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轉貼)



人類社會已經進入二十一世紀,新世紀毫無疑問將是一個「全球化」持續、深入地向縱深發展的世紀。據考証, 「全球化」這個詞最早是1985年年由萊維特(西奧多levitt)在其著作《市場全球化》一書中首先提出的,在中國,則是李慎之先生1991年年在中國拉丁美洲學會紀念哥倫布遠航美洲五百週年的會議上提出來,並對之進行成績卓著的研究的。 


伴隨著全球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世界各國、各地區人們之間的相互聯繫和相互依存越來越密切,以民族國家為主要特徵的當今世界,各國無論是主動融入並積極推進全球化、還是被動地被裹挾進全球化進程,已經極少有誰能够自外於全球化這一歷史發展過程。 


除了經濟的全球化,西方強勢文明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衝破國家和地區的界限,在全球範圍內大行其道,使得世界各國、各民族文化感覺到有被同質化的巨大壓力。 


在「全球化」浪潮的衝擊下,中華文化面臨著嚴峻的挑戰。針對挑戰,著名學者費孝通先生提出「文化自覺」的思想,強調世界各民族的文化自覺、文化對話與文化包容,費孝通先生指出, 「文化自覺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對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來歷,形成過程、所具的特色和它發展的趨向,不帶任何`文化回歸'的意思,不是要`複舊',同時也不是主張`全盤西化'或`全盤他化'。自知之明是為了加強對文化轉型的自主能力,取得決定適應新環境、新時代文化選擇的自主地位。文化自覺是一個艱鉅的過程,首先要認識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觸到的多種文化,才有條件在這個正在形成中的多元文化的世界裡確立自己的位置。經過自主的適應,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長補短,共同建立一個有共同認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與各種文化能和平共處、各抒所長、聯手發展的共處守則」。 


中華文化在「全球化」時代的世界文化發展過程中需要怎麼樣一種「文化自覺」?如何在與其他異質文化的交流與碰撞中相互涵化與融合?怎麼提升中華文化的競爭力,增強國際影響力,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如何在對中華傳統文化進行深刻反省的基礎上對之進行科學理性的、創造性的繼承和揚棄?如何在與其他異質文化的接觸、對話中汲取其有益的成分,從而再造中華文化?等等一系列問題正引起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的深思。 


閩南文化作為中華文化中較早和比較成熟地接觸世界其他異質文化的區域文化,對於中華文化在「全球化」進程中持續發展、進而在「全球化」進程中為人類文明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必能够起到積極、正面的資鑒作用。 


依筆者之見,以下三條經驗是非常值得重視的: 


一、適應環境,尊重異質文化。 


閩南地區是全國著名僑鄉,閩南人買槎放洋、僑居海外的歷史久遠。閩南地區地處中國東南沿海,多坵陵和山地,氣候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閩南人背井離鄉、渡舫遠海來到僑居地後,往往需要能够適應僑居地不同的地理環境、氣候特徵以及不同的語言、風土民情,方能够在僑居地求生存、求發展。閩南人的環境適應能力是很強的,以海外閩南人集中聚居的東南亞為例,東南亞地區,除了緬甸北部和越南北部,都處在熱帶,氣候炎熱多雨,地形、地貌十分複雜,陸地分為馬來群島和中南半島兩個部分,面積約為450萬平方公里, 200餘萬平方公里的馬來群島由2萬多個星羅棋布在遼闊海面上的島嶼組成,中南半島從西到東有阿拉乾山脈、橫斷山脈南延而成的中部諸山脈和長山山脈和伊洛瓦底江、薩爾溫江、湄南河、湄公河、紅河5條大江,整個東南亞地區被海洋、山脈、河流切割成許多大小不等、相對隔離的地區,就是這樣複雜多樣的地區,卻成為海外閩南人最為集中聚居的地方,充分凸顯了閩南人適應不同地理環境的能力。 


千百年來,僑居地的社會、經濟、政治情況發生了許多重大的歷史變遷,閩南人也往往能够從容應對。 


以菲律賓為例,從閩南人開始漂洋過海到達菲律賓群島一直到現在,菲律賓先後經歷了公元10世紀之前的一些帶有部落聯盟性質的島國, 11世紀前的麻逸、三嶼和蒲端三個主要國家、11~16世紀時經濟和社會發展相對落後的麻逸、蘇祿、呂宋、合貓裡、麻剌等國家, 1565年年西班牙殖民者東來之後開始的殖民統治(直到1878年年殖民統治才覆蓋全菲律賓)、1899年年第一菲律賓共和國的建立、1901年年開始的美國殖民統治、1935年年獲得自治、1941年年淪陷日本軍國主義之手、1946年年建立菲律賓共和國,這樣複雜多變的社會政治環境以及這些政治變遷之下的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同狀況,閩南人處變不驚,努力適應,從容應對,並且在抗擊外來殖民者的鬥爭中,與居住國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共同譜寫團結合作抗擊外來侵略、爭取自由獨立的不朽篇章。  
 

