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沈 建 德

前中興大學企管系副教授


(續上文)



既然台灣人的血統這麼可疑,而中國又以台灣人是其同胞子民而時時威脅,實在有必要研究,趕快做個了斷,拖,對台灣不利。台灣人的歷史之根已被中國人挖掉,尋根的研究工作,只能從殘餘的細根中推知全貌。這些細根就是歷代開墾田畝面積、殘缺不全的統計資料,前人的遊記、官員的奏摺、學者的研究報告等。為求研究結果正確,本文建立了台灣歷代人口成長的模型,時間從一六二四年荷據開始至一九九五年為止。模型中,就縱的方面而言,在朝代末年或有人口統計的年代設立檢查點,共有十點。就橫的方面而言,在每一個檢查點分別估算漢蕃人口,其總和若和官方統計數目相同,表示可以接受,否則必須大都市研究,直到兩者相符為止。



第一、第二檢查點


台灣歷代人口成長模型(如附件)的第一個檢查點是一六二四年。在此之前閩人來台甚少,據荷蘭水兵的二手傳聞,有許多閩籍移民和平埔女性結婚。不過多數的福建農民,春間來台秋收返回,工作是幫傭性質,流動性很大。據一六三六年的荷人巴城日記,當時在台閩人,向來多數是無業遊民。當年爪哇僑領蘇鳴崗留居台南,獎勵農業,閩農才開始大量定居,以種甘蔗為主。一六四四年清兵入關,不久南下,一六四八年福建戰亂發生飢荒,約八千人來台,亂後又全數離去,說明了台灣並不適合「漢人」居住,若有選擇,他們也會離開。簡單的說,他們不認為台灣是他們的家。這和中國人所宣傳、教育下一代的說法──中國人熱愛台灣,是完全相反的。

瞭解了第一檢查點的背景之後,讓我們檢視蕃族人口。根據日本學者及台灣官方的估計,是時,平埔族及高山族各為二十萬人。但是整個人口模型完成後檢討,發現平埔人口應為二十五萬,再檢討增為三十萬。但基期人口以平埔山地各二十萬計算。另外,人口年增率概以○.七%計算,從檢查點一到檢查點六(一八一一年)全部相同,這也是偏低的估計。因為同時期中國的人口成長率是○.八三九%到一.二七%之間,平均為一.五四%,而當時的福建為○.六一八%到○.八一七%,平均為○.七一七%,不管和中國或福建的平均人口成長率相比,本模型所採計者均較低,蕃口被高估的可能性很小。至於漢人口數的估計,係以開墾田園甲數乘以三.三,亦即每甲扶養力為三.三人。這個數字從檢查點一、二、七的人田比例中得到支持,若依據每甲的年收穫量來判斷,閩粵人口不會低估。因當時農作年僅一熟,產量又低,每甲養三、三人已可能是高估。


一六六一年(第二檢查點),荷蘭投降鄭成功,留下已墾土地八千四百零三甲,以本模型估計,漢人應不超過兩萬七千。這個算法得到荷蘭人證實,它駐台最後一任長官揆一所寫的「被忽視的台灣」書中記載,除婦孺外,有漢人壯丁兩萬五千人。依台灣官方推定,婦孺應有九千人,合計為三萬四千人。但是人口扣掉漢人傭工而土地扣掉平埔人所墾的一小部分之後得到,每甲約當三、三漢人的人田比。必須注意的是,平埔人向以打獵為主,農耕為輔,因此需要廣大土地做為天然鹿場。鹿場開墾之後,獵獲量減少,為了生活必須參與開墾,這個隱藏的現象,到了滿清時代完全顯現出來。可是以中國為主體的歷史,把開墾全歸功於漢人,原住民好像是旁觀者,顛倒事實。所以若一直用三.三乘以官方記載已墾田數做為漢人口數計算,必然是個大錯誤,此事在乾隆年間完全明朗,現階段仍屬正確,暫時表過不提。

鄭成功到了台灣,沒收荷蘭人開墾的田園,佔據了平埔人西拉雅族的土地,蕃人被迫從所居住的台南新港遷至左鎮及高雄旗山。原住新港以東的一支平埔人則遷往玉井。被中國海盜林道乾所屠殺的是西拉雅族,被海盜之子鄭成功所欺凌致有家歸不得的也是西拉雅族。這一族最先和中國接觸,受害也最深,不知道該族的後代,還記得這段歷史否?

