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太陽、月亮韻律 對人類文化的意義──陽曆、陰曆


馬叔禮




大家天天過日子,可是不見得懂陽曆、陰曆跟節氣,但這裡面的道理卻非常的大。過年過節,是我們人類所設立的節日,而其最高原則,是它要配合自然。中國歷史的「歷」,上面是一個「厤」,下面是一個「止」,止就是腳趾,意思是歷史是人的腳步走出來的;曆法的「曆」,上面一個「厤」,下面一個「日」,意思是太陽走過的歷史就叫曆法。地球上所有的人,仰天看,白天有日,夜晚有月與星辰,所以世界上的曆法基本上分為陽曆與陰曆。



陽曆(西曆)


所謂「陽曆」,就是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地球繞太陽轉一圈叫一年,而在這一年當中,太陽直射在地球上有一個軌道,我們稱之為「黃道面」。而這個軌道與農業社會特別密切相關,因為所有動、植物生長都與太陽有關,陽光又可使海洋水面蒸發為雲為雨。太陽直射在地球位置的移動,形成北半球與南半球空氣的互換。海洋白日受熱後,夜晚散熱慢,而陸地白日受熱後,夜晚散熱快,所以形成海與陸的溫差而生風系。如此的環環相扣,陽光、雨水與風系,成為動、植物生長不可或缺的因素。

如「昌」字,由「日」、「曰」合成,萬物的昌盛,是太陽(日)在講話(曰),太陽是為讓萬物變化生長而言說的,所以昌盛跟太陽有關,因為關鍵與發動者是太陽;再如風景的「景」,是「日」「京」會意而來,京是大的意思,故生出風景是太陽最大的貢獻。

古人陽曆用節氣而不用日期,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圈為一年,一年有十二個月,每月有一節一氣,合稱二十四節氣;而我們現在所用的陽曆計法是用日期,日期是來自古羅馬的凱撒大帝,可是它的計算是一塌糊塗,因為用人事干擾了自然。我們來說明為什麼:


地球繞太陽一圈是三百六十五日五時四十八分四十六秒,約三百六十五天又四分之一日不到。除一年十二個月,就有六個大月,六個小月,大月三十一天,小月三十天。起初是單月三十一,雙月三十,總共是三百六十六天。因為一年是三百六十五天多一點,所以常態一年不能超過三百六十五天,必須要減一天,這一天扣在哪裡呢?就扣在二月,所以二月本來是三十天,就變成了二十九天。


按理說,應扣在第十二月比較好記,但為何偏要扣在二月呢?主要是當時羅馬死刑犯處刑定在二月,因此認為二月不吉祥,便扣去一天。而這又違反了大自然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韻律,秋天有肅殺之氣、萬物凋零之景,中國古代死刑就定在秋天執行,叫秋決;二月是春天,正是萬物滋生的時節,死刑定在此時,頗為不當。

可是凱撒死了以後,他的繼任人奧古斯都又來胡搞。凱撒生日在七月,奧古斯都生日在八月,七月是大月三十一天,八月是小月三十天,也許奧古斯都認為自己的偉大不下於凱撒,怎能比他少一天,於是又把八月改成三十一天(英文的八月August,就是這位老兄的名字)。而這多了的一天又扣在倒楣的二月,二月又從二十九天變成二十八天。可是八月改了之後,問題又來了,因為起初單月一、三、五、七、九、十一是三十一天;二、四、六、八、十、十二雙月是三十天。現在八月是雙月,卻改成三十一天,所以就只好把九月之後的規則倒過來,變成單月是三十天,雙月是三十一天。


於是,如今用的陽曆,二月有二十八天,潤月是二十九天,而大月是三十一天,小月是三十天,月與月的日期,最多可差到三天。可是月亮繞地球一圈明明是二十九日十二時四十四分二點八秒,大約二十九天半多一點。可見陽曆的月,與月亮繞地球一圈為一個月的軌道無關。而此結果,又加上了羅馬皇帝的干擾所致,這個曆法,又混亂,又難記憶。

然而此曆法已行之兩千年了,所有的歷史事件日期,都以此繫年,也無法改了。奧古斯都以一人之私干預自然,讓全世界人類被困擾兩千年,真是罪大莫極!



