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台灣旅遊網TTNews記者羅惠文】

 

  「2010年大甲媽祖國際觀光文化節」二十日晚間在大甲鎮瀾宮前正式開鑼啟航,在莊嚴肅穆的「哨角隊」吹奏哨角聲響三聲之後正式進行開鑼儀式。

 

  「開鑼活動」一向是媽祖文化節的重大儀式,2010年的開鑼活動以多元世界文化為主題,融合國、武術表演,在黃仲生縣長及鎮瀾宮顏清標董事長齊聲敲鑼後,向世界宣告「2010台中縣大甲媽祖國際觀光文化節」正式展開。

 

  今年台中縣政府舉辦的大甲媽祖國際觀光文化節,以「百福駢臻迎媽祖」為主題,展開一系列精彩熱鬧的活動。台中縣的大家長黃仲生縣長認為大甲媽祖國際觀光文化節除了延續傳統外,更重要的是將文化紮根,並且結合當地文化和特產,促進地方的國際觀光。

 

  每年大甲媽祖國際觀光文化節帶來許多精彩的演出,這場世界節的宗教盛事,從起跑開始進行一系列的活動演出,讓民眾更加認識地方文化,還有許多傳統的技藝,級國際的交流展演,活動的最高潮則是2010/4/16大甲媽祖起駕進行九天八夜的遶境活動,邀請全世界的朋友都可以共同參與。(攝影/羅惠文)




資料來源 : 奇摩新聞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321/62/22fbm.html





2010大甲媽祖國際觀光文化節-媽祖出城水尾橋煙火秀




影片來源 : YouTube網站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BqU1eFBhdE





時尚大甲媽 寫行銷傳奇



媽祖DVD 大甲媽祖動畫DVD,包裝還有立委顏清標獻聲的卡通貼紙。
記者苗君平/攝影

【聯合報╱記者許俊傑、苗君平/台中縣報導】


大甲媽祖今晚起駕,展開八天七夜的遶境進香,預估將吸引逾五百萬人次參與;這項延續百年的宗教活動,早期只有不到百人,近年來,廟方透過現代化包裝,讓宗教活動「也可以很時尚」,質量均產生變化,Discovery頻道譽為世界三大宗教活動之一,寫下本土宗教的傳奇。


建廟兩百多年的大甲鎮瀾宮,原只是台中縣海線地方信仰中心,近廿年廟方結合政界、媒體,成為全台眾多媽祖廟的領導品牌,八十年代中期起,年年吸引數十萬信徒參與,與早年只是數十人參加,不可同日而語。


台中縣文化局長陳志聲說,傳統進香活動本質變化不大,九十二年起縣府整合民間資源,以「大甲媽祖國際觀光文化節」再出發,引進國內外各種表演團隊競演,結合「萬人崇Bike媽祖」自行車遊行與馬拉松等健康活動,逐年納進地方傳統編織走秀、觀光產業文化、兩岸藝人、尬舞大賽等七大主軸時尚多元活動,吸引年輕族群參與。


結果,傳統的八天七夜大甲媽進香,「質變」成長達一個多月結合觀光、文化產業的全國盛事,九十三年起參與媽祖文化人數突破卅萬,此後年年倍數成長呈現「量變」。陳志聲說,參與年輕人年年成長,宗教活動才接棒有望。




「人潮帶來錢潮」,遶境進香不再是老人的活動,年輕世代也紛紛參與,各企業團體看準商機紛紛開發「媽祖商品」,鎮瀾宮也不忘回饋地方,協助促銷地方弱勢產業。例如米價低,廟方與米商促銷一包三百元媽祖「平安米」,強調「有呷有保庇」立刻熱銷。


去年起,融入創作理念推出「紡織時尚周」結合走秀,科技業推出媽祖手機、MP4到網路遊戲、彩妝秀等時尚產品,「三月瘋媽祖」的這股風潮,甚至連星光二班的李千娜也到廟埕獻聲。


「以前大甲媽起駕,滿是老信徒的手爭相摸媽祖神像,現在是年輕人手拿數位相機拍照!」每年記錄大甲媽遶境的文史工作者雷養德說。


「大甲媽不只創下宗教界傳奇,也寫下產業的行銷傳奇!」台中縣長黃仲生說。


跟著媽祖遶境,別錯過全台十大小吃的肉圓、肉包,老字號伴手禮媽祖餅、酥糖,要知道沿途風味小吃,和有拜有保庇的周邊小物,請看今天聯合報快活周報。


【2008/04/05 聯合報】





資料來源 :聯合新聞網   http://www.udn.com/2008/4/5/NEWS/NATIONAL/NATS2/4287428.shtml






顏清標:鎮瀾宮 不輸梵帝崗


2009-12-03  中國時報   盧金足/台中報導



       身兼大甲鎮瀾宮董事長的立委顏清標昨天在大學初登場。他在東海大學海洋論壇中表示,兩岸政治龐雜,請出媽祖就能迎刃而解,他將爭取宗教直航,排入第五次江陳會議程。他也向行政院長吳敦義建議,將媽祖遶境列為世界三大宗教活動,媽祖節應該設為不放假的紀念日。
 

     東海大學昨天舉辦第三屆海洋論壇,顏清標應邀以「海洋政策與宗教民俗的匯聚」為題,分享大甲媽湄洲謁祖的宗教經驗。他初次面對社會大學,對著滿場爆滿的政治系教授、博士班學生和大學生演講,全場台語開講,東海師生上了一堂精彩的草根政治課。
 

     「媽祖是兩岸最好的代言人和溝通橋梁!」顏清標表示,兩岸交流常受牽制,如果遇到成見僵持不下,和北京談法令談不通,搬出媽祖就好說話。但最重要的是請馬英九總統趕快成立「海洋事務部」,讓海洋國家的台灣有專屬機關推動海洋事務。
 

     顏清標表示,鎮瀾宮遶境已有數百年歷史,大甲媽祖七天八夜遶境,應和梵帝崗、麥加朝聖,同列入世界三大宗教活動。他並建議吳揆,開國一百年慶祝活動中,將媽祖節納入不放假的媽祖紀念日。
 

     政治系同學則關切,一九八七年宗教直航破冰之旅後,現在政治環境轉移,兩岸宗教交流是否可秉持宗教信仰無國界,藉媽祖直航將宗教列入江陳會討論議題? 

