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央敏(1996)
目前住在台灣的國民數有兩千一百三十多萬人,對這群人的類別有多種分法,因此也就出現過好多族群名稱,比如「台員人」、「唐山人」、「番仔」、「生番」、「客人仔」、「落屎婆」、「內地人」、「阿本仔」、「外省人」、「阿山」、「芋仔」、「本省人」、「高砂族」、「山地同胞」、「阿美族」、「魯凱族」、「閩南人」、「原住民」、「台灣人」、「本島人」、「大陸人」……,有含糊的通稱,也有較細的分類,說法繁多,因時因地又有不同。目前最常聽到的是「四大族群」這個含糊的通稱。到底所謂「四大族群」是安怎分﹖人口數各佔台灣總人口的多少呢﹖正確嗎或適合嗎﹖
四個族群的成員
目前所謂的「四大族群」是包括閩嗣台灣人、客家台灣人、所謂「外省人」與南島系台灣人,分法並未根据一致的標準,有的依血緣(種族),有的依言語,也有依第一代來台的時間分的。
1.南島系台灣人:人口佔 1.6%,約34萬
南島系台灣人理論上包括平埔族與高砂族,都可以再細分成九個細族,他們的原鄉可能在南太平洋的群島,什麼時候遷來台灣,沒有人能做出較明確的考証,一般認為平埔族比高砂族較早,但是並非各平埔族都比各高砂族較早來,總之,他們的第一代離今天遠者可能七千年,近者可能一千年。
平埔族差不多都同化在漢人裡,主要變成「河洛人」(台語族群),所以很少人再給予細分,而且已被認為已經消失了。但是根据最近的調查,尚有250個左右可以確定具有噶瑪蘭(Gavalan)血統的人在在花蓮豐濱鄉的新社村,由於他們的祖先由宜蘭搬去東海岸,沒有與漢人同居相處,以致沒有漢化,反而是阿美族化,所以被歸入阿美族。因此,目前所稱「原住民」者,實際上只有指高砂九族(或十族)而已,「高砂」之名是日本官方所取,之前的官方與民間漢人都稱呼做「番人」、「生番」,後來國民黨官方改稱「山地同胞」,簡稱「山胞」,直到1992年才正式改為「原住民」,這個名稱當然是相對漢人入台的叫法,意指只要漢人來台以前就住在台灣島的民族(族群)都通稱「原住民」。
原住民是台灣人中最為悲情的人群,在四百年前,其他族群尚未來台時,他們是這個島嶼的共同主人,可惜一直沒建立國家或是類似政府的政治組織,以致四百年來,在一代換過一代的外來政權的壓迫之下與新來文化的篩洗之下,是唯一人口數曾經減少的民族。十七世紀荷蘭時代,有學者估計是15~20萬人,到1886年反而剩下14.8萬,1905年官方(日治當局)第一次人口調查結果只剩11.3萬人,佔台灣總人口的比例越來越低,到目前降到2%以下,大約34萬人,其中最多的是阿美斯(Amis)族大約13萬,最少的是塞夏(Saisiyat)族,僅只四千出頭,而像日月潭的邵(Thao)族(一說是阿里山曹族的支族)人口不足二百五,不知可以算是一個族群否﹖
2.台語系台灣人:人口佔 73.8%,約1570萬
台語系台灣人是指祖先是講台語的台灣人,來台的第一代祖先原本住在中國福建省南部,因此也可稱為「閩南系台灣人」,離此時大約四百年前,開始移入台灣,最晚東渡的才離今天六十年至一百年中間。早先唐山過台灣時,多數集中在台南的安平一帶,在台灣最早出現的族名就是「台員人」(台灣人),這個族名是當初住在台南地帶的原住民,即平埔族西拉亞人所取的,因為移民、通婚、生育...等等因素,這族人後來變成台灣人口最多,也分佈最廣闊的主体民族,所以這個被葡萄牙人喊做「福爾摩沙(美麗島)」的大粒島嶼也開始被人稱為「台員」、「岱員」、「大灣」、「台灣」等,如今變成本島與其附屬島嶼的全稱,一、二十年來也被國際當做國家的名稱。