或者已經如李登輝所說,只向前看不向後看了?回想起來,當時的平埔和山胞加起來至少有六十二萬人,鄭成功入台初期才有三萬兵,若原住民團結起來,要趕走這個海盜之子並非不可能,歷史總是遺憾的多。



第三檢查點


康熙二十二年(一六八三)滿州人來台統治時,原住民已有六十五萬,這一時點被選為第三個檢查點。早在入台前的一六五六年,滿清為實施對鄭經濟封鎖而頒佈禁海令,「片板不許下水,粒貨不許越疆」。一六六一年鄭氏據台,滿清更進一步實施遷界,北起遼東,南至廣東,所有海岸地區二、三十里的居民,必須向內陸遷移,堅壁清野,以期鄭氏「海上食盡,鳥獸散」。因此,本來多是光棍的鄭軍求偶更難,除非娶蕃婆,來台平民亦然。而鄭氏移交滿清的田園有一萬八千四百五十四甲,意味著閩人有六萬多,軍人及官員除外。據聞,這些人是「難民與流氓集團」,對台灣五日京兆之心,和荷蘭時代來台那批初無二致。想成家,結婚對象不挑剔,不結婚也無所謂。因此,娶蕃女或是獨身應是最普遍的現象,猶如現在的老芋仔,在台灣留下純漢種的可能性相當低。

即使所傳純漢,滿人來台之後,立即把鄭氏官僚、家眷、軍隊及漢人遣回其國內,斷絕反清禍根,可能一人不留。據「華夷變態」敘述,一六八八年的台灣,僅有數千漢人居住。這些漢人可能是一六八七年偷渡來台,想搶先佔有鄭氏所留下已開墾的土地的那一批粵籍亡命之徒,或者是娶了平埔妻而獲准留台的閩籍移民,或者兩者都有,不得而知。但是可以確定的是一六八八年時,在台漢人僅數千人,而原住民已有七十多萬,加上禁止移民的聖旨,你認為這幾千個漢人的結婚對象會是誰?

漢蕃的人口及性別比例如上述,土地開墾的情形在郁永河的「裨海紀遊」裏,有此記載:一六九三年時,台南縣佳里鎮以北,全都是平埔人部落,幾無漢人足跡。可是當年的「台灣府志」等卻記載著,嘉義縣開墾了八千八百六十六甲,這明顯的表示,平埔人(此區為洪雅族),為了生存,不得不把原來打獵的鹿場、麻地闢為農田,因為他們的人口從荷蘭入台算起,已增加了五成以上。「台灣府志」的此項記載,也證明了前文所說,墾荒不是漢人的專利,把所有開墾農田甲數乘以三、三計算漢人口確是嚴重高估。因此,我們必須在本模型中扣掉平埔人所開發的才可糾正錯誤。


文獻會統計,在康熙四十九年(一七一○)時,台灣的開發,除鳳山、台南、嘉義已完成之外,尚包括雲林、及一小部分的彰化、台中、苗栗、新竹、桃園等地,面積三萬多甲;一七一七年開墾的「先鋒」部隊到達台北。郁永河告訴我們,一六九三年時台南以北,除了平埔人的聚落(稱為蕃社)以外,都是一片蠻荒的原始狀態,開墾不易,不見漢人蹤影。短短的二十三年間,不但開墾了嘉義、雲林,而且一路北上直到桃園,每個大聚落都有開墾的痕跡,七年之後到達台北。依照中國學者的說法,這是偷渡客大量湧入的結果。可是他們都忘了,一七一七年時的原住民人口,估計有九十多萬人,將近荷蘭時代的兩倍,即使中國流民不來,他們的生活空間已經縮小了一半,若開墾全為漢民所為,則生活空間只剩四分之一。這是假定原住民也是以農為生得到的結論。若他們仍以打獵為生,山胞可能還無問題,平埔族的蕃社都已被墾完,動物也趕走,生活空間等於零。可是記錄上只看到小規模的平埔族遷移,而且還是一七四四年以後的事。因此,我們寧可相信地是平埔族自己開墾,因為該族當時的人口有五十二萬以上,而且土地所權都在他們手上,滿清政府也禁止漢人進入開墾。

假使平埔族自己不開墾,蕃社的鹿場、麻地,有可能像鄭成功時代,被中國來的軍民當成荒地而被霸耕,台南西拉雅族被迫退入山中討生活,是活生生的例子。除此之外,鄭軍在恆春、鳳山、嘉義、斗六、彰化、台中、新竹、台北、基隆等地侵佔平埔人的土地謂之屯田的歷史,使嘉義的洪雅族、彰化的巴布薩、台中的巴札海、巴布拉、新竹的道卡斯、台北的雷朗、凱達格蘭等平埔族人,不得不提高警覺。因為他們還摸不清滿州人的底細,好歹先開墾了以後才有理由佔有,免得鹿場荒著被徵收。因此,這些證據顯示,平埔人害怕田地被沒收才是台灣開墾的原動力,不是漢人。漢人在台灣無田可墾還回去中國,平埔人若無田可墾就無路可走。因此,中國學者的論點似乎是站在中國政府想強佔台灣的立場而發,不是根據客觀的事實做推論,實在使人感慨文人也無法保存學術良知。

