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邱湘雲

chuss@uninets.com.tw



1.前言


客家話和閩南語同為「漢語方言」的一支,也是「台灣話」的重要主體,若微觀就台灣本身而言,客家話和閩南語之間至少存在著「歷史」上的「源流」關係、「地理」上的「分佈」關係及「社會學」上的「雙語家庭」關係(邱湘雲2006);若宏觀就整個漢語方言來看,羅杰瑞(JerryNorman)指出(1995):「客家話和閩南語很接近,如果不是同一個來源就不好解釋」,且明白指出「閩、客方言的關係特別密切」。「方言關係」是漢語研究中重要的一環,學者們為中國境內語言作分區工作時,其分區標準就是根據方言間的「親疏關係」而定,漢語方言中,客家話和閩南語的關係甚為相近,尤其是生根在台灣的客家話和閩南語,二者之間的語言關係更是密切。



2.閩南話和客家話比較的重要性


台灣族群人口分佈中,閩南人佔了73%,客家人佔12%(黃宣範1993)1,總計閩南和客家人就佔了台灣人口達八、九成之多,客(家)語和閩(南)語是台灣兩大方言,本文試圖綰合二者作一語言比較,是因為看到其中的重要性所在(邱湘雲2004):


2.1 閩南和客家是多數台灣人的血脈根源

張光宇(1996:74)曾指出:「閩、客水乳交融關係在(南朝)太湖流域時期已展開,只是當時並無閩、客之分,但有青徐、司豫之別2。」歷史脈絡顯示閩、客關係由來已久,而台灣的閩南語和客家話除了有共同的源流外還有相似的遷徙過程,二者還同時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生根茁壯。

閩南人和客家人成為台灣族群的主體,「閩南和客家」是多數台灣人的祖先,且近年來這兩個族群之間尚有越來越多的「通婚現象」,當「客、閩通婚」後閩、客關係更是「血濃於水」,「閩、客一家親」,所謂「福佬客」或「漳州客」(羅肇錦2001)等稱呼就是「亦閩亦客」的具體表現,。閩客通婚所生的下一代身上有「客」也有「閩」籍血統的「雙重認同」,閩南語和客家話是新生代的共同母語,「閩、客比較」可以說是一趟深度的「尋根之旅」,同時研究閩、客語將有助於了解台灣一路以來的歷史發展及文化演變變絡。


2.2 閩南語和客家話可藉語言對比溝通其間的差異

客語和閩語同屬漢語南方方言的一支,羅杰瑞(1995)曾提到:「現在從表面上看閩、客、粵語之間有很多不同,但如果注意它們的那些古老方言成分,就會發現有很多共同特點。」客家話和閩南語「有很多共同點」,這是「來自同一祖先」所致,而除了古語成分以外,現代台灣閩、客「語言接觸」的現象十分普遍:由於閩、客通婚而形成「雙語(客語、閩語)」或「三語(客語、閩語、華語)」家庭;擴而廣之,現今台灣許多地區都呈現閩、客混居的社會型態(鄭錦全等2004),且由於時代進步,交通網絡四通八達、媒體傳播無遠弗屆,人與人之間的交接也日益頻繁,「語言接觸」或「語言滲透」已是勢所難免,這時若是言語不通便易造成誤會,因此不同族群語言的相互學習也有其必要,如果能找出這兩種方言對應轉換的規律,對溝通應用或情感交流會有莫大的助益。


2.3 閩、客語並提研究可壯大「雙語雙方言」的研究行列

「台灣閩客關係」是與我們切身相關的課題,在開放式的多元社會當中,擁有雙語、雙方言,甚至擁有多種語言、多種方言的人越來越多,語言間有所差異必會引起比較,台灣語言比較研究中,「閩南語和標準語」或「客家話和標準語」的「雙語比較」是較常看到的,因為這類比較有助於官方語言的推展,然而能將客家話和閩南語作一「雙方言」比較者則較為少見,相較而言,大陸方面早已注意及此3,總計到2007 年為止,中國大陸已召開了九屆的「雙語雙方言研討會」,在語言學上獨樹一幟,反觀台灣「雙方言」比較至今仍在起步階段,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方言研究除了要注意本身內部的「靜態表現」,也不可忽略外部應用時的「動態表現」。


總之,將閩、客語作一比較是不管就「歷史學」、「社會學」、「文化學」、「語言學」、「語言教學」或「台灣文學」等方面來看都深具時代意義與多方面的價值(邱湘雲2006),現階段我們應該進階式地將過去相關的研究成果作一統整,以客語和閩語相互照映,如此才能為台灣語言勾勒出較為完整且立體的面貌。



