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地處閩南「金三角」(廈門、漳州、泉州)的中心,面對臺灣、南洋,廈門人的祖先多半是來自中原的南遷移民。因此廈門的風土人情既承繼了古老的優秀的華夏文化傳統,又具有濃郁的閩南鄉土特色。
目前分類:河洛文化 (100)
- Oct 21 Tue 2008 22:15
廈門民俗風情
- Oct 20 Mon 2008 00:24
海陸豐
海陸豐地區,一九八八年初經中國國務院批准以原海,陸豐的行政區域建立起來的地級市。轄海豐、陸豐、陸河三縣和市城區,共設置3個辦事處、40個鎮、10個鄉,13個農林場。總面積5271平方公里,總人口258.3萬(1998年)。全市旅居海外的華僑和港、澳、臺同胞近百萬人。在口頭上,人們仍沿用那個親切而具有滄桑感的名字—海陸豐。
- Oct 17 Fri 2008 23:24
為何中國東南沿海能散佈閩南語人口?
除了臺灣話,中國華東華南還散佈閩南話,華南漳腔。對於華南,潮汕地區雷州半島海南島都早已通行當地口音的閩南語,一定也近親融合了很多閩南人。其他粵西、粵北、廣西的閩南語人口都不是來自潮汕或雷瓊吧?溫州和潮州都靠近福建,但有不同,蘇浙皖一帶的閩南語人口自稱溫州人卻不說溫州話,兩廣的閩南方言島的則不自稱潮汕人。
- Oct 12 Sun 2008 23:54
試論Holo (河洛,福老) 語的起源地
- Sep 30 Tue 2008 23:16
對閩南文化的形成與發展變化的幾點不同看法
- Sep 25 Thu 2008 22:39
試論歷史上潮汕與閩南在文化區域上的同一性——以婦女服飾、戲劇、民間歌謠及故事為例
- Sep 23 Tue 2008 23:39
福建文化生態與閩商性格(下)
- Sep 23 Tue 2008 00:10
福建文化生態與閩商性格 (上)
- Sep 17 Wed 2008 23:10
本是同根生 花果兩相似——淺論潮汕文化、閩南文化的共同内涵
作者:厦門市公安局范世高
- Sep 10 Wed 2008 22:30
試論歷史上潮汕與閩南在文化區域上的同一性 --- 以方言為例
- Aug 26 Tue 2008 20:11
雷州文化歷史淵源、特質及其歷史地位初探
雷州文化泛指雷州半島及受其影響周邊地區的地域文化,它與潮汕文化、海南文化一起,構成作為嶺南文化一個亞文化的福佬文化。由於雷州文化具有廣泛文化來源、深厚土著文化底蘊,在歷史發展長河中不斷得到充實和更新,形成自己文化特質,故能在我國地域文化之林中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但長期以來,雷州文化未得到深入研究和發掘,許多文化特質還鮮為人知,實有必要通過一項專題研究,使其優良傳統得到繼承和發揚,為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服務。
- Aug 25 Mon 2008 20:29
漢學大師30年研究出世界最大潮州音字典
- Jul 26 Sat 2008 21:18
泉州 地名和數字
- Jul 24 Thu 2008 21:33
潮州鑼鼓未響,新山人先有潮洲美食可“享”!
- Jul 23 Wed 2008 22:35
潮汕工夫茶與“女子茶”
潮汕人有一種獨特的茶文化,就是愛飲工夫茶,而且可以說是達到“嗜茶成性”的程度。“工夫”一詞,在潮汕話中是作事方法講究的意思,而對潮汕工夫茶來說,是指烹茶品茶方法;潮汕工夫茶最講究茶具、茶葉、用水、衝法、品味。潮汕工夫茶泡製的方法,以陸羽的《茶經》為典範,而器具更為精緻。在茶具的選擇上,主要有宜興產紫砂陶壺、或本地產瓷蓋甌、白瓷杯、裝茶葉用的錫罐或陶罐、小砂鍋、茶洗、茶碟、泥爐、羽毛扇、貯清水用的龍缸、水壺、風爐櫃、茶櫥。 功夫茶所用茶葉,只限於半發酵的福建茗茶、溪茶和潮汕的鳳凰水仙一類青茶;習慣上多數人喜歡用福建武夷山岩茶、烏龍茶、閩南安溪茶、潮州鳳凰山單叢茶和饒平縣嶺頭百葉單叢。
- Jul 13 Sun 2008 21:12
廈門“講古仙”新加坡講古
- Jul 12 Sat 2008 20:14
潮汕 的語言文化和考古發現
聽眾朋友您好,我是喬陽,歡迎收聽“工夫茶座”節目,上次節目我們請來了中國俗文學學會理事、副研究員蔡英豪先生來給我們講從潮汕熟語看潮汕人種的由來,今天我們繼續來聽聽蔡老談潮汕的語言文化和考古發現以及文物的保護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