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08-03-26     來源:環球時報  編輯:李小龍 


  我們常會聽到類似關於漢語的預測:“中文20年後會成為國際語言。”人們不會問20年是怎麼推算出來的,往往先會喝彩。據我所知,1956年就有名家如此宣稱過,也同樣贏得過喝彩。這種很容易獲得喝彩的斷言到2028年會不會變成現實呢?現在看來,難度還很大。 

  其實,“國際語言”的定義可以有狹義和廣義。按照狹義,早在1946年,中文就取得了聯合國官方語言的“國際語言”地位,何必還要有人說“20年後” 呢?但是,如果按照“國際語言”的廣義理解,即世界範圍內通用的書面語和口語交際工具,那中文到底還有多遠呢?
 

  先看中文在聯合國的地位。作為聯合國六大官方語言之一的中文,在聯合國的處境一直非常尷尬。依據聯合國大會“議事規則”的規定,聯合國散發的文件應以6種官方語言(英、法、俄、中、西班牙和阿拉伯語)並存。但是,由於在聯合國成員中幾乎只有中國使用漢語,漢語在聯合國內的使用頻率和流通率最低,人們常用的還是英語和法語。聯合國總部三層是新聞媒體資源中心,那裏的新聞稿甚至安理會報告,基本上都為英文,其次為法文,鮮有中文資料。
 

  與漢語遭遇的尷尬相比,世界上還有一些語種正加緊為列入“聯合國官方語言”而努力。2007年4月,印度外交國務部長夏爾馬即表示,印度應努力使印地語早日成為聯合國官方語言。此外,德語、葡萄牙語也不能低估。如果印度、德國、巴西、日本等4國成為常任理事國,那麼印地語、德語、葡萄牙語、日語也會成為聯合國官方語言或工作語言。
 

  據一份聯合國調查和統計資料,多年來實際使用的“世界十大語言”排行榜依次是:英語、日語、德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韓語、阿拉伯語、漢語、葡萄牙語。漢語在世界上只排在第9位,甚至落在西班牙語、韓語和阿拉伯語之後。
 

  有人認為,漢語應該排名第一或第二,因為世界上使用漢語的人數最多。這是思維定式造成的誤解。使用印地語的人口,很可能趕上或超過中國人。但是,上述排行的根據一是世界上這種語言的使用情況、通用的範圍;二是在國內國際受重視的程度;三是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交流中的使用頻率等原因。
 

  有些人還認為,中文沒有語法,象形字的特點使老外一看就能猜出意思,比英語發音容易,發音音節也要短得多,這些都使外國更容易接受中文。這可能又有些一廂情願了。筆者曾經在北京一所大學教過幾年漢語,學生來自歐、美、日、阿拉伯、印度等各個國家。所有的外國留學生都體驗到:“學中文非常難!漢語的聲調發音很難,學寫漢字最難!比學俄語、阿拉伯語還要難!”許多外國人公認:“學漢語漢字,唯一的辦法就是到中國本土。自學英語、法語很容易,但要自學漢語,基本不可能。” 

  在美國和歐洲,甚至在東南亞,華裔第一代當然用中文;但是第二代就大多只會說漢語(母語)不大會寫漢字;到第三代,基本上不會中文(漢語和漢字)了。這不是“不愛國”或“忘祖宗”的問題,而是漢字與其他相比確實非常難學!很少有外國人會熟練地在電腦上打漢字,更少看到老外能夠熟練使用“五筆字型”拆漢字,而我們打英文卻很容易。凡此種種,並不是說學中文沒有前途,而是在提醒我們自己,不必高估漢語的國際地位,也不必過於樂觀地以為中文會輕易地戰勝英文。


(陳明遠 作者是原中國科學院研究員) 






資料來源 : CRI online  http://big5.cri.cn/gate/big5/gb.cri.cn/18824/2008/03/26/3285@1995441.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vepuppy9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