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paulymh
 2008-03-08




看到梁文道先生有06/3/2008說到香港的創意產業,略有所感,想和梁先生分享一下我們年輕一代如何看香港文化。


先說普及文化,互聯網的興起,的確對香港的創意產業造成的衝擊,令年輕人少了付錢去買本土的影音圖像產品,但原因遠遠不是香港的娛樂公司所說的” 年輕人上網BT盜版我們的產品,不去付錢買,害他們辛苦創作卻得不到應有的回報” 。對我們來說,我們不買本土的影音圖像產品,是因為網上有更好的代替品,但網上的代替品,不是本土的產品,而是來自日本、韓國、英美的文化產品。


到了現在,當你在街上問青年人,他們聽甚麼音樂,他們還有可能答你聽香港音樂,但當如果你在網上討論區說你喜歡的是香港音樂,你得到的回應不會是贊同,而是嘲笑。


論樂曲,日本人在將古典音樂和電子音樂融合,因為日本的音樂人有一部份是讀音樂系出身的,他們懂得將傳統和科技結合,創造出只聽樂曲就能感受到它所包含的情感,既有西方古典音樂元素,又不失日本風格的音樂,他們更經常嘗試加入不同的元素,例如拉丁美洲音樂。反觀香港的音樂,如果我們只聽樂曲的話,大多數的樂曲都讓聽眾聽不出所以言,除了吵鬧和雜亂外,我們聽不出有甚麼情感蘊藏在樂曲中。在香港,絕大多數讀音樂系的人畢業後的工作是教師,香港有西方古典音樂背景的音樂人,我只能數出一個陳輝陽。


主題和內容方面,由於我不懂日文,很難作出直接比較,但自從Beyond的黃家駒在日本死後,香港的音樂人、電影人有沒有寫出任何足以讓我們說:這首XXXX、這齣XXXX代表了我們的時代?我數來數去,也只能數得出”無間道”系列和”黑社會”系列電影。這個時代,因為恐懼中共、恐懼政治不正確,而不能作出”皇后大道中”這樣的詞,那還罷了,但為甚麼我們除了愛情,就沒有其他的歌詞內容?電影方面,除了一堆歌手兼任演員、像卡通片一樣大玩特技的警匪或奇幻片外,為甚麼就沒有了” 富貴黃金屋” 、” 合家歡” 、” 雞同鴨講” 這些反映一般市民社會現況的片?




LMF的出現,的確為香港樂壇注入了新的元素,但當他們要對娛樂公司和主流價值觀的要求作出妥協的時候,他們就慢慢失去了他們之所以受歡迎的元素:對這個千篇一律的樂壇、對這個壓抑青年人的社會的叛逆和控訴,從而失去了特色,被娛樂圈馴化了,變得可有可無了。香港的音樂、電影人之所以不能再作出能代表我們的時代的作品,正正在於他們背後的娛樂公司沒有創新、沒有容許新意念、新嘗試的意圖。

歌手和演員方面,這種傾向更是明顯。無論中外,聽眾和觀眾都會著重他們的外表,但歌手和演員除了外表,還應該有歌藝/演技。我們看到香港的歌手唱歌走音、歌手們硬是兼為演員,但演技生硬、明星說話內容空洞,沒內涵,出席節目時為無厘頭而無厘頭,除了外表吸引之外,就沒有多少可看之處。香港的娛樂公司,還在用80年代那種模式去運作:先不斷增加新人曝光率,捧紅他們,再讓他們去拍廣告、唱歌、跟一跟外國潮流,例如rap歌、hiphop、用日本樂曲配廣東歌詞,然後以為只要曝光率夠高,我們這一輩青年人就會去買他們的CD、廣告商品。這種方法做起來簡單,不用花太多錢,在80-90年代,互聯網還未興起,未有低成本的競爭者的時候,的確有點效果,但到了互聯網興起,當我們這一輩能用極低的成本合法/非法地看到外國的名星、動畫、文化產品之後,一對比之下,高下立判。當香港的名星們日日在Roadshow、火車地鐵廣告、電視報章廣告不斷用吵鬧的樂曲、有待改善的歌藝、誇張的姿勢疲勞轟炸我們,我們只會感到煩厭,甚至萌生出厭惡的感覺。


