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作家:劉炯朗




語言是人類表達和溝通的工具,語言的發展和演變是複雜也非常有趣的過程,歷史、地理、社會、文化的發展和演變,對語言都有很大的影響。


首先,什麼是語言(language)呢?語言有一套符號(symbols),這套符號是文字,或者聲音,甚至是手勢和動作,還有一套規則,那就是文法,規範怎樣把這些符號連接起來,成為句子段落,來表達思想和理念。原則上,不同的語言有不同的文字規則、聲音和文法,中文、英文、阿拉伯文很明顯都是不同的語言,它們的文字文法都大不相同,但是舉一個例來說,瑞典文、丹麥文和挪威文,雖然是很相近的語言,仍被稱為不同的語言。


其次,什麼是方言(dialect)呢?在語言學上,語言(language)和方言(dialect)間的分別,沒有非常清晰明確的定義。一個說法是,一個語言由於時間和空間的不同,演變成為一種或者多種不同的方言,換句話說,方言是一個語言的變種,這是一個合理的定義。當然,這個定義有一個前提,就是這個原來的語言,或者有悠久的歷史傳統,或者已經是很多人都使用的共同語言,或者有一個正式的機構單位負責建立維持它的標準。甚至有社會學家說,有身份地位的人講的是語言(language),沒有身份地位人講的是方言(dialect)。政治學家裡更有一句名言,語言(language)不過是有一支強大的陸軍海軍的方言(dialect)而已,他的意思是,政治上強勢的地區講的是語言,弱勢的地區講的就被認為是方言了。我要在這裡打一個岔,中文把dialect這個字翻成方言,直接的解釋是地方、區域的語言;這不是不對,但是dialect比較廣泛的意義,是由一個語言演變出來的另外一個語言。


language演變成dialect,地方區域只是一個重要的因素,也有其他可能的因素。譬如用英文來說,English這個語言(language),有很多不同的方言(dialect),而且這些方言也有不同的分類,譬如說一個分類是International English(國際英文)、British English(英式英文)、Commonwealth English(英國聯邦英文,那是當英國國力強大組成聯邦包括:加拿大、澳洲等地方演變出來的英文)、American English(美式英文)、Asian English(亞洲英文,包括:在香港、新加坡講的英文)。有一個特別有趣的例子,新加坡雖然是一個小地方,卻有四種重要的語言──英文、中文、馬來文、印度文,新加坡的英文方言,受了這些語言的影響,演變為有它特色的Singlish(新加坡英語)。


我要指出方言(dialect)跟口音(accent)是有分別的,口音只是發音略有不同,dialect是發音、拼字、用詞都有不同的地方,譬如說顏色(color),英式英文拼為colour,美式英文拼為color;「體格檢查」英式英文叫做body check,美式英文叫做physical examination。再分下去,英式英文又可以分別為蘇格蘭英文、愛爾蘭英文等等。


至於中文呢?正如我前面所講,到底中文是一個語言(language),有很多演變出來的方言(dialect)呢?還是一個語言系統(a family of language)呢?專家們還沒有定見。
除了中文是這麼複雜的一個系統,還有其他相似的例子,由拉丁文開始,經由羅馬帝國的傳播,今天西歐的法文、義大利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東歐的羅馬尼亞文、阿爾班尼西亞文都是源自拉丁文,叫做羅馬語系(Romance Languages)。


讓我們回到中文,大家都說中國文字是黃帝時代倉頡發明的,雖然考古學家發現,在黃帝之前,已經有具文字性質用來記事的符號,傳說倉頡從獵人處學到從動物的蹄印可辨認動物,而開始以圖形來代表事物,也就是象形字的開始。當然文字語言是不斷地演變,在字形字體方面,中文從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演變到楷書、行書、草書,到今天講的繁體字、簡體字,這包括字的結構和同一個結構不同的書寫的方法;在用字造句方面,由古文演變到白話文,甚至到今天的火星文;在發音方面,有各地區不同的方言,目前大家都認同中文以Standard Mandarin作為標準的發音,Standard Mandarin直接翻譯成「標準官話」,在台灣叫做「國語」,在大陸叫做「普通話」,在新加坡叫做「華語」,也是官方語言之一。Mandarin(官話)這個字,怎麼來的呢?原來是葡萄牙人發明的。明清時代,當葡萄牙來到中國,他們從梵文(Sanskrit)創出Mandarin一字,代表朝廷上的官,後來朝廷上官員講的話就叫做「官話」,這就是Mandarin這個字的來源。大家都知道國語以北京話為基礎。我聽過一個野史,民國初年,政府為了統一全國的語言,由委員會投票選定一種方言作為國語,結果廣東話以一票之差落選,可惜、可惜!


