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肖 林
陳元光是建置漳州,開發閩南的第一位傑出的歷史人物,但他的籍貫至今尚無定論。歸納起來,大概有五種說法,現分別探討之。
一、固始說
固始縣,春秋為蓼國地。漢時的固始地域包括今淮南。有些人據嘉靖《固始縣志》載有一段話:"永嘉之亂,中原仕族林、黃、陳、鄭四姓先入閩,閩人稱固始人"於是便把這裡的"陳"作為陳元光的祖先。然而,此說未敢苟同。陳元光若是固始縣人,為什麼作為"一方之全史"的《固始縣志》均無載及陳元光之事蹟(王潮、王審知等都有詳載)?明嘉靖《固始縣志》和清乾隆《重修固始縣志》(方志學家洪亮吉所纂)的紀、傳、表都沒有只字記述陳元光和他的上下代關係,這就不能不令人懷疑了。
二、潁川說
東漢桓帝時,太傅陳蕃(字仲舉,汝南平興人)抨擊宦官集團,到延禧九年(166年),陳蕃與竇武合謀誅滅宦官,事洩被曹節、王甫所殺。這個陳蕃,因"黨錮之禍"而誅連宗親陳實(太丘長)和陳翔(汝南邵陵人,官居御史中丞)入獄,陳氏仕者也被免官禁錮或他徙避難;只有"以平正聞名鄉里"的陳實後來"迂赦得出"在潁傳衍,"生子六……紀、諶為最賢"(據《後漢書》)。紀,字無方,為河南最高軍事長官 太尉。諶,字季方,雖"才識博達"而"連徵不就",只在潁川"立言垂訓"而"早終"
(《後漢書》)。實及其子在潁川衍嗣,有人認為陳元光是陳實之後代,所以陳元光有潁川人之說。這也只是一種沒有根據的推論,而非陳元光確切的籍貫。此說也不能成立。因為自陳實居潁川(西元104年)到後主陳叔寶禎明三年(西元589年)南朝版圖最小的陳朝為隋所滅止,先後共歷485年,況乎陳元光遲至唐顯慶二年(西元657年)才出生于世,所以我不能苟同把與陳元光毫不相干的潁川作為他的籍貫之說。直率地講,不能同意把陳元光的所謂遠祖陳實的籍貫拿來作五百多年後才出生的陳元光的籍貫。
三、河東說
據台灣陳氏族譜載,陳霸先的堂兄弟陳霸漢聞廢聞廢樑而"懼",因而返回河南光州而司大宗。陳霸漢的祖父景文任汝南別駕,其父伯紹為合浦太守(據說廉州有陳王祠祀其惠政),他則返回老家管理嫡系長房宗製事,寓居間生子欲得(果仁),即陳元光的曾祖父;果仁生子叔犢(克耕),克耕生子政。《永樂大典‧陳果仁傳》說"據《豫章志》載,陳果仁,隋司徒。字世威,晉陵人,後漢太丘長實十七代孫。"此晉陵非山西所屬,而為江蘇所轄,即今之常州。據台灣《光州陳氏始祖世系生卒之簽》記:"欲得,字果仁,號毅齊,生,生于帝滅嘉三年(562年),卒于隋恭帝義寧二年(618年)。"陳果仁子克耕,生于隋文帝開皇十七年(西元597年),卒于唐太宗貞觀二十七年(西元649年)(據族譜)。這正當隋唐紛爭交替時期,也是兵戰頻仍時期。