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的軌跡


楊英風,字呦呦,一九二六年十二月四日出生於台灣宜蘭縣,一九九七年逝世於台灣新竹。曾先後求學於日本東京美術學校(現國立東京藝術大學)、北平輔仁大學美術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藝術系等,並於六十年代前往義大利國立羅馬大學雕塑系及羅馬造幣學校進行藝術研究。除了曾於國立藝專、淡江、銘傳等大專院校作育英才外,並且出版二十餘冊藝術作品文集、舉辦海內外數十次展覽。一生創作千餘件漫畫、版畫、雕刻、雷射藝術、景觀與建築規劃...等各類藝術作品,並獲殊榮無數。

楊英風對大自然的喜愛,源自幼時生長於鍾靈毓秀的宜蘭,日日與山水為伍,使他在泥塑及剪紙中萌發了熱愛藝術之芽。在父親的建議 之下,考進東京美術學校建築系就讀,獲得 吉田五十八和朝倉文夫的指導。

當時他不僅修習了建築、雕塑的專業技術,更了解建築材料學、環境學與氣候地域和人類生活環境的關係,因而啟發他對「環境」、「景觀」的重視。此外,吉田老師對中國魏晉至唐代的建築之推崇,使得因日本戰爭而回北平輔大就讀的楊英風,浸淫在中國古都的文化之中,藉由研讀中國古籍、太極拳健身與探訪雲崗石窟佛像藝術等,參悟、思索中華文化的精神。六十年代在義大利旅居三年的經驗,使楊英風體認到東、西文化及美學的差異,捨西方科技及物質的過度使用與發展,而漸漸地領悟中國人追求人類(小宇宙)與自然環境(大宇宙)交融、和諧共生的「天人合一」之哲理。 



回國投入花蓮大理石廠的建設後,他了解到大自然雕刻太魯閣山水,藝術家的石雕作品呼應著大自然,正所謂「環境造人,人也創造環境」。因此,楊英風於七十年代提出「景觀雕塑」(Lifescape Sculpture)此一開創性的觀念:即是體認到雕塑藝術的「景」是一個「外在的型」,必須與週遭的自然環境相應相融;而「觀」字是人類「內在的精神狀態」,人類倫理生活深受自然、宇宙的影響。所以,他終其一生以中國魏晉時期自然、樸實、圓融、健康的生活美學為景觀雕塑創作之核心精神,並創作此造型藝術來提昇、改善我們的生活環境與品質。學貫中西的楊英風,堅實的寫實功力,並非只是複製西方人體比例的素描,他以西方藝術技能來觀察、展現自己生活的東方世界,例如:以台灣第一位專業模特兒林絲緞為題的「裸 女系列」銅雕作品。此外,在「農復會」擔任〈豐年雜誌〉美編的他,有十足的好機緣,深入台灣農村,將所見所思應用於「鄉土系列」的版畫與雕塑創作,刻畫出農民的樸實與堅毅。藝評家謝理法先生認為:「台灣戰後只有楊英風的雕刀為台灣早期的鄉村及人民生活,作了一個詳細的見證。」 

自幼即是虔誠的佛教徒,楊英風震攝於中國北魏時期大佛造相莊靜、純樸剛健,因而捨棄傳統佛像造相中繁雜的紋飾,超越「形似」的階段,將空靈意境,轉化為抽象造型語言,呼應藝術形虛質實、妙化萬有的精神。他的「佛教系列」,可稱是台灣佛教藝術創作品的最上作。
楊英風晚期的「不銹鋼系列」是其創作生涯中的成熟期,寓中國生態美學及佛家哲思於先進、現代的材質,以及簡潔的抽象造型中。單純、光潔如宋磁的不銹鋼鏡面反射,將周遭環境與觀者納入作品中,或以圓弧、曲線的視點柔化環境的氛圍,使作品本身圓融具足、與環境、觀者相諧,以達「天人合一」之境。楊英風的藝術創作師法自然、尊重自然、美化自然、保護自然,並融於

一般大眾生活中,即是今日所謂:「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的實踐者。他不僅是為人類文明形塑公眾的藝術,佇立於廣場、街頭;更如同他的字「呦呦」,取《詩經》中「鹿覓得甘泉,以鹿鳴呼朋引伴,共享清流」為意,以奉獻、讚頌的精神,試圖為這個時代塑造超越時空的文化永恆意象。