我們前面講到中文裡,有很多不同的方言,方言分類也有許多不同的方法,不過最通用的是把中國的方言分成七大類:第一類是官話(Mardarin),這包括了標準官話、北京話、山東話、南京話、哈爾濱話、成都話,也有人把山西的晉話包括在內。第二類是贛話,贛就是江西,包括南昌話。第三類是吳語,吳是周朝的諸侯國,在江蘇南部一帶,包括:上海話、寧波話、蘇州話,也有人把安徽的徽語包括在內。第四類是客家話,客家話源自河南、山西遷移到南部廣東,福建一帶發展出來的方言。第五類是閩話,閩就是福建,這包括:台灣話、福建話、潮洲話、廈門話,還有海南島附近的海南話。第六類是湘語,湘就是湖南,包括長沙話、衡陽話。第七類是粵語,粵就是廣東,這包括:廣州話、中山話、順德話、台山話等等。


方言的發展,受到歷史、地理、文化、社會的影響,站在語言學研究的觀點,可以找到許多重要的例子,幫助我們了解一個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的發展。但是,我既然不是語言學專家,這個節目的目的也只是談天說地,希望能夠讓您開心一笑;所以,我只能夠找些有趣的例子,而且我也要集中在中國的方言上,我選的是台語。認得我的朋友一定都會說我真夠大膽,我的台語的確有夠爛,不過,如果我能夠在這裡找出一些樂趣的話,相信精通台語的聽眾會找出更多更多的樂趣。



任何一個方言,我們可以檢視它用字、造詞和發音這三個層面,有些時候是先有字後有音,有些時候是先有音倒過來找字。對台語而言,除了自己創作的字詞和音之外,還受到原住民的山地話、福建話、客家話、廣東話、中國古文和日文、甚至西班牙文、法文的影響,讓我舉幾個例子:



在台語裡,「青菜」是「隨便」的意思,朋友請您吃飯,問您要點什麼菜,您會說:「青菜!青菜啦!」當然您並不是要點菠菜、豆苗或者小白菜,您是說隨便好了。「青菜」是「請裁」二字的轉音,「請您裁決」,這是非常古雅的說話。「裁」就是決定,但是,「請您裁決」更讓他覺得他有權力和威嚴。在中文裡,裁示、裁決、裁判,都有決定選擇的意思。但是,對「青菜」來自「請您裁決」這個詞,有人又另有意見,有人說那是「請採」二字的轉音,「採」就是採花、採茶、蜜蜂採蜜、採取樣本、採納建議的「採」,也都是選擇的意思。王維有一首小詩:「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當您看到紅豆的時候,要記得「青菜、青菜」。



在台語裡,妻子是「家後」或者「牽手」,我們大男人在別人面前稱呼自己的妻子時,常常說「我的太太」;嚴格來講,這是錯誤的,太太、夫人都是尊稱,稱別人妻子為太太、夫人是對的,稱自己的妻子為太太或者夫人是錯誤的說法;稱「我的老婆」,有一點粗俗不文雅的感覺,不過,這個年頭也另有親切感。文縐縐的人會說「我的內人」,這源自男主外女主內的古老封建思想;至於「賤內」,把妻子說成卑賤的人,那更是要不得;更文縐縐的人會說「拙荊」,拙是笨拙,荊是荊棘,用荊棘的枝來作別頭髮的釵,表示貧寒、樸素的意思,這個年頭說自己的妻子又笨又窮,實在要不得;稱「我的黃臉婆」、「我家裡做飯的」,更是對妻子大不敬,回家要挨罰的;稱「我孩子的媽」,在現代、尤其是西方社會,有含糊不清楚、引起誤解的可能。台語裡的「家後」,是指妻子住在大戶人家、四合院後面廳房裡的意思;湖南人、四川人,稱妻子為「堂客」,「堂客」是家中客廳的主人的意思。不久前,宋楚瑜先生帶著夫人陳萬水回湖南老家,他牽著夫人的手,激動地用湖南話說:「我帶著我的堂客回來了!」不懂得湖南話的人,還以為他帶著他的坦克車回來了。二、三十年以前,大陸流行稱呼自己的妻子為「我的愛人」,雖然說愛是恆久忍耐,但對上了年紀的人,這個稱呼還是難免有點肉麻的感覺。