1 另據行政院客委會調查(2004:1-14):若採「廣義認定」則台灣人口中約有608 萬的客家人,占全國總人口的26.9%,即每3.7 人中就有一位是客家人。
2 「青徐」、「司豫」指永嘉之亂後北人南移的路線,見張光宇(1996:74、81)。



3.閩南語和客家話比較的文獻回顧與展望


3.1 回顧過去

早在十九世紀初就出現了閩南話和客家話研究的專門性著作4,兩個世紀以來閩、客語在實際語境中並非平行而是有所交集的,在台灣這塊小小的土地上,客、閩互動更是密切,本文搜求能將閩南語和客家語並提以為文章主題的著作,以下便依「語音」、「詞彙」、「語法」、「謠諺」、「綜論」及「教學」等方面作一概述:


3.1.1 閩、客「語音」研究相關著作:

(1) 丁邦新(1970),《台灣語言源流》,南投:台灣省政府新聞處
(2) 陳永寶(1987),《閩客方言會通研究》,台中:瑞成書局
(3) 陳永寶(1989),〈漢音學述要:閩南與客家音韻及其功用〉,《興大中文學報》第2 期,台中:國立中興大學中文系
(4) 陳永寶(1992),〈台中縣大肚鄉閩南與客家方言〉,《興大中文學報》第5 期,台中:國立中興大學中文系
(5) 張光宇(1996),《閩客方言史稿》,台北:南天書局
(6) 羅肇錦(1997),〈閩客方言本字探源的音韻規律〉,《彰師大86 年度國文系第一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7) 吳中杰(1998),〈從歷史比較觀點看閩客的互動─以聲母層次為例〉,《第四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8) 盧彥杰(2000),〈從方言音韻看閩南客家兩語族的互相學習〉,《新竹文獻》第4 期,新竹:新竹縣立文化中心
(9) 張屏生(2001),〈從閩客方言的接觸談語音的變化─以台北縣石門鄉的武平客家話為例〉,《第七屆國際暨十九國聲韻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政治大學語言學研究所、中國文系,收錄於《聲韻論叢》第11 輯
(10)蔡仁佐(2001),《客語音韻及閩南文讀》,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
所碩士論文
(11)陳淑娟(2002),《桃園大牛欄閩客接觸之語音變化與語言轉移》,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中國
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12)張屏生(2003),《雲林縣崙背鄉詔安腔客家話的語音和詞彙變化》,《慶祝曹逢甫教授六十
華誕論文集》,台灣語文學會
(13)鍾榮富(2003),〈閩、客、國、英語的語音對比分析〉,《多元語文教學暨實務學術研
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應用語文研究所
(14)劉秀雪(2004),〈吳閩客韻尾簡化之比較分析〉,《第二屆漢語方言小型研討會論文集》,
台北:中央研究院語言研究所
(15)駱嘉鵬(2006),〈閩、客方言影響下的台灣國語音韻特點》,《第一屆馬來西亞漢語語言學
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馬來西亞:馬來亞大學
(16)董忠司(2007),〈客家語的介音問題及其和閩南語的比較-試論閩客方言音系中的非漢
語成分〉,《第七屆國際客方言研討會會議論議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
(17)駱嘉鵬(2007),〈台灣四縣客家話與台灣閩南語通行腔的音韻對應規律〉, 《第七屆國
際客方言研討會》,香港:中文大學


以上蒐集有關閩、客語語音比較的相關著作共十七部,其中包括單篇論文12 篇,專書論文六本,由其中可知:最早將台灣閩、客語語音作一並列式陳述的是丁邦新(1970);陳永寶(1987)

書名雖為「閩客會通」,其實仍是閩、客各一專章,並未詳加比較。張光宇(1996)一書是了解閩語和客語歷史源流關係的重要著作;羅肇錦(1997)則探索閩客音韻和本字的關係。其後從事閩、客語音比較的著作多著眼於尋找閩、客之間的音韻特點及其規律。蔡仁佐(2001)進一步揭示客語白讀和閩南文讀的關係;董忠司(2007)指出客閩語介音中的非漢語成分;陳淑娟(2002)、張屏生(2003)則探討閩客接觸下客語影響閩語及閩語影響客語的語音轉移問題。