楊英風藝術生命的十二個轉折

 
宜蘭家鄉大自然的薰陶和對母親的懷念(1926-1938)
  楊英風生長在宜蘭鄉下,對鄉土散發出的純樸感覺特別親切,由於父母長年在中國大陸經商,使幼小的楊英風經常感受到母親不在身邊的孤寂,於是轉而從身邊的小橋、流水、果園、山川、溫泉、海邊的美景中找到安慰和快樂,受到明媚山水景致所陶冶,並從大自然中初步學習認識美、體會美。
北京的少年生活(1939-1943,1946-1948)
  小學畢業,遠赴北京繼續學業,深受古都散發的爾雅氣息所震懾,浸淫於中國博大深厚的文化美域中。不論是建築、庭園幽勝迴繞的意趣,或生活用具的造型變化,乃至於人們日常相處溫雅親切的生活氛圍,都已將中國深遠的歷史內涵植根於楊英風性格及知識的養成與塑造。
留學東京(1943-1945)
  考取東京美術學校建築科。在校期間深受有『日本現代雕塑之父』美譽的朝倉文夫,以及日本木造建築大師吉田五十八的影響。尤其後者對魏晉到大唐時代中國人融會自然、結合環境的讚揚,激發楊英風學習中國文化的熱情,並使他開始對「環境」、「景觀」的重要性有了具體的啟蒙性認識,從而產生了景觀雕塑的初步思想。
雲岡大佛的宏觀震懾(1947)
  就讀輔仁大學的暑假,在山西大同郊外,與武周川砂岩斷崖雲岡石窟的邂逅,決定了楊英風日後藝術發展的歸趨。從綿延一公里、五十三個洞窟中五萬一千多尊佛雕中體悟到,東方美學是生命美學、生態美學,見出魏晉佛雕將人體造型生命化,將萬類生命圓融於一體,是中國生命美學用於雕塑人體的源頭。
豐年雜誌社任職美編時之鄉土創作(1951-1962)
  楊英風為《豐年》雜誌設計封面,並擔任美術編輯十一年之久,有機會深入各鄉鎮,對台灣的鄉土民情、風俗習慣、景觀環境都有深度觀察。於是台灣農村秀麗的景致、鑼鼓喧天熱鬧的民俗節慶、辛勤純樸的農家生活等,都出現在楊英風此期的創作上,產生了無數包括版畫、插畫、雕塑、水彩、漫畫等鄉土寫實作品,也反映了楊英風喜好自然的本性。
遠赴羅馬探索現代藝術(1964-1966)
  楊英風得于斌主教之助,遠赴羅馬藝術學院專攻現代雕塑。是時,不但飽覽藝術史上大師名作,更因緣際會的踏入銅幣徽章雕塑的新領域,並於義大利各主要城市舉辦展覽。但因目睹西方工業革命受物質文明的衝擊而陷入精神苦悶,體認到西方所謂的自然仍是以個人感情為依歸,進而反思中國人萬物合一的原初自然,肯定東方「物我交融」的情感與「天人合一」的性格。
臺灣特殊地理環境─板塊運動、花蓮太魯閣的影響(1967-1976)
  因台灣位於特殊的地理位置,板塊的運動撞擊,形成東部的太魯閣群山,大自然神奇的水刀,不斷溶化切割群山的大理石岩層,雕鑿出千姿萬態的峽谷。「太魯閣山水系列」便是楊英風對太魯閣壯麗奇偉景緻感動印象的具體再現。他企圖將靈山俊川的氣魄和神韻,透過筆端或刀尖,濃縮在一件件造型藝術品中,所用材料全是花蓮當地所產,以表達對大自然鬼斧神雕的禮讚。
雷射藝術的引進與推廣(1977-1981)
  楊英風對新鮮的材料、技術總是興致勃勃,雷射光的新奇、幻麗及其應用之深廣多變,深深震撼著他的靈思。透過雷射與藝術的結合,引領觀賞者瞬間領悟性靈的世界、自然的本質,人與宇宙的關係,使人們無拘無束地自由建構自己的意義。楊英風認為雷射藝術之所以引人入勝,就在於它很接近禪的沉思境界。
不銹鋼景觀雕塑之創新(1982-1988)
  藝術家勇於求新求變,楊英風認為不銹剛性真質堅,既貼近科技時代的精純,又能隱現中國宋磁的明澈、純淨的精美神韻,故以之為材,創作大量的不銹鋼景觀雕塑。不銹鋼磨光的鏡面效果,將週遭複雜的環境轉化成如夢似幻的反射映象,一方面是脫離現實的,一方面又是多變化的,但它本身是單純的。作品與環境形成了整體性的表現,而非搶眼的存在,這正是中國文化溫柔敦厚的生活理念。
中國山川─黃山、長江浩瀚恢闊的影響(1990)
  中國山川優美,松嶽峻嶺,高山大澤氤?的雲霧和空靈的氣質,予人無盡的想像;無邊沃野,滾滾奔流的江河,自然宏偉壯麗的氣勢,潛移默化了人們的心胸。面對近在咫尺的大山大水,楊英風親見中國北方恢弘的自然景色,站在宏偉的宇宙景觀前,進而產生對「宏大氣勢」精神的追求,重新開啟了對自我的詢問與對「宇宙現象」的興趣。
體悟生命之真義與靈性之超越(1989-1991)
  經由早期雲岡石窟的醍醐灌頂,以及人生無常的經驗,楊英風體悟生命之真義與性靈之超越,開啟了對寬大自由的追求,呈現般若思想的「空觀」,亦即不受實體束縛、自由自在不受侷限的心靈,方能與以宇宙天意的相對性而成立。
景觀雕塑理念的再發揚(1992-1997)
  省視從前人生歷程,楊英風認為雕塑本身是一增益減損的調和性工作,透過技巧與素材的使用調度,傳達創作者的意念與智慧,呈現「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高超境界,進而使藝術品與生活環境交融,方為景觀雕塑的真意。楊英風期盼能超越獨善與我執的「小愛」,透過「景觀雕塑」這面明鏡,發揚「大乘景觀」的精神。




資料來源:楊英風美術館  http://www.yuyuyang.org.tw/home01.asp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vepuppy9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