所以,在淫照事件中,網民對藝人的歌曲惡搞,作出惡毒的嘲笑,甚至即使在淫照事件發生前,網上惡搞藝人歌曲的版本也遠比藝人原唱版本受歡迎,以傳播學的多元歧義論來說,就是年輕人對香港的娛樂影音產生批判性解讀了,用簡單的說法,就是:我們受夠了這群偽人了!對不少青年來說,主動去接觸香港音樂或電影的唯一理由就是社交需要,例如去唱K、去電影院談情、作為朋友間的談話資本等。


更嚴重的是,現在的主流創意產業,並沒有嘗試去尋找和建構出一個香港的想像:香港到底是一個甚麼樣的地方?香港的青年人、成年人、學生、窮人、普通人的生活是怎樣的?當某種模式在外國受歡迎,香港的創意產業者就照抄算數,以為外國可行,香港又好像有青年人有興趣,就等於只要加入這種元素,產品就會大賣,但他們沒有想的是,為甚麼外國會興起這些潮流?香港和外國有甚麼分別?


以Hiphop文化為例,在香港,實際上對Hiphop文化有興趣的只是極少數的青年人,當青年機構和社工嘗試用外國的邊緣文化去吸納香港的邊緣青年,令他們花多點時間在青年中心而非其他成人不想他們去的地方,主流創意產業卻條件反射地照抄Hiphop文化,更以為主流青年人喜歡Hiphop文化,結果,只是令一般接受主流價值觀的年青一輩對表演Hiphop文化的藝人更反感、喜歡Hiphop文化的青年更厭惡”香港風格” 的Hiphop,因為Hiphop文化本來就是來自美國黑人青年對社會的失望和怨憤而產生出來,用以抗衡主流文化的次文化。香港的藝人表演的Hiphop脫離了社會背景、內容被消毒,本來是批判社會的次文化,被強行拉入主流文化之中,結果只是被主流文化利用為鞏固自身優越地位、讚頌主流價值觀的工具。



在70-80年代,香港的普及文化建構了香港人對香港及香港人身份的想象,例如”阿燦” 和香港人競爭、香港人的拼搏精神、香港人對中共的恐懼,臨近回歸,普及文化因眾所周知的原因而避談政治,但當創意產業者自我審查時,還避談了”香港人是甚麼人?香港是一個甚麼樣的地方?” 這問題。結果,香港的普及文化就漸漸地失去了自己的特色,失去了那種香港的風格,只剩下警匪片、黑社會、臥底這些表達出主角(香港人) 對自己身份的迷惘的題材。

當香港的文化產品無論從主題內容上、細節上、包裝上都對香港的青年人毫不吸引,相反網絡上有幾乎不用成本的合法/非法代替品,香港的青年憑甚麼理由非買香港的不可?


應否問題暫且不論,香港10-30歲的人,個人估計有超過一半有上網非法地看外國的文化產品,主要是日本動漫話、遊戲,從普及文化上說,香港青年已經是接受日本文化多於香港文化的了,我們之所以還未能明顯地看到這個社會現象,只不過是因為香港的主流階級一直對這些文化產品污名化,當青年人公然地承認自己喜歡日本動漫話,他就會承受師長及朋友視他為” 御宅族” 、” 毒男” 、” 不學無術’等污名,傳媒本身也因主流價值觀而不肯報導有關的事物,整個社會才沒有對這種普遍現象作出應有的關注。


這就成了一個惡性循環:港產文化產品質素不夠外國文化產品競爭,導致香港人不買,令香港的文化產業界因為怕蝕本而不作投資,令港產文化產品質素更差。香港的普及文化已經是時候用瀕死狀態來形容,因為在香港青年的心目中,香港的文化產品差不多就是庸俗、抄襲的代名詞。


