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俗語是在人民大眾中廣為流傳的固定詞組。泉州方言也有大量的俗語。


例如,從口頭俗語中產生的成語:

水清魚現 水流破布 有七無八 軟塗深掘 空嘴哺舌 七吐八吐
牽聲拔調 無鼻無目 搬嘴小姑


從生產和生活經驗中總結出來的俗諺:

雨沃上元燈,曰曝清明種
六月起風台,寒死簡仔栽(孩子)
講長講短,講食煞尾
有存存刀砧,無存毋免*[siam44]
人無千曰好,花無百曰紅
龜笑鱉無毛
過時賣歷曰
俗物無好貨


民間習用的形象風趣的歇後語:

頭殼戴烘爐--熱炊炊
囂六雞啼半暝--無準節
六出祈山--拖老命
鴨仔落水身就浮--事到便直
瘦馬也有一步踢--人不可貌相
賣墨魚笑補雨傘--汝烏(黑)我也烏
雞仔飛上樹--假鳥
老鼠穿草鞋--腳較大身


許多通俗化、口語化慣用語:

柚柑命 頭路直 大嘴鬥 請帶辭 偷食步 無頭神
一粒一 出壞譜 壞剃頭 大相狗 三八氣 胡溜漂

  
泉州的俗語,其來源是民間口語。人民群眾的口語是泉州俗語的源泉,人民群眾往往喜歡用形象化的詼諧的語言來表達豐富多俗的實際生活,因此俗語的這種土生土長性自然也就反映了地方文化的特色。限於篇幅,本節僅將熟語中的歇後語和俗諺獨立出來,分析它們所表現出來的一些地方文化色彩。




詼諧風趣的“五色話”

  
歇後語,泉州人稱“五色話”。這是因歇後語形象生動,風趣詼諧,給人五光十色、目不暇接的感受,故以“五色話”稱之。


1、“五色話”的特點

“五色話”能為人們喜聞樂道,富有生命力,是因為它具有兩大特點。


比喻形象,表意生動。例如:

竹竿搵屎 -- 長兼臭(諷人說話囉嗦)
老猴騎羊羔 -- 不成人,不成馬(諷人不成體統)
盡捌五斤大花 -- 滿秤花花漉漉(諷人知識貧乏)
一支草,一點露 -- 天袂餓死人(天無絕人之路)
老猴爬竹竿 -- 一節過一節(做事不能操之過急)
六月鴨仔 -- 不知暑(死)氣(諷人不懂得厲害)


是詼諧幽默,妙趣橫生。例如:

竹竿尾縛尿燥布 -- 大曳(諷人過分宣揚自己)
胡蠅戴龍眼殼 -- 勘頭勘面(諷人不知深淺)
閻羅王嫁查某仔(女兒)-- 鬼摃鬼(諷人朋比為奸)
烏鰻食著茶箍水 -- 一只躇[tsoh24]入,一只躇出(喻人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2、“五色話”的來源


“五色話”產生於人們生活的認識,體現了泉州人對客觀事物的分析和生活經驗的總結。總體說,“五色話”大概來源於下面三個方面。


對民間傳說的提煉。例如:

豬仔拍死才講價 -- 魯莽。
這句話源於這樣一個傳說:有個迷信的人相信巫婆的話,以為死去的愛子已隨眾亡魂投胎在某地為小豬,就跑到某地,把人家剛出生的小豬打死。因事前沒跟主人講請楚,結果被扭住勒索了一筆錢。泉州人就用此語諷剌那些辦事魯莽的人。

王爺入永春 -- 蝕本十三萬。
民間所說,南安詩山鳳山寺供奉王爺公(廣澤尊王),每年都要抬出門,接受鄉祈求,鄉人皆感恩不盡,大獻彩禮。某年神棍將王爺抬到永春鄉下,想大撈一把,但永春人知其意圖,設計阻撓,向神棍叫窮叫苦,分文不給神棍,三餐飲食品店又高收費,神棍急請南安寄錢付膳費並擬返回。永春人偏又苦求多留,使神棍無以脫身,最終吃去詩山的佛款十三萬文。此語用于譏諷人辦事預料不周。

岳頂加禮 -- 輸輸戰甲贏。
泉州東岳山有座巍峨壯觀的東岳廟。舊社會,東岳廟常有人來虔誠禮拜,祈神設醮,乞求庇佑。廟內設有“加禮”(即提線木偶),專門讓善男信女雇來演出酬神。這些演員多屬少年學徒,大多胡亂應付一番,戲中輸贏自己說了算。後來這句話被用來諷指有錯不認帳還硬要爭辯的人。