陳克耕在晉南淮北之河東一帶征戰經年,且傳在漳河附近的曲城(今河北西部曲陽,唐名相魏徵家鄉)配了魏夫人(卒葬於雲霄縣半徑山,存有神道碑)。大概因為陳克耕有過這段河東的戎馬生涯,所以後來才有以后來"河東人"之說吧!林寶纂的《元和姓纂》載:"唐右鷹揚將軍陳元光,河東人。"會不會就由此而來呢?把曾在河東征戰的陳克耕記為"河東人",從而類推其孫陳元光亦為河東人,這是值得討論的。《元和姓纂》被認為是一部皇命官書,有較高的史料價值和權威性,這是史學界所共知的。但是,也該思忖一下,該作者會不會因為受歷史條件制約和史觀史法約束,從而發生"仙人打鼓有錯時"的紕漏。
由於《元和姓纂》的"河東人"記載,在漳州便前後出現"臨漳"、"清漳"的號稱,如什麼《臨漳志》、《清漳志》等等。臨漳,屬河北省,漢置鄴縣,三國魏建鄴郡,晉始改臨漳。"以北有漳水而名"。漳水,即清漳,源在山西省東部,東南流經河北陟縣及河南邊境而匯為漳河(參閱《漢書地理志上‧上黨郡》和《讀史方輿紀要‧漳水》)。這一帶,古為河東域,緣此,《雲霄廳志》也有陳政視雲霄溪"此水如上黨之清漳",因而命名漳江的記載。雖然志載此事,但我認為不能拿它作認定陳元光籍貫的依據,因為河東只不過是陳克耕曾經轉戰的地方,而不是他的籍貫,當然更不能認為是他的孫子陳元光的籍貫了。理由很簡單,陳克耕的祖父伯紹曾經當過合浦太守,能說陳克耕的籍貫就是合浦(原屬廣東,今劃歸廣西)嗎?
四、揭陽說
唐高宗總章初年,潮州有騷寇,綏安也有嘯蠻,陳政"奉命戍閩"(唐潘存實書)。政(陳元光父),字一民,生于隋煬帝大業十二年(西元616年),卒于唐高宗儀風二年(西元677年),葬雲霄山(墓域今存),政病故,子元光統領兵眾。當年,廣東硐州陳謙寇亂,元光入潮討平。惠及潮州父老,後人感載而立鄉賢(陳元光於睿宗景雲二年即西元711年戰歿)。清乾隆《潮州府志》和劉勳業修的《揭陽縣志》都列簡傳以褒之,這是修志先人出於"揚善頌賢"的感情而給予立書傳世之舉,鬍鬚謅議!但是,拿兩志相比較,則發現其間有個微妙的不同處。在陳元光籍貫問題上,《揭陽縣志》先籠統地說"世家潁川",後述" ,后義安丞,因留居為揭陽人。父政以武功隸廣州揚威府"云云,而《潮州府志》只記"陳元光,揭陽人,父政以武功隸廣州揚威府。"卻斬腰不取《揭陽縣志》中"祖洪為義安丞,因留居為揭陽人"一語。斬腰不取,何也?我看,恐怕不是技術處理問題,而是事實與否的實質問題。修志者應懂得"不實不取"和"偽者揚棄篩落"的原則,對疑者非者,寧缺而不載。所以,我認為《潮州府志》修纂者對"祖洪為義安丞"這個背景資料,是持懷疑態度的,因而篩之舍之,而不入志。