3 如李如龍、萬波(1992)、嚴修鴻(1994)及莊初升(1999)等都致力於閩、客「雙方言」現象的探討。
4 羅香林(1933)以清嘉慶年間(1808 年)黃釗的《石窟一徵》為客語研究的先驅,袁家驊(1989)則以《戚林八音》(約1800 年刻印)為最早一部閩方言研究韻書。另據王東(1998:166)考證:明代嘉靖年間編修的《興寧縣志》卷三「人事」部中已列有「方言」一目。



3.1.2 閩、客「詞彙」研究相關著作:

(1) 羅肇錦(1990),〈閩客方言與古籍訓釋〉,《第八屆全國聲韻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收入《聲韻學論叢》,第3 輯,台北:學生書局
(2) 李如龍(1993)〈從詞彙看閩南話和客家話的關係〉,《第一屆台灣國際語言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3) 陳國章(1993),〈台灣閩客地名的對比〉,《地理教育》第19 期
(4) 陳鸞鳳(1997),〈桃、竹、苗縣市境內之小地名與閩、客族群之拓墾之拓墾與分佈》,高雄:復文書局
(5) 姚榮松、羅肇錦(1997),《台灣閩南語、客家話及華語常用詞彙的對譯研究(一)》,國科會研究計畫報告編號:NSC86-2411-H003-005
(6) 姚榮松(1998),〈閩客共有詞彙中的詞源問題〉,《中國學術年刊》第19 期,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
(7) 姚榮松(1999),〈論閩客方言詞彙的互動模式〉,《第六屆閩方言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香港科技大學
(8) 姚榮松、羅肇錦(1999),《台灣閩南語、客家話及華語常用詞彙的對譯研究
(二)漢字研究》,國科會研究計畫報告編號: NSC88-2411-H003-005
(9) 鄭縈(1999),《華語、閩南語和客家話各類情態詞搭配關係的比較》,國家科學研究計畫報告編號:NSC88-2411-H126-005
(10)張美煜(2001),〈華語、客語、閩南語詞彙對應轉換及教學淺探〉,《國文天地》,第193-194期,台北:國文天地雜誌社
(11)姚榮松(2002),〈台灣閩南語﹑客語名量詞比較小議〉,《國際中國語言學學會第11 屆年會(LACL-11)》,日本:名古屋愛知縣立大學
(12)張屏生(2002),《台灣地區漢語方言的語音和詞彙》(語料篇),自印本
(13)張屏生(2002),《雲林崙背鄉詔安腔客家話語彙初集》,自印本
(14)張屏生(2003),《雲林縣崙背鄉詔安腔客家話的語音和詞彙變化》,《慶祝曹逢甫教授六十華誕論文集》,台灣語文學會
(15)陳韻予(2003),《台灣閩南語及客語量詞系統比較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語言所碩士論文
(16) 嚴修鴻(2003)《閩客方言與“脖子與下巴之間的部位”意義有關的本字》,海口:《新國學研究》第二輯
(17)梁炯輝(2004),〈從詞頭「阿」看台灣閩客語在歷史語言中的意義〉,《台灣文學評論》第1 期,真理大學台灣文學資料館
(18)江俊龍(2005),〈閩、客語「細膩」音義考〉,《第七屆中國訓詁學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國立政治大學
(19)洪宏元(2005),〈閩客語的空間範疇非中原現象初探〉,《第38 屆國際漢藏語暨語言學會議論文》,廈門:廈門大學
(20)邱湘雲(2006a),〈客家話和閩南話的三音詞〉,《第6屆台灣語言及其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文教育系
(21)邱湘雲(2006b),《海陸客家話與閩南語構詞對比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22)劉曉倩、駱嘉鵬(2007),〈客家話否定詞m 毋和mo 無-與閩南語和華語比較〉,《第七屆國際客方言研討會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
(23)邱湘雲(2007),〈華語與方言的三音節比較-以閩南語和客家話為比較對象〉,《2007 海峽兩岸華語文學術研討會文集》,桃園:萬能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以上蒐集有關客、閩語詞彙研究的著作共23 部,其中單論文15 篇而專書論文只有8 本,比起閩客語音比較的著作還要多出一些,這可能是因為閩客「語音」組合可有上千種變化,但閩、客「詞彙」卻可多達數萬種,因此「閩客詞彙比較」的文章便如雨後春筍般地出現。閩、客詞彙比較可說始自羅肇錦(1990)、李如龍(1993)及姚榮松(1998),三者對客、閩語的古語或詞源探討不遺餘力。比較特別的是陳國章(1993)、陳鸞鳳(1997)等人研究台灣閩客地名的詞彙,這是研究地理的學者加入了閩客詞彙的研究。全面的比較閩客語詞彙應自姚榮松、羅肇錦(1997)、(1999)及張美煜(2001)開始,他們注意到客、閩語和華語對譯的實用關係;至於細部的詞彙深究則如鄭縈(1999)專究閩、客語情態詞的搭配關係,姚榮松(2002)、陳韻予(2002)

