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轉載)


作者:古榕仔 發表日期: 2008-7-9



有人會認為,廣東鄰近有兩個政治特區,因此廣東只需要經濟特區; 而閩南對岸有臺灣這個政治特區,似乎不需要多一個閩南政治特區。其實不然,港澳回歸之前是殖民地,回歸過程順利; 而臺灣問題是內戰的結果,回歸是艱難的。因此,在閩南設立政治特區,與臺灣接軌,可以促進雙方擴大交流。


如今,我們可以這樣設想,中央可宣佈花5年時間成立閩南特別行政區,政府總部設立在廈門,立法會設在泉州,漳州則為司法,即終審法院所在地。


既為政治特區,自然有別於閩南以外的大陸地區。整個特區可用鐵絲網圍起來,進入閩南特區的內地居民必須持「往來閩南通行證」。特區實施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政治上採取「閩南人治閩南」。



可仿效港澳做法,發布「閩南基本法」,把外交/國防以外的權力下放,實施特區自治。港澳的官方語言以及民間廣泛使用的是廣東話。而閩南廣泛使用的當然是閩南方言,與臺灣完全一致,是大陸最適合與臺灣接軌的地區。



其實,閩南地區有自己的方言,加上臺灣以及海外閩南僑胞,近四千萬人使用閩南方言。在同語種,同文化,同血緣,一水之隔的閩南設立政治特區,有助於臺灣的早日回歸,有助於大陸全體地區的民主化進程。在九十年代中期,中央曾賦予廈門獨立立法權,可惜流於形式。據說毛周早年跟蔣通過秘密管道接觸的時候曾經設想如果蔣同意回歸,把廈門交給蔣管,廈門市長由國民黨委派。這可能是最早的「廈門政治特區」設想了。



目前擁有閩南戶籍的居民,以及在閩南暫住5年以上的外來人士,自動成為閩南特別行政區永久居民。臺灣居民,港澳居民,海外華僑,外國人,只要持有旅行證件,均可免簽證進入閩南特別行政區。外交部也應爭取閩南居民免簽證前往世界各國。除了對曾經是閩南土著其後移居他處的原居民採取特殊移民政策外,特區實行嚴格的移民制度,歡迎優秀人才以及投資移民。



閩南地區人口一千八佰多萬,除了漳廈泉三個主要城市外,有廣闊的農村地帶作為發展的腹地,而目前較富裕的經濟水平可為發展特區提供廣大的空間。泉廈都因為經營成本而無法發展軌道交通,而大閩南特區則無此擔憂,區內可開通無數地上列車及部分地下鐵,家住泉州乘坐高速列車到廈門上班將成為現實。


有資料表明,臺灣離閩南最近,而台商投資閩南地區的數額並不多。個中原因複雜,但是不可否認,沒有「三通」,閩南以至福建全體,根本無法從兩岸交流中受益。而政治特區的設立,有助於三通的早日實施及兩岸經濟上的進一步融合。



改革開放之前,中央要應對海峽問題,沒有任何投資。閩南猶如邊疆,像樣的公路沒一條,鐵路更是如此。雖然後來指定廈門為經濟特區,事實上也是只有那麼一點點政策。閩南人高唱「愛拼才會贏」,靠著自身努力,如今所取得的成就令國內外刮目相看。與臺灣接軌,最適合的莫過於閩南地區,不說地緣,臺灣人本身多數就是閩南過去的。


臺灣的回歸是最大的國家利益,為了這個利益,讓閩南成為政治改革的一塊試驗田,加速回歸進程,最終成為民主均富的和諧社會。






資料來源 : 百度閩南語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ovepuppy999 的頭像
    lovepuppy999

    河洛人----*海洋的子民*

    lovepuppy9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