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轉帖)


飲食在人類生活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人們最基本的生理需要之一,但作為一種民俗文化的形成,卻要比人類的出現來得晚,它是隨著火的使用而出現的。其後,隨著經濟文化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飲食民俗越來越表現出其強烈的時代特徵和鮮明的地方文化色彩。


《溫陵舊事》載:「泉地隘而磽瘠,瀕海之邑,耕四而漁六,山縣田於畝者十三,田於山者十七,入榖少而人浮於食,饔饗所資,上則吳浙,下則粵之潮高,如數月海舶不至,則待哺矣。」因此泉從自古以來就深諳「民以食為天」的道理,閑坐聊天, 「講長講短,講食煞尾」。熟人路遇, 「食未?」的問候語也時常脫口而出,而聽者會意,禮應之,並不拘泥於其時其地是否恰當。


泉州人「重吃」並不被視為有失儒雅。明朝時,被尊為「一代醇儒」的晉江人蔡清,雖貧困負債,仍以德為念,但也時常為自己無力解決家人的溫飽問題而負疚不已,在其《與李宗一書》中即說:「儒者致用,尚欲經理一世,康濟群生,而今數口之家,生計乃常不辦,至數數仰資他人,貽優父母,才之疏劣,於此可自考」,何喬遠的及門高弟惠安人祖熙寅,雖「口不言俗事,家徒四壁,滯然自安」,也因「盡室灶無煙」而「作歌勸哲人,貧累誠堪憐」。至今泉州人尚時常稱就業謀生為「就食」。




泉州飲食民俗文化的內容豐富多彩,下面先說說泉州人日常生活中的一日三餐。



一、一日三餐


泉州人的居家食俗,與我國大部分地區一樣,均實行一日早、午、晚三餐制。作為正餐的補充。還有點心,但各時期、各階層有所不同。以永春縣為例,在清末至民國時期,為官「三餐三點」(早點、午點和晚點),十層「三餐二點」(早點和晚點),庶民農忙時才多加「一點」(午點),窮人三餐難顧,不敢有點心之奢想。


受本地自然環境、經濟條件和生產方式的制約,泉州人的飲食結構具有自己的地方特色。主食原料為大米、番薯(也稱地瓜)、大麥等。在安溪、永春。德化等內地縣,是以大米為主,而在惠安、晉江、南安等沿海縣,則以番薯、大麥為主。主食的製作方法有乾飯、稀飯兩種,以三餐皆稀為常,或一乾兩稀(中午或晚上為乾飯),或兩乾一稀(中午和晚上均為乾飯)。



泉州人還有個主、副食「二合一」的吃法,即把蔬菜,海鮮、肉類等副食品直接與大米煮成鹹飯(如高麗菜飯、紅膏母蟳飯、肉飯等)和鹹粥(如花生仁粥、蚝仔昭、鴨仔粥等),吃起來頗有地方風味。


關於泉州人的主食原料,這裡還應就番薯多說幾句。番薯除了作為三餐的主食,以及製作諸如薯粉糊、炸薯片等風味小吃外,還成為維系家鄉和境外、海外遊子的精神紐帶。家鄉的親友出境、出國探親,所帶的禮品中就有番薯粉等。華僑回鄉來,也要吃番薯粥、番薯湯。


泉州僑鄉的人民甚至認為,能在惡劣的自然條件下頑強地生長著的番薯,哺育了他們旅居在境外、海外的鄉親們艱苦奮鬥、勤儉持家的傳統美德與性格,並克服種種困難,在異國他鄉落地生根,迅速成長。而一旦事業有成後,當他們回想起以前家鄉人民植番薯、喝番薯湯的艱苦日子,又會激發起愛國愛鄉之情,踴躍支援桑梓建設。想不到番薯這被視為難登大雅之堂的粗俗食物,竟有如此豐的內化內涵。



泉州城鄉一般民眾,舊時儉樸,粗食淡飯,佐之物多是自家醃製的瓜菜和廉價的新鮮蔬菜、豆製品等,魚、肉、禽、蛋,往往要逢年過節才難得一嘗,清道光《晉江縣志》曾記載明代萬歷進士楊廷相講他「為諸生時,歲惟大麥及蘿卜菜熟時一飽耳,餘具枵然也」。


因此泉州俗諺有「死死六工尺,豆乾、菜脯、(蟲字旁一個宅) (即海蜇)」和「日日醬瓜豆豉,終年不知肉味」之說。新中國成立後,城鄉人民物質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今天的主食結構已以細糧為主,面食品也進入正餐。由於生活節奏的加快,不少家庭以牛奶、豆漿、麥乳精、營養麥片等飲料,配以麵包、油條或糕點為早餐。隨著人民消費水平的提高,家庭飲食日漸講究營養化和口味化。經濟條件較好的家庭,有時合家到飯店酒家進餐,也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了。




二、風味名吃


家庭食俗(除一日三餐之外,還包括年節、禮儀等食俗,後面相關章節中將進一步敘述)因各自經濟條件下一,所以在飲食的結構、食物的種類、習俗的繁簡等方面存在千差萬別。在家庭食俗中所品嘗過的合口味食品,經過進一步的提煉和優選,就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佳餚小吃,被視為飲食民俗文化中的精華部分。


