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沉東京浮蒲門
位於浙閩交界處的蒼南馬站地區至今流傳著一個傳說:「沉東京,浮蒲門」。
馬站地區舊稱蒲門,相傳古時這裡是一片汪洋,而距蒲門往東的海上有個「東京城」,後來不知什麼緣故沉入海底,蒲門便就此浮了上來,漸漸演化成現在的蒲門平原。至今,一些漁民出海打魚時還能隱約聽到遠處傳來的雞鳴聲,據說那裡就是當年沉入海底的東京城。
這個傳說聽起來很美,但細想起來可能會令人有點疑問,東京城真的存在過嗎?如果存在又會在哪裡?無獨有偶,閩粵地區也有幾個這樣的傳說,其中以廣東汕頭的「沉東京,浮南澳」最引人矚目。央視四套的《走遍中國・走進汕頭》曾報道過一集《東京沉沒之謎》的專題片。他們解釋成兩種原因:一種是自然現象,東京城是因為一次大地震而沉陷海底的; 另一種是文化現象,東京城是南宋末年小皇帝南逃時在這裡修建的行宮,後來南宋王朝以投水的方式滅亡了,東京城也就從此消亡。「沉」是消亡,而「浮」是流浪的意思,形容他們長期在海上漂泊流浪。
按南宋小皇帝逃亡路線來看,他似乎不可能經過蒲門這個地方。如果有,當地的民間傳說裡應該有所反映,甚至會留下一點歷史遺跡。這樣的話, 「沉東京,浮蒲門」或許只能是自然現象。按理說應該是屬於地殼運動,但蒲門是一個海灣,它是由山上泥沙衝擊加上海水長期淤積而成的。以下理由應該可以證明蒲門古時還是一片汪洋:
一是馬站鎮城門村有個叫嶼頭(頂嶼和下嶼的統稱)的地方,有人曾在河底發現過牡蠣殼的痕跡。也有人在鼻頭的田裡挖到過一些貝殼。
二是馬站地區有中岙、岙內等古地名。岙是山與山之間常顯凹形的平地,古時是可以避風泊船的。由於潮汐的緣故,大量的貝殼彙集於此,鼻頭正好在岙內旁邊,發現貝殼也就不足為奇了。
此外,馬站鎮的霞峰村至今還有個「嚴渡將軍」的傳說,裡面就講到很久以前,蒲門岙還是一片汪洋大海,中間有一個渡口,浙閩邊界的來往行人都得經過這個渡口。
所以,蒲門平原的形成跟海上的東京城並無多少關係。那麼漁民出海打魚時聽到遠處的雞鳴聲又該怎麼解釋呢?據我所知,大黃魚閩南話裡又叫「紅雞」,它們產卵的時候,會發出「咯咯」「嗚嗚」的叫聲,這是不是漁民的一種錯覺訛傳呢?或者是他們的漁船臨近臺灣島,而將之誤以為東京城呢?
說了這麼多, 「沉東京,浮蒲門」到底該怎麼解釋呢?我覺得似乎可以從方言上找突破口。馬站地區的方言是閩南話,汕頭南澳島上也是講閩南話。由此看來,這跟閩南人的由來有關係。而閩南人的先祖大部分遷自中原河洛地區,其中以西晉的永嘉之亂,唐代的安史之亂和黃巢起義,北宋的靖康之變四次南遷規模最大、影響最廣。他們帶來的洛陽一帶不同時期的中原漢語與當地原來的閩越方言逐漸形成閩南話。洛陽在隋唐曾為東都(又稱東京),因此, 「沉東京」的「東京」可能是指洛陽。而「沉」除了「水沉」的意思之外,還可以解釋成「陸沉」,就是被敵人佔領了,國土淪喪了。中原人南遷的主要原因不就是「陸沉」嗎?
入閩後的中原人因為戰亂等多種原因又開始向其他地方遷徙,其中一部分人沿著海岸線遷徙到粵東潮汕地區,逐漸形成了潮汕話。到了明清時期,又有大量閩南人遷徙到福建東北部及浙南蒼南、平陽、玉環、洞頭一帶,逐漸形成了「浙南閩語」。馬站地區地處浙閩交界處,唐宋時期,這裡還是一片荒灘,菖蒲叢生,人們取蒲葉編織為門,因稱蒲門。又因其地勢險要,便成為海防要地。到了明洪武年間,為了抗倭,朝廷在這裡修建了蒲壯所城(蒲城),並開闢鹽田發展鹽業。閩南人的這次遷徙正好符合這個時期。因此, 「浮蒲門」是否可以解釋為閩南人漂泊流浪到蒲門呢?
