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民族主義的意義

                         
作者  施正鋒

            
民族與族群的分野



    「民族」(nation)與「族群」(ethnic group)是近年常見的字眼,但一般人對其內涵有相當的誤解,而政治人物也多或誤用或濫用,因此爭議性很多,進而會妨礙大家的政治溝通,甚而族群間的整合。我們有必要對於這兩個原來就令人難以捉摸的名詞加以釐清。


    民族是政治用語,而族群則為文化上的概念,但兩者的基本結構是相依的,都是建立在一群具有共同血緣或文化特徵的一群人。以血緣來定義人群,即體質人類學所謂的「種族」(race),但是一群血緣不同的人,也可以因為共有的語言、宗教,或生活習慣而結合成族群或民族,比如美國的黑、白人。


    尤有甚者,除了上述觀察得到的外觀特徵外,抽象的或想像的共同歷史與經驗,也可以當作是族群或民族的基礎;而且這些往往比前者來得珍貴,比如共同被日本人統治、二二八經驗。


    但是,光有上述的客觀條件存在,並不保證這群人會凝聚成族群或民族。族群的出現,要這些人在主觀上有一體感,覺得與他人不同。進一步說,民族要成立,必須成員有強烈的意願,覺得他們必須有一個國家,並且由自己人來治理,此即「民族國家」(nation-state)。


    總之,對於族群或民族的形成,無形的勝於有形的特徵,主觀的意願重於客觀的特色。我們可以說,民族是建立在族群(一個或數個)上的政治靈魂。因此,「民族主義」(nationalism)是一種信念,以為一群具有共同特色的人,有權
建立民族國家;「民族運動」(nationalism movement)則為如何將一群鬆散的人結晶為民族。


            
台灣人意識的表現


    民族的塑造要經過構想、建築,與成熟三個步驟。每個民族所處的階段不同,模式不一,所作的努力也迥然不同。台灣雖經百年的內外焠煉與融鑄,但是民族的構築未臻成熟,組成也一直在擴充。


    台灣人意識的產生,主要是對於日本殖民與國民黨高壓統治的直接反彈。兩個外來政權的伎倆如出一轍,在政治壓迫的同時,採取強迫同化;在眨抑土著(native)文化的同時,否定其集體的自我認同感(self identity)。民族的自尊往往就是在這種被壓制的過程中孕育出來的,比如蕃薯仔精神、水牛精神,或者壓不扁的玫瑰花。


    台灣人除了早期採取武裝抗暴外,民族精神多含蓄地表現在文化層面,比如吳濁流的小說、鄉土文學運動、母語教育運動、蕭泰然的藝術歌曲、朱約信的抗議歌、王明哲的進行曲、陳來興的畫、甚至豬哥亮的餐廳秀、黃品源的台灣國語、阿才的店,都是以自我肯定來對抗官方的、主流的優勢、壟斷與霸權。


    在政治上,由早期的黨外運動、海外的台獨運動到民進黨,都可視為台灣民族運動的體現;而李登輝的國民黨本土化運動漸有取代前者之勢。因此,所謂的「民進黨情結」或「李登輝情結」,反映的是台灣人尋找民族認同的迫切感。


    不過,民進黨在「不小心就會執政」的心理下,似乎想取國民黨而代之,對於自己的任務懵然無知。台灣國民黨的矛盾在於一方面強調「台灣優先」,卻又高舉著「中國只有一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的大旗;如此對自己的認同猶豫不定的政權,自是無法領導百姓。


    近年,台灣民族意識則表現在對於前途的焦慮。面臨台灣海峽對岸中國人的併吞威脅,台灣人不願多年辛勤奮鬥的成果付諸流水,此即經濟性的民族主義。


            
民族運動與民主運動


    但是,民族主義除了負面的意義,即用來擺脫國民黨的束縛與抗拒中國的「解放」外,我們還有極其正面的內涵,也就是建立自己想要的國度;包含社會的改造、文化的重建、族群的整合,及民主的確立。


    因此,民族的塑造必須與建國的過程相結合,就好像十八、十九世紀的法蘭西人、日耳曼人用民族主義來掙脫專制王朝,二十世紀的東歐各民族以民族主義來擺脫共產專制的桎梏一般。


    由此可見,民族主義與民主運動是可以相容的;民族主義並非一些人所說的非理性的、排他的、沙文主義的或法西斯主義的。


    總之,台灣的民族主義運動,是要依據民族自決的原則(即人民主權),並依投票的程序來建立民主的國度。在這同時,各個族群可以把這塊土地當作是效忠的祖國,並以作為台灣民族(台灣人)的一份子為傲,即族群整合的境界。





