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17日 (作者李敏勇,詩人)


五月底,又有一趟東瀛之旅。這一次的文化設施和溫泉的參觀和體驗之旅,看了在大阪的司馬遼太郎文學紀念館和在石川縣的西田幾多郎紀念哲學館,兩棟建築都是安藤忠雄的作品;也看了滋賀縣琵琶湖之南的MIHO MUSEUM,是華裔美籍建築家貝聿銘的作品;而在金澤的「二十一世紀當代美術館」則是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的作品。


京都臨近銀閣寺的哲學之道、嵐山的嵯峨野、高山的陣屋和舊街三之町、白川鄉被聯合國登錄為世界遺產的日本國家指定重要傳統建築群保存區|合掌村。甚至輕井?的一些文學家紀念館。穿插在旅程的文化況味,呈現著美麗的風景。體驗下呂溫泉,能登溫泉和草津溫泉的洗滌,以及積雪仍深的黑部立山遼闊冷冽的景致,讓我們一行的朋友像畫下圓滿句點一樣,從東京飛返桃園回到台灣。


在返回的航機上,報紙上仍然有蔣陵改制引致的台北市政府文化局以文化資產保護之名,其實是政治緣由,對抗教育部的新聞話題。閱報後,心中有許多感觸,交集在:日本的來台觀光客看膜拜戒嚴遺跡,看所謂的中正紀念堂;而台灣去日本的觀光者看的是日本的美術館、文學館。多麼不相稱的相互鑑照,反映了台灣的什麼問題呢?


司馬遼太郎的《台灣紀行》,因為訪問的台灣人中有李登輝,「生為台灣人的悲哀」就見諸這本書。司馬遼太郎一時間也在台聲名大噪;而西田幾多郎這位日本(東方)哲學和西方哲學融合者的「場所」論,也就是李登輝所謂「場所的悲哀」的「生為台灣人的悲哀」概念的出處。他們的紀念館分別呈現文學和哲學,而成為日本的文化財,這樣的文化財其實在日本比比皆是。若以邁入二十一世紀日本設置了超過七千處各種類型的文學館、美術館、紀念館,日本的自我「列島改造」,不能不令人驚嘆!


再看看MIHO MUSEUM,由日本新興宗教「神慈秀明會」創辦人小山美秀子和女兒小山弘子以及眾多信眾建構的這座美術館,收集超過千件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收藏,在深山裡與環境融合為一體的自然觀,顯現了日本宗教的文化興味。相形之下,台灣的宗教,在信仰的體認以及文化興味上又是如何呢?而金澤的「二十一世紀當代美術館」讓這個古都不只以「兼六園」或「茶屋街」古蹟吸引來訪的人們,更以強烈的現代化意象強化或活化傳統。這樣的日本,也並非日本人就感到自滿,但台灣呢?生活在台灣的人們真正會由衷相信以「中正紀念堂」之名的蔣陵是文化資產?是文化財?



台灣渴望汲取文化智慧


我相信生活在台灣的人們也會期待在我們的國度,在我們的社會,形塑出真正的文化風景|不是被政治浸染或沾污的。否則,不會有那麼多人湧入台北市的小巨蛋,去聆聽日本建築家安藤忠雄的演講。三萬人踴躍報名,一萬人獲得入場機會,這在安藤忠雄自己的國家日本,也不見得會出現的景況。當然因為他在日本已成為國民文化生活中的存在,而在台灣是時興的緣故。但畢竟反映台灣飢渴地想要汲取文化智慧和藝術營養的心情。


記得,幾年前安藤忠雄的「都市徬徨」中文版在台灣發行不久,我有感於台灣某個大學美術系畢業展舊飯重炒,把一九九○年代中期「首都早報」和「自立早報」反軍人干政的報紙頭版一個大大的「幹」字,重新裝置一番,在一篇專欄裡批評了台灣大學藝術教育人文內涵薄弱問題。這篇文章,後來被某個大學的研究所考試以讀後感做為試題。安藤忠雄以一個未就讀大學,但經由旅行觀摩而實踐了他成為一名建築家的志向,是因為日本的出版界提供了任何一位想要追尋文化視野的國民有充實自己的機會,日本的整體文化涵養條件也是因素。


安藤忠雄建築裡的文化觀,包含著人文、自然、情境的因應形式和儀式。他思考如何透過建築改造社會,而不是建築裡的經濟主義|追求高價化、豪華化;或建築裡的政治主義|附和在權力的影子裡,去歌功頌德。我也記得,在台灣發生九二一大地震時,作曲家蕭泰然從美國打電話約我一起合作〈傷痕之歌〉。那時候,我想起日本阪神大地震時,在歐洲的安藤忠雄立即想到為他的「淡路夢舞台」住宅計畫栽植應時會開白色花朵的紀念樹種,深深感動一個建築家的心。讓人安慰的是,阪神大地震五週年時,台灣的福爾摩沙合唱團應邀到寶塚市演出慰靈的安魂曲〈傷痕之歌〉也在台灣和日本的合唱團體演唱中,以通行的台灣話唱曲,感動了無數人們。




能感動人的 文化而非政治



從台灣看日本,或從日本看台灣,能夠感動人們的不是政治,而是文化。即使談到「靖國神社」動人的視野也許是每年東京的櫻花季是以靖國神社的櫻花開到第六朵起算開花之期。一面大肆批判靖國神社,一面大肆宣揚,維護以蔣陵形構的中正紀念堂,交織著「殖民者」和「流亡者」病理的政治,不會為台灣開啟真正的文化之窗,只會自掘政治陷阱,探看到權力的罪惡淵藪。


脫離權力政治的綁架,重新思考人的意義,思考台灣人的意義,思考台灣國民的意義,思考世界公民的意義,台灣應該要有更多的文化想像,而非執迷於權力政治淵藪。這個曾被讚嘆為美麗之島、聚集先來後到二千三百多萬人,仍然被特殊歷史構造困住,未真正確立主體條件的國家,需要新的文化視野和願景。





資料來源:  自由時報《星期專論》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7/new/jun/17/today-s1.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vepuppy9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