然而,不管是「沉東京,浮南澳」,還是「沉東京,浮蒲門」,這都是後人紀念歷史和先祖的一種方式,寄托了他們對於故土的思念。同時,又蘊含著感嘆人生短暫、世事難料之意。
資料來源 : 百度閩南貼吧
位於浙閩交界處的蒼南馬站地區至今流傳著一個傳說:「沉東京,浮蒲門」。
馬站地區舊稱蒲門,相傳古時這裡是一片汪洋,而距蒲門往東的海上有個「東京城」,後來不知什麼緣故沉入海底,蒲門便就此浮了上來,漸漸演化成現在的蒲門平原。至今,一些漁民出海打魚時還能隱約聽到遠處傳來的雞鳴聲,據說那裡就是當年沉入海底的東京城。
這個傳說聽起來很美,但細想起來可能會令人有點疑問,東京城真的存在過嗎?如果存在又會在哪裡?無獨有偶,閩粵地區也有幾個這樣的傳說,其中以廣東汕頭的「沉東京,浮南澳」最引人矚目。央視四套的《走遍中國・走進汕頭》曾報道過一集《東京沉沒之謎》的專題片。他們解釋成兩種原因:一種是自然現象,東京城是因為一次大地震而沉陷海底的; 另一種是文化現象,東京城是南宋末年小皇帝南逃時在這裡修建的行宮,後來南宋王朝以投水的方式滅亡了,東京城也就從此消亡。「沉」是消亡,而「浮」是流浪的意思,形容他們長期在海上漂泊流浪。
按南宋小皇帝逃亡路線來看,他似乎不可能經過蒲門這個地方。如果有,當地的民間傳說裡應該有所反映,甚至會留下一點歷史遺跡。這樣的話, 「沉東京,浮蒲門」或許只能是自然現象。按理說應該是屬於地殼運動,但蒲門是一個海灣,它是由山上泥沙衝擊加上海水長期淤積而成的。以下理由應該可以證明蒲門古時還是一片汪洋:
一是馬站鎮城門村有個叫嶼頭(頂嶼和下嶼的統稱)的地方,有人曾在河底發現過牡蠣殼的痕跡。也有人在鼻頭的田裡挖到過一些貝殼。
二是馬站地區有中岙、岙內等古地名。岙是山與山之間常顯凹形的平地,古時是可以避風泊船的。由於潮汐的緣故,大量的貝殼彙集於此,鼻頭正好在岙內旁邊,發現貝殼也就不足為奇了。
此外,馬站鎮的霞峰村至今還有個「嚴渡將軍」的傳說,裡面就講到很久以前,蒲門岙還是一片汪洋大海,中間有一個渡口,浙閩邊界的來往行人都得經過這個渡口。
所以,蒲門平原的形成跟海上的東京城並無多少關係。那麼漁民出海打魚時聽到遠處的雞鳴聲又該怎麼解釋呢?據我所知,大黃魚閩南話裡又叫「紅雞」,它們產卵的時候,會發出「咯咯」「嗚嗚」的叫聲,這是不是漁民的一種錯覺訛傳呢?或者是他們的漁船臨近臺灣島,而將之誤以為東京城呢?
說了這麼多, 「沉東京,浮蒲門」到底該怎麼解釋呢?我覺得似乎可以從方言上找突破口。馬站地區的方言是閩南話,汕頭南澳島上也是講閩南話。由此看來,這跟閩南人的由來有關係。而閩南人的先祖大部分遷自中原河洛地區,其中以西晉的永嘉之亂,唐代的安史之亂和黃巢起義,北宋的靖康之變四次南遷規模最大、影響最廣。他們帶來的洛陽一帶不同時期的中原漢語與當地原來的閩越方言逐漸形成閩南話。洛陽在隋唐曾為東都(又稱東京),因此, 「沉東京」的「東京」可能是指洛陽。而「沉」除了「水沉」的意思之外,還可以解釋成「陸沉」,就是被敵人佔領了,國土淪喪了。中原人南遷的主要原因不就是「陸沉」嗎?
入閩後的中原人因為戰亂等多種原因又開始向其他地方遷徙,其中一部分人沿著海岸線遷徙到粵東潮汕地區,逐漸形成了潮汕話。到了明清時期,又有大量閩南人遷徙到福建東北部及浙南蒼南、平陽、玉環、洞頭一帶,逐漸形成了「浙南閩語」。馬站地區地處浙閩交界處,唐宋時期,這裡還是一片荒灘,菖蒲叢生,人們取蒲葉編織為門,因稱蒲門。又因其地勢險要,便成為海防要地。到了明洪武年間,為了抗倭,朝廷在這裡修建了蒲壯所城(蒲城),並開闢鹽田發展鹽業。閩南人的這次遷徙正好符合這個時期。因此, 「浮蒲門」是否可以解釋為閩南人漂泊流浪到蒲門呢?
然而,不管是「沉東京,浮南澳」,還是「沉東京,浮蒲門」,這都是後人紀念歷史和先祖的一種方式,寄托了他們對於故土的思念。同時,又蘊含著感嘆人生短暫、世事難料之意。
資料來源 : 百度閩南貼吧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