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台灣的100件大事)



1862年,中部地方巨富戴潮春率八卦會會黨民眾舉兵抗清,席捲台灣中部,是清代抗官民變中歷時最久者。


清咸豐末年,台灣中部地區有一個會黨叫做「八卦會」,是一個具有反清民族意識的地下組織。1862年,彰化地方領袖戴潮春,運用這個組織發動了一次大規模的抗清行動,是繼康熙時代的朱一貴事件、乾隆時代的林爽文事件之後的第三大民變。


戴潮春字萬生,彰化縣四張犁(今台中北屯)人。為地方上的巨富,世代擔任北路協署稿書(書記)。然因戴潮春不滿北路協署副將夏汝賢向他勒索,於1861年辭職回家。戴潮春糾集「八卦會」舊黨徒,以維持地方安寧為名,在地方上辦理「團練」,這種「鄉勇」的地方治安力量,在清朝體制上是被允許的。但是,由於會眾在數月之間增加數萬人,份子良莠不齊,其中發生有違法情事,1862年(清同治元年)3月,台灣兵備道孔昭慈到彰化緝捕八卦會總理洪某,就地處決,並令淡水同知秋日覲,嚴辦會黨。於是八卦會黨員乘機蜂起,擁戴潮春為首領,正式舉兵抗清。


這個抗清的會黨,「設香案三層,謂花上供五祖[即108少林僧中僅留的5個僧人],中置潮春祿位,冠以奉天承運大元帥之號,旁設一几,以朱一貴、林爽文為先賢而配之,入會者為舊香,跣足散髮,首纏紅布,分執其事,凡入會者,……授以八卦隱語,會眾相逢,皆稱兄弟。」


4月,戴潮春率領八卦會的會眾,正式舉兵抗清,首先攻佔彰化縣城,入城時,戴潮春頭戴黃巾,身穿馬褂,前呼後擁,騎馬進城,出示安民,命令蓄髮;設賓賢館,禮待縉紳,以收人心。茄拔、大肚、牛罵頭(今清水)、葫蘆墩(今豐原)、北投、大甲等地,相繼響應。戴潮春開倉放糧,得到更多農民支持,隊伍更擴大。5月中,戴潮春議取嘉義,自封為東王,並封林日成為南王,7月擊退清軍於斗六門,乘勝南進,攻陷嘉義縣城,並聯合高山族打敗總兵林向榮。


戴潮春起兵之初,提出「連和二屬」「協衷共濟」的主張,「二屬」指的是漳州人及泉州人。過去每有抗清行動,閩客漳泉常因分類對立而被清政府分化利用,「泉人倡亂,則漳屬起而攻泉;漳人倡亂,則泉屬起而拒漳;粵之於泉漳也,亦然。」(林豪,《東瀛紀事》卷上)朱一貴起事時,原本閩、客籍人民齊響應,後來卻演變成閩客械鬥,南部客家人轉而協助清軍作戰;林爽文之役時,以漳籍人為抗清主體,結果泉籍人反成為清政府的「義民」;陳周全抗清時(1795年),反抗軍主要是泉州籍,而漳州籍則協助清軍鎮壓。滿清政府利用台灣這種閩客漳泉的族群對立,加以分化反抗勢力,大大削弱了人民反抗鬥爭的力量。戴潮春有鑒及此,為避免悲劇重演,因此強調「二屬不相欺凌,方可協衷共濟,庶免分類之變」。


戴潮春本身屬漳籍,所以在行動上,他注意吸收泉籍和客籍人參加領導集團,以爭取二籍人民的支持。然而,戴潮春本人雖有此認識,但是眾將領中族群對立的意識已深,一些漳籍將領在行動中仍有不尊重泉籍人利益之舉,「連和二屬」「協衷共濟」的主張並不能貫徹,一部份泉籍將領相繼離去,投向清軍。民間漳泉對立的族群意識仍深,在幫清朝鎮壓反抗軍的「義民」中,泉州籍也漸漸多起來,清政府的分化作用還是奏效。當戴潮春去攻打泉州人密集的鹿港時,泉州人堅守抵抗,雙方對峙不下,使得官兵能從容佈置反攻,並獲得泉州人各庄的協助,阻止戴潮春反抗軍的南進。