資料來源 : http://www.wufi.org.tw/shih/natlism1.htm







梁啟超是提出"中華民族"稱謂的第一人



李喜所

2006年02月09日



【內容提要】梁啟超是提出“中華民族”稱謂的第一人“中華民族”這一家喻戶曉的稱謂,細算起來也隻有103年的歷史,其創始人就是梁啟超。

  在梁啟超創立中華民族一詞之前,中國人基本上沒有現代的民族觀念,甚至連“民族”一詞也沒有使用過。習慣上所說的“華夏”、“漢人”、“唐人”、“炎黃子孫”,乃至外國人將中國稱之為“大秦”、“震旦”、“支那”等,都不是現代意義上的民族國家的稱謂。所謂“華夷之辨”、“夷夏之防”,集中反映的也是一種相對狹隘的朴素的種族意識。


  1840年鴉片戰爭之后,尤其是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之后,救亡圖存的熱潮迫使先進的思想家去重新思考許多問題。在“保國、保種”的呼聲中,嚴復的《天演論》傳遞出一種世界民族之間相互競爭的族群理念,從而使國人意識到“合群”的重要性。遺憾的是,嚴復沒有進一步介紹西方的民族主義理論。梁啟超則沿著嚴復“保種”、“合群”的思路,漸漸以現代民族主義理論來思考問題。1898年秋他流亡日本之后,比較系統地研究了歐洲的民族主義論著,並結合中國的實際,在民族問題上提出了許多新見解。1899年,梁啟超在《東籍月旦》一文中,通過對歐洲世界史著作的評介,破天荒地使用了“民族”一詞。隨后,他又從民族進化和競爭的理念出發,大膽提出了民族主義是近代史學的靈魂。他在《新史學》一文中明確指出:“歷史者,敘述人群進化之現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者也”。這裡所謂的人群進化,實質上也就是民族進化。梁啟超的民族觀念已經開始上升到理論層面。


  1901年,梁啟超發表《中國史敘論》一文,首次提出了“中國民族”的概念,並將中國民族的演變歷史劃分為三個時代:


  “第一,上世史,自黃帝以迄秦之一統,是為中國之中國,即中國民族自發達、自競爭、自團結之時代也”:“第二,中世史,自秦統一后至清代乾隆之末年,是為亞洲之中國,即中國民族與亞洲各民族交涉、繁賾、競爭最激烈之時代也”:“第三,近世史,自乾隆末年以至於今日,是為世界之中國,即中國民族合同全亞洲民族與西人交涉、競爭之時代也”。


  梁啟超在這裡反復用了三個“中國民族”,而且從宏觀上勾勒出三個時期的不同特點,顯然是經過了較長時間的思考之后得出的結論。在“中國民族”的基礎上,1902年梁啟超正式提出了“中華民族”。他在《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一文中,先對“中華”一詞的內涵做了說明。其雲:“立於五洲中之最大洲而為其洲中之最大國者,誰乎?我中華也﹔人口之居全地球三分之一者,誰乎?我中華也﹔四千余年之歷史未嘗一中斷者,誰乎?我中華也。”


  接著,梁啟超在論述戰國時期齊國的學術思想地位時,正式使用了“中華民族”一詞。其雲:“齊,海國也。上古時代,我中華民族之有海權思想者,厥惟齊。故於其間產出兩種觀念焉,一曰國家觀﹔二曰世界觀”。



  由“保種”、“民族”到“中國民族”,再到“中華”和“中華民族”,梁啟超基本完成了“中華民族”一詞的創造。這是目前所見到的關於“中華民族”的最早詞匯,一直沿用到了今天。不過,梁啟超在具體使用“中華民族”一詞時卻比較混亂,有時指漢族,有時又指中國的所有民族,直到1903年其發表的《政治學大家伯倫知理之學說》一文中,才清晰地賦予了較為科學的內涵。其稱:“吾中國言民族者,當於小民族主義之外,更提倡大民族主義。小民族主義者何?漢族對於國內他族是也。大民族主義者何?合國內本部屬部之諸族以對於國外之族是也。……合漢合滿合蒙合回合苗合藏,組成一大民族”。


  1905年,梁啟超又寫了《歷史上中國民族之觀察》一文,從歷史演變的角度重點分析了中國民族的多元性和混合性,並斷然下結論說:“中華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實由多民族混合而成”。由此,梁啟超真正完成了“中華民族”一詞從形式到內容的革命性創造。這就是,中華民族指中國境內的所有民族,漢滿蒙回藏等為一家,是多元混合的。


  由於梁啟超崇高的地位和影響,“中華民族”一詞一經提出,就在社會上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在留日中國學生所辦的報刊當中,無論是《浙江潮》、《江蘇》、《二十世紀之支那》,還是《民報》、《國民報》、《童子世界》,都對民族主義以及中華民族的含義展開了討論。楊度這些很有水平的思想理論家也加入到討論的行列當中,發表自己的真知灼見。楊度在1907年發表了《金鐵主義說》一文,對中華民族的含義進行了詳盡的解說。楊度的高明之處在於超越民族的血統意識,提出中華民族與其說是一個種族融合體,不如看作是一個文化共同體。文化的一體性、凝聚性和不可分割性造就了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庭。