那麼,陳元光揭陽人之說緣何而起呢?我想,這可能與"周(指武周)嶺南首領陳元光"的記載有關。唐張鷟《朝野僉載》中記:"周嶺南首領陳元光設客,令一袍挎行酒,光怒,令拽出,遂殺之。須臾爛煮以食客,後呈其二手,客懼,攫喉而吐。"這個"拾遺"之談,《潮州府志》也在"叢談"錄注而加以否定:"固不足信矣。"受過中原文化薰陶教化的陳氏世家的子孫陳元光,怎麼會是一個殺人不眨眼並爛煮人肉以食客的野蠻人呢?所以,對張鷟之所記,不免令人難於相信。有些人認為既然接近陳元光年代的張鷟說陳元光是"嶺南首領",那麼陳氏該為嶺南揭陽人了。這是推理,豈可為證?我的淺陋理解,(武)"周嶺南首領"可謂大唐武周在嶺南的軍事首領人物,畢竟不是土著酋首。可是,如今有人胡議陳元光為嶺南土著人,娶妻種氏夫人也為土著。其實,種氏也系漢人。《江西通志‧氏族略》載:"種,本仲氏,以避難改載仲為種,望出河南。"所以若聞言推理,釀成訛傳,不僅于史無補,甚至可以攪亂史實,貽誤後人。
五、弋陽(光州)說
對陳元光籍貫的上述四說,皆未敢苟同。但我認為弋陽(光州)說是與史實較相吻合的,也就是說切近了些。其根據是:
1、《光州志》(清光緒丁亥夏竣工,汝南府光州知州楊修田總纂)載有陳元光及其孫酆、曾孫詠、玄孫章甫四人列傳。這裡就列傳與《福建通志》、《漳州府志》所載的不同部分抄下:
"陳元光,字廷炬,弋陽人……其系本子胡公滿,後,子孫以國為姓,遂易媯為陳。漢建武間,有祖名孟璉者為固始侯,薨葬於浮光山之麓,子孫因而留家焉。元光三十六世孫,華耒為光州守,表揚先德,士民囑立廣濟王祠於學宮之左。"(原文注:節舊志)
《光州志‧忠義列傳》(卷五第43~44頁)載,陳元光為"弋陽人",並說明龍溪舉人陳華為光州守時,立過陳元光"廣濟王祠於學宮之左"以祀之。這是後裔為褒揚先祖是后裔的勳業在祖籍故地所建造的紀念物,以供老家後人所仰奉。
該志的"仕賢列傳"(《光州志》卷八第2頁)載,陳元光孫酆傳雲:"陳酆,字有芑,先世弋陽人……父 …… 生酆……天寶六年,(酆)舉秀才,授辰州寧遠令,在京見李林甫,楊國忠柄國無意仕進,訪弋陽舊第,川原壯麗,再新而居之數年。"
此傳說了二件重要的事情:其一、陳酆"先世弋陽人";其二、陳酆"訪弋陽舊第",且"再新而居之數年"。這就從側面提明暸陳元光世家舊第在弋陽,其籍也在弋陽的依據。
《光州志‧宦績列傳》(卷六第1~2頁)載陳元光曾孫陳詠(光州司馬尋加本州團練使)傳雲:"陳詠,字正雅,舊為光州人,因祖元光戍閩……遂為閩人。"傳後附其子陳章甫傳記雲:"子章甫,字尚冠,建中初舉明經……(貞元)十九年轉光州司馬代父本州團練。元和三年轉京兆司田兼領度支郎……十二年詠卒,章甫扶柩葬于漳。敬宗初,復補光州司馬加團練使,輔國左將軍,士民愛之如慈母。"(原文注:節舊志)
陳詠、陳章甫父子雙傳除有分寸地記述他們"舊為光州人,因祖先元光戍閩有功……遂為閩人"外,提供了唐"元和十二年(西元817年)詠卒,(章甫)扶柩歸葬于漳"的一件重要史料,說明陳元光老家弋陽(光州)及其後裔子孫與漳州保持著密切關係和深厚感情。非淵源的深長,能有絲絲縷縷的縈繞和牽葛嗎?