若堅持台地為漢人所墾,則勢必有一大批漢人男子逗留台灣。然而我們知道,從一六五六年起至一七三二年第一次解除接眷令為止的七十六年間,他們除了和蕃女牽手之外,只有光棍到死。這個事實有藍鼎元一七二八年的「經理台灣疏」為證:當時的台灣「自北路諸羅(嘉義)、彰化以上,淡水、雞籠(基隆)、山後千有餘者,通共婦女不及數百人;南路鳳山、新園、瑯嶠(恆春)以下四、五百里,婦女亦不及數百人」。這兩個地區當時已開墾萬餘甲,每甲以三.三人計算,可能的漢人應有三萬餘光棍,因為婦女總數才一千多,約佔男性的三%。九十七%的男性不娶蕃女不能傳宗接代,娶了蕃女,後代已不是純種漢人而是半蕃。所以我們得到的結論是,若地為蕃所墾,則依每甲三.三人所算出的人口應屬全蕃,若地為漢墾,算出的人口屬於半蕃,都不是漢人,只是這些半蕃因為父親的關係而冠漢姓,如此而已。但是,據瞭解,半蕃都不認為自己是蕃而是漢人,不管身上蕃血可能已有九十九%。



第四檢查點


乾隆二十一年(一七五六)是本模型第四個檢查點,因為在這一年,台灣的總人口才有官方的統計做為依據,在此之前的都是用各種標準估計出來,前已述及不再重複。由於官方的人口統計只有總數,不分男女、蕃漢,要為台灣血統尋根,必須研究分析。當年閩浙總督喀爾吉善有關台灣人口的奏摺這樣說:「台灣府屬實在土著流寓并社番共八萬四千六百一十一戶大小男婦共六十六萬一百四十七名口」。這是目前最詳細的官方資料,男女、漢蕃各多少無兩個知道。而此處所指「社蕃」係平埔族,山地蕃人口奏摺並不計入。雖然如此,漢蕃人口從本模型卻可分辨出來,那就是:以○.七%成長率估算此時的蕃口,得知平埔族有六十九萬,高山族五十萬。此時的墾地已有六萬甲,乘以三.三,得到二十萬(折出平埔人口十四萬剩六萬),三族共計一百二十五萬,是當時台灣人口,奏摺所報嚴重偏低。



第五檢查點


一七八二滿清據台百周年,是第五檢查點。當年清國福建巡撫的奏摺之中,亦未將山胞人口列入。奏摺的漢族及平埔人口為九十一萬,而本人口模型估算出的兩族人口也是九十一萬,證明了模型的正確性。

滿清的人口奏摺包括蕃民,最近才被公開,以前中國國民黨的教育是,除了現在住在山上的山胞以外,台灣人都是中國人,中國共產黨也一樣。這兩黨的代表性人物沈君山和江澤民,一九九二年一月二十九日在北京的談話內容,證明兩黨的教育成功。沈說,台灣獨立派或許可以稱做台灣民族主義者。江問:「什麼台灣民族主義?是不是高山族?


除了高山族,不都是兩個中國去的中國人嗎?」沈答:「高山族不過三十五萬,也不搞獨立,現在台灣的居民九十八%都是從大陸移民過去,但有人認為台灣原來是一片蠻荒之地,是他們祖先開發出來的」。沈、江兩人顯然還知道當時已經公開的滿清台灣人口奏摺,也不知道台灣是平埔人開發的歷史。

知道奏摺的中、台兩地中國學者的態度又如何呢?刻意淡化、隱瞞。中共「學者」鄧孔昭,在其「清政府禁止沿海人民偷渡台灣和禁止赴台者攜眷的政策及其對台灣人口的影響」文中,赤裸裸的說,奏摺的數字包括社蕃的人口,而鄧文所引資料皆為漢族人口,為方便比較人口的增長率,暫時不採用。其實,從頭到尾,鄧文都未提及蕃口,故意抹煞。台灣的中國學者也都隱瞞事實,例子很多。有一篇以前述奏摺為主體,討論台灣人口的效率上承認,奏摺上的人口包括漢人和原住民,但他的結論還是,「漢族人口在台灣的成長,立下台灣土地以漢族為主的基礎,雖經日本五十年的佔據,也沒有辦法改變這一事實」。他們應該知道,一七八二年時,平埔和山胞加起來已經超過一百四十一萬,漢蕃混雜只有九萬,總人口一百五十一萬。由此可知漢族人口是絕對的少數,實不必等到把漢人從漢蕃混雜人口之中分出來就可知道。「漢蕃混雜」人口是由已墾甲數乘三.三得到的數字。本來全數計為漢族人口,後因發現平埔人可能才是開墾的主角,因此以混雜人口處理,再根據事實,把這部分的漢蕃人口析離。


把漢蕃從兩者混雜人口之中分開的當時,我們發現有一大片灰色地帶,那就是漢蕃混血兒。混血的事實由來已久,嚴重的影響原住民人口。所以乾隆二年滿清頒佈「戶律婚姻嫁娶違律主謀人罪附例」,它規定,台灣漢人不得與蕃人結親,違者離異,並打一百大板。「蕃俗六考」對漢蕃婚姻的影響也有敘述:「納蕃女為妻亡,以致蕃民老而無妻,各社人口日就衰微」。此處,蕃社的衰微,不就是漢蕃混血嬰兒潮的明證嗎?這兩百多年前的混血嬰兒潮中的嬰兒,有多少人是當今自稱是「漢」的台灣人的祖先?他們的子孫是否也和他們一樣,必須娶蕃女才能傳宗接代,而使今之在台「漢人」血液成份,有七十五%到九十九%的蕃血?