比較閩客語的量詞;梁炯輝(2004)由閩客詞綴「阿-」看台灣客、閩語在歷史語言中的意義,邱湘雲(2006a)揭示了客家話和閩南話三音詞的特殊性,劉曉倩、駱嘉鵬(2007)則比較了客、閩語和華語的否定詞。整體而言有關台灣閩、客語詞彙研究已漸深入,邱湘雲(2006b)一書是有關閩客語詞彙比較的完整性著作,其中涉及閩客語的語音、詞彙、語法及文化各方面的問題,不過還有許多閩、客詞彙的特色尚未被討論到,這方面還有待後繼者能有更為深入的整合性著作。


3.1.3 閩、客「語法」研究相關著作

(1) 劉小梅(1997):《國閩客語動態語法體系及動態詞的上加動貌語意》,台北:文鶴出版社
(2) 邱湘雲(2006c),〈華語、閩南語和客家話語序倒置現象探討〉,《第四屆台灣華語文教學年會暨教學討論會》,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3) 邱湘雲(2006b),《海陸客家話與閩南語構詞對比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4) 呂嵩雁(2006),〈漢語反序複合詞研究-以閩客語為例〉,《花蓮教育大學學報(綜合類)》,2006 年第22 期


一般以為閩、客語的語法類型和華語大同小異,因此這類探討並不多,其實閩、客語在構詞法及造句法上仍有一些細微的特色等待我們去發掘。以上蒐集有關閩客語法比較的著作僅4部,其中劉小梅(1997)已能深入比較閩客語動態詞的動貌語意,邱湘雲(2006c)和呂嵩雁(2006)則不約而同比較了閩客語的語序現象,可見這是閩客語法中頗為特殊的表現;邱湘雲(2006b)

書名雖為「閩客語的構詞比較」,但其中還涉及詞法及語法。以上可知從事閩客語法對比研究的學者實在很少,按語法是語言中較為深層的表現,一般學者不是只通閩南語就是只會客家話,能對閩、客雙言運用熟悉,對其語法有深入了解而能作成比較的人自然少之又少。


3.1.4 閩、客「謠諺」研究相關著作

(1) 胡萬川主編(1999),《臺灣閩客語民間歌謠選集》,台北:行政院文建會
(2) 徐清明(2001),〈苗栗客閩諺語的對應現象〉,《苗栗文獻》第16 期
(3) 李文獻(2002),〈從閩客俗諺看獨身與婚外關係〉,《國立僑生大學先修班學報》第10 期
(4) 黃庭芬(2005),《台灣閩客諺語的比較研究-從飲食諺語談閩客族群的文化與思維及其在國小鄉土語言教學的應用》,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台灣語言及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5) 李月枝(2005),《台灣地區客閩十二生肖動物諺語比較研究》,花蓮: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語文科教學碩士論文
(6) 游丞儀(2005),〈台灣閩客語〈桃花過渡〉的分析比較〉,《新竹語文學報》,2005 年第12期
(7) 游涵宇(2006),〈從民間文學作品看閩客文化差異─以婚姻觀為例客家民間文學學術研討會〉,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客家語文研究所


台灣閩南人和客家人的生活模式相近,文化也相互交流,由「閩客諺語比較」可以看到閩客文化及思維的異同,不過這方面的著作仍屬少數,此一文學語言及文化語言的園地也待更多後進學者前來開墾。


3.1.5 閩、客「教學」方面相關著作

(1) 陸又新(1997):〈談母語教學──以閩南語、客家語為例〉,《國教天地》122 期,屏東: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2) 余伯泉、朱阿莉(2002),〈台客語教材教法與政策研究〉,《北縣教育》第42 期
(3) 姚榮松(2005),〈漢字佇台語文教育中個角色-談客閩華三個語言對比〉,《台灣語文及其漢字統整研討會論文》,新竹: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台灣語文與語言教育研究所

