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3 滿清入侵臺灣-叛將施琅



 


1683/7/19 東寧王國亡國

台灣史上台奸代代輩出

施琅「大台奸」侵略台澎大決戰

威震東亞的鄭氏海軍最後的榮光

神風也救不了的臺灣東寧王國





大台奸施琅生於1621年,斃於1696年。

早年,他是鄭芝龍的部將,1646年(滿清曆 順治三年)隨鄭芝龍降清當「漢奸」。

不久又加入鄭成功的抗清義旅,成為鄭成功的得力助手、鄭軍的重要將領,積極參與海上起兵反清。

1649年鄭成功不顧局勢險惡欲南下勤王時,施琅反對,並以托夢為辭勸阻,鄭成功惜其才華,僅被解除左先鋒之職,將兵權交由副將蘇茂代管,遣回廈門閒居。

1652年閒居中的施琅有一位原本部屬的親兵曾德,他脫出施琅後,加入成為鄭成功的親隨。

有一天曾德為施琅捉住,並準備給予懲罰,此時鄭成功下急令不可殺曾德,但持才倨傲的施琅不理會上級的命令,將曾德處斬。此事令鄭成功極為憤怒。又施琅四處發出怨言,毫無忌憚。

於是在4月20日下令逮捕施琅、其弟施顯及父施大宣,以便處以懲罰,並全都被捕獲。將三人全交給林習山囚在艦上,林習山下令由副將吳芳看管。

施琅當夜有訪客,客走後以很興奮的話語說鄭成功只要他賠鎧甲,而非取其命,這樣的言論來騙吳芳,如此施琅單獨逃出,置其父、弟於不顧。

鄭成功得知下令殺施大宣及施顯。施琅逃至他的副將蘇茂家住二日,蘇茂以小船將施琅送到安平,投靠鄭鴻逵,隨後就又向滿清投降當「小漢奸」。

害死父、弟又投清的施琅先後擔任副將、總兵、水師提督,參與清軍對鄭軍的進攻和招撫。




「大台奸」施琅甫投清營二次就領軍征臺遇風不順,後調北京任內大臣期間,甚為貧苦,依靠妻子在北京當女紅裁縫貼補家用所需。

期間鄭成功在台灣去逝、鄭經繼為延平郡王,建國東寧;鄭經主政期間,明鄭內部派系鬥爭日趨激烈,群臣分以支持鄭經二子克臧、克塽繼嗣為名,結黨爭權,國事日非。

1681年,東寧王鄭經薨,經過一番血腥鬥爭,先王幼子鄭克塽被得勢權臣馮錫範擁立繼位。七月,清廷大學士李光地上疏認為攻台條件成熟,並推薦施琅。

滿清異族皇帝康熙帝採納了李的意見,授施琅福建水師提督,加太子少保銜,命其 「相機進取」;施琅遂得積極進行攻台的部署準備,時年六十一歲。

1682年,不甘心只當「小漢奸」的「大台奸」施琅上疏外來政權康熙皇帝,以「台灣為海上長城,屏障大陸東南半壁,不可輕棄」侵略東寧王國之策說服康熙,康熙排除朝廷中反對意見,決定攻台。

命福建總督漢奸姚啟聖「統轄福建全省兵馬,同提督施琅,進取澎湖、台灣」,授萬正色為步兵提督領軍12萬進駐福建,接應水師提督大將軍施,俱受姚啟聖節制。

1679年起,清朝實施遷界令,嚴重打擊東寧王朝的貿易,糧食補給也出現問題,鄭經下令每戶人家每個月必須多繳一斗米,將領也必須用自己的俸祿充軍,仍沒辦法解除危機。

當時英國商館認為當時鄭氏王朝: 「台灣王之境況甚不安定,不易抵抗滿清人,滿清人常施恫赫,國王因其財富被消耗,故每日向人民橫徵暴斂,亦不能使軍隊滿意。是以我國不惟受敵人(清軍)之威脅,亦恐軍隊(鄭軍)因缺餉而叛變。」

