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父後七日Seven Days In Heaven

上映日期:2010-08-27

類  型:劇情

片  長:1時32分

導  演:王育麟、劉梓潔

演  員:王莉雯、吳朋奉、陳家祥、太保

發行公司:海鵬

官方網站:

http://www.facebook.com/pages/fu-hou-qi-ri/337596791305


★林榮三文學獎 首獎作品改編

★台北電影節 競賽片

★溫哥華國際影展 觀摩電影

★日本福岡影展 亞洲焦點

★香港電影節 競賽電影

★首爾數位影展 競賽片



笑淚交織!一場嘉年華式的華麗告別!

我這一生,最最荒謬的旅程 即將啓動…

林榮三文學獎首獎作品改編《父後七日》笑淚交織


《父後七日》改編自當今台灣獎金最高的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2006年的首獎作品,並由原著作者劉梓潔及資深影像工作者王育麟聯合編導。本片描述女主角阿梅在父親過世的七天內,回到了台灣中部的農村裡,重新面對父親成長鄉里的世事人情,其中有傳統葬儀的庸俗繁瑣、匪夷所思的迷信風俗,更有台灣質樸率真的濃厚人情味…。但在緊湊密集的傳統儀式裡,她對父親的回憶與思念,卻只能在非常難得的瞬間出現。葬禮結束後,阿梅將喪父的傷逝打包封存,獨自回到了光鮮俐落的城市裡繼續工作,卻在某次過境香港機場時,對父親的思念竟突然如排山倒海而來…。


《父後七日》是台灣電影中難得一見的片型,由於女導演劉梓潔與男導演王育麟兩位的合力編導,使全片難得兼具了優雅感人與豪邁奔放的影像風格,爆笑中哀慟隱現,豪情中真情浮現,更是一部深具台灣本土人文特質的溫馨喜趣電影,您千萬不能錯過。



 

資料來源:奇摩電影  http://tw.movie.yahoo.com/movieinfo_main.html/id=3533






父後七日 電影預告片(正式版)




影片來源 : YouTube網站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aSnSx7lHzw&feature=player_embedded









 




《父後七日》正港台味告別式 


* 作者:膝關節
* 評分:85分


台,原本是用於貶低一個人的衣著談吐、行為舉止。現在,慢慢成為代表本土容貌。從完全負面的意思到現在成為近年媒體編輯台上的顯學代表(儘管可能還是去除不了些許嘲諷意圖)。台,從名詞轉變成一種親切自然的形容詞。讓「台」這個字,變成一道護身符,台得理直氣壯,台得理所當然。

《海角七號》裡的「台」,是讓人動容的,令人鼓舞的。


[《父後七日》正港台味告別式]

原來固執的老人國寶頑皮起來這麼可愛,傻氣機車行黑手和呆呆小米酒推銷員的憨直討喜度近乎破表。馬如龍飾演的鄉鎮代表,滿臉橫肉的土豪劣紳,竟然才是最愛台灣的代表。失意搖滾歌手與進退兩難的日本經紀人/模特兒譜出的無根戀情,還因為與日據時代留下的情書連結,產生了另一種愛情厚度。日據時代裡那種癡情、純情的鑿痕,對照著現代一夜情引發的真愛想像,其實有著極大差距。 


《父後七日》也很台,影片本身的台味更入裡,更具後座力。注視著我們經歷過的生離死別,那些曾經以淚水黏築的每一刻,萬般熟悉。

難得的是,《父後七日》並沒有刻意放大我們面對親友逝去時的悲痛焦點,也不著墨病床上的疾苦折磨。聽不到那些生離死別的吶喊,與受盡煎熬的哭泣。

相反地,影片選擇另一種輕盈的角度。

一方面重現片中女主角父親的樂天模樣,一方面則是單純地摹寫了喪禮面面觀。我們驚見原來辦喪事是如此大費周章,從喪禮需要的樂儀隊到靈堂擺設、何時該哭倒在棺木上,還得擠出掏空的眼淚。樣樣都是政治角力,眾人可能都說上一句話,你就得奉行,否則就會被貼上「不孝」的標籤。

在這些角力的過程中,其實無空思考眼淚的真正價值,也無心回想那些逝者的些許身影。只顧著能忙完辦理這場大拜拜,拜完了,淚乾了。或者是,從來就沒有好好留過一場淚,洗滌需要昇華的那些心靈。

影片開場就告訴觀眾,喪禮可以是場綜藝節目實境秀,孝女白琴在路邊哭得裝模做樣,大家都心知肚明。那些是假哭,儘管是假的,硬擠出幾聲乾癟的泣音,告訴大家,某某某已在人世間瀟灑走一回。那些哭,是哭給外人看的。

一如喪禮上,鄉鎮民代卡位,「音容宛在」那些悼念詞文總得掛在顯目地方,證明他們關懷民眾(或者這是基本鄉里服務,並沒有什麼卡位用意)。但事實上,這些政客可能壓根都完全不認識這些逝者,全片更刻意把政客的模樣低調化,不是背影就是遮住臉,政客模樣煞是模糊,卻又存在各個角落。那些文、那些飲料靈骨塔、花圈,也是給別人看的。婚喪喜慶都很像,彷彿都是為了達到他人意志,做足表面功夫的階段儀式。

