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總面積不過1800平方公里,戶籍人口還不到140萬


廣東話分布在香洲區、橫琴區、萬山區、平沙區、紅旗區、三灶區和斗門縣的大部分鄉鎮。分為廣府片(順德話,沙田)、香山片(石岐話)、莞寶片(東莞話,三角)、四邑片(新會話,古鎮)四大片區。大概84%人,主要分布在北部沖積平原區和中部的石岐地區。又分石岐話、小欖話、水上話、黃圃話等等。根據其內部差異,又分為西北部地區粵音、南北部地區粵音和水上話音三大類。

1.沙田話居民則是來自番禺、南海和順德等縣,沙田話接近順德話,主要分布小欖等北部鄉鎮,涵蓋地域最廣。其中部分是“ 家”人棄船上岸,改捕魚為農耕而居於沙田地區,他們所講的“水上話”與其他沙田話沒太多區別。

2.操石岐話的居民主要是宋元之際由江西、浙江、福建一帶遷來的中原人。以石岐為中心,東至火炬區朗尾和大嶺村為界,南至板芙東部深灣村為界,西至西區長洲村為界,北至張溪村為界,在此範圍內約100多平方公里30多萬人講單一石岐話。

3.三角話的居民大部分是近200年來由東莞縣遷來定居的,東莞話主要分布在三角鎮,因此人們一般稱之為“三角話”,嚴格意義上說,應該稱作“莞寶話”,它是東莞移民帶入中山的新方言。香山在宋代以前只是海中孤島,後來珠江三角沖積平原形成,吸引鄰近地區大批移民。東莞人沿著江海航道移民到達三角鎮等地,此地較為集中,東莞方言得以保留。

4.古鎮話居民主要來自新會和江門市,主要分布在古鎮鎮。古鎮鎮屬於沖積平原,其先民來自周邊各地,而且由於與江門、新會、順德接壤,經過幾百年的演變,便產生了本地區的方言。在鎮內三個片區流行的主要有曹步話、古鎮話(狹義)和海洲話三種。

約13%地區為“村話”(即閩語),分西鄉村話(隆都話,沙溪大涌兩鎮)、三鄉話、東鄉村話(張家邊和南朗兩鎮)。主要分布在淇澳區、平沙區、香洲區和三灶區。沙溪鎮、大涌鎮、三鄉鎮、南朗鎮、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南區寮後、沙田、龍眼樹湧等村、神灣鎮部分村落等鎮村。大部分是宋元之間從福建遷來香山的。



傳說隆都人的祖先是從南宋咸淳年間(1265年)來的。隆都話是是沙溪、大涌兩鎮方言,俗稱西鄉村話。隆都片的人口最多,沙溪鎮是閩語最集中的一個鎮,純閩語區,所以隆都話可作為中山閩語的代表。

3%地區為客家方言,分布在香洲區、三灶區和斗門縣的部分鄉鎮,平沙區、紅旗區和橫琴區也有部分。主要分布在南部五桂山區,包括五桂山鎮、神灣鎮及坦洲鎮的南部,人口也才25000人左右。


石岐話與閩語的關係匪淺!


我覺得通行中山各鄉鎮的石岐話是少量粵人官宦階層進入中山閩語區,導致中山城區的閩語逐漸粵化,量變導致質變,石岐話變成粵語。郊區的則尚未質變,因此城東郊區的稱為東鄉村話,西區的稱為西鄉村話。。。


廣東中山真正的本地話是鄉話(閩語)? 廣東中山市的閩語人口可能才是真正的本地人!





[方言文化]合奏一曲方言交響樂
2005-11-17 14:53:21 來源:南方都市報 朱豐俊;徐艷


異彩紛呈的方言是中山獨具特色的文化景觀之一。一個初來此地的外鄉人,面對著“語音隔村而殊”的中山,總會笑著以“鳥語”二字來概括內心的驚訝之情,雖為調侃,卻在不經意間道出了中山方言的紛繁複雜。


這麼多的方言到底從哪裡來,學術界比較認可的說法是:中山有的先祖是從南雄珠璣巷來,有的從福建莆田來,還有的從周邊的新會、台山、東莞來。

  粵語:主打歌

  蔡燕華是個乖巧甜美的中山女孩,從小就在三角鎮長大,考上研究生後攻讀的正是方言文化,曾到中山各個方言片區的代表點進行過考察。她自告奮勇充當我們的方言“嚮導”。

  她告訴記者,從語言學的角度來看,中山絕對稱得上是一個神奇的地方,總面積不過1800平方公里,戶籍人口還不到140萬,竟然分布了粵、閩、客家三大方言。在各種語言互相影響下,還形成了方言分支,僅以粵方言而論,在中山也有廣府片、香山片、莞寶片、四邑片四大片區,人們習慣把稱之為順德話、石岐話、東莞話和古鎮話。三語四片的方言群組成了一支聲勢浩大、別具特色的中山“交響樂”。