自然環境的不同,是風味名吃形成的主要外因。泉州地處山海之會,食料種類豐富,既有山珍,又有海味,自古以來,泉州人即以「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為攝食原則,在長期的飲食實踐中,創造出不少名聞全國的風味名吃。



晉江歷史文化積澱深厚,故講泉州飲食民俗文化當以晉江為例。「稽晉邑負山面海,稻榖而外,海錯較多,魚鹽蜃蛤之利,不讓青、齊。其價又平易而鮮高昂,數十錢買之,以充疱廚,以待賓客,備物致用,勝於肉食。」因此重海味成了晉江名吃的一大特色。


在新編《晉江市志。風俗志》中所列舉的頗具地方特色的菜譜有:桂花蟹肉、珍珠蚝煎、通心河鰻、油焗紅蟳、八珍芋泥、五香雞捲、糖醋荔肉、湯煮魚丸、清蒸鱸魚、快炒紅蝦、歸燉烏雞、八寶香飯、虎咬荽草、四果甜湯等; 名土特產食品有:石獅甜餜、安海捆蹄、深滬水丸、東石蚝煎、衙口花生、安海食珍糕(也名吉紅糕)、源和堂蜜餞、石湖紅膏蟳、龍湖金邊鱉、靈水菜脯、五鄉米、陳埭泥蟶、西濱禮餅等; 地方小吃有菜餜、蚝(食字旁加追)、田螺肉碗糕、米丸、花生捲、肉粽、蚝煎、花生湯、面線糊、米糍、魚丸、鹹餡芋圓、炸薯棗、土筍凍等。



泉州人對名吃食料的選擇是十分講究的,就海味而言,大蝦要鮮蹦活跳,鱸魚以荀江產為佳,紅膏蟳取石湖產最好。泉州菜在烹調技法上有炒、煮、燉、蒸、燜、煎、鹵、炸等,口味一般是以清淡酸甜為主,這從上面所列舉的晉江名吃食譜的名稱上,也可以直接看出來。如炒紅蝦、煮魚丸、燉烏雞、蒸鱸魚、焗紅蟳、煎蚝煎(「煎」字在前者為動詞,在後者與蚝合稱為名詞)、炸薯棗等,以及鱸魚清蒸、四果湯純甜、荔肉則味兼酸甜等。


有的民俗學者指出:泉州菜譜上有「咖哩雞」、「咖哩牛肉」、「燒沙茶牛肉串」等獨具蕉風椰韻的風味食品,所用的調味品咖喱和沙茶來自南洋;「燒豬仔」和「燒肉粽」,估計是明清時期到兩廣為官的泉州人,從粵菜引進的;泉州人在烹調菜餚時,有炸蔥頭油的習慣,喜歡吃「緣隨」(香菜)和潤蘆(水蘆),很可能是受中原飲食文化(特別是京菜)的影響。


在泉州僑鄉,有的歸僑、僑眷家庭,也時常烹飪和飲食海外的一些菜餚,如「印尼菜」、「越南菜」、「泰國菜」等,這就從一個側面使我們感受到泉州飲食文化的兼容性。




三、早茶晚酒


作為飲食結構的補充,飲料在日常生活中也佔有重要的地位,其中尤其是茶和酒。泉州人向來有「早茶晚酒」的說法,直至今天,人們早上到飯店酒家吃自助餐喝茶,實為早餐,卻稱之曰「吃早茶」。



先說茶。我國是世界上種茶、制茶和飲茶最早的國家。據唐代陸羽《茶經》記載:「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周魯公。」但最早茶葉是作為解毒良藥飲用的,後來才發展成為與食物相輔相成的飲料。客來敬茶,在我國是相沿甚久的普遍民俗。


泉州人喜歡飲烏龍茶,泉州又是福建省烏龍茶的主要產地之一,其中以安溪鐵觀音最為出名,弛譽中外。關於安溪鐵觀音的來歷,主要有兩說。一說鐵觀音茶種是松林頭鄉人魏飲於1887年年以前的某一天,在送茶上山侍奉觀音菩薩時偶然發現的, 「喜為觀音所賜,因號鐵觀音。鐵者以其葉重且厚,色深如鐵之謂也」。


另據西坪的傳說,該茶種是王士讓於1736年年春發現的,摘製成品後經京師方望溪相國轉進內廷,乾隆皇帝賜名「西岩鐵觀音」。古代泉屬諸縣多有產茶,在安溪鐵觀音成名之前,泉州茶最有名的當推清源茶,明末時與武夷茶等齊名,為當時我省可與全國名茶爭衡角勝者。


明代人謝肇(三點水加制)在《五雜俎》中說:「今茶之上者,松蘿也,虎丘也,羅齊也,龍井也,陽羨也,天池也,而吾閩武夷、清源、鼓山三種可與角勝。」可惜後來清源茶逐漸衰落,據清乾隆《泉州府志》載:「按清源茶舊甚著名,今幾無有。南安英山及他處所產不多,唯安溪茶差盛,然亦非佳品也。」由於產量甚少,不足自給,因此各縣在清代用茶,多要仰給於安溪。今天,安溪鐵觀音因其質量飲譽中外,而被視為饋贈親友的佳品。


