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西岸經濟區,簡稱「海西」。
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設想由來已久,當初福建就曾提出過閩東南、閩南三角洲的概念,此後又形成過海峽西岸繁榮帶的設想。根據形勢的發展,上述設想逐漸擴展成海西經濟區的發展戰略,這是歷屆省委、省政府長期探索福建發展之路積累的成果。海峽西岸經濟區戰略是在福建省原有發展戰略,尤其是在海峽西岸繁榮帶戰略基礎上提出的,它既是原有戰略的繼續,又是原有戰略的昇華。這個概念在2004年年1月初舉行的福建省十屆人大二次會議上首次被完整、公開地提出。
2006年年兩會期間,支持「海峽西岸」經濟發展的字樣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和「十一五」規劃綱要中,計劃通過10年~15年的努力,海峽西岸將形成規模產業群、港口群、城市群,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發達區域,成為服務祖國統一大業的前沿平臺。
海峽西岸經濟區鐵路「十一五」規劃海峽西岸經濟區,是指臺灣海峽西岸,以福建為主體包括周邊地區,南北與珠三角、長三角兩個經濟區銜接,東與臺灣島、西與江西的廣大內陸腹地貫通,具有對台工作、統一祖國,並進一步帶動全國經濟走向世界的特點和獨特優勢的地域經濟綜合體。它是一個涵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各個領域的綜合性概念,總的目標任務是「對外開放、協調發展、全面繁榮」,基本要求是經濟一體化、投資貿易自由化、宏觀政策統一化、產業高級化、區域城鎮化、社會文明化。
經濟區以福建為主體涵蓋浙江、廣東、江西3省的部分地區,人口約為6000~8000萬人,預計建成後的經濟區年經濟規模在17000億元以上。它面對臺灣,毗鄰臺灣海峽,地處海峽西岸,是一個肩任促進祖國統一大業歷史使命的特殊地域經濟綜合體,因此海峽西岸經濟區的建設有著重要的意義。截止目前海峽西岸經濟區擴張,包括福建周邊的浙江溫州、麗水、衢州、金華、臺州; 江西上饒、鷹潭、撫州、贛州; 廣東梅州、潮州、汕頭、汕尾、揭陽以及福建福州、廈門、泉州、漳州、龍岩、莆田、三明、南平、寧德共計23市。
為推進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 2004年年8月中共福建省委七屆七次全會批准實施《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綱要(試行)》, 2005年年1月福建省十屆人大三次會議作出了《促進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的決定》,省第八次黨代會對加快推進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作出了全面部署,進一步明確了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的內涵、意義和總體部署,進一步統一了全省人民的思想與行動,凝聚了全省人民的智慧與熱情,推動福建經濟社會發展和各項事業不斷取得新成就。
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戰略構想成果來之不易,充分反映了福建人民服務全國發展大局、服務祖國統一大業的強烈責任意識,充分展示了福建人民應對風險的氣勢、攻堅克難的精神、謀求發展的意識和服務全局的合力。
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是中央戰略決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福建貫徹落實十六大以來黨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的偉大實踐,是福建服務全國發展大局和祖國統一大業的歷史責任,是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加快福建發展的戰略選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有利於促進全國區域經濟佈局的完善。加快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將有力推進福建與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區域協作,逐步形成從環渤海灣到珠江三角洲整個沿海一線的完整發展佈局,凸顯海峽西岸在東部率先發展、東中西部良性互動的全國區域發展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 -有利於在加快東部發展中發揮福建優勢。加快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有助於福建在新一輪發展中樹立新理念、拓展新思路、開闢新空間,充分發揮沿海港口、外向帶動、對台合作、生態資源和對內聯接等優勢,實現經濟社會在新的起點上更高水平、更優效益的又好又快發展,促進人民生活水平上新臺階,使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 -有利於形成服務中西部發展的東南沿海新的對外開放綜合通道。加快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構建以高速公路、快速鐵路、大型海港、空港為主骨架、主樞紐的海峽西岸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揮對外開放的「窗口」示範作用,為促進中部崛起、西部開發提供一條快捷順暢的對外開放戰略通道,並不斷拓展福建發展空間。
- -有利於構建促進祖國統一大業的前沿平臺。加快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將進一步促進海峽兩岸經濟緊密聯繫、互動聯動、互利共贏,使福建成為海峽兩岸經貿合作和文化交流的結合部、先行區和重要通道,提高臺灣同胞對祖國的向心力和認同感,為發展兩岸關係、推進祖國統一大業做出新貢獻。
福建省委書記盧展工認為,建設海峽西區展示了祖國大陸對臺灣的最大的努力和最大的誠意。海峽西岸經濟區不僅會促進周邊的浙江、廣東等東部地區發展,從全國佈局來看,對中部崛起和西部開發也有拉動的作用。
【海峽西岸經濟區】規劃局王偉副局長介紹整體規劃
我想說,大家應該對廈門還是不太陌生的,我想讓各位看看廈門的區位。(見PPT)從這一張圖可以看出北面是長三角,南面是珠三角,廈門、福建正好在長三角和珠三角的位置,所以我們提出了海西的發展,在區域性發展戰略上升到國家層面,也寫進了「」當中。大家可以看到紅色是區域範圍和海西的核心區域,紅色的範圍是一個大門。
我們廈門在海西經濟區的東南,按照我們海西的發展戰略,廈門市作為海西經濟區的重要中心城市,在廈門的東北面是我們的泉州。
由建設部主導,福建省共同編制一個海峽西岸城市發展規劃,在這個規劃當中提出福建省特別是海西的核心區域經過改革輻射福州市的城市群,還有廈門為中心的城市群,廈門承擔對外交流的門戶,帶動西南整體發展的功能,並引導和促進城市產業發展。
資料來源 : 百度福建吧
板主:
阿陸仔上gau5耍的就是統戰爾爾...
前一站ㄚ,來台灣觀光的阿陸仔團擱袂少,佇台中的中華路夜市ㄚ,定定攏會當聽著...喔~中國腔阿陸話的阿陸仔迺夜市...
我毋知影恁有共款的經驗否?
差不多我所熟識的所謂"外省仔"的親情朋友,in7(他們)嘛攏叫對岸中國來的"阿陸仔",並且用自稱"咱台灣人"來佮對岸做區別,甚至認為"阿陸仔"佮"咱台灣人"有真大的無共,尤其是觀念佮生活習慣...
雖然講阿陸仔是阿陸仔,但是聽著講佮家己母語相近的閩南地區的話音,實在是真親切,擱使人感動,所以一般阮咧講"阿陸仔"是指所謂的"北仔"...
我捌遇著幾位來自福建霞浦三沙的閩南族人,我講台語,in7大部分聽有,但是我聽in7的三沙腔,實在有相當的食力,但是多交流,按怎講就會通...
不管中國的阿陸仔"肝抑胗(kian7)",變(pinn3,搞)這海西經濟區是欲來做統戰的,我認為"文化意涵"大過"經濟意涵"...
當然我希望福佬民族的地區會當有經濟的大發展,勿擱一直做"統戰的工具",只是被遐的"北仔"嗽血(suh4 hueh4吸血)而已,嘛期待兩岸的福佬民族有擱卡儕的交流...
- May 27 Wed 2009 00:42
中國 海峽西岸經濟區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