     顏清標強調,台灣到大陸湄洲的媽祖直航,最大的船只能載六百人,進香團一次就四、五千人,船隻調度不易,造成很多不便。民進黨執政時兩岸政策綁太緊,現在連對岸都歡迎前副總統連戰,大陸要來台灣卻很困難,我方應該開放更高層級大陸官員來台。 

     顏清標說,超人氣的大甲鎮瀾宮不輸梵帝崗和麥加,除參加遶境的善男信女,加上綾轎腳、搶轎人數已無法統計,據學術單位研究,每年超過六百萬人次參與媽祖盛會。



資料來源:中時電子報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9Cti/Channel/Life/life-article/0,5047,100304+112009120300032,00.html






大甲媽祖進香遶境活動



始於大甲鎮瀾宮創建之時的湄洲進香活動,當時均由大安港或溫寮港直接駛往湄洲,清朝時期大約每二十年舉辦一次,一直延續到日據時代,大安港廢港,因日本政府嚴禁台海兩岸往來,於清未民初之際,前住湄洲進香活動因此停頓。後藉因常往返於大甲與北港牛墟的牛販,買賣牛隻的經濟活動,造成民間祈神還願,答謝神恩的宗教行為,形成了大甲組團前往北港朝天宮進香的濫觴。1987年,適逢媽祖成道千年,湄州祖廟邀請海內外人士回祖廟參加活動,前往了媽祖誕生地-港里天后祖祠參拜。自此以後與祖廟香火之緣再度延續。而年度遶境進香則於1988年時因謁祖問題棄北港朝天宮,改至往新港奉天宮至今。

 

進香信徒人數日據時代的三、四十人,至1987年的十餘萬人次。參加的人員由原來的大甲、大安、外埔、后里四鄉鎮,慢慢的延伸擴展到全台各地的投入,使大甲媽祖進香的活動逐漸受到重視,成為臺灣重要的民俗活動之一。

 

每年元宵節(農曆元月十五日)晚擲筊決定遶境進香時日。進香當天(今年訂為4月17日晚上11:10出城)大甲鎮擠滿恭送媽祖起駕以及隨香之人潮。路線由大甲沿海經清水、沙鹿、龍井、大肚、彰化、花壇、員林、永靖、田尾、北斗、埤頭、溪州、西螺、吳厝、二崙、土庫等鄉鎮,全程二百八十餘公里,耗時八天七夜。所經之處信眾皆自備香案、香燭、花果迎接,沿路熱鬧莊嚴,鄉間小路、市街大道,民眾莫不駐足圍觀,讚嘆此全省罕見之傳統民俗曲藝活動。



遊行團隊及陣頭介紹:

  

卅六執士

共有八面彩牌,龍鳳旗暨「十八般武器」,龍頭柺居前,鳳尾壓後,行進間如遇喪家,執士散開,將媽祖大轎護衛在中間,避免邪魔犯駕或冤魂攔路告狀。

 

大轎

在進香隊伍中壓陣的是媽祖神轎,神轎所到之處炮聲隆隆不絕於耳,據民間傳說大甲媽祖的神轎特別具有靈性,因此進香八天的時間隨時有人來摸一下,抬一段,不少人樂此不疲。這座大轎是藤身木座,外披刺繡,轎頭旁亦有一藍一紅小燈,轎桿為上榆木製成,全程均由人扛。『倰轎腳』則是信徒求平安、消災解厄的行為,場面十分壯觀,每每大排長龍,大轎因此寸步難行。

 

進香旗

進香旗是代表個人的旗幟,它並不是神的法器,傳統的老香客並不會將它供於神桌上,只置於廳堂中的清淨處。這三角小旗上面繫有二枚小鈴,小鈴是夜間行走視線不明時,香客藉鈴聲相互結伴行走之意,上繫符咒以求保佑個人家庭的平安。在進香前夕香客會攜入鎮瀾宮參拜,並將去年的符咒卸下焚燒交還媽祖,並取新符結上,過爐淨旗祈求平安。進香去程旗子打開參拜,回程則旗子包起來改持香回來,即引香火回來之意。

 

報馬仔

是進香團的急先鋒,負責察看前方路境是否安全,隨時回報媽祖路況,並且沿途敲鑼通知信眾收拾晾曬衣物,準備香案迎接媽祖。報馬仔的造型相當突出,每每吸引眾人的目光,他頭戴斗笠以防曬,肩搭雨傘以防雨,身穿羊毛襖以禦寒,戴老花眼鏡表示他看得清楚,帶茶壼、留燕尾鬍鬚、吸旱煙管,喝葫蘆酒表示他灑脫自在,攜帶豬腳韭菜表示他不受餓且長生,腳貼五彩圓紙因腳生瘡,表示人生難免不全,著一隻草鞋表示他辛苦得鞋掉了一隻也不在乎,他的滑稽裝扮每令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莊嚴的迎神過程中讓人會心一笑。 





資料來源 :奇摩知識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0504090663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vepuppy9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