舊館(牛仔)驛王 -- 不是景。
泉州話“不是景”指情況不妙或此人靠不住,要當心。明、清時期就有此說法。清光緒年間,在舊館驛巷偶發一個問路誤解的故事後,人們才俏皮地演化出這句歇後語。傳說清朝光緒年間,泉州舊館驛巷內,建造兩座京官的住宅。兩宅相距僅四五家,紅磚牆面,坐向相同。龔先退仕在家,是為泉州名紳,常有人托他辦事。初次來者往往認不出哪是龔宅,常誤敲王家而喊“龔部爺在家嗎?”王家人總說:“我們是舊館驛王,不是龔。”“龔”與“景”在泉州方言中恰好同音,有人就有意把俚語“不是景”與“不是龔”相扣,構成此歇後語,使“不是景”之意更顯風趣,耐人尋味。


對風俗習慣的引申。例如:

南安迎佛 -- 旗(奇)了了。
過去南安一些寺主迎神賽會時,許多五彩旗幟隨佛行進,迎風飄揚。歇後語借用這一景象。以“旗”諧“奇”,加上泉州方言的“了了”(四處皆是之義),用以諷剌那些少見多怪的人。

十二月廿四 -- 無神。
民俗農曆十二月廿三是即送神上天,廿四曰已無神可送。這裡用“無神”喻指無精打採。

後富美羊公 -- 行到食到。
以前,泉州市萬壽路有座後山富美宮,廟中供奉肖王爺,香火很盛。有的香客敬獻公羊,公羊到處亂竄,吃了人家的食物。人們因迷信思想作崇,不敢傷害它。泉州人用此歇後語譏笑那種到處白吃飯的人。

奏魁遊普渡 -- 直寥寥。
奏魁,泉州舊鋪名,在清真寺至青雲路一段,所轄街面直又短,七月做普渡時,雖熱鬧,但無法滿足遊人的興致。此語喻條件不夠,無可奈何。


對生活現象的概括。例如:

十二月南風 -- 現報。
農曆十二月如天氣溫暖,刮起南風,那麼很快就會刮北風,迅速轉寒。這裡的“報”由“報告”轉為“報應”,借用天氣的自然變化,喻指那些作惡的人,很快就有惡報。

鴨仔落地身就溪 -- 事到便宜。
鴨子天然就會游水,喻指事情會有好的結局,不必驚慌。

壁邊草拄著坦橫雨 -- 好字運。
長在偏僻角落的草容易枯死,現在恰好碰上少見的斜雨而獲得滋潤成活。喻指運氣好。

做鱟勺無驚燙 -- 敢作敢當。
舀菜湯,舀開水,盛熱粥,過去都是用鱟殼做成的勺子。這種勺子自然不怕燙。

吃遠芳,看僑光 -- 真曉得爽。
遠芳飯店與僑光影院相毗鄰,遊者看罷電影出來,走不幾步就可上飯店吃喝,十分痛快。此語喻人逍遙自在。

棺材摃上東岳山 -- 不燒也著埋。
泉州東岳山是公墓地,裝殮死人的棺材抬上了東岳山,不是火葬便是土埋,不可能再抬回家。此語用以此喻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當然,泉州人對“五色話”的歸類並不像我們說得這麼清楚,其範圍實際上超出歇後語這一類型。一些比較俏皮的俗語往往也歸入“五色話”行列。如下面幾例:

一面光光,一面生毛。(諷上表裡不一)
鴨母裝金原扁嘴。(醜的事物再掩飾仍是醜)
貪長短到,貪食屎漏(洩)(貪心者總是事與願違)
腳踏馬屎傍官氣。(諷人狐假虎威)


的確如此,有些歇後語與俗諺是有交叉的,大體是歇後語用久了,深入人心了,就轉為俗諺,後半截子話不再那麼重要,而俏皮的性質仍在。例如,下列各句不歇後也能成立。

鴨仔落水身就浮
一支草、一點露
盡捌五斤大花




案: 歇後語, 佇台灣叫做"孽刻ㄚ俗語"或"孽刻ㄚ話" (gik8 khik4 a2), 以及激骨ㄚ話 (kik4 kut4 a2 ue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vepuppy9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