《光州志》是河南光州的"一方之全史",對記載其方域內的人和事,應該說是有較高的可信性和可靠性。
2、《河南通志‧祠祀》(清康熙三十四年張沭等纂)載:"汝寧府憫忠祠在光州西,祀陳亨祖。"陳亨是安祿山反時隨唐玄宗入蜀在馬嵬驛(今陝西興平西)殺死楊國忠,逼縊楊貴妃的陳玄禮之祖,與陳元光同宗近親,同籍光州,生時以憫忠揚名,死後立祠在光州西祀奉。再者,《固始縣志》載陳氏遠祖陳孟璉,卒後葬於浮光山之麓。浮光山,在今固始縣之東北,亦潢川縣之東。此二則記述從側面旁證陳元光遠祖和近世旁系都是在光州生養棲息的事實。
3、明萬歷初,舉人陳華(龍溪人)任光卅守,因他到先祖陳元光的故籍當州官,與先祖後裔和當地土紳黎庶非常友善,勤政惠及百姓,後人將陳華祀入宦祠。《光州志》也給予列傳留世。傳雲:"其先人元光,本州人,有功唐代,世守閩,始居於閩,以故華視光之紳士黎庶猶其親姻比黨也。"這段傳文足以說明在陳元光卒後九百餘年的明萬歷年間,漳州陳氏後裔仍然與光州祖籍保持著深厚的親姻關係和承宗聯祖的特殊感情。由此,也可以證明陳元光的籍貫該是弋陽(光州)。
但古之弋陽,今歸何屬呢?《辭源》(縮印本)條析:弋陽、郡名。三國魏分汝南、江夏兩郡置,治所在弋陽(今河南潢川西),轄境相當今河南淮南以南,竹竿河以東,灌河以西及湖北東北角。西晉後屢有伸縮。北魏只轄今潢川一帶,北齊移治定城(今潢川),隋初廢,大業及唐天寶、至德時又曾改光州為弋陽郡。
《辭源》"光州"條解是:"地名,春秋弦、黃、蔣三國地。今河南潢川縣地。"
經過河南省潢川縣地方志編委會查考,在"建置沿革"中新載(摘錄)"潢川縣……西漢置弋陽縣,屬汝南郡所轄……三國魏分汝南郡為弋陽郡……北齊改名永定縣,梁末(西元550年前後)置光州,治光城(即光山縣)……隋改為弋陽郡……唐天寶復為光州……中華民國二年(1913年)廢州立縣,改光州為潢川縣。"
根據上面所述,便可以得出弋陽一光州一潢川即一地的概念。如果可以說陳元光的籍貫弋陽(光州)是接近史實的話,那麼便可以較明確地說,陳元光的籍貫則在豫東南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也是自古南北兵爭重地的今日"潢川縣"。
陳元光是建置漳州,開發閩南的第一位傑出的歷史人物,但他的籍貫至今尚無定論。歸納起來,大概有五種說法,現分別探討之。
一、固始說
固始縣,春秋為蓼國地。漢時的固始地域包括今淮南。有些人據嘉靖《固始縣志》載有一段話:"永嘉之亂,中原仕族林、黃、陳、鄭四姓先入閩,閩人稱固始人"於是便把這裡的"陳"作為陳元光的祖先。然而,此說未敢苟同。陳元光若是固始縣人,為什麼作為"一方之全史"的《固始縣志》均無載及陳元光之事蹟(王潮、王審知等都有詳載)?明嘉靖《固始縣志》和清乾隆《重修固始縣志》(方志學家洪亮吉所纂)的紀、傳、表都沒有只字記述陳元光和他的上下代關係,這就不能不令人懷疑了。
二、潁川說