其實,台語裡「牽手」是最好的選擇,牽手既有親蜜、又有互相提攜照顧的意思,多年以前蔣經國先生就十分提倡這個名詞。詩經裡的名句:「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不也正是「牽手」的意思嗎?西方文化也不讓我們專美於前,Beatles就有一首歌叫做《I Want To Hold Your Hand》。





我們談到台語的文字和詞彙,台語的詞彙有自創的,有源自原住民語言、古文、福州話、廣東話,甚至日文、法文,這的確就是語言演進的結果。讓我繼續舉一些有趣的例子。



首先我要指出,有些例子的確有明確的依據和出處的,有些也有若干推測猜想的成份,不必把它們都看成權威的學術裁定。



台語裡「摃龜」就是落空、掛零、沒有結果的意思。我們常說大樂透一連三期「摃龜」,那就是一連三期沒有人中頭獎;也會說這次金鐘獎幾位熱門的提名者都「摃龜」了。「摃龜」這個詞的來源有兩個說法:一個是「摃」就是「貢」,就是把東西送給皇帝,古時候烏龜是非常珍貴的東西,甚至被看成神物,把珍貴的烏龜進貢給皇帝,皇帝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事,照單全收,所以是「有去無回」,收貢的人囊袋飽飽,進貢的人卻兩手空空的回來,這就是摃龜這個詞的來源。考古學家還發現,在殷墟的龜甲殘片上,刻有「某某貢龜十隻」的字樣。



「摃龜」這個詞的來源,還有另一個說法,在英文裡,「skunk」這個字是臭鼬的意思,也有比賽零分落敗的意思,譬如說Our team was skunked.(我們的球隊以零分落敗)。日語裡採用「skunk」這個字作為外來語,發音為“スカンク”(su kan ku),但是開頭的S聲音比較輕,失傳之後,傳到台灣就變成「摃龜」了。



「西北雨」是指下午的陣雨,不一定是從西北方來的雨。在台灣尤其在夏季,天氣炎熱,陣雨來得快去得快,雨勢急,雨點大,叫做「西北雨」。叫做「西北雨」有兩個可能的解釋,一個說法是「西北雨」是從古語「夕暴雨」轉音過來,夕就是黃昏,暴就是突然而來,指下午突然來的暴雨;另外一個說法是「西北雨」是從「灑潑雨」這個詞轉音而來,描寫大雨從天而降,灑下來、潑下來、又急又快。如果,您接受這個解釋,那麼駡人「三八」這個詞,也可以解釋為是「灑潑」的轉音。




至於其他的例子呢?鳯梨、芒果來自原住民語,麵包來自法文,但是麵包在日文也叫“Pain”,可能是法語轉日語再轉成台語。肥皂來自法文轉音而來,不過,肥皂在北部叫做「沙文」,在南部叫「茶箍」,「箍」是圓而扁平形狀的東西,源自用鐵箍把豆子或者茶子,箍起來成為圓而扁平的形狀,再用機箍來壓榨。茶子榨過茶油後,剩下來的渣是傳統用來清潔的材料,早年肥皂傳入台灣的時候,鄉下人嫌「沙文」唸起來不順口,因為肥皂的功能和茶箍一樣,就把肥皂說成「茶箍」。台語「企」就是「站」,小學生被老師「罰站」就是「罰企」,這跟廣東話一樣,「企」就是「站」,「罰企」就是「罰站」。另外,台語「衫」是衣服,廣東話也說「衫」,不說「衣服」。



讓我給諸位講一個笑話,據說唐伯虎畫了一張八仙過海的畫,鐵枴李、呂洞賓、何仙姑…八位神仙在海邊等著過海,大家都很無聊,鐵枴李擲骰子打發時間,畫裡他擲了三顆骰子,兩顆已經停下來都是六點,第三顆骰子還在旋轉,鐵枴李非常興奮地張口大叫,這張畫畫得很好,每個人物都栩栩如生。唐伯虎正在得意的時候,旁邊有一個人跟他說:「唐解元您這幅畫畫錯了,不值錢,不如把它毁了。」,唐伯虎問:「為什麼?」,那個人說:「鐵枴李在擲骰子,兩顆已經是六,他當然希望第三顆也是六,所以,他一定在叫六、六、六,但是六是閉口聲,您怎把他畫成張口大叫呢?」唐伯虎說:「你書沒讀好,鐵拐李當然希望第三顆骰子也是六,但他是閩南人,所以,他大叫六、六、六,六是開口聲呀!」這是笑話,不必當真。



