缺。若能開發一套新諺文,那應該就完美了。
除了漢諺並用以外,洪惟仁也在《台語文學與台語文字》一書中提及「漢字添加閏號」的應急方案。即在漢字的四角加上猶如德、法、西字母上或日文濁音、半濁音符號一般的閏號表示聲調以及華語中欠缺的鼻音;另外也在難以判斷文讀音或白讀音的字旁加上部首「口」表示白讀音。如此一來,就可以暫時打破該漢字表意的功能,改為表音漢字。於此,我也心生一計。現代粵語中,要以漢字紀錄口語就得用上「粵語方言字」,諸如:「啲」、「嘅」、「嘢」等,因此若能訂出數個表聲調及鼻音的專用偏旁部首,把它加在一般的漢字上,便可以表記台語。或許通用時間一長,還可以訂出規範來。
期待接下來有人提出更好的方案,並且被大家廣為使用,這樣台語文字才有希望。不過在此之前,大家就先用自己能接受的文字先把文字記下來吧,畢竟內容才是重點啊!
Icanimoxen 發表在 痞客邦 PIXNET
資料來源 :Icanimoxen的資源回收 http://icanimoxen.pixnet.net/blog/post/20913475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