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灣閩南語的腔調差異


台灣閩南語又稱「福佬話」,它的語言發展可謂源遠流長。


「閩」是福建的簡稱,而一般所稱的「閩南」則泛指福建南部說「福佬方言」的各縣,包括泉州府所屬的晉江、同安、惠安、南安、安溪、永春、金門、德化等八縣,以及廈門;另外也包括漳州府屬的龍溪、漳浦、南靖、詔安、東山、長泰、平和、海澄、雲霄、華安、漳平、龍巖、寧洋等十三縣。臺灣的漢人移民,來自福建居多,所說的方言多為福佬話,也就是台語的由來。不過閩南語的遷移,相傳早在宋朝就開始了,他們在與中東、南洋、曰本通商貿易之時,開啟了向外發展的機運;再加上明朝初期「鄭和下西洋」的大規模航運,一些閩南人放洋謀生,形成今曰的南洋「華僑」。

明代的閩南方言,傳到馬尼拉後,由於西班牙人信奉基督教,用羅馬字拼出閩南音來翻譯基督教義,閩南語因而得以保存。較值得注意的是,台灣雖非常接近閩南本土,而閩南語卻移植得最晚。臺灣地區使用的台語,因地理分布的不同而有著不同的腔調。台灣話又可分為海口腔及內埔腔,以及漳泉混合的台灣通行腔系統;臺灣的北部大部分屬海口腔,南部則屬內埔腔為多。


我們在台灣開發史中得知,清代時期移民來台的先民,曾渡過一段為了開墾,水源相爭的時期;泉漳發生械鬥的衝突,更加深泉州腔、漳州腔等腔調之異。

後來漳泉之間開始通婚,而交通發達,鄉村人口移往都市之後,臺灣的福佬方言便有漳、泉混合的趨勢,漸漸地,要從腔調判斷出一個人的家鄉,似乎是越來越困難了。不過還是有一些地區保有較多的海口腔或內埔腔,如雲林的台西海口腔,及彰化縣的鹿港泉州音,或是宜蘭內埔腔(漳州音)等等。




台語優勢音-漳泉混合的台灣話


連橫於《臺灣語典》自序中說道:「夫臺灣之語,傳自漳、泉;而漳、泉之語傳自中國。其源既遠,其流又長,張皇幽渺,墜緒微茫」。事實上,臺灣現行的台語最普及的該是混合海口腔和內埔腔而成的「台灣通行腔」的系統了;依洪惟仁教授的說法,嘉南平原、花蓮壽豐以南的一大片區域所使用的音韻系統,混和了漳泉的特色,已經發展出一種「臺灣通行腔(優勢音)」系統。這個系統正在擴大影響力,風行臺灣各地,使漳腔或泉腔逐漸褪色,紛紛向通行腔靠攏了。

事實上,今曰臺灣所使用的台灣話,幾乎都是已混合過的腔調,所以臺灣話有「漳泉濫」ciang1 cuan5 lam7(漳泉音混合)之稱。而仔細來看,混合的成份比例各地大不相同,例如西部沿海如中部地區的清水、梧棲、鹿港、台西等地,由於泉州移民較早且數量較多,自然偏重於泉州音(通常稱為「海口腔」);東北海岸如金山、基隆、宜蘭則較偏重於漳州音(通常稱為「內埔腔」)。不過高度混合之後的臺灣話,雖然有偏漳、偏泉之分,但和閩南地區純漳、純泉之間壁壘分明的情形則不盡相同。而至於漳泉混合的廈門話與現今臺灣話則是相當接近,除了一些用語上稍有差別之外,在發音上並沒有太大的不同,今曰除了少數偏漳偏泉的地方之外,臺灣大部分縣市地方所操口音都是不漳不泉的「臺灣通行腔」。

而提及「漳泉混合」的臺灣話,應順道提及「廈門話」,因為「廈門話」是綜合章泉兩種方言的一種腔調。廈門的地理位置介於漳、泉之間,自開埠以來,汽船往來頻繁,商業繁盛,來自各方的商旅不斷,造成方言雜揉,「不漳不泉」,「亦漳亦泉」,混合的過程和台灣話相似,又受到台灣話的影響。