有唐山公的蕃孫固然漢姓,沒有唐山公者也可有漢姓。乾隆二十三年對平埔族的賜姓前已提及。對山胞賜姓比較晚,因和漢人接觸的時間比較晚。有案可查的是在道光六年(一八二六)及光緒元年(一八七五)等。所謂賜姓,就是一種命令,不得不接受。潘姓的「潘」字拆開,有水、有田、有米最得青睞,平埔、山胞皆然。道光六年賜姓挑竹苗地區的賽夏族,姓氏包括,高、朱、夏、樟、蟹、日、豆、錢、豐、潘、絲等。光緒元年賜姓恆春排灣族頭目漢名「潘文杰」。光緒十二年,台中縣泰雅族頭目被賜姓「白」。其他山胞種族可能也被賜姓,只是未能一一收集而已。由此可見,不管原住民有沒有和漢人混血,自乾隆二十三年(一七五八)起,就開始有人冠漢姓,用姓氏很難區分漢人或平埔。一八二六年之後分辨山胞也開始有困難。既然一、兩百年前台灣原住民就被改裝成中國人,後生的新人類或新新人類,總會知道原來他們是平埔或山胞呢?



第六檢查點


台灣人口成長模型的第六個檢查點為嘉慶十六年(一八一一)。當時台灣人口的版本有三:連橫的兩百萬、文獻會的一九四萬、中共的一九○萬。而本模型估出之人口為一百九十萬多,加上澎湖人口六萬後,和文獻會版本較接近。從這個總數來看,嘉慶十六年已把山胞人口計入。為何乾隆時不計而他的兒子嘉慶卻計,理由何在?從日人伊能嘉矩所著「台灣文化志」下卷可知,全台一百九十五個鄉鎮(鄭、清時稱為堡或里),有一百六十九個平地鄉鎮,在乾隆時代就已開墾完畢,嘉慶以後所開墾的是南投、宜蘭、台東、花蓮、恆春等山地區域,或距離堡、里較遠交通不便的「蕃地」。依大清會典(滿清法律):「回、番(包括西藏及台灣山胞)、黎、猺、夷人等,久經向化者,皆按丁編號民數」。根據這條清國律令的規定,山胞進入台灣的人口統計之中乃勢所必然。滿州人還算坦白,日本人、中國人等外來統治者故意隱瞞事實,用筆把原住民消滅,使台灣人永遠忘記自己的祖先,好供其驅使。

平埔人在乾隆時就已「向化」,是不爭的事實,最簡單的依據有二:一為所住西部平原的蕃社均被開發成堡或里;二為乾隆賜姓。山地人何時向化則不得而知。有案可稽者為光緒十三年(一八八八)的十四萬八千人,以當時將近有一百萬人口的山胞而言,實屬微不足道。嘉慶十六年(一八一一)時的人口統計把全部山胞人口列入,莫非當時的山胞已經全數向化?或者只是清國官員好大喜功,把未向化者也列為向化,以向滿州人表功?從一八七一年的清日兩國交涉可瞭解,是官員浮報。當年因有日本向清國抗議恆春蕃殺死在該地發生船難的琉球人,清國大臣毛昶熙回答:「生蕃既我化外,伐與不伐,惟貴國自裁之」。可見平埔人投降了滿清,而山地人沒有,他們的居住地面積為台灣的三分之二。若中共以繼承滿清為理由,對台主張有主權,相關部分僅三分之一,何況滿州人早在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將台灣讓給日本,繼承並非事實。


談到平埔人,他們也不是全部投降滿清。台灣西部平原本來都是他們「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或為鹿場或為麻地,都是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開墾之後,必須以農耕為主,打獵變成休閒活動。過不慣新的生活方式,或受到政治迫害者往山區遷移。除前述受中國海盜林道乾,鄭成功迫害的西拉雅族大遷徙之外,一七四四年前後,這些人的後代有的遷入高雄縣的杉林、荖濃、甲仙,把原住於此的山地曹族趕向深山;有的遷往玉井;有的遷往埔里。這是台灣南部的情形。在台灣北部,一七○九年「漢人」進入之後,並未有平埔人遷走的記錄。在中部有些遷往埔里、宜蘭,再遷羅東、花蓮。台東的平埔人係在一八二九年,由屏東枋寮越中央山脈而到此。這些遷移的規模都不大,多者千人,少者百人或數十人,守著原住蕃社或鄰近地區者居多,可能有九成以上,可見平埔人「務實派」多,「基本教義派」少。由於平埔人不搬家,故西部平原的血統仍舊以平埔為主流。怪不得今日政壇上務實者多,基本教義派少;獨派少,而維持現狀者多。平埔血為主流的現象說明了,在文化上他們被中國人以政治的力量強制同化,在血液上,漢人卻被平埔或山胞溶化,無知且虛榮的平埔、山胞後代,竟自稱是中國人。



