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8月01日 


 
     閩南歷來是福建省經濟最繁榮、文化最發達、社會最文明的地區。閩南人的足跡遍及世界各個角落,自古以來以勤勞拼搏的精神,為世人所矚目,因此,有必要提出建立閩南學,並對其開展研究。下面我申述幾方面意見。   
                           

 
 
一、閩南 

    
       福建簡稱閩,地處我國東南部,古稱東越。周朝時有七個屬國。《周禮‧夏官司馬》稱「四夷、八蠻、七閩、九貉、五戎、六狄」為「邦國」。鄭玄注曰:「閩,蠻之別也;四、八、七、九、五、六,周所服國數也。」秦始皇統一中國,分天下為三十六郡,福建地區為閩中郡。為何稱閩?據漢代《説文解字》曰:「閩,為東南越蛇種。」人們解釋説,福建自古多蛇,居住于福建地區的古代先民以蛇作為圖騰崇拜。秦亡漢興,漢高祖劉邦封無諸為閩越王。其後,福建歷代沿革不斷變化,但大都離不開一個閩字。唐末,中原板蕩,王潮兄弟南下進入福建,建立閩國,閩首次以國為名。閩國偏安東南,但社會安定,經濟發展,為宋元時期泉州港的繁榮昌盛奠定了基礎,王潮兄弟稱為「開閩王」,閩人至今沒有忘其業績。福建又有八閩之稱,八閩始於南宋。北宋時代,福建行政區域包括福州、建州、泉州、漳州、汀州以及南劍州六州和邵武、興化二軍。南宋改建州為建寧府,福建遂有一府、五州、二軍。府、州、軍同屬一級行政機構,共八個。元代分為八路,是為八閩。元吳海《遊鼓山記》有「福為八閩都會。」何為閩南?閩之南也。台灣閩南同鄉會出版的《思源》雜誌一篇文章這樣説:「閩南包括興、泉、永、漳、龍等屬,有晉江、南安、惠安、同安、龍溪、永春、德化、廈門、金門、安溪、詔安、南靖、漳平、雲霄、華安、東山、漳浦、平和、海澄、長泰、寧洋、大田、龍岩、莆田、仙遊等二十五縣市。」
        
        閩南是一個地域概念,指福建的南部,與閩北、閩西、閩東相對而言,如果以地域來劃分,《思源》的這一説法是有道理的。但是,我們還常常從語言上來劃分,如果以語言來劃分,那麼,汀、莆就不屬於閩南,汀講客家話,莆講莆仙話。根據現在的行政區域,閩南在福建省境內當指福建省的廈門市、泉州市、漳州市以及龍岩市和三明市的大田部分地區。

 

 
二、閩南人 

   
        閩南人則是超地域的概念。一是指居住在今天閩南地區、祖籍在閩南的人;二是指祖籍在閩南、而今居住在全國各地的人;三是指屬於閩南語系、講閩南話的外省人(有的祖籍是閩南);四是指居住在世界各國和地區其祖籍是閩南的人。
   
        閩南語系是漢語方言之一。分佈在福建省南部、廣東省的潮州、汕頭一帶、海南島的一部分、台灣省的大部分。閩南語音係是中國八大方言語系之一。據方言周振鶴、遊汝傑教授在其《方言與其中國文化》一書中説:「閩南話在廣東的地盤除了有跟福建相鄰接的潮州以外,還有三個不相連續的板塊。第一塊在電白至陽江沿海(不包括陽江縣城);第二塊在雷州半島東部。第一、第二塊稱為雷州方言;第三塊在海南島東北部(稱為瓊文話或海南話)。」
     
        周、遊二位根據《廣東通志》和《瓊州府志》等地方誌資料推測,海南島的閩南語板塊是從潮州一帶轉移而去的。雷州半島和電白、陽江一帶的兩塊可能是從海南移去的,時間大約在明清中晚期。至於閩南人何時遷至潮州、汕頭?《簡明中國移民史》(葛劍雄等著,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的《南宋時期南方內部的移民》一章中指出:「潮州(約相當今廣東汕頭市及其屬縣),為自閩入廣州的必經之地,也是福建入遷往廣東的第一站。遷入潮州的閩人為數甚多——南宋時潮州有廣南、福建之語,——雖境土有閩廣之異,而風俗無濁、潮之分。」 
   
