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廣府地區各姓氏族譜大多記載自己的祖先來自粵北的南雄珠璣巷,珠璣巷是北方漢族人到廣東的一個重要落腳點,是南雄縣城的一條街,再往北約40華里就到梅關。兩宋時期,有兩次大的移民遷徙,一次為北宋末;一次為宋末元初,(另一種說法:南宋初有大量移民南遷,特別是到了宋末更多)。傳說由於南宋末年賈似道迫害,他們由南雄再度南下,遷入珠江流域,從而導致廣府地區原先越族人基本被漢族同化。珠璣巷移民的組織者是有知識的士人,是有計劃的遷移;遷民大多數有充足的資本是富民;移民有政府和群眾的支持。宋代以前開發珠江三角洲只在邊緣的平原、谷地、台地等地方(滄海桑田,那時的陸地比現在小得多,尤其西岸)。三角洲平原因年年受淹,故稱潮田,收成不穩定。入宋以後,三角洲的潮田因人,使得潮田成為收成穩定的高產田。以開墾荒灘、海灘為特徵;以諸堤護田為技術,珠璣巷移民創造了築堤護田的技術是我國水利史上的一大功績。


雷州半島的湛江赤坎在被法國佔領之前還是閩語的天下,農民說雷州話,商人說閩南話、潮州話(儘管對雷州話沒有明顯的影響)!由於廣州灣法租界時期(1899-1945)大量粵語人口擁入,閩商、潮商的經濟地位也被粵語商人所取代,解放前赤坎已通行粵語了。今日漫步於昔日繁華的福建街、潮州街、潮州塘已然盡是白話,到了市郊的福建村所聽到的只不過是和周圍農村一樣的雷州話。至於霞山區的粵語(大概是廣東最南的粵語方言島)也是來自赤坎,所幸的是當地的雷州話人口眾多(佔人數三分之二),操雙語的也多,且性格粗獷(抗法鬥爭策源地),在發生爭執時往往雙方先用粵語講理,很快都用雷州話的粗言對罵,給其他方言使用者造成不好印象。粵西的粵語分布有這樣一個特點:只要是較發達的商埠就有粵語方言島,例如雷州話之中的湛江市赤坎區、霞山區、麻章鎮、遂溪縣城、安鋪鎮,廉江客家話與雷州話之間的廉江縣城,吳川土白話與東話(屬閩語)之間的吳川縣城。如今這些方言島依然穩固而且不斷影響著附近鄉村的弱勢方言。但處於雷州話腹地的海康、徐聞在解放前雖有粵語商人,但未能使粵語流通,一來人數不多,二來又是窮鄉僻壤,匪禍連綿,只有解放後才有粵語、客家話方言島分布在各處農場、林場、水庫移民新村,市區仍是雷州話的地盤。


從另一個角度想,是否可以理解為:被珠三角相隔的泉漳潮地區與雷瓊地區之間甚為深遠的淵源不一定是因為宋元福建海路移民而形成的。宋元時期移民潮不止從福建,而是從很多地方來,包括粵北、江西、湖南。原先廣東早應該有不小的漢人勢力。


宋元時期雷州半島、海南島開始有大規模福建移民和成片農耕開發,不過,想來當時已經有不少漢族移民以及很多唐宋遠征軍人流放犯人遭貶官兵(其中有許多所謂海南、雷州歷史名人,其實均非當地人),當時當地通行的漢語可能是深受南粵民族語言影響的混血漢語,只不過宋元時期有大規模福建移民到來,深受南粵民族語言影響的混血漢語又增加很多閩越成分,(影響應該很大,但不至於被整體更替)。


所以今日雷州半島、海南島方言與閩南話語音差距很大(雖然現在仍然可以很明顯看出他們之間淵源甚為深遠),有相當多詞彙與閩方言毫無關係,這些當為黎族等外族語言殘留。另外,海南話更是整個語音系統都深受黎族等外族語言影響。


宋元時期大量移民南遷珠三角,廣府地區早該有不少漢人和越(粵)人(混血?)生活著,當時農耕欠發展(潮田不適合發展農業)漁業佔據經濟生活的主導地位。但是由於北來大規模移民的南宋官話人多勢眾,擁有官府權威,並且由於建堤保田,農耕得到空前發展,新移民經濟實力遠超過原住民,人口大量發展,原先的廣州漢語結果被淹沒同化,整個兒給置換,這種影響迅速擴散到廣東其他地方。現代粵方言其實是直接延續南宋官話的(後來應該也經過一次特殊的語音變化並獨立於出現更大巨變的元明官話而走有自己特色的發展道路).