第七檢查點


馬關條約的締結前兩年(一八九三)第七檢查點。當時清國對台的人口統計結果有兩百五十四萬,全計為「漢人」,但由人口模型分析得知,平埔、山地人為兩百三十萬,漢蕃混雜難分者二十四萬。根據滿清的檔案,當時開墾農累計有三十六萬甲,平均每甲可養活七人多,和本模型的計算基礎每甲三.三人相較,每甲扶養力一倍有餘。經查發現,這三十六萬甲在日人接收後清丈的結果是七十七萬甲,證明每甲三.三人的計算方式,直到清末仍可適用。


清、日兩國對台土地資料所以有如此鉅大差別,原因在於清國禁止台灣蕃地的開發,而當時台灣無處不是蕃地。滿清的土地登記只是對偷墾或蕃墾的追認,離平埔蕃社較遠之地均視為蕃界,免稅,不計入開墾田園。康熙六十一年(一七二二)第一次立碑在「非蕃界」四周,禁止漢人(或混血半蕃)越界入墾蕃地。隨時間的推移,蕃界越墾越多,界碑不得不向原蕃界移入,產生新界線,蕃界縮小。如此前後四次,直到乾隆五十五年(一七九○)。當時乾隆發現,台灣已墾十萬甲,其中有三千七百三十四甲(約佔三%)越界開墾。可見未登錄者到乾隆末年仍舊很有限,本模型以滿清登錄的土地甲數換算可能的漢移民,只計算到嘉慶十一年(一八一一),縱有誤差也可能只在十%以內,對依此估計出來的漢人口影響不大。不像三十六萬甲和七十七萬甲之差(四十一萬甲)那麼離譜。

但是,從日人清丈出來的這四十一萬隱藏田園屬於「蕃地」,是平埔和山胞所共有。依此換算可知,此「蕃地」內的山胞九十七萬,平埔三十八萬。「蕃地」外的平埔有九十五萬,他們可能是安土重遷,留住原來蕃社(此時已被開發)者的後代吧。一八一一年之後人口成長遲緩,只有○.三%,顯示移民不再,新增墾地應是在地人口開拓,不再據之計算中國移民人口。一八一一年的農田,估計有十一萬八千甲,以此算出之漢蕃待分僅三十八萬,其中包括大部分的半蕃。


根據以上的分析,台灣的人口當中漢人所佔甚微,為何史籍所載清初就有數十萬人來台?若這批移民以九十萬計算,到現在其子孫就有兩千一百萬,真的如江澤民所說,除了二%的山地人以外,台灣人都是從中國過去的中國人了。到底問題出在那裡?主要是漢人多流動人口。典籍記載,因滿人不淮漢人來台定居,和荷蘭人一樣,惟恐政權不穩,所以粵籍流民來台只能扮演傭工的角色,「饑來飽去」,「人眾不下數十萬,皆無妻孥」,「春季赴台耕種,秋收回籍」。閩籍來台較早,和蕃女婚配而有田可耕者不少,而羅漢腳更不在話下,強者為盜,弱者為偷,所以,從康熙三十五年(一六九六)起到光緒十四年(一八八八)為止,不到兩百年期間內,發生了七十三起民變及械鬥,其中以朱一貴和林爽文之亂規模最大,查看事平之後叛亂犯的供辭發現,皆為單身男性,林爽文除外。



第八、第九檢查點


日本投降的前兩年(一九四三),台灣的人口為六○三萬,這是第八檢查點。這時的平埔加山胞應有五百四十五萬,可是在日人的統計只出現山胞,而且只有十六萬。在一九三五年的人口普查中,還有生番十五萬、熟番五萬的字樣,其餘標示為福建系人和廣東系人,可知平埔(熟番)暗中消失之快。其實不管生番、熟番、福建系、廣東系,主要構成人種都是平埔和山胞,只因賜漢姓的滿清政策成功,連精明的日本人也被瞞過了。以訛傳訛的結果,到現在知道自己真正祖宗的台灣人百不得一。


一九四三年日本據台最後一次的人口統計指出,僑居台灣的中國女性有一萬八,男性三萬三。一九四九年蔣介石兵敗逃難到台灣,跟隨他一起來的中國人,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好像有兩百萬軍民。事實上沒有。據一九五六年(第九檢查點)的「台閩地區戶口普查」,在台中國人只有九十四萬,包括軍隊,及大陳撤退的難民。這裏面,女性只有二十一萬,因此不少老芋仔必須往山上找配偶,否則面臨絕後。事實上,有相當多的蔣軍像當年的鄭軍一樣,娶蕃女以傳嗣。



