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炫文  國立台中師範學院音樂教育系教授



引言


在台灣,用閩南語演唱的歌樂,品種繁多,就其產生的方式而言,大體上可分為傳統歌樂與創作歌曲兩大類。前者包括: 

(一) 民歌(民謠)
(二) 戲曲:包括亂彈戲、南管戲(梨園戲)、九甲戲(高甲戲)、歌仔戲及車鼓、牛犁仔等歌舞小戲的唱腔部分。
(三) 說唱(曲藝)音樂的唱腔。
(四) 宗教歌曲

上述這些傳統歌樂,雖然也是一種創作,但大多不註明詞、曲作者,也不知作者是誰。它往往隨著演唱者及演唱情境的不同而不斷地加工變化,具有相當程度的傳統性與可變性。是故,在此所要談的台灣閩南語詞曲創作,是指透過詞、曲作家創作來,具有固定唱詞和旋律,記成文字和曲譜,並註明作者姓名的創作歌曲而言。


台灣閩南語創作歌曲,一般稱為台語歌曲,它的產生,應是在西式音樂傳入台灣之後。根據研究記載(註1),清光緒二年(西元1876 年)起,基督教長老會先後在台南設立了「台南神學院」、「長榮中學」、「長榮女中」等學校,這些學校都採取宗教與教育合一政策,非常重視音樂,在台灣割讓給日本人之前,便已為台灣播下了西洋音樂的種子。而在日本人統治台灣之後,便派遣著名的教育家伊澤修二來台,規劃台灣的教育方向,並將唱歌列為師範教育及國民教育的必修學科,為台灣西式音樂的普及,奠定了有利的基礎。經過一段時間的耕耘之後,造就了一批學習西洋音樂的台灣青年音樂家,其中大部分是到日本留學回台的。這些都為日後的台語歌曲創作,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台語創作歌曲的產生

民國十年,台灣的新文化已發展到一定的水準,那時,武官總督換成文官,允許台灣人發行唯一的中文報紙「台灣新民報」,激發了台灣人的民族意識,掀起非武裝的抗日民族運動,當時台灣文化協會的外圍組織-電影放映隊「美台團」,便有了自己創作的團歌;大正十三年初(西元1924 年),抗日知識分子蔡培火,在獄中寫了一首「台灣自治歌」,同年七月的「新竹台中震災義捐音樂會」蔡培火還演唱自己作詞作曲的「賑災慰問歌」,昭和六年(西元1931年)留日音樂家李金土根據賴和的詞,作了一首「農民謠」,這些雖只是少數知識分子的社會運動歌曲,影響層面有限,卻可能是最早的台語創作歌曲。



台語流行歌的創作


(一) 日治時期台語流行歌的產生與發展:

台語流行歌的產生與興盛,應歸功於三○年代電影和唱片等娛樂工業的興起。當時,電影仍是默片時代,每部電影都需要人員在一旁解說,稱之為「辯士」。昭和七年(西元1932 年)上海聯華影片公司出品的「桃花泣血記」輸台放映,片商為了好好宣傳,以招徠觀眾,特別邀請台北著名的 「辯士」詹天馬作詞,王雲峰作曲,製作一首宣傳歌曲,在樂隊遊行宣傳時,吹奏「桃花泣血記」,宣傳單上更印上該曲的歌詞。幾日之間,明明標榜是宣傳歌曲,竟也大受歡迎而流傳開來,而電影也跟著十分賣座。當時台灣「古倫美亞唱片販賣株式會社」的負責人木百野正次郎,看準時代脈動的趨向,不但決意將「桃花泣血記」灌錄唱片出版,而且還四處探訪,廣納詞曲創作人才。掀起台語流行歌曲創作熱潮的序幕;而「桃花泣血記」也成為第一首創作的台語流行歌。

受到「桃花泣血記」成功的鼓舞,嗣後來台放映的「懺悔」等電影,也都採同樣的模式:先製作宣傳歌曲,再灌錄唱片發行,照樣造成轟動。此後,該唱片公司每月都有新歌問世。台語流行歌已變成一種時尚、潮流,接著文聲、博友樂、勝利、台灣、日本、東亞及OK 等唱片公司相繼成立,加入競爭行列,帶動台語流行歌的盛行,至西元一九三六年達到最高峰。

