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廈門地處閩南「金三角」(廈門、漳州、泉州)的中心,面對臺灣、南洋,廈門人的祖先多半是來自中原的南遷移民。因此廈門的風土人情既承繼了古老的優秀的華夏文化傳統,又具有濃郁的閩南鄉土特色。



1、地方語言


廈門通行閩南方言,即閩南話,也叫廈門話。以廈門話為代表的閩南話通行範圍很廣,包括廈門、漳州、泉州三市及其所轄的縣市和臺灣地區,共有3千2百多萬人說閩南話。此外,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泰國、香港以及散居在世界各地的閩南籍華僑、華裔也有說閩南話的,雖然各地的閩南話有一些差別,但是基本上能彼此通話無阻。


廈門話跟漢民族的共同語普通話(國語)差別很大,相互之間無法通話。廈門話與普通話的差異,多表現在語音和詞彙方面,語法方面也有一些差別。普通話只有四個聲調,即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廈門話有七個聲調,陰平(天公)、陽平(華文)、上聲(好酒)、陰去(世界)、陽去(趙麗)、陰入(八百)陽入(藥石)。廈門話字音的連續變調現象比普通話複雜。廈門話語音的許多現象,反映著上古中古漢語語音的一些特點,這在漢語諸方言中是相當突出的。詞彙方面,廈門話有相當大量本方言的特有詞彙,這在普通話或其它方言中是罕見的甚至是沒有的。

  

2、歲時節令


廈門同全國各漢族地區一樣,很注重民間傳統節慶。


春節。農歷正月初一,是一年中最重要的傳統節日。節前家家戶戶貼春聯。除夕夜,合家圍爐(火鍋)吃年飯。有的通宵不眠,名為「守歲」。長輩把紅包分給未成年的孩童,名為「壓歲錢」。初一凌晨,點燃爆竹「開正」。人們換上新裝到族人親戚家按輩份高低依次拜年,路遇朋友,都要彼此道賀新喜。客人來家,應款待甜茶、糖果、蜜餞,來客帶有孩童,則送給禮柑、瓜果。正月初三這天,被視為新喪之家的消愁日,一般不串門和外出賀年。


元霄節。農歷正月十五日,廈門又稱為「上元節」或「燈節」。當天夜裡,父母往往帶著孩子提燈上街觀景。近年來在中山公園舉行「鷺島燈會」已成慣例,民間還經常有耍龍燈、舞獅等活動。


清明節。人們要依俗掃墓和祭祀祖先。以前掃墓都是獻冥紙,現在逐漸以花圈或花束代之。清明節前後十日,公墓、骨灰室都開放供民眾祭奠。


端午節。農歷五月初五日,廈門俗稱「五日節」。以往家家門口要插艾蒲、家中洒雄黃酒、給小孩佩帶香袋,用以驅邪,現已少見。但人們還習慣在這一天翻曬衣物、做大掃除,並保留吃粽子和賽龍舟的習俗。集美龍舟是曆年組織龍舟競賽的場所,屆時熱鬧非凡。


中秋節。農歷八月十五日,是人們合家團聚或倍加思念遠方親友的日子。在中秋節,廈門人除了賞月、吃中秋月餅之外,還有一種自鄭成功驅逐荷夷、收復臺灣時候流傳下來的「玩會餅搏狀元」的民俗活動,極具特色,充滿樂趣。中秋會餅每盒63塊餅,大小不同,共分為6種,分別代表古代科舉的狀元、榜眼、探花、進士、舉人、秀才(在「搏狀元」活動中俗稱狀元、對堂、三紅、四進、二舉、一秀)。每人輪流將6個骰子擲入碗中,根據投入碗裡的骰子的點數領餅,以最終奪得「狀元」為幸運。三百多年來,這種充滿樂趣的活動一直在廈門民間流傳。


重陽節。農歷九月初九為「重陽節」,民間喜登山郊遊。


冬至節。家家戶戶祭祖吃湯圓。



3、傳統習俗


漢民族崇尚紅色,廈門人也一樣以紅色象徵幸福、吉祥。門聯、請帖都用紅紙; 饋贈禮品也要在包裝紙上放張紅紙條; 迎娶的車輛,要掛紅彩帶; 喜幛、壽屏要用紅綢緞製作。喪事人家和他人共住一座樓房的,還要在大門口掛塊紅布。而黑、白、藍等色調,則被視作端重、衰思的象徵。


栽種花草,是廈門人的一種愛好。不但自家有盆栽,還喜歡到市面買各種鮮花用清水養起來擺放客廳、臥室。人們還常用新鮮花卉編紮花籃、花屏和龍、鳳、燈等造型,用作喜慶場面的陳設。



民間的一些忌諱和應注意的禮節性習俗有:


以中指指人,被看作是很不禮貌的行為;


用掃帚打人,挨打者被認為受到最大的侮辱;


客人在座是掃地,被人認為是逐客,有失禮儀;