  既然身處南粵之地,粵語自然是中山的“主打歌”,據蔡燕華介紹,大概有84%的中山人說的都是粵方言,他們主要分布在北部沖積平原區和中部的石岐地區。

  雖然中山講石岐話的人口並不多,才20萬左右,但地位卻相當於中山的“國語”,不僅石岐話區通行石岐話,就連粵語區的其他地區以及閩語區和客話區的居民,也有部分人使用石岐話與市內各地居民進行交際。在外地人眼裡,石岐話就是中山話。而最讓石岐話區的人們引以為傲的是,孫中山的母語也是石岐話。

  蔡燕華介紹說,沙田話接近順德話,主要分布小欖等北部鄉鎮,涵蓋地域最廣。沙田區的居民主要來自番禺、南海、順德各地,其中部分是“ 家”人棄船上岸,改捕魚為農耕而居於沙田地區,他們所講的“水上話”與其他沙田話沒太多區別。

  東莞話主要分布在三角鎮,因此人們一般稱之為“三角話”。蔡燕華告訴記者,嚴格意義上說,應該稱作“莞寶話”,它是東莞移民帶入中山的新方言。香山在宋代以前只是海中孤島,後來珠江三角沖積平原形成,吸引鄰近地區大批移民。東莞人沿著江海航道移民到達三角鎮等地,此地較為集中,東莞方言得以保留。其餘地區的東莞移民,或保留一點東莞話痕跡(黃圃鎮個別村莊),或改說當地主流語言“石岐話”。比如孫中山的先祖就是東莞移民,大約在明朝由東莞長安上沙遷到香山南朗的湧口,再分遷翠亨村。 

  古鎮話主要分布在古鎮鎮。這種方言內部也有很多細分,據古鎮文化站李站長介紹,古鎮鎮屬於沖積平原,其先民來自周邊各地,而且由於與江門、新會、順德接壤,經過幾百年的演變,便產生了本地區的方言。在鎮內三個片區流行的主要有曹步話、古鎮話(狹義)和海洲話三種。
  
  閩南話:協奏曲

  相對於粵語的主打地位,中山閩語就好比是一支“協奏曲”,約13%的地區為閩語區,主要分布在三鄉和沙溪。人們推測,中山閩語是由福建的莆田人帶過來的。

  中山大學博士生導師施其生教授介紹說,受到周圍粵方言的影響,閩語的詞彙、語音已經受到了同化,跟本土福建話有了很大差別,尤其是年輕人,基本處於雙語狀態,在外交流用粵語,在家用閩語。中山部分村莊就是廣府、閩南混居的,例如孫中山的祖居地湧口村、孫中山族親聚居地左 頭村(孫姓祠堂是與閩南後裔阮姓祠堂合建的)。另外,與其他閩語區最大的不同之處是,中山的閩南話族群也與廣府族群一樣認同珠璣巷為祖居地。 

  隆都話可作為中山閩語的代表。它的特點就在於怪趣,比如隆都人對身體不適說是“唔做印”,即不自然、不自在之意,但講粵語的人往往聽成“唔做人”。傳說隆都人的祖先是從南宋咸淳年間(1265年)來到此處的。隆都話曆數百年,仍然保存了中原古漢語的詞彙,最明顯的如“潘”字,隆都人把“淘米水”叫做“潘”。在一般字典中,“潘”只作“姓氏”解,而《辭海》中的“潘”第一注釋就是“淘米水”。
  
  客家話:獨奏曲 

  暨南大學中文系教研室主任任甘于博士介紹說,客家人一直篤信一句話,“寧賣祖宗田,不丟祖宗言”。客家話是中山一支頗具個性的“獨奏曲”,雖然僅有3%的地方為客家話區,主要分布在南部五桂山區,包括五桂山鎮、神灣鎮及坦洲鎮的南部,人口也才25000人左右,但他們對自己的語言有極強的認同感。客家話傳入中山大概自東晉以後開始,當時中原發生動亂,河南地區的人開始往中山遷徙,逐漸形成了客家話。

  而施教授則認為,中山的客家話可以說是一種“方言島”現象的典型表現。所謂“方言島”,就是說在一個較大的方言區內,有個較小的說完全不同的方言的區域,這個區域可以是縣,也可以是鎮、鄉、村。方言島這種奇特的語言現象,主要是古代或者近代駐軍和移民造成的。一般來說,移民首先要面對的就是異質文化間的衝突,由此還可能引發其它各種矛盾。歷史上,珠三角廣府、客家不通婚、不同村(自然村)混居,這也是基本的民俗情況。