第十檢查點


最後一個檢查點是一九九五年,根據一九五六年依性別析出之難民數,加上日據時代「滾存」的華僑移民,男女配對之後,依二.一六五%成長率核算,可能的龍種的有一五五萬。若考慮到實際上可能有一成以上的龍女,像尤清、陳定南的太太一樣,下嫁蕃人或半蕃的後代,則純種中國人在今日只有一百二十四萬,佔總人口的五.八%。若以更嚴格的標準來看中國人,他們必須是真正的漢人,生長於黃河中下游,河南、河北、山西、陝西四個省份,或兩個該區逃出的難民。依據一九五六年的戶口普查,中原地區逃出的女性有三萬五千,男性五萬三,但也只能配成三萬五千對,其後代才是純粹的漢人。是則,今日在台的真正漢人只有九萬七千,佔○.四五%。台灣人口的今貌為,平埔和山胞合計達一千六百四十六萬,佔七七.四%的總人口數;漢蕃待分三百五十八萬,佔一十六.八%,台灣的現住人口中,有九十四%以上,不是平埔就是山胞的後裔,和沈君山、江澤民所言,除了二%的山地人以外,台灣人都是中國人的說法完全相反。只要你的祖先巷在清國把台灣讓給日本以前就來台灣定居,那麼你必然是蕃族的後代,例外很少,唯一的差別是蕃血百分比的高低而已。在台灣只有全蕃和半蕃之別鄉力並無閩、客之分。




結  論


從七千年的台灣歷史來看,平埔和山胞悠遊歲月六千多年,近四百年才受到外界的干擾。荷蘭、鄭成功來把他們的土地奪去,使他們學會了耕種。等滿清趕走鄭氏及所有漢人之後,在台南、高雄的平埔先祖,趕快鄭氏遺留的田畝接收過來,台南以北的平埔則開始墾荒,惟恐不開墾,滿州人會像鄭軍來把他們的荒地佔去屯田。這是人類生存的本能,也是台灣全島開發的原動力。可是以漢族為中心所寫的歷史,卻說台灣為漢人所墾。


對照中國所稱開墾出的堡或里,正是昔日平埔人所居住的蕃主原址。到滿清中葉所墾的一百九十五堡里,個個莫不如此。例如,台南新化,鄭成功之前稱為大目降社,鄭氏開墾後改為大目降里;西螺社改為西螺堡;南投主改為南投堡;八里坌社改為八里坌堡;大雞籠社改為基隆堡等等。從舊社名就可知道新地名原來是什麼族人的土地。其他例子還很多,大部分和原始社名不同,不能一望便知其由來。大概這是外來政權統治台灣的共同手法吧,目的在使平埔人忘記自己是誰。國民黨外來政權也一樣,來台後拼命改地名。


平埔人選擇蕃社為開墾地點實有其理由。第一,離住所近。第二,因為是蕃社,交通必然比較方便,運送笨重的農產品不成問題。離開蕃社就是一片蠻荒,徒手走路都有困難,況且運送作物。我們知道乾隆末,台灣把蕃社開發完畢,共一九五堡里,十萬甲土地。很顯然,乾隆後的開發,必然由這一九五點,向每一點的外圍發展,開墾到那裏,路就築到那裏。不管是點內或點外,土地都是平埔人的,開墾不由平埔人主導根本不可能,閩、客實居於被動地位,因為滿清禁止漢人入墾蕃地。漢人進入蕃地的最主要方法是娶平埔妻而得到土地,其次用騙的。但用這些方式得到的土地,和整體比較起來仍是少數,而且以閩藉居多。所以,閩籍有妻,粵籍無妻。


支持這個看法的有力證明是,一七三二年藍鼎元所寫的「粵中風聞台灣專論」。他說:「廣東潮、惠人民在台種地傭工,人眾不下數十萬,皆無妻孥」。另外,「論治台灣事宜書」中也提到,粵籍赴台當傭工者,每村落聚集千人或數百人。想必是替平埔人或平埔的閩籍女婿打雜吧。在這裏必須挑出一個重要的議題,在滿清禁止接眷的命令仍舊有效時,為什麼閩籍移民有妻,而粵籍移民無妻?假使閩籍有漢妻,粵籍必然也會有,一有一無的情形,唯有閩籍所娶的是蕃妻才有可能發生。這個事實證明了台灣血統以原住民為絕對主流的結論,可信度相當高。


在這個前提之下,大福佬沙文主義變得很荒謬,因為不但是福佬,連客家也要到五.八%這一小群去找,真正的漢人寥寥可數。因此,在台灣只有大平埔沙文主義,或大山地沙文主義,但願山胞不要妄自菲薄。有蕃人血統的假漢人也不要因染蕃血而自卑,種族沒有尊卑,人格才有高下,唯有自尊人家才會尊敬你。河洛話、客家話都不是台灣人的母語,北京話更加不是,平埔人的母語已被滿州人和閩南人消滅。鄭式據台二十三年,他是閩南人,屠殺台灣人的先祖有七次,平均三年就有一次大劫。祖先被屠殺,台灣人還供奉鄭為民族英雄,在滿州人的忠烈祠,不知有沒有岳飛的靈位?滿州人据台兩百一十二年,屠殺二十五次,荷蘭、日本等外來統治者,也都曾不止一次的屠殺台灣先祖。可是居然有那麼多台灣人強顏事仇還認賊作父,說什麼台灣人就是中國人。當台灣的文化和血統被中國有計劃的消滅,並且換上偽裝的中國文化和血統時,李登輝竟然敢在桃園向全世界宣佈:台灣和中國沒有民族和文化上的認同問題,並且反對台灣獨立。做為台灣子民的你我,實有責任把台灣恢復原貌。