近來台灣本土意識蓬勃發展,「母語教學」已成正式科目之一,但目前國中小學實際教學時仍分「閩南」或「客家」二組而各偏一隅,很少作過交流,長遠來看這種「只知有己」而「不知有人」的文化心態令人堪憂,其實若能找出客、閩語的對應關係將更有利於母語的推廣與教學。
有關「閩客語教學」方面著作目前仍屬少數,不過已有不少大學及研究所能有先見之明而開設「閩客」並提的相關的課程5,由其中探討閩、客語之間的對應及轉換關係。



5. 大學部開設「閩客」課程如成功大學台文系有邱湘雲(2006)的「閩南語和客家話的雙言比較」;研究所


3.1.6 閩、客語比較「綜論性」相關著作


3.1.6.1 大陸學者

(1) 李如龍、萬波(1992),〈福建境內的兩種雙方言現象〉,《雙語雙方言》第2 輯,香港:彩虹出版社
(2) 鄧曉華(1993),〈論閩客族群的方言文化研究中的幾個問題〉,載《華南農村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台北︰台灣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3) 莊初升、嚴修鴻(1994),《漳屬四縣的閩客雙方言區》,《福建師大學報》第4 期
(4) 李如龍、莊初升、嚴修鴻(1995),〈福建雙方言現象研究〉,《雙語雙方言》第4 輯,香港:漢學出版社
(5) 鄧曉華(1998),〈客家話與贛語及閩語的比較〉,《語文研究》第3 期
(6) 鄧曉華(1999),〈福建境內的閩、客族群及畬族的語言文化關係比較〉,《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研究報告》24 卷1 號
(7) 莊初升(1999),〈閩南四縣閩客雙方言現象試析〉,《雙語雙方言與現代中國》,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8) 張振興(2000),〈閩語及其周邊方言〉,《方言》第1 期
(9) 嚴修鴻(2001),〈客家方言與週邊方言的關係詞〉,《汕頭大學學報第4 期
(10)鄧曉華、王士元(2003),〈古閩客方言的來源以及歷史層次問題〉,《古漢語研究》第2 期
(11)嚴修鴻(2004),〈客閩方言裡江東不分的語音層次〉,《第二屆漢語言小型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語言研究所


以上是大陸學者所作關於客、閩雙方言比較的討論篇章,以往學者以為客家話與贛語的關係較為接近而忽略了客家話與閩語的關係,事實上閩南方言區和客家方言區連成一片,其中還有不少交叉地帶,因此客家話和閩南語的語言關係,尤其是詞彙方面的關係漸為學者所注意。


3.1.6.2 台灣學者

(1) 小川尚義(1932),《台日大辭典》,台北:台灣總督府
(2) 洪惟仁(1991):《台灣方言之旅》,台北:前衞出版社
(3) 曾少聰(1994),〈客家話與閩南話的接觸:以平和縣九峰客話為例〉,《台灣與福建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4) 羅肇錦(1995),〈客家人眼中的「台語」符號〉,《台灣研究通訊》5、6 期合刊
(5) 吳守禮(1997),《福客方言綜誌》,台北: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4) 吳守禮(1998),《閩客方言研究集》,台北:南天書局
(5) 吳中杰(1998),《台灣福佬客分佈及其語言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6) 洪惟仁(1988),〈閩南語與客家語方言網狀調查文獻簡介〉,1988.8 月21-23 日《自立晚報本土副刊》連載,收入《台灣方言之旅》
(7) 林杏嬪(1999)《國語、台語、客語、三語語碼轉換》,靜宜大學英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
(8) 張屏生(2000),〈大牛椆閩南話、客家話的雙方言現象析探〉《八十九年國科會語言學門〈一般語言學〉研究成果發表會論文集》,台北:台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
(9) 張屏生(2001),《雲林崙背和桃園大牛椆的閩、客雙方言現象之調查》,《國科會研究計畫案》編號:NSC90-2411-H-153-001
(10)曹逢甫(2001):〈新竹市閩南人與客家人語言能力與語言使用調查研究〉,《客家文化研究通訊》第4 期,國立中央大學
(11)邱湘雲(2004),〈台灣閩客方言比較的意義及其語言比較〉,《問學》第6 期
(12)陳秀琪(2004),〈語言接觸下的方言變遷〉,《第二屆漢語方言小型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語言研究所
(13)鄭錦全、蕭素英、吳品慧(2004)〈新豐鄉的閩客方言〉,《第二屆漢語方言小型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語言所
(14)邱湘雲(2004),〈台灣閩、客方言比較的意義及其語言比較〉,《問學》第六期,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15)羅鳳珠(2005),〈台灣學術網路的閩客語資源〉,《首屆海峽兩岸現代漢語問題學術研討會》,天津:南開大學
(16)張屏生(2005),〈漢字統整教育中閩客華漢字選用原則及電腦使用〉,《台灣語文與漢字統整研討會論文集》,新竹:國立新竹教育大學(17)呂茗(2006),〈記一個衰亡的客家方言點保力──閩客語言接觸的殘餘干擾〉,《第6屆台灣語言及其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文教育系除此以外當然還有不少有關漢語方言的綜合性著述也列有「閩南話」和「客家話」專章,如詹伯慧(1981)、袁家驊(1989)、侯精一(2002)等皆屬此,但因其書著眼點並非限於閩南語和客家話,因此本文就不一一贅述。