  孫中山、章太炎這些革命黨人從“革命排滿”的立場出發,本來不大關心民族融合問題,但在梁啟超、楊度這些大學問家的影響下,也不得不思考民族團結和民族平等的問題。隨著中華民國的創立,孫中山提出了“五族共和”的理論,進一步將現代民族主義落到了實處。中華民族多民族共同體的理念漸漸深入人心,成為國人的共識。 


來源:《今晚報》




資料來源 :人民網 http://theory.people.com.cn/BIG5/49157/49163/4089792.html









板主 :




歷史往往隨著政權的論替、建立,會在原有的基礎上,被重新解讀佮詮釋。


意思就是講...啥人掌有政治權,就掌有歷史的解說權佮教育權,然後透過教育系統以及宣傳工具(媒體),進行"教化"的目的。




但是即的"教化系統",趣味的是有可能佮咱的阿公、阿嬤、爸爸、媽媽,所經驗的認知,有真大的出入...



所以在"教化系統"之下的學子,為著"追比聖賢""以天下為己任",所以有的真勇敢,嘛真大義...



"阿公、阿嬤、爸爸、媽媽,恁攏無讀冊、無知識啦!人家老師不是那樣教的!"




因此你可能捌聽過安呢趣味的對話:



阿嬤:喔...阮細漢的時,美國仔的飛行機若來炸,攏嘛愛走防空壕(hong5 khong1 ho5防空洞)...


孫子:阿嬤!不對啦!是日本的飛機來炸咱台灣的啦!





陳先生:陳sian3你好,咱五百年前是一家喔!



囝:把拔!不對啦!我們五千年前都姓黃啦!





現此時講"漢文化",已經無時行了,煞變做是咧"玩文字遊戲",但是阮河洛人原乃(uan5 na1原本)玩了上千年了...



有特定族群的人因為政治野心,為了欲統治擱卡大的土地,擱卡濟的族群...因此驚用"漢文化",會去唐突著"滿、蒙、藏、維(回),以及壯苗等南方少數民族",所以創造一個"中華文化"來踢掉歷史悠久的"漢文化"...



這是欲認同抑是不認同的問題!



我相信抑是有真濟台灣人,無"大頭症"啦!



即馬擱咧傳誦"慈濟大愛"的精神,21世紀了,去做"野心霸權集團"替人搖旗骨仔的一份子。


侵踏人家的土地,消滅人家的文化...即種違反人道,無尊重文化多元自主發展的么壽行徑,咱應該不通做!






台灣人自稱ho7-lo2-lang5,用"漢字"(注意喔!是"漢字"喔!)看起來"河洛人"是比較被卡多數的族人接受的...



所以若抑無認同的,免遐呢堅持自我的意見啦!名號只是一種文化內容的符號,何況"河洛"嘛不是完全袂當連結。



咱的民族文化,確實有真大的部分來自"漢文化"佮"唐宋文化";佇漳泉地區匯集了在地的畬、蛋文化,擱有透過海洋交流而來的馬來佮中東、印度文化,形成如今多采多姿的民族特色文化。


當然來臵台灣了後,除了融合原住民的血源之外,擱接受代表現代化的日本、歐美文化的洗禮...



證明咱的文化,一直攏是多元、開放、包容的,務實、學習、創新的!



現此時卡欠的...是認識、意識,需要的...是團結、發展、延續...







"全球化""地球村"的概念...



人佮地域,因為交通的工具更加快速,所以時、地的距離縮短了。交流更加密切頻繁,分工整合的關係,變做經濟發展重要型態。


時地距離的縮短,致使所謂的國家的界線,就慢慢變做卡模糊;國家的大小,無那麼重要啦!反正就是村裡的一間安身立命的厝;欲如何"敦親睦鄰"才是卡重要的課題。


所以講有可能,共款文化的族群,密切度超越國界,所謂"隔壁親家,親上加親"喔!




國際化,會加強各地在地文化的特色,擱卡突顯。所以國際化的共通語,地位雖然擱卡重要;但是屬於區域整合的,因為共同文化的族群,有了進一步的交流,煞有可能顛倒得著擱卡闊的發展空間!



就是講,全球化雖然對卡小的族群文化,可能是有傷害性的...


但是只要咱的文化是一直咧適應環境的,文化有根本、有特色,佇族群的意識堅持之下,全球化煞變做咱原本處在分離狀況之下,得著意外整合的機會!




加油Han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vepuppy9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