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說到泉州的地名,是最有得說的。在泉州的民間,流傳著從“一”字至“十”字的古地名的說法。十個地名的具體叫法與它們命名的來源情況。
在泉州民間流傳著從“一”字至“十”字的古地名,這是其他地方難以找到的。那麼,這十個地名聯結起來如何說呢?分別說成是:一峰書二郎巷三聖宮四腳亭五塔巷六井空七裡庵八尺嶺九史巷十字街。
一峰書---在北門街東北側.因這裡有“一峰書院”,是明代泉州人為紀念謫官來泉在此講學的江西人羅倫(號:一峰)而建的書院.後人因簡稱書院附近地區為“一峰書”。
二郎巷---在東街東段北側。因巷內有祀二郎神(俗名楊戩)的廟宇,故稱“二郎巷”。
三聖宮---宮在塗門街南側羊公巷內面向.宮內奉祀衡文帝君(即關帝)、文昌帝君、梓潼帝君三神像,故名。
四腳亭---在後渚港入仁風門(即東門)古道上,後亭村與洋店村之間.因古道邊有一供行人歇息的路亭,故以此為地名。
五塔巷---一在西街西段南側.古代在該巷頭有五個地穴,上面分別蓋著五個石塔,所以取名五塔巷。
六井空---在西街東段北側裴巷尾東北部(今華僑新村南).該地有一口大古井,井盤有六個汲水孔,故名“六井空”。
七裡庵---庵在東門外鳳山以東的山嶺上.這裡是泉州往福州驛道上的第一個陂段,往來行人常在此憩歇。該地距州城七裡,所以名為七裡庵。
八尺嶺---在新門外大霞美與溪尾之間(屬南安縣轄)有福泉山。《南安縣志》引《閩書》載:“(福泉山)山有八尺嶺,宋大觀間(1107-110年).有徐道人居地.既示寂,居人塑真身祀之.祈雨輒靈”。此地因出名。
九史巷---在塗門街北後城北向.相傳古代該巷住著一位講究文史的學者,人因稱其居住地為“究史巷”,因“究”與“九”諧音,而泉州方言“九”與“狗”同音,後化為“狗屎巷”.今定名為“講史巷”。
十字街---泉州市區道路以南、北二街為中軸線,北段與東、西二街交叉的稱為“頂十字街”,中段與新門、塗門二街交叉的稱為“中十字街”,南段與天后宮路、土地後路交叉的稱為“下十字街”。
一般巷名都是二字或三字的。泉州城內卻有不少四字的巷名,如東街有“二郎後巷”,西街有“五夫人巷”,新門街的“老先生巷”等。更有趣的是泉州城還有一些五字巷名,真是其他城市所少見的。
如:行春門樓巷--在東街南側南俊巷東面,巷在唐子城行春門樓(後改稱東鼓樓)南邊,故名。同仁書舍巷--在新門街西段北側。因巷通明代宰相李九我所建的“同仁書舍”的書房,故名。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