嚴格說來,民國以來,臺灣通行腔最標準的地區應該屬東臺灣花蓮壽豐以南及台東全縣,這個地區是臺灣開發史上一個新移民區。以原住民為多數的東海岸,此地的漢族居民多半只有幾十年的移民史,自然選擇「通行腔」的台語了。簡而言之,「臺灣通行腔」,應該就是現在平曰最常聽、最常講的台語腔調了。事實上,通行腔還有地域性的差異,那就是南部腔、北部腔的不同,現在大部分的臺灣人可能會說是:「你的台語有南部腔。」或是「嗯?你說的是北部台語哦。」而不再是以「漳」、「泉」為分野了,這包括了音義不同所產生的差異。

在所謂台北腔中,汐止腔的發音會特別被區分出來,它有一些尾音與其他地區的發音相當不同;以下是一些實際的例子:像「豬」這個字,在南部腔尾音為「i」;北部腔為「u」;汐止腔卻唸成「ir」,其餘相同尾音的字如「去」、「魚」、「居」、「鼠」、「煮」、「舉」。「書」這個字,在南部腔與北部腔中的尾音都是「u」;但在汐止腔中卻唸成「ir」,同樣的發音方式也出現在「自」、「事」、「思」、「賜」、「史」、「駛」、「資」、「仕」、「死」字上。「雪」這個字,南部腔與北部腔都讀做「eh」,汐止腔卻做「erh」音。「雙」,南部腔與北部腔均唸做「iang」;汐止腔則為「ang」。「汁」南部腔與北部腔尾音都讀「iap」,汐止腔為「ap」。

為何汐止的腔調會較之特別呢?原來當年墾殖汐止之先民,多以泉州安溪人為主,而老一輩的人,則仍保有那特殊的尾音。另外,台南關廟一帶,當地也有特別的口音,他們多將「ch」的音,發成「s」,有人將這種口音特色編成「火車(sia1)相閃車(sia1)」,饒富趣味。



另有個關於口音的笑話:阿土伯去買一隻舊車,而因為他是關廟人,所以就出現這樣的對話:

「啊都共sing1 a2(清仔)買e5啦,起頭伊講卜(要)賣我萬半(一萬五千箍),我嫌傷(太)貴,著共sut4 ke3(出價),一直共sut4(出)、一直共sut4(出),sut4(出)到煞尾,伊song2(總)a0賣我sit4 sing1(七千)。」


另一典型關廟口音的對話則如下:

「你欲去陀位le0?」
「我欲來去菜市仔(sai3 si7 a2)le0。」
「汝是欲(卜)去菜市仔(sai3 si7 a2)創(song3)啥貨le0?」
「我欲來去買紅菜(ang5 sai3)le0。」
「你欲去陀位le3?」
「我欲來去甘蔗園le0?」
「你欲去甘蔗園創(song3)啥貨le0?」
「我欲來去遐創(song3)甘蔗頭le0。」

這些都是因為關廟人將「ch」音發成「s」音,對使用其他腔調的人,聽起來覺得有趣的地方。除了特定的讀音外,一些語助詞也透露台語的地方差異,如台南縣一帶常會在每句話結束時加上「ni」的尾音,如:「汝欲去外面ni?」「汝愛甲甜粿ni?」。而員林一帶,則常聽到「hio」、「sio」的語助詞。另外高雄又是個特別的例子,在地理上它介於台南與屏東之間,口音卻與這兩個地方大異其趣,反倒是台南與屏東的口音較為相近。高雄的台語口音較為開闊,不像台南、屏東地區的腔調鼻音那麼重,其實所謂鼻音與開合音的使用,也是造成台語口音差異的關鍵,有些地方同一個標音唸得鼻音重一點,或是開合音多一些,就會影響整體發音的腔調。


方言腔調的差異,對於提倡台語文字化時,容易造成障礙,例如「甜粿」的「粿」字,有的人讀做kue2;有的人讀ke2;有的則讀ker2,而這在標音時,就會出現不一致的現象。於是有人提倡將不同的腔調,稱作「方音差」,整合腔調的類別,將其分為「台灣內埔腔」、「台灣海口腔」與「台灣通行腔」等三類。一般來講,一個字若是有「方音差」,必定是這個字的「韻母」不同,而「聲母」是相同的;若再用數字標上調號,就可較精確掌握讀音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ovepuppy999 的頭像
    lovepuppy999

    河洛人----*海洋的子民*

    lovepuppy9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