其他的東南亞國家的狀況有很多與菲律賓相類似,閩南人在這種紛繁複雜的社會、政治變遷中都能够以自己的智慧來應對。 


以文化而論,東南亞地區受其獨特的地理環境影響,在文化的發展上早期具有較高的一致性, 11世紀之後明顯地呈現出多樣性、多元性和複雜性的特點。從公元2世紀開始,印度的佛教和婆羅門教開始在東南亞傳播並擴展,越南北方在長期受到中華文化的基礎上確立了儒家文化的統治地位,緬甸在蒲甘王朝時期南傳上座部佛教成為佔統治地位的宗教, 13~15世紀泰國、老撾、柬埔寨完成了小乘佛教化的過程,在海島東南亞, 13世紀後伊斯蘭教影響迅速擴大,到16世紀時成為印尼群島和菲律賓南部的主要宗教, 16世紀後由於西班牙入侵,天主教成為菲律賓佔統治地位的宗教。 


在如此複雜、多樣的宗教、文化環境下,閩南人都能够尊重異質文化,適應與自身迥異的社會文化和宗教的現實,有的還積極、主動地融入到異文化中,接受不同的宗教。 


15世紀跟隨鄭和下西洋的馬歡在印尼的爪哇看到當地華人「皆是廣東漳泉等處人竄居此地」, 「多有從回回教門受戒持齋者」(見馬歡著《瀛涯勝覽》)。 


菲律賓民族英雄、被尊為「菲律賓國父」的扶西·黎薩是具有中國血統、祖籍福建的菲律賓人,經考証,其祖籍地是泉州晉江羅山鎮上郭村,其高祖父柯南(即黎薩家譜中的多明戈lamco)生於1662年年(清康熙元年),信仰天主教, 1697年年(康熙三十六年)在菲岷倫洛教堂補行天主教洗禮儀式,扶西·黎薩(jose rizal)早年亦曾入聖道頓馬示皇家教會大學讀書。 


在緬甸,許多閩南籍華僑華人成為虔誠的佛教徒,如現任緬甸福建同鄉會理事長呂振臏先生(1935年年生於福建南安水頭鎮)同時兼任仰光中國佛學會會長。 



二、拼搏進取,傳承、展示、推廣優秀中華文化。 


自強不息,團結拼搏,開拓進取是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閩南人敢於抓住機遇、甘冒風險、不畏艱途、敢闖敢乾的個性和振奮精神、自強不息、深具勇氣和毅力的品質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重要體現,閩南俗諺如:「愛拼才會贏」、「泉州人,個個猛」、「輸人呣輸陣」等,生動、形象地反映了閩南人的特色風貌。 


早期閩南人背井離鄉到達海外,起先往往居住在沿海岸邊的沼澤地,鹽碱地或荒島上,有的則在遍地荊棘、猛獸巨蟒出沒的地方或人跡罕至的邊遠地區落腳,在那裡斬荊棘、闢草萊,從事墾荒、種植、農漁、築路、工匠、採礦或小商小販等活動,他們以自己的勤勞、智慧和勇敢,與僑居國人民一起辛勤開拓,為居住國社會和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印尼蘇門答臘東海岸巴眼亞比原是無人居住的荒島,清朝同治年間,同安人洪思返,洪思艮等人移居開發成漁業基地。馬來半島第一個橡膠種植園,是漳州籍華僑陳齊賢、林文慶創建的。新加坡開埠初期,從馬六甲和閩南沿海移居該島的大批閩南僑商和華工,為當地開發和建設作出了貢獻,至今仍有一些以閩南僑領的名字命名的街道、學校和公園。在泰國,漳州籍華僑許泗章拿出全部家產,在泰國麟廊府開採錫礦,對當地礦業發展作出貢獻。 


海外閩南人憑著不畏艱險的精神,堅韌不拔的毅力和勤勞節儉的美德,勤奮勞作,集腋成裘,逐步發展,到20世紀上半葉開始嶄露頭角,湧現了一批工商鉅子,如陳嘉康(廈門集美人)、陳六使(廈門同安人)、楊啟泰(漳州龍溪人)、李光前(泉州南安梅山人)、黃仲涵(祖籍廈門同安)、李清泉(泉州晉江人)等。 