  但在中山,由於本土文化的兼容性,客家人與本地人間基本能做到和平共處。以翠亨村為例,它三面都是客家村(自然村),本土人對客家的態度都是比較溫和的。這也是客家話能在中山長期存在並不斷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

    點評 
  
  方言體現包容

  中山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遠明:中山850年的歷史,其實就是中山人自己譜寫的一部包容史。中山人按原來聚居或者說遷徙的族群來分,主要有廣府人、客家人、閩南人和四邑人等,這塊土地上的居民來自五湖四海。有些鎮或是村,它的語言、風俗都很有特點,而旁邊的鎮、村就是另外一回事,差異相當大,生活習俗也差異很大。到目前為止,中山人講的方言,還有一部分我也不能完全聽懂。這可謂“十裡不同風”,但是中山人能做到“和而不同”,這體現了一種包容的文化底蘊。

    軼事 
  
  曾經鬧出笑話

  中山方言之多,在以語言豐富多彩著稱的廣東省也實屬罕見。操不同方言的中山人之間就難免會鬧出些笑話來,記者在沙溪鎮採訪時,曾聽當地村民講過這樣一個笑話:上世紀60年代,一位初來沙溪的領導在參加某村一個大會時,忽聞有人大叫“著火啦,著火啦”!領導馬上宣布暫停開會,動員大家去救火。誰料村民不但沒有反應,反而哈哈大笑起來。原來這個村子講的是閩語中的特色方言隆都話,村民喊的不是“著火”,而是“助貸”,意思是指天落雨了。





隆都話


隆都話是是沙溪、大涌兩鎮方言,俗稱西鄉村話。中山市內的坦背鎮觀欄村、南區環城的月山村、寮後村、金溪村、沙田村、樹湧村,板芙鎮的深灣村,神灣鎮的芒湧村等隆都人落戶的村會講此話。

隆都話可從單詞上管窺一斑。例如:“不是”,隆都話講“唔時”,這與閩語、潮語語音同,講法相通,是典型的閩語系說話。(漢語中“不”、“唔”、“弗”三字同義)。

隆都人呼雞時的習慣用語“租租”,“租租”來自“祝祝”國語音,是最早的國語用作隆都話的典型用語。這還要從一個典故說起:晉朝洛陽有一位名叫祝雞翁的人,養了一千只雞,每只雞都有名字,早上放出傍晚收回時,都叫雞的名字。現在的人呼雞時說“祝祝”,就是從那時開始的。

較早前隆都話與粵語音相同的單詞就有:養、鐘、山、講、海、馬、市等。

隆都話與粵語音融匯變通的詞語有:“學校”、“同學”等。“學校”是由“祠堂”、“塾堂”演變,隆都話習慣語音為“塑燙”,而今天純用粵語音“學校”代替;“同學”是由“書友”、“學友”演變,隆都話習慣語音為“是妖(仄音)”、“賀擾”,而今天純用粵語音“同學”代替。

此外,今天還有一大堆純用粵語音的隆都話名詞:電視機、電話、拖拉機、工作隊、同志、上海、中山、沙溪、國慶節、五一勞動節、服裝節等。

較早時隆都話用英語發音的詞有:“都嗎打(tomato),“都嗎打”即番茄(蕃茄),“都嗎打”是老華僑從外國傳入應用到隆都話之中;籃球運動的“跳球”叫“針波”(jump ball);工具扳手叫“士巴拿”(spanner);公共汽車叫“巴時”(bus),計程車叫 “的士”(texi)等,都應用用于隆話之中。

隆都的大丕村,現稱敦陶村。該村與濠湧村、大同村方氏是一個始祖,遷入隆都後分支居住,但講話不同,對外村人講隆都話,對本村人講敦陶話,俗稱省、岐、隆話,又叫半村城話,即是廣州、石岐、隆都三種方言夾雜來講。也是隆都話中唯一的自然村自家語。封建統治時代,該村的族規要本村人講自家語,若不講者要在祠堂罰打屁股。例如:“獅頭魚撈鳳尾魚”(粵語“撈” 與“拌”同義),這句話用敦陶話講:“黃皮頭簍麻赤”,用隆都話講:“旺備透撈(仄音)模斜”。如果沒有粵語從文字上表達,單看後兩句,不知是什麼意思,只有識聽隆都話的人才明白。