在歷史的照妖鏡之下,「台灣人都是中國人」的謊言立刻現形。四百年以前,台灣沒有中國人的蹤跡。之後,中國有人來台,但所佔台灣人口比例微乎其微。根據本人口模型,在荷蘭時代為二%,鄭氏時代四%。滿清入台後禁止漢民遷台,來者多為偷渡客,單身男性,其後代多為混血種,即使是混血也只佔十六%的總人口數,而這十六%之中,蕃血是主流,漢血的成份在十%以下,日據時代台灣人口的漢血成份其百分比亦為個位數。而目前在台的純種漢人五.八%而已。這些事實證明中國人是偽造歷史的專家。留在台灣的中國血液不超過十%,而留在台灣的中國人不超過五.八%,中國人在台灣是十足的少數民族。少數人為了統治多數人,就把異族也說成中國人。在中國大陸,所謂的漢人也以同一手法欺騙居多數人口的滿蒙回藏苗等族人,使他們相信自己是中國人而甘心被統治。


中國人以捏造的歷史和血緣,使台灣人認中國賊為父。而中國賊現居然又以這虛構的血緣為理由,恐嚇台灣人不接受中國賊統治就是分裂國土,不惜以武力毀滅台灣。面對這種情形,台灣人若再不起來和中國賊好好算這筆帳,對不起祖先,也對不起子孫,更對不起自己。




附件二

台灣人口成長模型一六二四─一九九五各檢查點計算表

單位:萬人


檢查點 1624

山地人口:20萬
平埔人口:20萬→25萬→30萬
閩籍人口:1萬
平埔人口25萬=720+563×0.75÷2=25.859736

720及563由漢基模取用,0.75係蕃血在漢蕃待分中的比率,由漢基模及蕃基模成立後得到之保守估計。

平埔人口30=25+  14.6736  去尾數 50.2249÷20



檢查點 1624-1661 計37年

山地人口25.8893=(1.007)37×20
平埔人口31.5213=(1.007)37×25-8.403
閩籍人口2.7729=8.403×3.3

* 8.403係開墾甲數,假設每一閩人娶一平埔,每甲一閩男。

2.7729萬為閩男及其家屬留台人數,其餘和佬皆為臨時工或流浪漢。平埔人數應高於31.5213。



檢查點 1661-1683 計22年

山地人口30.1834萬=(1.007)22×25.8893
平埔人口35.7444萬=(1.007)22×1.5213-1.0051甲(本期開墾數)
平埔人口應加6.0898=(8403+1.0051)×3.3因鄭軍被遣返中國,平埔接手田園而非漢墾。



檢查點 1683-1756 計73年

山地人口50.2249萬=(1.007)73×30.1834
平埔人口應加10.1333=(1.007)73×6.0898及4.5403=(8866甲×3.3)×(1.007)63因8866甲為平埔所(嘉義區)。
漢蕃待分人口10.3158萬=20.4491(3.3×累積墾數)-10.3333,應再減1.5403(蕃墾當量)



檢查點 1756-1782 計26年

山地人口60.2123萬=(1.007)26×50.2249
平埔人口63.9893萬=(1.007)26×55.1271-21000(甲)加12.1483及5.4431理由同前

漢蕃待分人口27.3791萬=累計甲數×3.3
應減12.1483及5.4431平埔墾數當量



檢查點 1782-1811 計29年

山地人口72.8884萬=實際人口190.1833-漢蕃待分38.9588-平埔78.3361
平埔人口78.3361萬=(1.007)29×63.9893應再加14.8720及6.6634理由同前

漢蕃待分人口38.9588=累計墾數×3.3應減14.8720及6.6634判屬平埔部分



檢查點 1811-1893 計82年

山地人口97.0696萬=(1.0035)82×72.8884
平埔人口104.3264萬=(1.0035)82×78.3361

應再加19.8058及8.8740理由同前,為1683及1693二次檢討判屬平埔部分之當期人口

漢蕃待分人口53.1789萬=實際人口254.5731萬-山地97.0696-平埔104.3264。 應再減 19.8058及8.8740



檢查點 1893-1943 計50年

山地人口229.9693萬=(1.0174)50×97.0696
平埔人口247.1572萬=(1.0174)50×104.3246

應加46.9222及21.0235理由同前

漢蕃待分人口125.9870萬=(1.0174)50×53.1789

應再減46.9222及21.0235判屬平埔部分人口成長至本期數目。



檢查點 1943-1956 計13年

山地人口301.3037萬=(1.021)13×229.9693
平埔人口323.8235萬=(1.021)13×247.1575

應再加61.4770及27.5448理由同前

漢蕃待分人口298.2750=實際人口923.4012-山地301.3037-平埔323.8235
應再減61.4770及27.5448理由同前



檢查點 1956-1995 計39年

山地人口694.6849=(1.02165)39×301.3037
平埔人口746.6065=(1.02165)39×323.8235

應再加141.7411及63.5072理由同前,合計為951.8548

漢蕃待分人口687.6995=估計總人口
2128.9909-山地694.6849-平埔746.6065

應再減141.7411及63.5072等於358.1403

再減:
a. 中國人99.3011=(21.5348×2配對)×(1.02165)39
b. 單身中國男性44.6560=88.1658(1956中國人在台人數)-(21.5348×2)
c. 日據時代滾入華僑11.4316=(6.3758-1.4176單身)×(1.02165)39
d. 清國滾存漢人估計數31.7197=13.7577(1956年數字)×(1.02165)39可能都已混血而不計可能的在台中國人數124.3109=(a+b+c)×80%,亦即有20%因單身死亡或者和台灣人混血。