陰曆(回曆)


日為陽,月為陰,陽曆是地球繞太陽的軌道,陰曆是月亮繞地球的軌道。西洋人自羅馬帝國凱撒以來,是用陽曆,而不用陰曆,故在一個月中最大的差異,可達三天,已如前述;而回教民族,自穆罕默德起,創用陰曆,全年亦分十二個月,單月三十日,雙月二十九日,一年共三百五十四日。比陽曆的一年,少了近十一日,幾乎每三十五年多,就需要相差一年。因此陰曆的元旦,也許會在陽曆三月或十月,由此可知陰曆又與地球繞太陽無關。我們中國是用什麼曆呢?是陰陽合曆。意思是有地球繞太陽的軌道,也有月亮繞地球的軌道;也稱黃曆,因為中國是自黃帝啟用此曆法;又稱夏曆,因為夏朝以元月為一年之正月(商朝,以十二月為正月。周朝以十一月為正月),而今我們依夏朝的慣例,故稱之。

陰曆陽曆,如果都用幾月幾日,一方面數字易混亂,一方面無法顯示太陽對動、植物的影響力,故中國曆法,陽曆採用節氣,陰曆採用日期。如節氣中大家熟悉的「清明」節,在每年陽曆的四月四日或五日。為何有一天的差異?因為地球繞太陽一周,圓周是三百六十度,而日期是三百六十五日餘,故一度不完全等於一日,有些微差之故。


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地球繞太陽一圈三百六十度,除以二十四節氣(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每節氣佔十五度。故五日一候,三候一節,六候一氣。如立春為節,雨水為氣。驚蟄為節,春分為氣。「時候」、「氣候」、「節氣」之名,便由此而來。

二十四節氣中,有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立,就是站立,站立在春天的起跑點上,要「進入」春天了。立夏,就是要進入夏天了……有兩分:春分與秋分;兩至:夏至與冬至。春分、秋分,是一年當中,太陽剛好直射在地球的中線赤道上,此日白天與晚上一樣長短。「夏至」就是夏天到了極致,此日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是北半球一年中,日最常,夜最短的一天。「冬至」剛好相反,太陽直射在南回歸線,對北半球而言,白日最短,夜晚最長。

二十四節氣,南北半球,剛好相反。北是小暑、大暑,南則是小寒、大寒。冬至之前,是小雪、大雪,之後是小寒、大寒。因為下雪時,天氣並不是最冷的,而化雪時,要吸收空氣中的溫度,雪才化得掉,故稱小寒、大寒。


宋人楊萬里,在大雪之日,以〈絕望〉為題,吟道:「月是小春春未生,節名大雪雪何曾。夕陽不管西山暗,只照東山八九稜。」他奇怪節氣是「大雪」,卻無半片雪飄呢!

小寒、大寒,是冬天最後的節氣,小暑、大暑,是夏天最後的節氣,也是一年中最冷與最熱的時候。太陽移動軌道,最直接影響地球上動、植物生長的起伏變化,所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古代絕大多數人是農民,節氣關係著農業生產,故黃曆又稱「農曆」。

如「立春」之後是「雨水」,此雨水多半是去年冬天冰雪融化的雪水,春天來了,農人要趁地氣上升時耕種。冬天冰雪的厚薄,關係著來年春耕的用水足與不足,也關係著蟲害。若是雪厚,則地底下冬眠的蟲與卵會被凍死。莊稼水足,又少蟲害,必然豐收。故民間的農諺說:「江南三尺雪,人道十年豐」,或「瑞雪兆豐年」,說的都是這個道理。

「雨水」後是「驚蟄」,蟄字是「執」「虫」的會意字。執是僵執,固執的意思。入冬後,許多蟲類會冬眠,如蛇之類。到春天被「春雷」驚醒,冰雪融化,泥土鬆軟,蟲類便爬出地面來覓食了,故「驚蟄」有個「驚」字。再過來的節氣是清明、穀雨,五穀都在下種、插秧,自然要雨水滋潤。