        閩南話在浙江平陽的鰲江流域以南也有地盤,平陽縣的一部分和蒼南縣的大部分至今也説閩南話。據《平陽縣誌》記載,這與明代中期以後的倭寇之擾和鄭成功的抗清活動而造成浙閩沿海居民的遷徙有關。其次,浙江東南的一些海島居民也説閩南話,洞頭島人口有10余萬,説閩南話的有三分之一;玉環縣也有部分居民説閩南話,筆者曾經兩次到該縣的坎門鎮採訪考察,發現鎮上的居民不僅講閩南話,而且風土人情也與閩南相同。據了解,他們的先輩是泉州惠安縣的漁民,大約在明清時候,惠安崇武人到浙南海面捕魚,遭遇大風浪而不得歸,遂避居於此地,世代繁衍。
     
        當然,居住在閩南的人不一定都講閩南話,講閩南話的也不一定是居住在閩南的人。現在居住在廣東省和浙江省境內講閩南話的人,如果要追查他們的祖籍,可能百分九十九以上是在閩地,可是他們不一定承認自己是閩南人,我們也不必要他們承認自己是閩南人,都是中國人,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

         台灣是講閩南話的主要地區。筆者曾經到台灣採訪考察,所到之處都聽到濃濃的閩南話鄉音。這是因為台灣人大多是從閩南遷徙過去的。歷史上,閩南人遷徙台灣有過幾次高潮:一是明天啟崇禎年間,鄭芝龍經營台灣時期,招募閩南百姓前往台灣,「人給銀三兩,三人牛一 頭」,時值閩南饑荒,往台者趨之若鶩。二是十七世紀中葉,鄭成功驅逐荷蘭侵略者收復台灣時期,閩南民從隨鄭氏入台者不計其數。三是十七世紀八九十年代,施瑯將軍平定台灣,台灣為清政府版圖時期。施瑯是晉江人,其將士大多閩南人,他們入台時攜帶家屬到台灣定居,許多貧苦百姓也隨他們入台。四是十八世紀八九十年代乾嘉時期,清政府廢除「海禁」,開放對台貿易,海峽兩岸經濟來往頻繁,其時有鹿港與晉江蚶江(今屬石獅市)之對渡,雙方貿易盛極一時。連橫《台灣通史》記載,至嘉慶十六年(1811年),台灣漢族人口 已超過200萬,其中以泉漳人為最。1926年,《台灣在籍漢民族鄉貫別調查》文件顯示:當時全台漢民族居民為375萬多人,祖籍福建的達312萬人,佔83%強;其中泉州府籍佔44 8%,漳州府籍佔35 1%,台灣人口中閩南人佔絕大多數。所以他們講閩南話是很自然的。有人稱現在台灣人講的方言為台語,其實這種台語是閩南語系的一個分支,閩南話是它的母語,所以準確地説台灣人説的「台語」就是閩南話。此事已經有人著文指出。 香港和澳門是閩南人比較集中的地區。據許地山教授考證:「香港最早的居民以福建人為多,清代以前就有數以百計的莆田人、晉江人、漳州人在香港島嶼定居」,九十年代出版的《晉江華僑志》記載説:十九世紀香港開埠以後,移居香港的晉江人逐年增多,1930年前後,定居香港的晉江人已數以萬計。抗日戰爭勝利到五十年代,晉江人移居香港的已有四五萬人之多,大多居於北角,故北角有「小晉江」之稱。據1987年我國僑務部門統計,在港澳的晉江人已有29 85萬人煙稀少,佔港澳總人口的6%。如果算整個閩南地區在港澳的總 人數,估計至少有百餘萬之眾。現在可能還不止這個數字。

     
        閩南人的足跡幾乎遍佈世界各國,其中以東南亞為最。1996年出版的《泉州華僑志》記載1990年國外泉州人大約有600多萬人,其分佈100萬以上的國家有印度尼西亞154萬、馬來西亞1681萬人、菲律賓124萬人。其他的如新加坡有86萬人、緬甸17 5萬人。在大洋彼岸的美國有15萬人、加拿大有4 5萬人。以上是泉州地區的數字,如果包括廈門、漳州、龍岩等地區,估計有1000多萬閩南籍的華僑、華人,分佈於世界各國和地區。我推測,這個數字恐怕佔福建全省的華僑、華人總人數的三分之二以上。     