不過這些移民不願去當時土地貧瘠、自然災害頻繁的雷州半島,而與珠三角重山遠隔,分屬於不同流域,地富人眾的朝山平原,則只從鄰近的閩南繼續補充人口,不過已經趨於飽和,閩南移民只好沿著海路,填補海陸豐、中山澳門、茂名周邊。。。除了海陸豐比鄰潮汕地區,緊跟潮汕語音變化之外,其他都是孤島,必然受當地土語及粵方言影響,與原先語言形成較大差距。另外,由於東江流域中上游山地尚未進入大量新移民,以後的客家人逐漸填補了遠至香港、深圳一帶山地的空虛。),從而形成今日粵東潮汕地區通行潮汕話,廣東沿海多處存在閩方言島,粵北山地以及原惠州府大多地方通行客家話,珠三角以及西江流域等通行粵語,雷州半島、海南島通行有異於閩南話的方言這種情況。


如此是否令人心生疑問,真的是福建人搶先佔據雷州半島、海南島,從而才在廣東留下了閩方言?大概並非如大多數人所以為的那樣。原先兩廣地區的方言、民系應該與福建、浙江情況相似,都是各受當地越人語言影響的漢語方言與居於弱勢的百越土語並存,不過,宋元時期,北來難民反客為主,佔據富饒的珠三角平原,並從根本上影響當地語言,原先珠三角的方言只好被覆蓋或退離他處;同期或更早些時候的福建移民則沿海路影響雷瓊兩地,不過未造成太大的根本改變。由於漢族人口急劇增多,原先已經居於弱勢的百越人基本都退居山區,形成現在的壯族、畬族、瑤族、黎、侗族等南方少數民族。


大膽的假想,還望對南方移民歷史深有研究的大方之家論述一二。





文昌話是正宗!


海南話系閩語系,與閩南話、潮州話、雷州話較為接近。由於閩南人遷入增多,以閩南移民為主的海南人所謂的“閩南話”,逐步演變為具有地方特色的海南方言--海南話。海南語當今在全省鄉鎮基本通行,只有在不同地區有音和調上的差異。


海南話自明朝記載起就以文昌口音為標準。其由來是:文昌海岸線210公里,又有大小海港30多個,“三角洲”多。清瀾港位於文昌東南部,東部通向南海,港門小,北部接壤八門灣和椰林成為海陸立體天然綠帶,清瀾港內灣河寬而長,是天然的避風港。清瀾港自漢代以來就是海南東北部的交通要道,古時稱為深水港,“瓊州之肘腑”,是漁、商、軍、民的天然良港。


古代海運落後,移民從清瀾港或各州港口進入海南,無不被文昌的天然景色所吸引。這是其一。其二,唐宋被貶流放到海南的官員文人,移居文昌的始祖達55個,如陳姓、張姓(各7個)、符姓(4個)都于唐宋移民文昌,黃姓(9個)、林姓(8個),于唐于唐宋移居文昌,多數從福建莆田攜帶妻子遷居海南州縣任職。當今文昌陳、符、林、黃姓的人口最多,分別分布在全文昌26個鄉鎮六、七百個村莊以上。特別是符姓、全國人數不多,名列當今中國100個大姓之外,但海南人數不少,尤其是文昌最多。


閩人移民多儒教致仕出身,無不信仰“祖師爺”,文昌于宋初建有“孔廟”,教育子孫後代,也吸引閩籍官員的後代落籍文昌。其三,遷瓊的閩南人官員積極招收閩人入瓊當兵,明代清瀾成為重要戰略要地,成立守禦所,渡瓊赴任的汗宣(千戶)、錢春(正千戶)、嚴其慎(千戶候)、丁什學(鎮守清瀾馬頭武略將軍),他們同兵士也多就地落籍。其四,文昌當今統計有姓氏146個,多是歷代閩南人移民。新移民的後代沿著演變過來的閩南“海南話”順傳下去。歷史構成文昌移民以莆田為主,海南話也以文昌口音為標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vepuppy9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