原先所謂「台灣人」就只有指這個族群而已,到現在是指金門、馬祖以外的所有身分証上印著「中華民國」等四字印的住民,不過,有些時候的用法並不包括來台祖先不超過六十年的島民(所謂「外省人」)。因為台語的源頭地在福建閩南地帶,這族人未徙到台灣島以前,主要也是住在閩南的古漳州府、泉州府地界,所以1949年以後,國民党官方改用「閩南人」名號來稱呼這個族群。另外這個族群還有一個名稱叫做「福佬人」,這是古時候住在廣東東北部的客家人給他們所接觸到的南方福建人所取的名稱,也隨著客家人帶來台灣了,而且再演化出好幾個叫法,像「賀佬人」、「鶴佬人」、「HOLO人」等等,近來有人認為「福佬人」的名稱難聽兼有歧視味,所以又參入台語有中原語源的講法,再變出「河洛人」這個新名稱。當事族群好像最願意接受平埔原住民所取的「台灣人」名稱,對「河洛人」這個名稱似乎也較不反感,所以「台灣人」通行最廣闊。
「河洛人」的人口數與佔台灣總人口的%(拋)數在1949年以前,根据官方(日本政府普查)統計差不多是81.5%,1949年以後因為中國難民隨國民党政府大量逃入台灣,以致%數降低,到現在,較鬆的估計是75%(1984),較嚴的數目是73.3%(1993),將近1600萬人,比其他三大族群的總合還要數大將近三倍,是名實相合的「大」。
不過若談到血統,恐怕大部份的「河洛人」也可以說是台灣原住民的後裔,因為他們有一半的血緣、甚至全部血緣來自平埔族,這些平埔族是比現今自稱「原住民」的高砂族系更早來到台灣的原住民,和高砂族同屬南島系人類,所以若用母系血緣來分,高砂族加上台語系平埔族之後的「原住民」的人口數反而是台灣第一大族群了。
3.客家系台灣人:人口佔 11.7%,約250萬
客家(HAKGA)系台灣人是指祖先來自廣東東北部與福建西北區的客家人後裔,尤其是指祖籍廣東的客家人。在台第一代來台的時間比閩嗣台灣人晚。客家人與河洛人都被歸為(台灣)漢人,但比河洛人更具中國原鄉的意識,他們所謂的「原鄉」不止廣東惠州地帶,有人指向黃河流域的中原,有人用考証的方法追蹤到蒙古、東北,甚至說客家人的原祖是匈奴,不過,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廣東的嘉應州、惠州與福建的汀州等閩粵贛交接地帶,另外可以確定的是現在的客家人並不是晉朝時代產生「客籍」名稱時的廣東客家人的後裔,而是宋朝時代講另外一種客家話的「新客家族」的後代。
古時「客家」的名稱是因「客籍」的戶口制度才產生,但是現在所謂「客家人」大約是按語言所歸類,不過所謂「客話」並非指所有客家人在日常所講的各種母語,而是指梅縣話和海陸話,更典型的講法是指梅縣話,因為梅縣客家人是客家人中的主体多數。
在台灣的各種「客語」的客家人口到底有多少﹖實際數目沒人知曉,只是經常在媒体上有人寫著「全台400萬」或「全台500萬」的說法,這兩個數目若非故意膨漲,就是不了解台灣客家人的分佈情形所做的估計。根据日治時代的人口普查,1925年時,客家人佔台灣總人口的15.6%,這是比例最高的時候,但是戰後比例減少,1956年國民党政府首次做台灣人口普查,客家人佔當時台灣人口數的12.5%左右,到目前大約在11%~12%(依1993年資料)之間,總共250萬人左右,多數集中在新竹縣、苗栗縣山區與桃園縣南區,小部份分佈在台中縣、高、屏兩縣與花、東兩地的鄉鎮,另外也有一小部份搬遷到都市散居,以台北、高雄、新竹等市較多。
4.華語系台灣人:人口佔 12.8%,約275萬
華語系台灣人所指的就是所謂「外省人」、「大陸人」的族群,最近開始被一些進步的「本省人」稱為「新住民」,他們原為中國人,來台第一代的入台時間(1945~1949)頂多50年,多數是因為敗戰才被迫逃來台灣。論母語或族群成份非常複雜,實際省籍也很多,其中雖然還有一些與河洛人、客家人講相同母語的人,但是也歸入這個族群,由於他們來台之後被他們的領導集團賦予北京話做為他們共同認同的語,因此北京話成為其族群的文化特徵,而北京話是現在中國話的代表,外國人主要通稱「華語」,所以在這裡稱呼他們是「華語系」。
該系之中,有不少絕對不想做台灣人的人已經再次移民美洲了,留在台灣的第一代與子孫裡,可能在意識上還有多數人不認為自己是台灣人,所以這個族群是否可以歸入「台灣人」,現在尚有爭議。
少數統治多數