           閩南籍的華僑中涌現了一大批著名人物,如陳嘉庚、李光前、陳清機等。2002年9月3日,《泉州晚報》(海外版)有一篇文章《泉籍僑界人物譜》説,曾經擔任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第1至第5屆名譽主席、主席、副主席的有56人,其中泉州籍佔17名,他們是:尤揚祖、李鐵民、莊明理、高明軒、黃長水、顏子俊、莊希泉、王漢傑、陳宗基、洪絲絲、郭瑞人、葉飛、陳明、莊炎林、羅豪才、黃長溪、黃翠玉。如果包括廈門籍、漳州籍的,估計可佔一半以上。     
        在華僑、華人居住的所在國大多有「唐人街」或「中國城」,這是華僑、華人的聚居地,是歷史形成的。在這些聚居地中有許許多多的社會團體,比如菲律賓、印尼、新加坡等國,就有以廈、漳州、泉州,或晉江、安溪、永春、南安、惠安、同安等命名的公所、會館或同鄉會,以及許多姓氏的宗親會。

                                  
  

三、閩南學
 

    
        那麼,閩南學與閩南、閩南人有什麼關係呢?學,是一門學科或學問。所謂閩南學就是研究閩南地區或閩南人的一門學科或學問。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我國文化學術界呈現出一派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景象,涌現了一 大批新的學科,其中有以某一地區或某一學派以及某一名人為研究對象的,如上海學、嶺南學、閩學、客家學,魯(迅)學、錢(鐘書)學等等。現在,我們提出閩南學作為一門學科來研究是完全必要的。福建省面積有12萬260多平方公里,閩南廈、漳、泉為24850多平方公里,佔全省五分之一弱;福建省人口近3000萬,閩南至少佔一半。閩南歷來就是福建省經濟最繁榮、文化最發達的地區。改革開放以來,廈門、漳、泉作為閩南金三角,經濟迅猛發展,文化教育日漸昌盛,可以説是全省的「龍頭」。閩南又是我國著名僑鄉和台灣同胞的主要祖籍地。因此,開展閩南學研究,對於閩南地區的改革開放、經濟騰飛和促進海峽兩岸的「三通」、完成祖國的統一大業,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那麼,閩南學有什麼具體內容呢?     

        如上所述,所謂閩南學是一門研究閩南地區和閩南人的學科,包括閩南地區和閩南人的過去、現在和將來。 閩南廈、漳、泉在中國歷史上都有過輝煌的歲月。宋元政府對外開放,發展海上貿易,吸引了許多外國人來泉州居住,泉州港繁榮昌盛,「州南有海浩無窮,每歲造舟通異域。」被馬可‧波羅等外國人稱為「世界最大的港口」,元末明初,泉州經過社會動亂,明朝又實行「 海禁」,泉州港日益衰落,漳州月港崛起了,而且出現了私人海上貿易集團,促進了漳州地區的經濟發展,至明朝中期,月港已經成為「閩南一大都會」,有「小蘇州之稱」。清初,由於鄭成功的抗清活動,月港的地位逐漸為廈門取代。台灣劃入清朝版圖後,開放「海禁」(時開時禁,但總體上是比較開放的),廈門一度成為對外通商口岸,設立海關。從此,廈門出現「番船輳集,」「市井繁華」的盛況。特別在鴉片戰爭以後,廈門與福州、上海、廣州、寧波被迫為通商口岸,開埠以後的廈門氣福建乃至全國的地位日益令人矚目了。 

        從歷史的角度來觀察,泉州、月港和廈門的發展似乎有一種連續性,三港的興衰折射的福建地區封建經濟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繁榮的脈絡。作為閩南學,應該説研究這一奇特的現象,尤其是它們的輝煌歲月是如何出現的?具體化説,宋元時期的泉州港為什麼成為「世界最大的港口」?為什麼有那麼多的外國人來泉州經商和定居?泉州港又是如何衰落的?明代月港是怎樣興起的?月港的私人海上貿易集團是怎樣形成的?它對福建地區的經濟發展有什麼關係?這種海上貿易集團與泉州宋元時期的海商性質又有什麼不同?廈門港是如何興起的? 開埠對廈門經濟發展有何利弊?如此等等,都是閩南學的內容,應該研究,總結和吸取歷史上的經驗與教訓,為我們今天閩南經濟騰飛提供一些有益的啟示和借鑒作用。
     