東漢桓帝時,太傅陳蕃(字仲舉,汝南平興人)抨擊宦官集團,到延禧九年(166年),陳蕃與竇武合謀誅滅宦官,事洩被曹節、王甫所殺。這個陳蕃,因"黨錮之禍"而誅連宗親陳實(太丘長)和陳翔(汝南邵陵人,官居御史中丞)入獄,陳氏仕者也被免官禁錮或他徙避難;只有"以平正聞名鄉里"的陳實後來"迂赦得出"在潁傳衍,"生子六……紀、諶為最賢"(據《後漢書》)。紀,字無方,為河南最高軍事長官 太尉。諶,字季方,雖"才識博達"而"連徵不就",只在潁川"立言垂訓"而"早終"
(《後漢書》)。實及其子在潁川衍嗣,有人認為陳元光是陳實之後代,所以陳元光有潁川人之說。這也只是一種沒有根據的推論,而非陳元光確切的籍貫。此說也不能成立。因為自陳實居潁川(西元104年)到後主陳叔寶禎明三年(西元589年)南朝版圖最小的陳朝為隋所滅止,先後共歷485年,況乎陳元光遲至唐顯慶二年(西元657年)才出生于世,所以我不能苟同把與陳元光毫不相干的潁川作為他的籍貫之說。直率地講,不能同意把陳元光的所謂遠祖陳實的籍貫拿來作五百多年後才出生的陳元光的籍貫。
三、河東說
據台灣陳氏族譜載,陳霸先的堂兄弟陳霸漢聞廢聞廢樑而"懼",因而返回河南光州而司大宗。陳霸漢的祖父景文任汝南別駕,其父伯紹為合浦太守(據說廉州有陳王祠祀其惠政),他則返回老家管理嫡系長房宗製事,寓居間生子欲得(果仁),即陳元光的曾祖父;果仁生子叔犢(克耕),克耕生子政。《永樂大典‧陳果仁傳》說"據《豫章志》載,陳果仁,隋司徒。字世威,晉陵人,後漢太丘長實十七代孫。"此晉陵非山西所屬,而為江蘇所轄,即今之常州。據台灣《光州陳氏始祖世系生卒之簽》記:"欲得,字果仁,號毅齊,生,生于帝滅嘉三年(562年),卒于隋恭帝義寧二年(618年)。"陳果仁子克耕,生于隋文帝開皇十七年(西元597年),卒于唐太宗貞觀二十七年(西元649年)(據族譜)。這正當隋唐紛爭交替時期,也是兵戰頻仍時期。陳克耕在晉南淮北之河東一帶征戰經年,且傳在漳河附近的曲城(今河北西部曲陽,唐名相魏徵家鄉)配了魏夫人(卒葬於雲霄縣半徑山,存有神道碑)。大概因為陳克耕有過這段河東的戎馬生涯,所以後來才有以后來"河東人"之說吧!林寶纂的《元和姓纂》載:"唐右鷹揚將軍陳元光,河東人。"會不會就由此而來呢?把曾在河東征戰的陳克耕記為"河東人",從而類推其孫陳元光亦為河東人,這是值得討論的。《元和姓纂》被認為是一部皇命官書,有較高的史料價值和權威性,這是史學界所共知的。但是,也該思忖一下,該作者會不會因為受歷史條件制約和史觀史法約束,從而發生"仙人打鼓有錯時"的紕漏。
由於《元和姓纂》的"河東人"記載,在漳州便前後出現"臨漳"、"清漳"的號稱,如什麼《臨漳志》、《清漳志》等等。臨漳,屬河北省,漢置鄴縣,三國魏建鄴郡,晉始改臨漳。"以北有漳水而名"。漳水,即清漳,源在山西省東部,東南流經河北陟縣及河南邊境而匯為漳河(參閱《漢書地理志上‧上黨郡》和《讀史方輿紀要‧漳水》)。這一帶,古為河東域,緣此,《雲霄廳志》也有陳政視雲霄溪"此水如上黨之清漳",因而命名漳江的記載。雖然志載此事,但我認為不能拿它作認定陳元光籍貫的依據,因為河東只不過是陳克耕曾經轉戰的地方,而不是他的籍貫,當然更不能認為是他的孫子陳元光的籍貫了。理由很簡單,陳克耕的祖父伯紹曾經當過合浦太守,能說陳克耕的籍貫就是合浦(原屬廣東,今劃歸廣西)嗎?