婚慶筵席上,客人不慎打破碗碟湯匙等餐具最為犯忌,被視為不吉祥的徵兆;


進餐時,筷子不要插在飯上,因祭祀時往往在飯上插香。這是對人的不敬;


招待客人時,最忌諱擺六盤菜,因為依清朝舊例,死囚臨刑前才食以六盤菜餚;


在嬰兒面前不要談猴,認為談猴會招致嬰兒多病難養; 也不要誇嬰兒肥胖,要說「好看」、「好養」。



以上忌諱,有些至今還在沿用,但多數已不再拘泥了。



4、民情風俗


在廈門,結婚、壽辰、生兒育女等喜慶,統稱「紅事」,而喪葬則稱為「白事」。


結婚。成年男女結婚,以往禮節甚繁,現已大為簡化。一般市民仍照舊俗擇定佳期,由雙方長輩主辦婚事。佳期前一天,女方將「嫁妝」送達男方,佈置好洞房; 佳期當天凌晨,新郎到新娘家迎娶,晚上再設宴請客。席散以後,賓客朋友不論輩份大小,都可前往「鬧洞房」。婚後三天,新郎要陪同新娘回娘家,娘家則備酒筵接待,女方親友應邀作陪,以示慶賀。現在越來越多的青年男女結婚已不按這一套,而時興旅遊結婚或新婚舞會。


生日壽辰。廈門人做生日以少年16歲和老人50歲、60歲大壽為重。少年男女,年滿16歲,被看作長大成人。族人親戚要送活雞、線面、衣料等禮物去慶賀。當事人父母則設筵回禮。老人壽辰,尢其父親60花甲、母親50壽辰,已成家的兒女要備好豬腿、壽面、美酒、雞蛋等四色禮物奉獻父母,以報答養育之恩。有的人家還會設筵款待親友。


生兒育女。民間視為一大喜事。兒女出生滿三日,叫「三朝」,夫家要備好「油飯」派人送到娘家報喜。滿一個月,再以「油飯」分送親友和鄰居,稱為「彌月」。隨後4個月、周歲,也要熱鬧一番。


喪葬。以往也講排場,現在廢土葬為火葬,諸事皆由殯葬管理所料理,喪家稱便。



5、民間麴藝


廈門的民間麴藝,流傳甚廣,歷史悠久,題材廣泛。有描寫日常生活,傾吐男女愛情,再現勞動情景,傳播知識趣聞,歌頌古代英雄等等,但基本上沒有文字記載。解放後,麴藝工作者才創作了大量作品,始有文字記載。廈門民間流傳的麴藝種類很多,主要有南麴、歌仔戲、高甲戲、梨園戲和答嘴鼓等。


南麴。又稱南樂、南音、南管,相傳為五代孟昶整理古華夏之音而創立的。孟昶也被視為南麴祖師。又據民間傳說,南麴是唐朝末期閩王王審之兄弟入閩時帶來的,原是宮廷高雅音樂,傳入民間後,與民間樂種逐漸融合,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又受到元麴、昆麴、弋陽腔等的影響,形成了一種地方色彩濃厚的樂種。


作為一種古老的樂種,南麴與唐宋元明等代的音樂關係密切。比如南麴的主要樂器之一琵琶,稱為南琶,是橫抱著彈奏的。像南琶這種演奏姿勢,只有從古畫和出土的唐俑中才能看到。南麴的麴牌至今還保留著《漢宮秋》、《三台令》等唐宋古麴名稱,可以推斷,它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清康熙年間,南麴曾以民間優秀樂種而聞名。五少芳賢晉京入宮演奏南麴,康熙賜五少為「御前清客」,故南麴被稱為「御前清麴」,南麴演唱時豎置涼傘,是在那時開始的。


廈門的南麴活動,相傳始於明末清初。至清道光年間,金華閣等麴館先後建立。廈門系閩南對外通商口岸,為華僑進出必經之地,故南麴又隨華僑傳入南洋各地。上世紀20年代,廈門南樂界所灌制的南麴唱片,傳至英國,被《大英百種全書》譽為「東方明珠」。音樂理論家周傳豹引證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研究結論,稱「南音可以說是全世界歷史最悠久的傳統音樂」。音樂家趙沨稱南麴為「音樂的一塊活化石」,海外僑胞稱南麴是「中國音樂之根」、「東方音樂之花」。


南麴盛行於泉州、廈門,遍及閩南各地,流傳於臺灣、香港、澳門和閩籍華僑聚居地,菲律賓、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緬甸等國都有不少南麴社組織。