昭和十二年(西元1937 年),日本積極展開侵華行動,並在台推行高壓政策。為壓制漢人的民族思想,禁用漢文,唱片業遭此打擊,紛紛停業,到昭和十四年(西元1939 年),流行一時的台語流行歌,終於完全停擺。前後不到八年的時間,灌製了五百首以上的台語流行歌,但造成流行熱潮的,只有三十餘首。這段時期,重要的詞曲作者包括:

1.作詞者:

李臨秋:「人道」、「懺悔」、「望春風」、「四季紅」、「一個紅蛋」、「對花」¡¡ 等。
陳達儒:「農村曲」、「三線路」、「白牡丹」、「心酸酸」、「青春嶺」、「滿山春色」、「港邊惜別」、「阮不知啦」¡¡ 等。
陳君玉:「戀愛列車」、「南風謠」、「月月紅」¡¡ 等。
周添旺:「春宵夢」、「春宵吟」、「月夜愁」、「雨夜花」、「碎心花」、「河邊春夢」¡¡ 等。
林清月:「老青春」。
廖漢臣:「琴韻」。
黃得時:「美麗島」、「田家樂」¡¡ 等。
詹天馬:「桃花泣血記」。

2.作曲者:

鄧雨賢:「河邊春夢」、「望春風」、「滿面春風」、「雨夜花」、「春宵吟」、「四季紅」、「碎心花」¡¡等。
蘇 桐:「倡門賢母」、「懺悔」、「農村曲」、「日日春」、「雙雁影」¡¡ 等。
王雲峰:「桃花泣血記」、「怪紳士」。
姚讚福:「心酸酸」、「悲戀的酒杯」¡¡ 等。
陳秋霖:「海邊風」、「白牡丹」、「滿山春色」。
吳成家:「心茫茫」、「港邊惜別」。
邱再福:「人道」、「籠中鳥」。
林綿隆:「三線路」、「那無兄」、「心驚驚」¡¡ 等。
張福與:「路滑滑」。


較受歡迎的作品,依年代排序如下:

昭和七年(西元1932 年):「桃花泣血記」、「倡門賢母」、「懺悔」。
昭和八年(西元1933 年):「月夜愁」、「河邊春夢」、「怪紳士」、「望春風」、「老青春」。
昭和九年(西元1934 年):「人道」、「一心兩岸」、「雨夜花」、「春宵吟」。
昭和十年(西元1935 年):「路滑滑」、「海邊風」、「河邊春夢」、「碎心花」、「滿面春風」。
昭和十一年(西元1936 年):「雙雁影」、「青春嶺」、「日日春」、「白牡丹」、「心酸酸」、「三線
路」、「心驚驚」、「悲戀的酒杯」、「欲怎樣」、「戀愛風」。
昭和十二年(西元1937 年):「農村曲」、「一翦梅」。
昭和十三年(西元1938 年):「心糟糟」、「可憐的青春」。


(二)光復以後的台語流行歌:

民國三十四年(西元1945 年)台灣光復,台語流行歌又開始在原有的基礎上恢復生機,適時
地反應了當時的社會情況與人們的願望。比較流行約有:
民國三十六年(西元1947 年):「望你早歸」(黃仲鑫詞、楊三郎曲)
民國三十七年(西元1948 年):「補破網」(李臨秋詞、王雲峰曲)
民國三十八年(西元1949 年):「燒肉粽」(張邱冬松詞曲)
民國三十九年(西元1950 年):「淡水暮色」(葉俊麟詞、洪一峰曲)
民國四十年(西元1951 年):「安平追想曲」(陳達儒詞、許石曲)


民國四十年代之後,台灣漸漸工業化,社會也日漸城市化、多元化。這時的台語流行歌,加入了一股翻唱日本流行歌的浪潮,不但誤導了台灣人的認知,麻木了台灣人的心靈,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而且還喧賓奪主,反而變成台語流行歌的主流。例如:「黃昏的故鄉」「媽媽請你也保重」¡¡ 等,都是這類日本流行歌填上台語歌詞的代表性產品。