綜上所列可以看到:最早為台灣閩南及客家話作記錄是小川尚義(1932),最早將台灣閩、客語音作一羅列的是丁邦新(1970),不過其時尚未注意到閩、客異同的問題,到羅肇錦(1990)及李如龍(1993)才正式將閩、客語詞彙作一對比研究,至於語法比較的專門性著作更遲至劉小梅(1997)才出現。張光宇(1996)的《閩客方言史稿》是明確揭示閩客關係的重要之作,吳中杰(1998)等人則開始關注閩客語言間的互動。其後學者還由由不同角度探討閩客語之間所呈現的種種關係,包括歷史關係(鄧曉華、王士元2003)、社會關係(曹逢甫2001),地理分佈關係(鄭錦全、蕭素英、吳品慧2004)6及「網路資源」、「電腦用字」等不同層面的探討。


7.開設「閩客」課程如高雄師範大學台灣語教所有鄭曉峰(2003)的「閩客語與漢語中古音關係研究」、吳中杰(2005、2006)的「閩客方言比較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台文所有姚榮松(2005)的「台灣閩客語漢字專題」;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所」有鄭曉峰、陳秀琪(2006)的「客閩語比較分析」;新竹教育大學台語所有湯廷池(2006)的「台灣閩客語言專題討論」、鄭縈(2007)的「閩客語法專題研究」; 清華大學語言研究所有張光宇(2007)「閩客方言音韻比較研究」、曹逢甫(2007)「國閩客的比較研究專題」等。


3.2 檢討與展望未來

數百年來,不管閩語或客語研究領域均累積了不少成果,但可惜的是這些研究多往昔仍是「閩歸閩,客歸客」,對客、閩之間的語言接觸鮮少提及,直到近年才有羅杰瑞(1995)和張光宇(1996)等人注意到客家話和閩南語的密切關係而有上述種種著作的出現,真正探討台灣閩南語和客語是近二十年才開始,不過其中尚有不少看似閩、客並列,實際仍是「閩、客」分章各自討論而未交集的情形,因此展望未來,「閩客語言比較」尚需充實以下的條件才能成為加成熟的學科範疇:


3.2.1.需有更多的田調詞例及比較分析

語言一直在動態變化中,閩、客語的分合發展展現了漢語不同階段的歷史面貌,要掌握閩、客語的實際關係就應加強田野調查,詳細調查各地閩南話和客家話在語音、詞彙及語法各方面的表現,其後再根據大量的調查的結果梳理其間的異同,分析其間的原因所在,如此才能切合語言的事實。


6. 鄭錦全等人(2004)則進一步將方言調查與地理資訊作一科技的整合,先以新竹縣的新豐鄉為方言點,建置了「閩客方言地理資訊系統」,在電腦繪製出符合現今語言事實且又更為精細的語言地圖,運用現代科技以為輔助,這對方言研究而言是一種嶄新的嘗試。


3.2.2 除語音、詞彙研究外也應加強語法方面的研究

近代方言研究有大規模的方言調查及語言分析,但所做調查及分析多偏重在「語音」方面,至於語法方面的專門論述更是付之闕如!何以致此?這是因為方言的語音及詞彙特色較為顯著,可供著墨之處也比較多,至於語法則和標準語差異較小,因此而容易被忽略,但正因差異之小才有研究的必要,「細部差異」往往是凸顯語言特點之所在,甚至對其他語言現象有擴散性的影響,因此有關語法方面的研究也不能忽略。