1863年,清廷命令出身台灣霧峰林家的福建陸路提督林文察、台灣兵備道丁日健率大陸清軍渡台鎮壓,並得竹塹(今新竹)士紳林占梅的鄉勇配合會師,收回彰化縣城。戴潮春棄城退入四塊厝庄,反抗軍的勢力逐漸潰敗。1863年底,中部各庄反戴,清軍反攻斗六門,戴逃入武西堡,見大勢已去,遣散餘黨,自雇轎子出去北斗投案。審訊中,回答丁日健所提「為何率眾造反?」的問題時說:「這是本藩一個人起意,與百姓無關」,因拒絕向丁日健下跪,當場被斬。


戴潮春出首後,他的許多餘黨林日成、洪從、嚴辦、呂梓等,仍分散各地繼續抵抗,直到1865年(同治4年),才全部被清軍平息,事件前後歷時4年。


戴潮春抗清事件中,有一現象值得一提,那就是婦女扮演著相當勇武的角色,許多將領的妻子參加戰鬥,英勇不讓鬚眉。例如:陳弄妻妾數人「皆猛悍勝男子,與官兵戰,無役不從,在陣頭指揮,勁不可抗」,當戰況不利時,陳弄本人打算投降,其妻勸阻說:「今日雖降,難免一死,與其俯首受戮,何如悉力抗拒?」她並親自引領反抗軍衝殺,用短槍打死東勢的「義首」羅冠英。她與將領嚴辦的妻子都有「百折不撓之慨」「每遇敗陣,必親統死士殿后」,她們的英勇,使得許多將領的妻子們起而效尤;在嚴辦的隊伍內,「同時有女將甚多,皆驍勇勝男子」;呂梓之妻與清軍「抗拒甚力」「素親臨陣鏖戰,勇悍過男子」;保駕將軍鄭大柴陣亡,「其妻謝秀娘稱為夫報仇,屢攻寶斗街」;王新婦戰死後,他的母親招集王新婦的部屬參加嚴辦的部隊,為子報仇,作戰時,「挺十八斤長刀作旋風舞,壯士二十人不能近」(以上引文見《東瀛紀事》《戴案紀略》等);林日成的妻子蕭氏,在官兵前來圍捕之前,以火藥桶環圍門口,待官兵到達時,親自將火把擲入火藥桶內,壯烈犧牲……,這類事蹟在史料中屢見不鮮,是台灣眾多民變中一個相當特殊的現象。



【基本參考資料】


◆蔣君章,《台灣歷史概要》,1970,
◆謝國興,《官逼民反─清代台灣三大民變》,1993,台北,自立報系出版部
◆劉妮玲,〈清代台灣民變研究〉,1983,台灣師大史研所碩士論文。
◆台灣史蹟研究會編印,《台灣史話》1975。
◆孔立等著,《清代台灣史研究》,1986,廈門大學出版社。
◆張菼,《清代台灣民變史研究》,台灣銀行台灣研究叢刊104。
◆翁仕杰,《台灣民變的轉型》,1994,自立報系出版部。





資料來源 : 星月書房 http://www.tipi.com.tw/taiwanhistory_detail.php?pageNum_RecTWBOOK=1&totalRows_RecTWBOOK=23&twhis_type=1&twhis_id=22







板主 :



台灣3大反抗滿清帝國的事件,頭人攏是來自漳州的福佬人。


在台灣歷史發展的過程,一直予人一種印象...泉州人經商,漳州人墾地以及反抗外來暴權...


除了以上的3大對抗覺羅的事件,在台灣追求民主化以及經濟自由化的對抗外來政權運動,嘛是漳州人卡有勢面。



福佬人追求台灣的長久發展,不管在啥物的層面,攏是有真大扑拼佮努力,但是往往除了利益的私心因素之外,就是家己人giu2(拉扯)後腳。


本人一再講過,福佬人是一個毋知影團結是何物的民族...


為著一寡利益,家己人內鬥,”牛稠內觸牛母gu5 tiau5 lai7 tak4 gu5 bo2 ”上gau5...


外來的勢力,並無啥物歹對付,上使人遺憾的,就是內鬥,致使予外人真簡單就共咱分化。




”先免怨天,免怨地,嘛免怨外人抑是歹命底!”



堅定的文化認同,以及歷史經驗的覺醒...



真正值得咱...深深去思考的!








台中北屯區四張犁民房內所供奉戴恩公神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vepuppy9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