以族群來論,華語系「台灣人」是「乞食趕廟公」式的台灣史上,最近的外來新頭家,1945年以後,掌管台灣,實施各種殖民政策,用強制、暴力與恐怖手段來統治原本的台灣人,1980年以後,這些高壓政策才在台灣人的抗爭之下漸漸放鬆,到了1991~1996年之間,其他族群的台灣人才開始收回自由與嶄露,這些外來「廟公」也才真正起步走向本土化。不過在語言、教育、文化、思想等與頭腦意識有關的事物,目前的台灣還掌控在這個族群的手裡,比如本族群做官的比例特別高,尤其做大官,再比如華語依舊是台灣唯一的官方語言與族群共通語,其他族群的語言尚未得到公平、合理的地位與使用權,所以雖然台灣在政治制度方面已經完成民主化,可是依舊是少數統治多數的國度,文化上沒有本土化,台灣就不算脫離殖民化。
華語系的人口數原本比客家人較少,在1956年戰後第一次人口普查的時候尚低於客家人二萬外,但是此時已經比客家人多,目前人數佔台灣總人口數大約13%,275萬左右,這個數目是採用非台灣本島籍做標準,而且扣除嫁給外省人的台灣女人所估計出來的。若真正採用母語標準,那些在無形中被迫變「種」的所謂「新新人類」可能有很多也可以歸入華語系,所以華語系的人口數比例會漲得更高,其他三「大」族群都要大幅降低。
一大兩小數十細
看了以上的介紹,就可以明白所謂「四大族群」的「大」字只是一種話口頭詞,不是用做「大小多少」的「大」,所以將來,被引入台灣的外籍勞工,特別是東南亞來的如「泰勞」、「菲勞」…,假如一直留下來,既使人口不足十萬,也會變做一個「大」,那時就要叫做「台灣五大族群」了。而假使「大」字是用來表示「多少」的話,台灣族群的正確說法應該叫做「一大兩小數十細」。
各族群的經濟地位
台灣族群的經濟力量與地位,一般人的印象是這樣:本省人有錢,外省人有權,但本省人裡面的原住民在兩方面都弱勢,而本省人裡面的「河洛人」在經濟上的實力最雄厚。以整体來看,這個印象大概符合實際,外省人佔軍公教的比例到目前仍然超過她的人口比例甚多,台語族群的河洛人因為人口數是其他族群總合的三倍弱,總經濟力量當然也最上大,所以這個國家的財源主要來自台語族群。
繳稅與人口比例之失衡
講到國家財源,客家族群繳給國家的稅租大約和人口比例相當(稍稍低於人口比例),其他由於原住民族的家庭收入有多數未達納稅標準的比例,所以佔國家稅源的比例就低於人口比例,又由於外省族群進入服務業(包括軍公教)的比例最高,而且服務業可以「享受」免稅政策或是以自由心証報稅的行業較多,所以他們納稅的比例也比人口比例低,而且低很多,這兩個族群所低於族群稅繳比例將近5%的部份,就由台語族群來彌補,亦就是說河洛人納給國家的稅金超過人口比例,將近75%的台語族群繳了差不多80%的稅賦。
平均收入以外省最多,客家其次
以上就整体族群來說是如此,若將各族群分別以家庭為單位和以個人為單位平均下來,除了原住民族不變以外,「漢人」三族群的情形就不同了,根据中央研究院在1991年針對外省人、客家人、河洛人的調查,結論是在經濟地位方面,外省人占優勢,客家人第二,「閩南人」蹲踞牆角。河洛人的每月家庭所得集中在「一萬五到五萬」之間的中低收入;客家人以三~五萬為主;外省人多數是三~七萬之間;而十萬元以上的高收入群裡,以客家人和外省人的比例最多。
外省人依然財大勢大聲音大
有人說看房屋就可以看出一個家庭的經濟力量,目前台語族群有三成沒有自己的厝,客家族群與外省族群大約各佔兩成;但是有兩棟厝的客家人和外省人都差不多各佔10%,而河洛人只有5.6%。即使是以自己自認所屬的階級來看,外省人自認屬高層與中上階層的人有兩成,高出人口比例很多;客家人有 13%,比人口比例多一點;河洛人只有9.7%,算來反而是台灣族群裡面的「大族大弱勢」,這種弱勢還要再被其他族群所喊出來的所謂「福佬沙文主義」鎮壓住,難怪在語言、文化方面,難得超生,所以「咱要出頭天」的『台灣人進行曲』不敢再唱了,台灣人雖然做總統了,外省人依舊是財大勢大聲音大。
----- 1996/09/27台文原作。原台文版發表在1996.11月《茄苳》台文雜誌第15期。收入林央敏著《台語文化釘根書》,前衛出版社。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