20世紀下半葉以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和較為有利的經濟環境中,海外閩南人的經濟實力有了很大的增長,隨著經濟行業的擴展,形成一些蜚聲國際的企業集團,如新加坡華僑銀行集團(南安人李光前之子李成偉為董事局執行委員會主席)、黃祖耀(祖籍金門)任集團主席兼總裁的新加坡大華銀行集團、郭芳楓家族(祖籍廈門同安)的新加坡豐隆集團、印尼黃奕聰家族(祖籍泉州羅溪)的金光集團、菲律賓的陳永裁企業集團、鄭少堅(祖籍泉州永春)的首都銀行集團、鄭周敏(祖籍泉州晉江)的亞洲世界(國際)集團、馬來西亞林梧桐家族(祖籍泉州安溪)的雲頂集團等,這些企業集團都是旗下擁有數十家企業,經營多元化、實現跨國經營的大型華資企業集團。現在,香港《亞洲週刊》公布的「國際華商500強」的資產總額已經超過1萬億美元,而海外閩商(以閩南人群體為主)的經濟總量約佔世界華商經濟總量的60%左右,海外閩南人是海外華商中最活躍、實力最強大的一個群體。閩南華商取得的成功,不但為所在國的經濟發展和民生進步做出巨大貢獻,同時也向世界展示了閩南人拼搏進取的精神,傳承、展示、推廣著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 



 三、熱心公益、扶危濟困,發展世界文化。 


閩南人具有熱心公益,扶危濟困的傳統,僑居海外的閩南人繼承和推廣著這種美德和文化。在僑居地,閩南人守望相助、相互關心、團結奮鬥的事跡不勝枚舉; 他們熱心家山公益事業,捐資救災濟難、扶危濟困的義舉也數不勝數。不惟對本鄉、本土、本族、本國的公益事業傾注心力,他們還對世界其他民族、其他國家人民的公益福利事業慷慨解囊、共襄義舉,為促進世界各民族的團結和解、互助共榮,為世界文明的發展貢獻力量。 


1900年年印度發生大飢荒,旅居馬來亞檳城的華僑(以閩南籍尤其是漳州人最多,廣府人次之)紛紛慷慨解囊,為災民籌募捐款,其中華僑顏五美捐資3000元,名列榜首,其他閩(南)籍華僑潘興隆(1500年元)、林寧卓(1000年元)、謝增煜(200元)、楊維嶽、林克全、王漢宗、吳世榮、蔡有格、許心美、謝有義、林花鐕、邱有美、謝順德、辜上達、林文虎(以上12人各100元)亦共襄義舉,閩籍華僑共募款6900元,幾近善款總額的一半(總額14360元),以賑濟印度災民。 


在菲律賓,活躍著一支以閩南籍鄉親為主體的公益社團隊伍- -菲華志願消防總會,擁有4000多名訓練有素,紀律嚴明的志願消防員和緊急醫療隊員,經常奮戰在全菲律賓各地的火災現場。 


2004年年12月26日,印尼蘇門答臘島海域發生了百年罕見的地震和大海嘯,災情波及印度洋沿岸的眾多國家,造成人民和財產的重大損失。面對災情,居住在東南亞各國的閩南籍華僑華人,立即投身到救災活動中,或捐款捐物,救濟災民,或奔赴救災第一線,為災民提供各種救助和服務。 
 


「全球化」進程的推進並不必然帶來世界各個國家、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的趨同,作為不同文化的具像仍將是多姿多彩的,但是「全球化」勢必會催生出一種「全球價值」,一種通過不同文明間的對話與交流,相互學習、借鑒、互融,逐漸發展出的具有普遍意義的、為各種文明的人們所共同接受的「普世文明」,誠如費孝通先生所說的「共同認可的基本秩序」和「各種文化能和平共處、各抒所長、聯手發展的共處守則」。就像原來在中華文化傳統中所沒有的「科學」與「民主」,自從上個世紀初被引進之後,現在已經成為中華文化中所必須努力學習和遵從的一種精神資源。閩南文化中對於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對於異質文化的尊重和互融、對於事業的拼搏進取精神、對於社會的勇於擔負責任的信念,這樣一些特殊品質和精神資源,是中華文化在「全球化」進程中與異質文化交流、互融過程中可資借鑒和汲取的思想理念,這不僅是閩南文化對中華文化的重大貢獻,同時也是閩南文化對「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文明建構的有益貢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vepuppy9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