《父後七日》呈現華人世界喪禮文化的荒謬,但也不只在這些荒謬上打轉。

道士吳朋奉在喪禮過程念的那些祭祀用詞,熟練地讓人感到有趣,不可思議。還能在這些看似荒謬趣味的詞句中,綻放出感人能量。


那句「今嘛你的身軀攏總好了,無傷無痕,無病無煞,親像少年時欲去打拼。」堪稱是年度最令人動容的一段話。詮釋台語「過身」的意義,給予人對於死亡不再停留在沉默的句點,而是另一個起點,重新到另一個國度的起點。

影片讓親切的台味與適度的文學想像質感並存。你可以看到中間那段戲謔手法,如敘述吳朋奉飾演的道士與孝女白琴及道士舊情人美鳳間的愛情三溫暖橋段。也有溫馨動人的溫情橋段,如太保飾演的父親載著剛滿十八歲生日女兒,送給女兒的生日禮物不是名牌精品,而只是一顆肉粽,更放手讓女兒騎需要換檔的機車(暗示了父親放手讓女兒走向自己的人生),還告誡女兒回家別對哥哥講吃了這顆肉粽,怕哥哥以為父親偏心。

這些舉動貼切地描繪出父親對女兒的細心,搭配1967年的老片《吾愛吾師》裡那首老歌「To sir with love」,頓時間讓這段感人父女情感增加異國風情的懷舊氛圍。這是一種奇妙的心理距離,對這段旋律既熟悉,卻又陌生。相同地,開場孝女白琴哭喪時配的襯底音樂,居然是希伯來文歌謠「Hava Nageela」,這首歌謠是用於婚禮上的歡慶樂曲,讓悲劇意味濃厚的台味出殯儀式添上愉悅節奏,也奠定本片悲喜劇基調。

《大智若魚》(Big Fish)或《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裡那送父親最後一程的悲歡離合,這些都是你我情感公約數。在這段旅程中解釋與父親的關係,特別是《大智若魚》裡再度建立對父親的懷念/崇拜,讓人感動萬分。

父親的身影總是巨大而寡言,他們用近乎笨拙的方式表達對子女的愛。

《父後七日》終究是編劇劉梓潔對於過世父親的私密對話,那些柔軟的、傷感的、荒謬的言語,我們不用經歷過,也能感同身受。

離開得越遠,投射出來的鄉愁思念更深。片尾女主角阿梅遠走他鄉出差,在舟車勞頓之中,以為會累到無暇思考,放下所有俗事,卻會在一些不經意的時刻,重新梳理了對父親的思念。煙霧濛濛中,眼淚總算獲得了應有的重量。



原文出處:雅虎電影影評





資料來源 :父後七日 http://7daysinheaven.blogspot.com/2010/08/blog-post_28.html










首爾影展放映《父後七日》逗眾評審導演又哭又笑

2010/08/27



出席首爾影展《父後七日》導演劉梓潔興奮客串記者

本週五即將上映的國片《父後七日》兩位導演王育麟和劉梓潔昨天抵達首爾數位影展,即立刻感受到影展主席李光模及許多參賽影人的熱情歡迎,原來就在他們抵達的前兩天,第一場的《父後七日》放映,就已吸引了各國影人及許多韓國觀眾前往,而所有人都對《父後七日》大嘆驚奇,並對兩位導演的到來垂詢期盼。當王育麟和劉梓潔昨天穿著《父後七日》電影潮T現身時,即受到大家的熱情歡迎,直問他們:「你們怎麼到現在才來!?」


柬埔寨女導笑不可抑《父後七日》逼泰國評審淚流滿面


導演劉梓潔於是當場客串起記者,開始訪問大家看《父後七日》的感想。此次同為競賽片的柬埔寨電影《倖存》(Survive)女導演蘿仙桑德娜塔(Roshane Saidnattar)就說,《父後七日》讓她看得哈哈大笑,其中讓她最印象深刻的是「孝女阿琴」(張詩盈 飾),覺得她超酷的,她認為《父後七日》是一部溫馨逗趣的台灣電影。但桑德娜塔也說,就在她看《父後七日》笑不可抑之際,竟意外發現坐在鄰座,這次來當評審的一位泰國女製片,竟然哭得唏哩嘩啦,還不時掏面紙拭淚,讓她大吃一驚、幽默地說:「這部台灣電影到底是什麼威力?可以讓我笑成這樣,她卻哭得這麼慘!」


看第一次大笑不止!《父後七日》看第二次痛哭流涕?


導演王育麟聽了覺得感動又欣喜,於是跟她說:「我向妳保證,這部片看第一次會大笑,第二次會痛哭流涕!」為了徹底搞清楚自己為什麼沒有哭?桑德娜塔於是決定今天要再看一次《父後七日》。《父後七日》兩位導演王育麟和劉梓潔今天將出席首爾數位影展《父後七日》的第二場放映,並參與映後的QA交流,親身感受各國人士對《父後七日》的笑聲與感動。今年第四屆首爾數位影展將於明天閉幕並舉行頒獎,競賽片中唯一的台灣電影《父後七日》並將於本週末(8/27)早場起全台上映。





資料來源:新浪網  http://blog.sina.com.tw/lionking/article.php?pbgid=21896&entryid=60369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vepuppy9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