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台灣人外交家之中﹐謝介石先生是一位傳奇性的人物. 謝介石先生, 字幼安. 一八七八年出生於新竹市. 有語言天才﹐精通日語﹑台語和中國普通話﹐是識時務的俊傑. 由於他日本在明治大學求學期間結識了辮子將軍張勳的兒子﹐由此機緣﹐開始其奇特的「外交生涯」.
他公學校(日治初期[國民學校]的名稱)畢業後﹐在新竹擔任台語日語「通譯」﹐再赴日本在東洋協會學校教台語. 光緒未年(1907)在福州法律講習所擔任「總教習」.
大正五年(1916)﹐他改籍由台籍民(日文稱[本島人])身份變為中國籍﹐出任袁世凱直隸巡按使署外交辦事員. 袁世凱原係親英美﹐在歐戰後則向日本一面倒﹐答允日本簽訂「廿一條」. 所以﹐袁世凱[洪憲帝制]政府需要他這種通中文日文的法律人材.
但是好景不長﹐一九一六年六月五日袁世凱病逝﹐也隨即結束「洪憲帝制」. 張勳﹑陸榮廷﹑龍濟光都是袁世凱刻意培養的次級軍官. 張勳要繼承袁世凱的稱帝遺志﹐一九一七年就任命其兒子的舊識謝介石先生為安武上將軍張勳辦公室的[秘書長]. 一九一八年他參與張勳復辟策劃和行動. 但是﹐張勳兵力太弱﹐而段祺瑞在日本三菱公司的一百萬軍援支持下擊潰了張勳軍隊﹐結朿了復辟事件. 謝介石先生的事業受到暫時的挫折.
一九二七年,謝介石出任溥儀的外務部右丞與天津行在御前顧問,之後前往中國吉林省出任吉林省省長熙洽的吉林省陸軍部尚書;一九三二年滿洲國成立後,任謝介石為首任外交部總長. 並以特使身份代表滿州國前往日本東京﹐向日本答禮﹐感激日本承認滿州國.
謝介石曾經將熙洽、馬占山說服歸入滿洲國而立下大功. 之後謝介石於一九三五年出任滿洲國駐日全權大使. 一九三七年屆滿六十歲退休居住東京. 據中國大陸人物資料, 謝介石於一九四五年被以戰犯罪嫌執於北京備審,未審旋逝世於獄中.
也由於謝介石在滿洲國發展的成功,不少的台灣人也都前往滿洲尋求發展,並且工作於滿洲國的公務部門. 謝介石成為台灣近史小說故事中的奇傳人物.
資料來源:日治時期台灣人士紳圖文鑑 http://tw.myblog.yahoo.com/jw!gANaIP2FBwDWIMY90fRnKg--/article?mid=304
謝介石
謝介石(1878年-1946年),滿洲國的第一任外交部總長,也是台灣人於滿洲國期間獲得最高官銜的一位。字又安,一字幼安,台灣新竹人。
謝介石早年於私塾就讀,日本統治台灣後於新竹國語傳習所學習日語,並曾經擔任伊藤博文來台時之通譯;後來謝介石東渡日本,並且畢業於明治大學法律系,之後前往中國天津張勳處工作。1915年謝介石放棄日本國籍並且改入中華民國國籍。張勳於西元1917策動溥儀復辟時,謝介石也參與其中。也因為復辟事件,謝介石得以認識溥儀。
1927年,謝介石出任溥儀的外務部右丞與天津行在御前顧問,之後前往吉林省出任吉林省省長熙洽的吉林省陸軍部尚書;1932年滿洲國成立後,任謝介石為首任外交部總長。謝介石曾經將熙洽、馬占山說服歸入滿洲國而立下大功。
之後謝介石於1935年出任滿洲國駐日全權大使。也由於謝介石在滿洲國發展的成功,不少的台灣人也都前往滿洲尋求發展,並且工作於滿洲國的公務部門;據研究,追隨謝介石「過滿洲」的台灣人前後超過萬餘人,譬如李行的電影《原鄉人》的原型鍾理和(秦漢扮演)1934年和妻子(林鳳嬌扮演)一起私奔到滿洲。而謝介石也一度衣錦還鄉回到台灣,在台灣引起轟動。1935年代表滿洲國皇帝回台參加台灣博覽會,謝介石之後一度轉任實業部長。
1937年謝介石退隱,之後曾經出任滿洲國國營事業的董事長;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滿洲國瓦解,謝介石也被逮捕,但尚未經審判便於北京獄中病故。
資料來源 : 維基百科
滿洲國
滿洲國(淡綠色)
滿洲國和當年由日本所控制的滿洲國不同,因為滿洲國是一個絕對獨立、只代表滿洲民族的國家,所以通過在正式建國前,會採用前清宣統紀元,故滿洲國政府成立首年(2004年)為宣統九十六年,至2008年,再改元「復光」。
國旗
滿洲國國旗定於大同元年(1932年),滿洲國国旗的地色是黃色,代表満州和満州民族。
左上赤色代表熱情的日本民族,青色代表青春的漢民族,白色代表純真・的蒙古民族,黒色代表的公平的朝鮮民族,所以滿洲國的5色旗幟代表五族協和,象徵著國內的主要民族能夠通力合作,建設偉大的祖國。
國歌
満州国国歌「満州国国歌(大満州帝国国歌)」
其後,於康德九年,另定新國歌,舊國歌改稱滿洲國建國歌
神光開宇宙 表裏山河壯皇猷
帝德之隆 巍巍蕩蕩莫與儔
永受天祐兮 萬壽無疆薄海謳
仰贊天業兮 輝煌日月侔
官方語言
滿洲國的官方語文是漢語文和滿語文
滿洲語介紹
滿洲語是滿洲族說的語言。 但現在的滿洲族有滿洲語的說話者極為也是少數,是瀕臨消滅的危機語言之一。 先帝溥儀陛下也完全不能使用滿洲語,但 陛下有向教師伊克擔(ikuta)學習滿洲語。
滿語在語言學性上被分類為通古斯族語。
語法上的特徵是膠著語。
再者,在滿洲國漢語(所謂中文)已是稱做「滿州語」,不過是與本來的滿洲語沒有關係。
滿洲語使用滿洲文字,是與蒙古文字非常相似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