泉州人飲茶十分講究。清代人施鴻保在《閩雜記》中說:「漳泉各屬,俗尚功夫茶。茶以武夷小種為尚,有一兩值番銀數圓者。飲者必細啜久咀,否則相為嗤笑。」品茶時以武夷之茶、孟臣之壺、若琛之杯為三要,否則不足以自豪,且不足待客。當然,這僅限於官紳大戶及較為殷實的文人墨客。至於普通民眾,平時甚少飲茶,有的人是把茶葉作為家居良藥備用的。


新中國成立後,泉州人飲茶之風漸盛,尤其是80年代以來,飲茶已成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存在。人們在言及茶鄉安溪人的熱情好客時,總離不開一個「茶」字,故有俗語曰:「安溪人真好客,入門就泡茶。」德化縣葛坑鄉卓立崎村的雷、藍兩姓舍民,對客人也是禮請喝茶,這茶客人是一定要喝的,喝了是表示接受了主人的盛情美意,否則主人就不高興,說起話來就不投機,主人也不會答應客人的請求。可見,泉州人好飲茶,不僅在於提神、解渴、消積,而且是以茶作為溝通感情和聯繫的重要媒介,以茶塑造飲茶人的文化操行和精神蘊含。



再說酒。我國釀酒的歷史極為悠久,相傳酒的發明人是夏禹時的儀狄,也有說是禹之後的第四代孫少康(即杜康)。但據出土文物推知,大約在五千年前的龍山文化早期,我們的祖先就已開始以穀物釀酒。至商代飲酒已成風。


根據清代修譔的府、縣志記載,古代泉州人常飲唯醇酒,其釀法很多,名果佳花皆供糟,多為家釀,有金蒲五月春、金英酒、荔枝酒等,其中以金蒲五月春為勝。明萬曆年間(1573年一1619年年)番薯傳人泉州後,又出現了番薯酒。酒用酒糟蒸造者,為燒酒; 用白麴蒸造者,為甜酒; 取白甜酒和燒酒煮成者,為蜜林擒。至今泉州人還稱飲酒為「喝燒酒」。民國年間,漸有「北高梁」、「國光酒」、「紹興酒」等外來酒。


80年代以來,盛行啤酒或低度名優白酒, 「馬爹利」、「威士忌」等進口洋酒、也出現於殷富人家的宴飲桌上。


自古以來,酒在泉州人的生活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個人品飲,重酒不重菜,小菜一碟,或花生半抓,也無礙飲興。款待客人,即使滿桌佳餚,如「無酒下菜」,主人也會自愧「不成敬意」。酬酢宴會,更離不開酒,主人常以有高檔名酒請客而自豪。產婦補身,安溪等地要用酒配食牲物,家境貧困者,缺乏牲物補品,也常飲酒下飯。老人養生,有的須適量飲酒以助氣。


飲酒不僅給人以物質的滿足,更給人以精神的寄托。唐代貞元九年(793年)八月,泉州刺史席相以鄉飲之禮餞送邑中赴舉八秀才,更設酒宴東湖亭,款洽備至,使閭裡之士,皆以為榮,既示殷切之望,又達勸學化民之意。南宋紹興二十六年(1156年年)八月十一日,南安人傅自得攜酒襥被謁忘年之交南宋大儒朱熹於九日山,是夜載酒泛舟金溪,月愈好,舟愈快,氣愈逸,飲愈豪,興愈無窮,於是寫下了臉炙人口的《金溪泛舟序》。


被視為「一代狂狷」的明末著名進步思想家李贄(晉江人,祖籍南安),本屏绝聲色,卻對其弟子說:「不如攜歌妓舞女淺斟低唱」, 「也口(強?)似與道學先生作伴」,其醉翁之意,乃在於痛惡偽道學。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年)七月十五日中元節,施瑯(晉江人)羅殽蒸,陳酏醴,祭奠徵台陣亡官兵,以慰亡靈。已故的泉州文史界「泉州通」陳泅東先生(鯉城人),出身於七世業儒之書香門第,學識淵博,然一生坎坷,其《七十自壽》詩曰:「前塵何必空回首,合把餘生付酒卮。」是酒中趣賦予他如此曠達的胸懷。


酒,讓得意者暢懷,助失意者超脫,使狂狷者放達,催入世者奮發,古今皆然。但飲酒需適度,據說古時商紂王正因為沉湎於酒而失國。當今「大吃大喝」也為世所詬,用公款揮霍者被嚴令禁止,私人操辦者,也常招「鋪張浪費」之非議。海外一位非常有錢的華人企業家這樣說:吃喝上講排場、講闊氣,恰恰暴露了一種精神上的貧困。讓我們理智地與這種精神上的貧困告別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ovepuppy999 的頭像
    lovepuppy999

    河洛人----*海洋的子民*

    lovepuppy9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