四、揭陽說
唐高宗總章初年,潮州有騷寇,綏安也有嘯蠻,陳政"奉命戍閩"(唐潘存實書)。政(陳元光父),字一民,生于隋煬帝大業十二年(西元616年),卒于唐高宗儀風二年(西元677年),葬雲霄山(墓域今存),政病故,子元光統領兵眾。當年,廣東硐州陳謙寇亂,元光入潮討平。惠及潮州父老,後人感載而立鄉賢(陳元光於睿宗景雲二年即西元711年戰歿)。清乾隆《潮州府志》和劉勳業修的《揭陽縣志》都列簡傳以褒之,這是修志先人出於"揚善頌賢"的感情而給予立書傳世之舉,鬍鬚謅議!但是,拿兩志相比較,則發現其間有個微妙的不同處。在陳元光籍貫問題上,《揭陽縣志》先籠統地說"世家潁川",後述" ,后義安丞,因留居為揭陽人。父政以武功隸廣州揚威府"云云,而《潮州府志》只記"陳元光,揭陽人,父政以武功隸廣州揚威府。"卻斬腰不取《揭陽縣志》中"祖洪為義安丞,因留居為揭陽人"一語。斬腰不取,何也?我看,恐怕不是技術處理問題,而是事實與否的實質問題。修志者應懂得"不實不取"和"偽者揚棄篩落"的原則,對疑者非者,寧缺而不載。所以,我認為《潮州府志》修纂者對"祖洪為義安丞"這個背景資料,是持懷疑態度的,因而篩之舍之,而不入志。
那麼,陳元光揭陽人之說緣何而起呢?我想,這可能與"周(指武周)嶺南首領陳元光"的記載有關。唐張鷟《朝野僉載》中記:"周嶺南首領陳元光設客,令一袍挎行酒,光怒,令拽出,遂殺之。須臾爛煮以食客,後呈其二手,客懼,攫喉而吐。"這個"拾遺"之談,《潮州府志》也在"叢談"錄注而加以否定:"固不足信矣。"受過中原文化薰陶教化的陳氏世家的子孫陳元光,怎麼會是一個殺人不眨眼並爛煮人肉以食客的野蠻人呢?所以,對張鷟之所記,不免令人難於相信。有些人認為既然接近陳元光年代的張鷟說陳元光是"嶺南首領",那麼陳氏該為嶺南揭陽人了。這是推理,豈可為證?我的淺陋理解,(武)"周嶺南首領"可謂大唐武周在嶺南的軍事首領人物,畢竟不是土著酋首。可是,如今有人胡議陳元光為嶺南土著人,娶妻種氏夫人也為土著。其實,種氏也系漢人。《江西通志‧氏族略》載:"種,本仲氏,以避難改載仲為種,望出河南。"所以若聞言推理,釀成訛傳,不僅于史無補,甚至可以攪亂史實,貽誤後人。
五、弋陽(光州)說
對陳元光籍貫的上述四說,皆未敢苟同。但我認為弋陽(光州)說是與史實較相吻合的,也就是說切近了些。其根據是:
1、《光州志》(清光緒丁亥夏竣工,汝南府光州知州楊修田總纂)載有陳元光及其孫酆、曾孫詠、玄孫章甫四人列傳。這裡就列傳與《福建通志》、《漳州府志》所載的不同部分抄下:
"陳元光,字廷炬,弋陽人……其系本子胡公滿,後,子孫以國為姓,遂易媯為陳。漢建武間,有祖名孟璉者為固始侯,薨葬於浮光山之麓,子孫因而留家焉。元光三十六世孫,華耒為光州守,表揚先德,士民囑立廣濟王祠於學宮之左。"(原文注:節舊志)
《光州志‧忠義列傳》(卷五第43~44頁)載,陳元光為"弋陽人",並說明龍溪舉人陳華為光州守時,立過陳元光"廣濟王祠於學宮之左"以祀之。這是後裔為褒揚先祖是后裔的勳業在祖籍故地所建造的紀念物,以供老家後人所仰奉。
該志的"仕賢列傳"(《光州志》卷八第2頁)載,陳元光孫酆傳雲:"陳酆,字有芑,先世弋陽人……父 …… 生酆……天寶六年,(酆)舉秀才,授辰州寧遠令,在京見李林甫,楊國忠柄國無意仕進,訪弋陽舊第,川原壯麗,再新而居之數年。"
此傳說了二件重要的事情:其一、陳酆"先世弋陽人";其二、陳酆"訪弋陽舊第",且"再新而居之數年"。這就從側面提明暸陳元光世家舊第在弋陽,其籍也在弋陽的依據。
《光州志‧宦績列傳》(卷六第1~2頁)載陳元光曾孫陳詠(光州司馬尋加本州團練使)傳雲:"陳詠,字正雅,舊為光州人,因祖元光戍閩……遂為閩人。"傳後附其子陳章甫傳記雲:"子章甫,字尚冠,建中初舉明經……(貞元)十九年轉光州司馬代父本州團練。元和三年轉京兆司田兼領度支郎……十二年詠卒,章甫扶柩葬于漳。敬宗初,復補光州司馬加團練使,輔國左將軍,士民愛之如慈母。"(原文注:節舊志)
陳詠、陳章甫父子雙傳除有分寸地記述他們"舊為光州人,因祖先元光戍閩有功……遂為閩人"外,提供了唐"元和十二年(西元817年)詠卒,(章甫)扶柩歸葬于漳"的一件重要史料,說明陳元光老家弋陽(光州)及其後裔子孫與漳州保持著密切關係和深厚感情。非淵源的深長,能有絲絲縷縷的縈繞和牽葛嗎?