一些外地人學講隆都話,發音不準確,常被隆都人喻為“曬催裸”,即“漏口人”或半村城的敦陶話。

隆都話也有個別詞語是同調不同音的,上片村以溪角為代表,下片村以水溪為代表,兩片村的話都有些小區別。荔枝,上片村講“賴機”,下片村講“夥山”;花生,上片村講“家生”,下片村講“撾生”;這東西,上片村講“追野”,下片村講“追也”。

又從另一件事情說起,有位離鄉已久的隆都老華僑,回鄉時見一司機在修車頭,他說司機在“整軌頭”,“軌頭”即“機頭”, “軌頭”是過去的用語,現已不在年青人的話裡,只有老一輩隆都人才知曉。從這一點可以說明隆都話是隨著時代和地方色彩在不斷變化。



沙溪人說的方言稱為隆都話,隆都話地理分布包括沙溪、大涌兩鎮。經語言學家鑑定:隆都話屬福建閩南語系,其詞語接近泉州,但很多單音詞又是接近福州,甚至個別詞語接近廣東潮州。由於經過千百年來的輾轉傳存,粵語方言的不斷滲入,因而形成獨特的語言--隆都話。新事物、新產品、新名詞隨時代的演變不斷增加,用隆都話來表達帶來了困難,不少詞句只好用廣州音(粵語)照字面讀出,所以廣州話在隆都話裡逐漸增多。外地人初到沙溪,極難聽懂。但沙溪人模仿學習其它語言天賦高,小學生基本可用廣州話(粵語)對話,初到沙溪鎮的外地人用廣州話對話不存在語言障礙。

隆都話稱前天為‘傻月’;眼叫做‘未焦’、腳稱為‘卡’;遠一些的地方叫作‘加拿’、而久一些時間就叫做‘萬古盪’等等。故有個別人從年青時到了沙溪直至年老都不會說隆都話的。



隆都話如何形成,說法不一,存在一定差異。相當一部分人認為隆都人的先祖多從閩南沿海順流移民而來,其實不盡然。考之沙溪甚至整個隆都各村現在所居姓氏的始遷祖,其始遷地反而極少涉及閩南,大多數都是宋、元、明代時期先後從粵北南雄珠磯巷或附近的東莞、新會、南海(廣州)等地遷來,個別則是從中原其它省份,因從徵或任官職而定居下來的,其來源同附近鎮區或外縣沒有什麼特別與不同。



從秀山、象角等村遺留下來的舊村落遺址看,遠在唐朝在沙溪範圍的近水海邊和背風山邊便有先民於此定居生活(現居各村姓氏皆無唐代來者)。大約於那時,閩南海邊之漁民,或為風浪所驅,或為兵燹所累,或為生活,或別的原因,順流而下,先後飄泊來此避風、躲災,並逐漸定居下來,形成若干小規模的村落。至宋朝末年,大量中原人士湧入嶺南,其人口構成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後之來者,為了與先來定居者交流與溝通,其語言只好與之靠攏,慢慢地便把他們的言語繼承下來。後來,先民們又由於其它各種原因,先後離開此地他徙或回原藉,故至今沒有發現留有後裔,而只留下其語言,這便是流傳至今的閩南語系的隆都話。



1949年以後,人們的眼界逐漸開闊,交流日漸增多,新名詞、新事物不斷出現,很多東西無法用地道的隆都話來表達,只好用粵語(廣州音)從字面讀出,如‘中國人民解放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人民服務’、‘國慶節’、‘人民公社’、‘科學技術’、‘改革開放’、‘經濟騰飛’、‘電視機’、‘電話’、‘影碟機’、‘電影院’、‘咖啡閣’等等。


此外,沙溪地區自古有眾多的人士出國和到港澳地區謀生受其影響,隆都話的某些單詞用英語來表達。如把番茄稱做‘都嗎拿’,扳手叫做‘武士’,螺絲批叫成‘士巴拿’、公共汽車叫做‘巴士’、計程車叫做‘的士’等。



沙溪人大都能掌握粵語(廣州話)為主要的交流語言工具。從1958年起,國家推廣國語,並從小學生做起,學校以漢語拼音方案教學,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固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真正能講好國語,特別是年紀稍大的人,還存在一些困難。自從改革開放政策實施以後,鄉鎮企業迅猛發展,大小工廠遍布城鄉,大量外地勞工湧入沙溪,給語言改革,推廣國語起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外地勞工雖也帶有地方言,但相互溝通,唯一辦法就是雙方都使用國語。現在不僅年青一輩能說國語,連上了年紀的老一輩人,也或多或少能說一些。因此改革開放給語言改革、推廣國語帶來了一個最大的飛躍。


據《中山市志》記載,在中山閩語隆、三鄉、東鄉3語片中,隆都片的人口最多,又是純閩語區,所以隆都話可作為中山閩語的代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vepuppy9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