參考書目

一、說明:
本研究係以自創模型,確定台灣主要族群人口在歷史上的相互關係之後再確定各族人口。因此,基期的人口估計、各期的人口成長率,及開墾田園甲數,直接影響到模型的正確性,茲就這三個變數的採用說明如下:

1.基期(一六二四年)人口估計:依日本學者中村孝志及森丑之助的估計,平埔族為二十萬以上。本模型最初以二十萬計算,待第一次模型完成之後修正為二十五萬,第二次再修正為三十萬。而高山族人口,文獻會估計為十五至二十萬,就以二十萬計算。

2.人口成長率:依文獻會及廈門大學台灣研究所的論文加以修正而成。
a.一六五○─一八一一年:文獻會資料為二.二%─三%。這種高成長實因原住民的平埔族和高山族原先不歸化,故滿清未將他們計入人口。後因人口增加資源不足,原來的蕃社開墾為農田,成為新的行政中心,而此時的蕃口被認為是已經向化,因此計入滿清的人口統計之中,使人口數字急速增加,並不是所謂的閩粵移民潮所造成,事實上並沒有所謂的移民潮。因此,文獻會的資料不予採用,而採同時期中國大陸及福建省人口成長率之較低者再予酌減。前者之平均為一.○四六五%,而後者為○.七一七五%,為求簡化計算及保守起見,就以○.七%為本模型本期間內各族之人口成長率。
b.一八一二─一九九五年:此期內皆有官方的人口統計,可計算出本模型內各檢查點的實際人口成長率。

3.開墾田園甲數:文獻會已依各縣誌及官方記錄做成統計,故以該會資料為準。若計算人口的期間無統計資料者,依該會前後期的資料,依實際情形自行估計。

4.澎湖人口:在一八一一年為五萬九千多,而到了一九九五年底亦只九萬人,因此本研究不另外處理。


二、書目:

「台灣省通志」:卷一土地志疆域篇,文獻會。
卷二人民志人口篇氏族篇,同右。
卷三政事志衛生篇外事篇戶政篇行政篇軍事篇地政篇,同右。
卷四經濟志水利篇商業篇財政篇農業篇物價篇礦業篇,同右。
卷七人物志宦績篇,同右。
卷八同冑志平埔篇族群分類分佈篇歷代治理篇,同右。
卷九革命志驅荷篇拒清篇,同右。
施琅:「靖海紀事」下卷,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黃淑璥: 「台海使槎錄」,同右。
郁永河:「裨海紀遊」,同右。
藍鼎元:「平台紀略」,同右。
黃逢昶: 「台灣生熟番紀事」,同右。
「清一統志台灣府」,同右。
「福建通志台灣府」,同右。
「清中稿台灣資料集輯」,同右。
「治台必告錄」,同右。
陳夢林:「諸羅縣志」,嘉義縣政府。
伊能嘉矩:「台灣文化志」,文獻會。
連橫:「台灣通中」,眾文。
陳孔立:「台灣研究十年」,博遠。
「台灣歷史綱要」,五洲圖書,北京。
趙振績:「閩系源流與台灣之關係,聯合報,第四屆亞洲族譜學術研討會會議記錄。

陳亦榮:「清代漢人在台灣塘遷徙之類型」,同右。
石萬壽:「羅漢內門里的漢移民與系譜」,同右。
黃典權:「族譜在南明台灣史研究上的功能」,同右。
柳立言:「論族譜選錄人物的標準」,同右。
「育嬰堂與清代台灣的兒童救濟事業」,台灣史蹟源流研究中心,研究班論文集。

徐鐵民:「台灣與大陸的地緣關係」,同右。
王國璠:「台灣姓氏源流」,同右。
王國璠:「台灣叢談」,同右。
洪安全:「清高宗時期的台灣人口資料」,故宮台灣史料概述論文集。
「明清史料」戊篇第二本,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曹永和:「台灣早期歷史研究」,聯經。
蘇同炳:「台灣史話」,中央文物。
「台灣史蹟源流」,青年日報。
戴炎輝:「清代台灣之鄉治」,聯經。
陳紹馨:「台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聯經。
「清國人入境台灣條例實施細則」,台灣總督府檔案。
「重修福建台灣府志」卷七,大通。
「泉州府志選錄」,大通。
毛一波:「台灣文化源流」,台灣新聞處。
陳漢光:「台灣移民史略」,國立歷史博物館。
郭廷以:「台灣的開發和現代化」,正中,「近代的台灣」。
「台閩人口統計月刊」:「內政部」。
中村孝志:「荷蘭時代的台灣番社戶口表」,台灣風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vepuppy9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