3.2.3 需集零散、單點研究為綜合、完整性的研究

近來方言詞彙研究多以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1955)出版的《漢語方言調查字表》及北京大學中文系(1964)所編的《漢語方言詞彙》為依據,按此二書收錄詞彙一千多條,但一般常用詞語就有五、六千條之多,這對「語音」研究或許還好,但對「詞彙」研究而言,「詞彙量」上明顯不夠充足,據此研究詞彙所得的結果也將不夠全面,因此研究者除了從事零散、單點的研究以外冋需有綜合且完整性的觀照。

3.2.4 需兼具「歷時」和「共時性」的比較

閩語和客語就如相互映照的兩面鏡子,藉由相互照映可以呈現台灣客家話和閩南語的親疏關係、凸顯二者之間的古語「相承性」與發展「獨特性」。客家話和閩南語的特徵是什麼?和其他方言有何不同?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唯有閩、客並列探討其歷時與共時觀係才可讓方言研究跳出既定的框架外,以一種嶄新的思維,用「此」種方言映照出「彼」種方言的特點所在。
展望未來,台灣語言研究亟需「閩、客雙方言比較」一環,如果能將閩客研究由單一推向全貌,由方言本身「平面」的研究走向相關語言的「立體」研究,相信不久的將來,雙方言比較會研究會與時俱進、共存共榮,等到開闢出方言研究的另一蹊徑──「方言關係學」,甚至寫成一部「閩、客語言比較」的專書時,台灣語言研究才算達到全面而成熟的地步,也更具普遍的意義!



4.結語


綜上所述:結合閩、客語進行「跨方言」比較不但符合歷史脈絡,切合現今「語言接觸」的事實,也符合現代研究中「學科整合」的趨勢,「各說各話」的研究形態不夠全面,要能「通古又通今」、「通閩也通客」,這樣的研究成果才能更加深入。閩、客方言「雙方言比較研究」至今仍在起步階段,若不能以既有成果做進一步的「語言關係」研究,這樣的台灣語言研究總覺得是在原地踏步,令人有「美中不足」的遺憾;唯有將兩百多年來的成果加以整理,並結合不同的領域作全面性的「方言關係」探討,如此才能使方言研究由「點」的記錄進入「面」的比較,由單一方言進入雙方言甚至多方言的比較,進而為台灣語言建構出更為完整的語言「體系」。

客家話和閩南語研究是「相輔而相成」的,比較閩、客方言可以溝通古今,可為台灣客、閩語作更出明確的定位,可依此定出更具前瞻性的語言政策,也可對漢語發展有更深一層的了解,甚且可以由此構擬出更為完整的漢語發展史。

閩客語同屬國家重要的「文化資產」,文化根源在語言,文化的命脈也靠語言來承傳,要尋找台灣文化的根源就不能忽略生存在這片土地上的閩南語和客家話,因此本文以為:「母語」文化絕對不是自我孤立的文化,孤芳自賞不如相互交流、相互學習,進而彼此欣賞。當大家都能尊重自己也能尊重其他族群的語言文化時,多元社會便有多元的視野,而社會越多元,文化的生機就越蓬勃,等到各種語言、文化都能和諧發展時,一個「語言大同」的美好世界便指日可待!



引用書目:

小川尚義(1932)小川尚義等(原1932)《台日大辭典》,(1993)台北:武陵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原1955)(1981)《漢語方言調查字表》,北京:商務書局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原1964)(1995)《漢語方言詞彙(第二版),北京:語文出版社
行政院客委會(2004)《全國客家人口基礎資料調查研究》,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李如龍、萬波(1992)〈福建境內的兩種雙方言現象〉,《雙語雙方言》第2 輯,香港:彩虹出版社
邱湘雲(2006)《海陸客家話和閩南語構詞對比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侯精一(2002)《現代漢語方言概論》,上海教育出版社,
袁家驊(1989)《漢語方言概要》第二版,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
張光宇(1996)《閩客方言史稿》,台北:南天書局
莊初升(1999)〈閩南四縣閩客雙方言現象試析〉,《雙語雙方言與現代中國》,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黃宣範(1993)《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台灣語言社會學的研究》,台北:文鶴出版公司
詹伯慧(1981)《現代漢語方言》,湖北人民出版社
鄭錦全、蕭素英、吳品慧(2004)〈新豐鄉的閩客方言〉,《第二屆漢語方言小型研討會論文集》,
台北:中央研究院語言所羅杰瑞著、張惠英譯(原1987)(1995)《漢語概說》,北京:語文出版社
羅杰瑞著、張惠英譯(原1987)(1995)《漢語概說》,北京:語文出版社
羅肇錦(2000)《台灣客家族群史-語言篇》:南投市:台灣省文獻會
嚴修鴻(1994)〈漳屬四縣的閩客雙方言區〉,《福建師大學報》第4 期
嚴修鴻(2001)〈客家方言與週邊方言的關係詞〉,《汕頭大學學報》第4 期







板主:



"有閩就有客,閩在海、客在山"



有真濟人愛探討"閩客關係",多數是迺佇咧幾啊百年來,即兩个民族的恩怨情結頂頭!