五月節氣是芒種、夏至。「芒」是「←」與「亡」的會意。人亡是人消失了,也就是人生的末端。草(←)的末端有「種」的,是稻與麥。種字,是「禾」「重」會意兼形聲。重,一方面是重量,一方面是性質。自然界陰陽現象,輕清之氣為陽,往上升,上浮為天;重濁之氣,為陰,往下降,收斂為地。植物之理亦然,種子的物性,有重濁之氣,自然會慢慢潛入地中,故「種」字,是「禾」「重」會意而成。


西洋人只用陽曆,故也稱「西曆」。西曆只有抽象的幾月幾日,而不知節氣。抽象的日期,使人對自然感覺疏遠,用節氣才與自然相應。二十四節氣,根據三百六十度圓周,每十五度一節,十五度一氣而來,這是「數」。但數裡面還有「理」與「象」。自然界是象、理、數一體的,象動理動,理動數動,《易經》便是這樣的學問。易,就是變化、變易,自然界萬物的形象、現象,都是隨時在變化的,但變化中,有其不變的理與數。比如,立秋之日,梧桐一定開始落葉,古代以梧桐木做琴,琴可彈樂,樂律是由大自然地氣而來,氣生數,數生律,故梧桐宜於做琴。吳自牧寫的《夢梁錄》說:皇宮內以梧桐樹種在殿下,交「立秋」時日,由太史官,穿戴大禮服,向皇帝報告秋天到了,請皇上保重。這時有一兩片梧桐葉飄下來,故有「一葉知秋」的句子。

又如,「秋分」之前十五日或十六日為「白露」。因陰氣上升,露水受陰冷而白,所以叫「白露」。秋分之後十五日或十六日為寒露,自秋分之後,日照偏向南半球,天氣已經漸寒,北半球地表萬物附著的水分,不至揮發,將開始因寒冷而凝成細小的水珠,留在草木上,這水珠便是「寒露」。寒露後再十五、六日為「霜降」。露結為霜,遍布在草木曠野之上,俗稱打霜。寒露,霜降,為九月。

立冬、小雪,為十月。大雪、冬至為十一月。冬至日,太陽直射在南回歸線,對北半球而言,是冬天到了極至,物極必反,太陽自此向北緩緩上移,有整個半年的陽能上昇。冬至為陰氣化之極,陰極而生陽,自此北半球,陽能回復。


前面說過,夏曆的過年在元月,初春來時,田裡的秧苗,綠油油、水嫩嫩,尖尖細細如革「矛」的尖端,剛從地裡鑽出來。「油」字,是「←」(水)和「由」之合。從田裡奮發出來的秧苗,向陽向天,離開黑漆漆的地下,所以是自由的「由」,靠什麼給它力量的呢?是水。水稻固然要水,麥子雖然抗旱,也需要去年的雪水,化而發芽,所以「油」這個字,是說經過水的滋潤,發出來的嫩芽,總是綠油油的。

中國古代百分之七、八十是農人,而農民又多不識字,或因貧窮或農忙而沒有讀書的機會,這些曆法的計算與原因他們哪聽得懂呢?故年節時,由國家頒下黃曆(農民曆),告訴老百姓,幾時種稻、幾時種麥、幾時要防霜害等。百姓依照曆法上的陽曆節氣,對照著陰曆日期,按時序農作即可。

也許有人說,節氣是以中國黃河流域為主的,像台灣「霜降」無霜,「小雪」、「大雪」無雪,就不準了。其實,只要把「緯度」換成「高度」就好了。譬如黃河流域一月平均溫若是攝氏兩度,台北是二十度,相差十八度。而陸地如每上升一千公尺,溫度便下降攝氏六度,那麼在台灣三千公尺高的地方,就可以看見霜雪了。下面來談黃曆裡的陰曆。


陰曆是以月亮繞地球的軌道為準,月亮繞地球一周是二十九天十二時四十四分二點八秒。故陰曆全年有六個大月,六個小月,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全年共三百五十四日。這和地球繞太陽的實際日期差十一日餘。所以要集三年的餘數,三十三日餘,設一個閏年,閏年則多一個閏月,這年就有十三個月。又再過兩年,又多設一個閏月。平均十九年,有七個閏月,即十九年中,有七年是十三個月。