「混血歌曲」橫行的年代,創作的台語流行歌,也產生了若干受歡迎的作品,例如:「鑼聲若響」(林天來詞、許石曲)、「秋怨」(鄭志峰詞、楊三郎曲)、「春風歌聲」(周添旺詞、楊三郎曲)、「孤戀花」(周添旺詞、楊三郎曲)等。

民國五十年代,國語歌曲主宰流行市場,加上當局在政策上對台語歌曲有所打壓和限制,少見出色的作品。直到民國五十九年(西元1970 年),中視製作「金曲獎」節目,產生了「送君珠淚滴」、「心內事無人知」、「西北雨」¡¡ 等好歌,為台語流行歌注入一點創作活力。之後,校園歌曲風行的年代,「相思海」、「半暝行」等曲,也為台語流行歌增添風采。


(三)八○年代以後的台語流行歌:

過去的台語流行歌,不論詞或曲,風格上以典雅淒婉為主,內容上則多表現對愛情的期待與無奈。歌詞雖然淺白通俗,用詞卻也字斟句酌。八○年代之後,情況開始有所轉變,歌曲的內容常加入表現社會陰暗角落的酒女、舞女等聲色場所,及黑社會人物的心聲,做為表現的題材,例如:「舞女」、「心事誰人知」、「誰人會了解」、「漂/的七鼓郎」¡ 等;用字遣詞則是「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因此產生了「漂 」(漂泊)、「七鼓郎」(人)、「必尋」(裂痕)等只管表達讀音,不管是否達意的歌詞。這些歌曲引起社會的議論和反思,隨之而來的則是「愛拚才會贏」、「我一定要成功」等勵志歌曲,也引發一陣流行熱潮,幾乎成為各行各業的口號和座右銘。

民國七十六年(西元1987 年)宣佈解嚴之後,社會更加多元化,各色各樣的風格,都可能出現在流行歌曲之中,不論是民俗色彩濃厚的「倒退驢」,或搖滾風格的「向前行」;繞舌歌式的「抓狂歌」,都充分說明當前的台語流行歌,是不斷地隨著時代的潮流,在調整腳步、改變面貌的。從近幾年甚受歡迎的一些歌曲,可以看出晚近的台語流行歌,已較注意到旋律和語
言聲調配合的重要性,這是十分可喜的,例如:「故鄉」、「車站」、「野鳥」、「風真透」、「歡喜就好」¡¡ 等。



台語童謠的創作

過去的台語童謠,幾乎部只是唸謠,很少用唱的,目前市面上傳唱的一些童謠,也幾乎部是台灣光復以後,由作曲家根據民間唸謠,加以譜曲而成的。只是流傳的時候未註明作曲者,加上旋律又完全順著語言聲調「按字行腔」,讓人誤以為是傳統調,因此著作權法實施之後,頻頻引發版權糾紛,這是始料所未及的。

台灣光復以後,從事台語童謠創作較有成就的作曲家,早年有林福裕的「天黑黑」、「白鷺鷥」、「烏面袒師公」、「一的炒米蔥」、「板橋查某」¡¡ 等,一直都甚膾炙人口。另外施福珍也是在三十多年前便努力從事台語童謠創作的作曲家,目前已創作了二百多首台語童謠,他創作的「點仔膠」、「捉毛蟹」¡¡ 等,也都甚受歡迎。近十幾年來,簡上仁則是在這方面最努力耕耘的鄉土作曲家,作曲之外,並灌錄了三集「台灣囝仔歌」唱片,甚受好評。此外,郭芝
苑也作了不少的台語童謠。

台語童謠的歌詞創作,比較起來,似乎較不受文學家重視,根據筆者的了解,僅林武憲、吳秀麗及謝安通等人在這方面有較多的作品。



歌仔戲新調的創作

歌仔戲的唱腔曲調,基本上是吸收民間流傳的歌謠融合而成的,較少本文所談的詞曲創作,但自內台戲盛行的民國四十年代開始,便有部分劇團創作劇團的台聲歌曲,例如:「文和調」、「南光調」、「豐原調」等,民國五十年代以後的廣播歌仔戲、電視歌仔戲,為了充實歌仔戲的唱腔,迎合現代觀眾的欣賞口味,劇團開始委請作曲家或劇團樂師編創新曲,幾乎每一齣新戲都會有新的唱腔曲調出現,幾十年下來,也累積了數百首以上。這方面比較著名的作曲家有曾仲影、許再添等人。