        閩南學屬於閩南文化範疇,但閩南文化又是閩南學研究的重要內容。閩南有豐富的中華文化遺存,至今有許多被稱為中國「活化石」。單以泉州為例,泉州是我國第一批公佈的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國海上絲綢之路東端的起點。泉州的國寶級歷史文物為全國少見,如開元寺、東西塔、清凈寺、靈山聖墓、洛陽橋、天后宮、老君岩、九日山、草庵等。這些 文化遺址同泉州這個發達的對外貿易港口有什麼關係?泉州的閩南話又稱為「河洛話」,泉州的民俗保存了古風,泉州的戲曲,如梨園戲、南音有許多宋明的古本、古曲,據説都來自中原,中原因為長期動蕩不安,有許多已經不復存在,而在偏安一隅的泉州卻保存下來了,所以人們稱之為「活化石」。研究這些「活化石」同移民有密切關係,我們閩南文化有很多來自中原文化。
     
        應該指出,中原文化隨著中原人幾次移居閩南,在閩南紮根、開花、結果,逐步與閩南的本土文化融合在一起。近代以來,眾多的華僑,港澳台鄉親返回家鄉,又帶來了異國文化。這方面在我們僑鄉似乎到處可見,如農村中的「洋樓」,俗稱「番仔樓」。其建築藝術和風格與我們傳統的宮殿式的大厝不同。中原文化、閩南本土文化和外來文化碰撞、交匯、融合,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有多元文化內容的文化,這就是我們的閩南文化。閩南文化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閩南人,他們熱情好客、勤勞謙遜、開拓進取,尤其是敢為天下先,愛拼愛贏的性格更是令人稱道。由此,我想到,閩南文化的這種特點與海派文化、京派文化或者齊魯文化、嶺南文化、荊楚文化以及客家文化、閩北文化有什麼差異和聯絡?這都是我們閩南學研究的重大課題。 
    
        閩南是台灣同胞最主要的祖籍地。閩南與台灣一水之隔,話同音,戲同文,物同源,神同祖,俗同風,人們稱之為「五緣文化」,總而言之:「本是同根生。」因此,研究閩南與台灣經濟、文化和宗教的關係及其相互影響,也是閩南學的重要內容和課題。
     
        閩南是我國最主要的僑鄉。閩南與海外和港澳的關係極其密切,閩南籍的華僑、華人和港澳同胞具有愛國愛鄉的優良傳統,這是一種難能可貴的精神,這種精神,我們稱之為閩南人精神。如「華僑的席」陳嘉庚,龍溪人菲律賓儒商楊啟泰,南安人新加坡商界傑出人物李光前,晉江人菲律賓愛國僑領陳清泉等等,他們是我們閩南籍華僑、華人的典範,他們不僅對居住的國家經濟、文化做出了重大的貢獻,而且關心祖國的命運和建設,對祖國的卓著貢獻盡人皆知。當代華僑、華人和港澳同胞繼承先輩之偉業、之傳統,在「四化」建設中發揮了重大的作用。上面提到的許多華僑聚居的國家都有「中國城」或「唐人街」,我曾經兩次到過菲律賓,那裏的「唐人街」幾乎都是閩南人,閩南人具有一種特殊的凝聚力,走到那裏,濃濃的鄉音,融融的鄉情,使我感到分外的親切。因此,我想,這種「唐人街」現象、華僑的這種故鄉情結,也應該是閩南學研究的題中之義。   
   
          閩南學的內涵和外延豐富多彩,要研究的課題很多,上面提到的僅僅是一部分,也是我的一些想法,希望我們大家都來關心、都來參與閩南學研究。
 

 

 

 

資料來源:http://big5.am765.com/mnradio/mnwh/lsyy/200708/t20070801_274943.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vepuppy9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