歌仔戲。誕生於臺灣宜蘭地區,是福建閩南地區和臺灣的主要劇種之一。300多年前,鄭成功收復臺灣,大批官兵眷屬屯居。他們帶去閩南地區錦歌車鼓等民間樂麴,豐富了臺灣的地方音樂。臺灣民間逢年過節迎神賽會,時常組織民歌民謠、錦歌車鼓、列隊遊行表演,俗稱「歌仔陣」。19世紀末,受亂彈、四平、京戲傳入的影響,根據故事情節,裝扮角色演唱,並經常在廣場拉個圈子表演,被稱為「落地帚」。20世紀初,宜蘭縣歐來助創作「七字調」,傳播演出,很受歡迎,遂以七字調為主要樂麴,組織劇團表演,定名為「歌仔戲」。宜蘭縣成為誕生歌仔戲的搖籃地。


20世紀初,歌仔戲競相進入臺北等城市演出,促進了歌仔戲的發展。20年代,歌仔戲進入廈門。1926年年,原在廈門的梨園戲班「雙珠鳳」,改唱歌仔戲,成為閩南第一個歌仔戲班。


歌仔戲誕生後不久就屢遭摧殘。在臺灣,日本侵略者始則扼殺,繼則妄圖同化; 在閩南,又被當局誣為「亡國調」,橫遭禁演。漳州藝人邵江海等創造了「雜碎調」,並採用一些閩南民間小調,統稱為改良調,代替了原來的歌仔調,歌仔戲也改稱為「改良戲」,才得以繼續生存。



新中國成立後,歌仔戲進行體制和藝術改革,成為閩南主要劇種之一。1954年年參加華東首屆戲曲觀摩會演,廈門與漳州聯合組隊,定名為「薌劇代表隊」。1980年年廈門薌劇團恢復原歌仔戲名稱,改名為「廈門市歌仔戲劇團」。


高甲戲。又名戈甲戲、九角戲,亦稱大班、鼓班,為閩南主要劇種之一。流傳至今已有200多年。大約150年前傳入廈門。


高甲戲最初原是一種化裝遊行的演出。閩南沿海農村,每逢迎神賽會或喜慶節日,人們喜歡扮成梁山好漢,排列成隊,在節奏強烈的民間樂麴伴奏下,作即興表演,當時叫做「宋江陣」,後來發展成為專業戲班。因為演宋江的戲最多,就被稱為「宋江戲」。宋江戲表演偏重武打,劇情內容也比較簡單,後吸收梨園戲和木偶戲的劇目和表演藝術,漸次發展成為有文有武的「合興戲」。到了清末,又吸收了徽劇、江西弋陽腔和京戲等的表演藝術,逐漸形成有獨特風格的地方劇種「高甲戲」。



梨園戲。形成於宋末,流行於泉州一帶。明末清初時傳入廈門。薛起鳳《鷺江志》記述「當時民間風俗,上元、端午、中秋,各街巷皆搭台演戲或一月半月」。當時廈門還沒有其他劇種傳入,演的就是梨園戲。周凱《廈門志》記述:「閩中土戲,謂之七子班,廈門前有《荔鏡傳》,演泉人陳三誘潮女黃五娘私奔事......觀者如堵。」這裡說的七子班就是梨園戲的別稱, 《荔鏡傳》是梨園戲劇目。20年代歌仔戲傳入時,廈門尚有「雙珠鳳」等梨園戲班。到40年代前後,直至50年代初,廈門城鄉尚有梨園戲演出。


1961年年7月16日,廈門第一批梨園戲學員在人民劇場舉行首次公演,演出傳統劇目《陳三五娘》。後來廈門不再建梨園戲劇團,學員並入福建省梨園戲劇團。



答嘴鼓。是流傳於閩南、臺灣一帶的麴藝品種,以閩南方言表演,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它以韻語對話為主要形式,其藝術手法幽默、風趣、詼諧,成為閩台人民喜聞樂見的民間麴藝形式之一。


答嘴鼓的起源、沿革,以前都沒有明確的文字記載。但老前輩比較一致的看法,認為它是從市聲發展而來的。閩南地區自古民間小販招攬生意,乞丐行乞說的話都講究押韻,即興發揮,類似順口溜。後來在市聲的基礎上形成一種「念四句」的韻語形式。由於「念四句」在民間廣泛流傳,人們日常談天說地也運用來戲謔論爭。戲曲舞臺上的丑角表演,常運用答嘴鼓插科打諢。在閩南民間,也叫「練仙拍嘴鼓」。因之, 「練仙拍嘴鼓」也就成為「聊天」、「閒談」的代名詞。拍嘴鼓、觸嘴古、答嘴歌這些地方麴藝形式就是這樣經過民間的長期流傳而逐步形成起來的。



廈門民間的表演藝術還有舞獅、踩高蹺、蜈蚣閣、車鼓弄及錦歌等,生動活潑,多彩多姿。



6、宗教信仰


廈門的宗教有佛教、基督教、天主教和伊斯蘭教,以佛教為主,教徒數以萬計。閩南古刹南普陀寺、閩南佛學院在海內外負盛名; 基督教新街禮拜堂被稱為「中華第一聖堂」; 天主教廈門教區設於鼓浪嶼,是閩南天主教對外交往的中心。




資料來源 : 閩南風







廈門燈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vepuppy9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