其他台語歌曲的創作

和流行歌、童謠、歌仔戲新調的數量及流傳程度比較起來,用台語創作的藝術歌曲、教育歌曲、社會運動歌曲及政治歌曲等,只能算是末節支流。因為這些歌曲大多是學院派詞曲作家的表現範圍,而學院派詞曲作家多習慣用官方語言(國語)創作,對台語的興趣和關心都十分不足,因此作品也較少。




台灣光復前,參與台語歌曲創作的學院派音樂家,據筆者所知,只有張福興編了一首流行歌「路滑滑」(陳秋霖作曲),李金土(註2)作了一首社會運動歌曲「農民謠」而已。光復之後,參與台語歌曲創作的學院派作曲家也很少,早年只有呂泉生一人。他作曲的「杯底不可飼金魚」、「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搖嬰仔歌」,一直是令人感到親切而久唱不厭的好歌;接下來的郭芝苑,應是另一位關心台語歌曲創作的學院派作曲家,他除了創作台語流行歌「心內事無人知」甚受歡迎外,「紅薔薇」也深受喜愛。

解嚴之後,本土音樂漸受重規,鄉土性濃厚的台語歌曲也開始在部分縣市中,成為學校音樂教材的一部分。由於過去的台語歌曲,較不注重詞曲的教育價值,造成一些不適合兒童少年習唱的曲目,也被列為教材的情形,時有所聞。部分從事教育工作的詞曲作家,這時也猛然警覺,投入台語歌曲的詞曲創作行列。加上近年來大多數徵曲活動都接受台語的詞曲創作,給有志於此的人極大的鼓舞,參與創作的人因而愈來愈多。

目前,從事非商業性台語歌曲創作比較熱心的作曲家有:許常惠、郭芝苑、林福裕、蕭泰然、張炫文、孫思山喬、陳武雄、簡上仁、連信道、張清郎、施福珍、廖學良、林道生、柯芳隆、戴維后、許明得、呂泉生、曾辛得、張邦彥、黃南海等人;歌詞作家有林央敏、林武憲、謝安通、吳秀麗、陳明仁、顏信星、張清郎、陳威璋、呂金守、吳崇裕、黃長安、莊頌德、吳榮修等人。在詞曲作家的共同努力下,陸續創作一批兼備教育價值與藝術性的作品,為台語歌曲注入一股清新的氣息。



台語創作歌曲,從二○年代發展至今,已歷經七十餘年的歲月,產生了兩萬多首作品(註3),其中絕大部分是流行歌。雖然經得起時間考驗而能歷久長青的歌曲可能不到百分之一,但卻適時地反映了不同時期的政治、社會和生活現象,抒發了人們的思想感情,滋潤撫慰人們的心靈,其價值是不容抹煞的。儘管過去的台語歌,總是委婉、哀怨、無奈的表現居多,在異族統治與貧窮的年代,這種現象是可以理解的;但政治民主化,物質生活富足的今日台灣,許多歌曲卻仍停留在沈淪不爭氣的舊路上,不免令人失望。

為今之計,詞曲作家應該要有所覺悟,擺脫過去的窠臼;在歌詞方面,除了要反映現實生活外,更要擴展視野,豐富創作內涵,進而將群眾的心靈,引向美善的境界;音樂方面,則應以傳統歌樂的精髓為根,運用各種作曲技巧,創作符合現代人審美感覺的時代新聲;並且要兼顧各個層面欣賞者的需求,通俗性與藝術性的歌曲齊頭並進。如此,台語創作歌曲才能不斷地精進,不斷地成長,才能成為人們喜聞愛唱、引以為榮的強勢樂種。



(本文轉載自《省交樂訊》73 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vepuppy9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