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陳島位在中國浙江省的一個小港口——寧江口,包括有 兩個小島:上大陳、下大陳,島的北面就是舟山群島,富岡大陳新村的居民來自漁山島,應屬於舟山群島的最南端,距離大陳島約有一一0浬。
大陳島是國民黨從中國最後撤退的地方,為什麼稱為 「義胞」?係指其義無反顧,一心保國之「義」。公元1955年二月,第一艘載運大陳軍民的運輸船進入基隆港, 將他們安置在基隆,之後,才陸陸續續分配到台灣北、東、 南各處,當時台東縣有三處安置點:披山新村、漁山新村 及克難新村。
信仰中心—海神廟
原本漁山島上有娘娘廟及王爺廟二座主 要廟宇,遷移來台後,初始供奉在民宅,經村民歷經十年 籌資,於1965年建廟完成,合併供奉,不料,好不 容易建好的新廟,1969年時又因為空軍志航基地選 中本村位置,面臨又一次遷村的命運,在空軍的資助下, 海神廟得以現在的面貌呈現世人眼前。本廟現主祀如意娘 娘,同祀池府王爺、北極玄天上帝、福德正神等,取名海 神廟,乃因「以漁為業,應祀海神,以祈充裕而保平安」, 每年農曆七月初六為如意娘娘聖誕兼中元普渡,農曆六月 十八日則為池府王爺千秋,旅外子弟每年都會回來祭拜, 村民最喜歡提及的便是知名藝人「小黑」柯受良。
海神廟主神如意娘娘,原為大陳漁山島娘娘廟所供奉之主神,1955年二月大陳島上軍民全數撤退來台時,漁山島上居民也將娘娘廟的神明與附近廟宇的神明全數裝箱隨船搬運來台。來台後,由政府安置先居住於台東縣興昌一帶,民國四十五年遷入富岡國小旁,自成村落,在此期間,眾神明均暫置民宅供善信參拜。民國五十四年聚資建廟,眾神明才有正式安置處。民國五十九年時空軍建富岡基地、海神廟首當其衝,全村乃又搬遷到現址,現址的海神廟也是當時由空軍建還。因是由空運建造,廟的全盤功能性考量反較民間周延,海神廟因禍得福,澤及百姓。
海神廟主祀如意娘娘,同祀池府千歲、保生大帝、福德正神、廣澤尊王、中壇元帥等。眾神明皆來自福建,此乃因漁山島上居民多來自福建同安,是大陳島區惟一會說閩南語的。祭典則每年農曆七月初六為如意娘娘聖誕兼中元普渡,每年農曆六月十八日池府千歲千秋。祭品葷素俱備並演戲酬神。
漁山新村的居民主要是來自漁山島的義胞,祖籍福建,故在漁山時,亦以閩南語對話。他們撤退來台後,分配到富岡從事漁業,近年來結合旅遊業成為觀光漁港。漁山新村是 導演小黑(柯受良 )的故鄉,他的名字和事跡經常為村人所津津樂道。
柯受良(1953年-2003年12月9日),綽號小黑,出生於中國浙江省,生前活躍於華人地區的藝人、特技演員。兩歲隨父親移居台灣(大陳撤退),成名於香港。他曾經駕摩托車飛越萬里長城及西藏布達拉宮地,1997年6月1日駕汽車飛越黃河的壺口瀑布,有“亞洲第一飛人”的稱號。生前曾計劃飛越長江三峽,可惜未能如願。
他於2003年12月9日在中國上海逝世,終年五十歲,死因是過量酒精引致哮喘突發惡化。藝人柯有倫為其子。其女兒柯立珍於2006年5月14日下嫁前東華三院主席周振基兒子周博軒。
台東海神宮
小黑-柯受良
- Mar 27 Thu 2008 02:26
台東漁山新村的亞洲飛人 --- 柯受良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