台語「搓圓仔」是指私底下協調,把事情擺平,謀取共同的利益,通常有一點私相授受、不光明正大的意思。圓仔也叫湯圓、元宵,搓圓仔就是用雙手把圓仔搓成圓球形,大家馬上想到「搓」這個動作就是有謀合、調整、圓滑地把事情協調好的意思;其實,這不是「搓圓仔」一詞的原來出處。在日文裡圓子叫做團子,團子的發音是“dan go”,和日文「談論」表示協調、協談的意思發音一樣,所以在日文用「團子」暗指「談合」,因為,圓仔是一個名詞,所以,我們加了一個動詞「搓」字,搓圓仔就變一個動作行為了。



「白賊」是說謊,為什麼呢?在古書中,白是「空的」意思,如白手起家、白吃、往來無白丁,所以,「白賊」就是沒有偷東西或者偷不到東西的賊,那就是只能夠用嘴來騙人了,「白賊」就是說謊了。所以,「白目」可以說是「有眼無珠」了。



「不知道」是「莫宰羊」,很多人都解釋為不要殺羊,那是不通又不通。「不知道」說得比較古雅就是「不知也」,「不知」也轉音成「莫知也」,也就是「莫宰羊」。



至於,「沒有辦法」,那是「莫法度」,「法」是法規、方法,「度」是剃度,所以,「莫法度」也是有古雅的說法。「失禮」也是文雅得很。



在台語裡,「七逃」是玩耍、也有一點閒蕩的意思。劉德華的<世界第一等>這首歌裡,就有“短短的光陰,七逃著趁少年時,求名利無了時,千金難買好人生。”「七逃」這個詞怎樣來的呢?有好幾個相似的解釋,一個說法是:古文中的「跌蕩放言」,這句話裡「跌蕩」這個詞就是行為放縱的意思;另一個說法是:古文中的「風流倜儻」,這句話裡「倜儻」兩個字是自然、灑脫、優雅、不拘束的意思。「七逃」也是一個從音造字的好例子,「七逃」原是「辶」加日,「辶」加月,形容閒遊的人讓光陰虛度的意思。




講到這裡,我也可以講一個廣東話從音造字的例子,在廣東話裡,有就有,沒有是「冇」(跟台語「莫」差不多),如果「有」字只拿中間的一點,留下一點,那就是有一點的意思了。



在台語裡,稱讚男子面貌英俊,多用「煙投」這個詞,譬如說有一句諺語:「一日剃頭,三日煙投」,好好把頭髮剪一下,可以好看三天;也有說一個男子能夠吸引女性的條件是:「一銀二緣三煙投四少年」,那就是首要的條件是錢,其次是緣份和機會,第三是長得英俊,第四才是要年輕,在報上看到一些上流社會的花邊新聞,更加領悟到這句話的道理。



言歸正傳,到底「煙投」這個詞是哪裡來的呢?那當然不是抽煙用的煙斗,一個說法是「煙投」是「緣投」這個詞的轉音,但是這個說法有一個瑕疵,它並沒有直接點出英俊瀟灑的特質。另一個說法是「煙投」是「沿投」這個詞的轉音。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美男子是西晉時候的潘安,據說當他坐車外出的時候,覺得他長相很好的女性們,尤其是老太太們,為了表示對他喜歡仰慕的心意,把水果丟到他的車上,古時候,男性負責打獵,女性負責採野菜和果實,所以女子用投擲水果表示愛慕之意。這就是「沿街投果」這個典故的出處。「沿街投果」縮短為「沿投」。用現代的語言來說,潘安是一個喜歡拉風的師奶殺手,潘安除了長相很好之外,他的文才也相當好,而且對他的夫人也是一往情深,他夫人去世的時候,潘安為她寫了三首有名的悼亡詩。




祝您,尤其是「煙投」的美少年,有個美好的一天!不妨多「剃頭」一下,「摃龜」也無所謂,但是不要「白賊」。我們下次再見!







資料來源 : 我愛談天你愛笑-劉炯朗 http://blog.udn.com/liucl/279157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vepuppy9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