幾啊百年來,即兩个族群,確實雙方面攏有袂少人,互相看對方袂順眼;可能是文化明顯的差異,加上生存環境的競爭,所以加減有族群性的kin1 kenn1(磨擦)...




我台中人,台中過去佇歷史的開發上,存在著泉州人、漳州人、客家人的矛盾恩怨,有合作嘛有對立。



以我本身的生長經驗,我以早受著影響,嘛對客家人有種傳統的印象...九怪歹做夥、khiu5儉兼雜唸...



趣味的是阮外公是豐原人,以早是對潭子的加栗林遷過去,外公的二兄厝佇東勢角的土牛客庄,聽講是予客人仔招的(入贅)...



二姨丈是東勢的客人,阮以早捌定定去東勢二姨丈祖厝的山裡,挽柑仔、梨仔。二姨丈是我一世人,看過做人上標準的人,惜某擱顧家,勤儉kut4力,但是對親情朋友真慷慨,為人隨和...一點佮傳統印象的客家人都無相像!



我的外嬤是一位真偉大的女性,以早定定嘛廳外嬤咧共阮二姨丈講:


"he1...囡仔(gin2 a2小孩)敢會曉講客話?愛共怹教啦!"一邊對表弟妹講:"愛學喔!"



當然那個時候,我抑不知影是安怎表弟妹愛學客話的意義是啥!


但是即種的情景,我真深刻...



豐原的市內,除非是對東勢地區來的,一般來講,欲聽著客話真少。但是文獻的記載,豐原市客籍的人口,應該有將近4成,姓魏的、姓羅的,河洛人佮客家人攏真濟...


就是講...平常時會共你講台語的豐原在地人,可能有袂少是客底的。




佇幾年前,所謂的"福佬客"被討論了真熱的時陣,我一度抑懷疑,阮外公可能怹嘛是"福佬客",因為聽講共姓的親情嘛有是客人...



後來了解一下了後,才明瞭是通婚佮住地環境的關係啦!



兩个關係真密切的族群,在生活環境的接觸,難免會產生"模糊地帶",這就是所謂的"過度現象"...



這絕對不是"那一個族群把那一個族群吃掉..."那麼粗淺的認知...




就像作家李喬,一直強調伊是閩南底的客人,但是台語袂曉講...這只是會當表示伊的血緣來源,袂當改變在實質意義上,伊徹徹底底是一个客家人的事實!



一个族群的文化,伊的形成是來自各種血緣所匯集生活經驗以及風俗,演變做一个共同意識的獨立文化概念。如果你若欲單單用一个所謂"血緣"來做論說,這有能是對一个獨立的族群意識的挑戰。



所以咱欲呼籲族群母語的的重要性,更加欲撕裂族群間的模糊地帶,予大家的文化在公平的環境去競爭以及合作,予每一个文化攏會當得著合理的發展佮延續!



一个族群文化的形成,是先輩用多少的智慧佮血汗所換來的,那會當隨便就消失去!




本人自身的經驗,閩客的關係是無遐呢緊張的...



傳統的印象...河洛人卡外張豪邁直爽,客家人卡內向拘謹。如果這若講會通,個性互相了解就好了!





"有閩就有客,閩在海、客在山"


看著這句話,我的內心是感動的!



兩個那麼密切擱互補的族群,有相當的共同血緣來源...



客家人在台灣,幾百年嘛不是住假的!



我所碰著的客家人,攏會曉講台語,而且大部分攏講kah4你看袂出伊是客家人!



有夠矣啦!



咱河洛人有的確實卡"大而化之",稍注意一下態度咧!



講實在的,看著原住民稱呼平地人"白浪",應該是來自台語的"歹人phainn2 lang5",這...咱可能愛反省謹記喔!




咱是欲反霸權,不是去壓制他人的生存的反彈怨言!




咱應該卡有腹腸咧!



無...咱佮胡仔...有何差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vepuppy9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