《光州志》是河南光州的"一方之全史",對記載其方域內的人和事,應該說是有較高的可信性和可靠性。
2、《河南通志‧祠祀》(清康熙三十四年張沭等纂)載:"汝寧府憫忠祠在光州西,祀陳亨祖。"陳亨是安祿山反時隨唐玄宗入蜀在馬嵬驛(今陝西興平西)殺死楊國忠,逼縊楊貴妃的陳玄禮之祖,與陳元光同宗近親,同籍光州,生時以憫忠揚名,死後立祠在光州西祀奉。再者,《固始縣志》載陳氏遠祖陳孟璉,卒後葬於浮光山之麓。浮光山,在今固始縣之東北,亦潢川縣之東。此二則記述從側面旁證陳元光遠祖和近世旁系都是在光州生養棲息的事實。
3、明萬歷初,舉人陳華(龍溪人)任光卅守,因他到先祖陳元光的故籍當州官,與先祖後裔和當地土紳黎庶非常友善,勤政惠及百姓,後人將陳華祀入宦祠。《光州志》也給予列傳留世。傳雲:"其先人元光,本州人,有功唐代,世守閩,始居於閩,以故華視光之紳士黎庶猶其親姻比黨也。"這段傳文足以說明在陳元光卒後九百餘年的明萬歷年間,漳州陳氏後裔仍然與光州祖籍保持著深厚的親姻關係和承宗聯祖的特殊感情。由此,也可以證明陳元光的籍貫該是弋陽(光州)。
但古之弋陽,今歸何屬呢?《辭源》(縮印本)條析:弋陽、郡名。三國魏分汝南、江夏兩郡置,治所在弋陽(今河南潢川西),轄境相當今河南淮南以南,竹竿河以東,灌河以西及湖北東北角。西晉後屢有伸縮。北魏只轄今潢川一帶,北齊移治定城(今潢川),隋初廢,大業及唐天寶、至德時又曾改光州為弋陽郡。
《辭源》"光州"條解是:"地名,春秋弦、黃、蔣三國地。今河南潢川縣地。"
經過河南省潢川縣地方志編委會查考,在"建置沿革"中新載(摘錄)"潢川縣……西漢置弋陽縣,屬汝南郡所轄……三國魏分汝南郡為弋陽郡……北齊改名永定縣,梁末(西元550年前後)置光州,治光城(即光山縣)……隋改為弋陽郡……唐天寶復為光州……中華民國二年(1913年)廢州立縣,改光州為潢川縣。"
根據上面所述,便可以得出弋陽一光州一潢川即一地的概念。如果可以說陳元光的籍貫弋陽(光州)是接近史實的話,那麼便可以較明確地說,陳元光的籍貫則在豫東南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也是自古南北兵爭重地的今日"潢川縣"。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