陽曆是地球繞太陽,以太陽為主。陰曆是月亮繞地球,以月亮為主。黃曆裡的陰曆,每月月圓之日為十五或十六日,十五日之前的一半為上弦,之後的一半為下弦。每月初一叫 「朔」,十五叫「望」,看看日期,對照天上的月亮,一望而知。但是陽曆的日期,卻與月亮的盈虧不相干。在地球上,所有動植物的「生育」都跟月亮有關;「生長」則跟太陽有關,所以「日」「曰」為昌,太陽的說話,是讓萬物昌盛;月亮的說話,是讓萬物生育,故「育」字是「月」「云」的會意。

月亮離地球三十八萬公里,太陽離地球一億五千萬公里,按照萬有引力的定義,引力的大小,跟質量的大小成正比;跟距離的平方成反比。所以太陽的質量雖然比月亮大很多很多倍,可是它與地球的距離,是月亮離地球的四百倍之遙,所以它對地球的引力,只是月亮對地球引力的二分之一。地球上有百分之七十是水,月亮的引力對地球的土地拉不起來,可是海水拉得起來,所以就形成了潮汐,潮汐就跟地球上萬物生長的韻律有關,如女人,每月有月經(月事、月信),如潮汐般非常有規律性。其實地球上動物的生育與情緒變化,都與月亮圓缺有關。海底生物雖然不易見到月亮,但可以透過潮汐,而與天上的月亮韻律相感。


人的文明,日月都要並用,萬物的生長,陰陽要調和。白天為日,夜晚為月,都是天上最亮的,故「日」「月」會成一個「明」字。日升月落,月升日落,萬物有白天的生長、夜晚的休息,才能循環變化,故《易經》的「易」字,在古代是「日」在上,「月」在下。是日升月落,才使萬物變易的意思。例如有一種動物善變色,叫作蜥蜴。「蜴」字,是一個「虫」、一個「易」;通暢的「暢」,左邊一個「申」,右邊一個「易」(昜易相通)。萬物的通暢,就是能「申」長,能變「易」。所以我們把「申」字拆開來,便是一個「甲」和一個「由」字。「甲」就是「田」裡的植物,先往「下」長,植物往下長叫「甲」;再往「上」生長叫「由」,兩個合在一起便是「申」。「←」(人)申申懶腰是「伸」。伸伸懶腰,人便容易通氣,恢復疲勞。



最後總合以上四文所談,可以得到四點結論:


一、陽曆,後來以基督教耶穌降世為元年;陰曆,以伊斯蘭教(回教)穆罕默德降世為元年,兩者皆為「宗教」之神。但世界上還有佛教與其它許多宗教,信奉的神都不相同。宗教是人文的信仰,故神皆有不同。而曆法講的是地球、太陽、月亮的軌道與韻律,是自然的部分,全世界無分種族、信仰,應全是相同的。而我們稱「黃曆」,是紀念黃帝為此曆法啟用之時,非宗教性。

二、黃帝即位在公元前兩千六百九十八年,至今已四千七百餘年,為三種曆法中之最早。

三、陽曆,只用地球繞太陽軌道;陰曆,只用月亮繞地球軌道,皆有偏頗。而中國黃曆是陰陽合曆,最為完備。

四、黃曆與人類的生活、動植物的生長,皆有密切的關係。對照曆法,看「節氣」,與大地的景色榮枯與寒暖變化,皆能有感情上的連結。看「日期」,抬頭望月,陰晴圓缺,更能喚起生活與自然的韻律。

曆法好壞關係著人文與自然的關係是否和諧,人類文明要能行之長遠,第一步要有好的曆法。多年前,讀過蔡策先生的《揭開黃曆的秘密》一書,受惠不少。如今再加以推演述寫,乃為提醒國人反省「人法自然」的重要性。






資料來源 :  觀今宜鑒古 無古不成今
 
 

 
 






板主:




諸事順心,心想事成...






台灣愛up...



毋通...台灣"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vepuppy9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