如果香港真的要發展普及文化上的創意產業的話,資金問題反而是其次,因為香港的娛樂公司、電視公司的資產其實不少,真正的問題是它們有沒有意圖去放棄以往那條生金蛋的公式,嘗試投入資金,從細節著手,而不是只去想如何捧紅藝人,然後收廣告費,以及有沒有意志去解答” 香港人是甚麼人?香港是一個甚麼樣的地方?” 的問題。



談到比較高檔的文化,包括文學、藝術等,梁先生在這方面比我寫得更清楚,但我希望以一個年輕人的視角來作一些補充。


政府在教育方面的確是有開始工作,開始推廣視覺藝術,但我的個人意見就是:太遲了。香港政府沒有在香港文化還在亞太區擁有文化上的優勢的時候去推行教育、撥出資源,讓一代人去摸索香港的風格,到了新一代已經認同外國文化多於香港文化時才推行,結果,難免會去模仿外國文化多於建立香港文化。


文字和聲音方面,當我們這一代對學術、文學有追求的時候,我們經常面對一個問題:在傳統的媒體上沒有園地,某些標榜” 青年” 的園地/平台,不是將邊緣文化當作香港青年的主流文化,就是先作立場篩選,某些上頭不喜歡的東西,例如反全球化、批評中共、民主自由、批評新自由主義等的內容,一定沒有機會出現。結果,有志於此的就轉為在網絡上發展,縱然觀眾較少,梁先生說的那種群體理性討論的氛圍的確存在,現時還比較薄弱,但它在慢慢地成長,並且開始反過來影響傳統媒體。獨立媒體就是一個好例子。


另外,我們可以從明報的文化版看到一個現象:要講文化、學術,就要Formal、就要文字方正、就要用詞嚴肅、就不能用本土的日常用語、就不能通俗口語,明明是很簡單的概念,也總要在旁邊附一個括號,加幾個英文字,附上幾個書名才行。這種崇拜西方思維表達、鄙夷本土文化的傾向,是香港主流媒體的習性,也表現出香港人對自身文化的自卑,所謂的本土文化,只能被迫停留在口語、私人層面和網絡上。沒有載體,加上中國的語言文化透過教育制度強行取代,本土文化的生存空間只會越來越少。


我不認為以上這些問題用”世代之爭” 就能解釋,我會說上一代太過相信以往成功的經驗,以為只要沿用以前的方法,省錢、省時間、只求達到要求而不去追求更高質素,又害怕政治不正確,而不知道/漠視文化本來就是要錢要時間的東西,而且時代已經因為互聯網而不同了。



香港的主流其實沒有想象中強,只是主流媒體不容許這些分眾出現罷了,如果你到網上,你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人,有的有興趣於Hiphop、釣魚、動漫,有的有興趣於政治、時事、國際關系。主流媒體沒有包容這些分眾的空間,人們就走到互聯網上去尋找和自己相似的人,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主流媒體的收視、收聽率下降了,它們就急急忙忙地去上網篩選主流價值能容忍的、比較熱門的元素加入節目中,例如日本飲食、旅遊、侍女服、冷笑話(爛Gag)等。


如果你說你還在想走不走的問題,我們這一代的答案是:早就走了。香港的社會沒有包容差異的能力,那我們就在網上尋找,去看外國文化產品,嘲笑、鄙視香港文化產品,透過觀察外國的文化,慢慢建立出自己的網絡文化。香港文化的衰弱和缺席,對我們這一代可能反而是祝福,因為我們不會再將視野留在香港,而是和全球不同的文化作出交流,我們這一代的文代人,不會是” 香港的” 或” 中國的” 文化人,而是作為一個身在香港,但放眼全球的文化人。







資料來源: 香港 獨立媒體 
http://www.inmediahk.net/node/309429








按 :

LMF
,全名Lazy Mutha Fucka,原名為Lazy Mother Fucker,粵語意釋「死懶屄」(《大你》-2002年),是於1993年成立的一隊香港Nu-Rock、Hip-hop、Rapcore樂隊組合。

LMF自1999年推出首張EP後,因歌詞有不少粗口內容,其歌曲即引起社會頗大爭議。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vepuppy9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