1680年,東寧王鄭經趁三籓造反「進出中國」失敗,耗費臺灣國力而徒勞無功,退守台灣後,澎湖成為前線要地,防守卻很薄弱。

直到十月,施琅抵達廈門以及傅為霖為清軍內應事情爆發, 劉國軒才前往澎湖強化守備。

劉國軒抵達澎湖後,在娘媽宮、風櫃尾、四角嶼、雞籠嶼築城; 東蒔、西蒔、內塹、外塹、西嶼頭、牛心山設置砲台。同時在海邊建造矮牆並配置火銃,阻止清軍登陸。

1683年,東寧王朝海軍大將劉國軒得知叛將施琅準備進攻,便從台灣本島調度鄉兵到澎湖,並將商船以及私人用船都改為軍艦,準備決戰。

1683年7月8日,施琅從銅山島出發,姚啟聖也撥3000人同施琅出征。十五日(9日)鄭軍哨船發現清軍已到花嶼、貓嶼一帶, 趕緊回報劉國軒,當晚清軍在八罩島過夜。

10日施琅進攻娘媽宮,以速度快的鳥船當作先鋒。劉國軒讓林陞、江勝指揮水軍;邱輝為先鋒,自己在娘媽宮港口督戰。當時受風勢阻擾,清軍不敢前進,只有以藍理為首的7隻艦隊突入鄭軍。

施琅再派出第二波鳥船部隊,交戰不久後開始漲潮,一些清軍船隻被海水沖向岸邊,鄭軍趁勢將艦隊分成兩翼包圍清軍。 
 



施琅見狀趕緊突入鄭軍,想解救被圍困的船隻,卻被林陞率軍包圍。施琅在交戰中被火銃射傷右眼,可惜沒有失明。

東寧海軍將領林陞也被大炮打斷左腿。林陞負傷讓鄭軍失去指揮,施琅藉機撤離戰場,到西嶼附近的海上休息。

施琅於11日返回八罩島,八罩島地形險惡,船隻遇暴風很容易撞上島邊的暗礁,農曆六月又是容易發生颱風的時節, 施琅卻很幸運沒碰到颱風。

劉國軒得知清軍在八罩島休息,親自進攻卻被施琅擊退。 施琅趁勢於12日佔領虎井嶼、桶盤嶼。

16日,施琅決定發動總攻擊,將艦隊分成三路進攻,剩下約80艘當後援部隊:

中路:共有56艘船,分成8隊,每隊有7艘船。由施琅親自指揮,作為主力進攻娘媽宮。
右路:共有50艘船,從東蒔攻入雞籠嶼、四角嶼,之後會合中央部隊夾攻鄭軍。
左路:共有50艘船,從內塹攻入牛心灣,讓鄭軍誤判清軍要在此地登陸。

天亮前,開始颳起颱風。辰時(7時—9時)受颱風影響,海上吹起西北風,鄭軍順著風勢進攻,一時處於優勢,清將朱天貴被炮擊而死。海壇總兵林賢、興化總兵吳英皆傷。

到了中午,颱風受到赤道鋒面帶的影響,海上開始吹起南風,風向轉變成對清軍有利。施琅命令全軍反攻,順著風勢發射各種火器,並且以數船採用以眾擊寡的「五梅花陣」即是五艦結為一隊攻東寧的一艦。

施琅改變陣式取消分股戰,改為包圍戰,以多勝少。東寧鄭軍開始全面崩潰,英勇的東寧將領江勝戰死、邱輝自焚。其他四十一名台灣將領陣亡,一百五十五名軍官投降,一百多艘戰艦全沈,四千八百名士兵投降。

劉國軒眼見大勢已去,率領殘餘部隊從吼門退往台灣,澎湖各島的鄭軍都向施琅投降。

施琅善用心機,他發衣服與糧食給降兵,又醫治傷兵,對想回台灣的降兵,一律放行,並發榜安民,免三年賦稅和差役。消息傳到台灣,東寧軍民之士氣頓時瓦解。

7月19日施琅派吳啟爵等到台灣,張貼薙髮公告。7月20日明鄭軍民全部薙髮。8月11日施琅由澎湖啟程,十三日(陽曆九月二十三日)到達台灣鹿耳門,鄭克塽率劉國軒、馮錫範、何祐、黃良驥等文武百官,在海邊等候恭迎。

由於鹿耳門港路曲折,施琅船隊自相碰撞,竟毀了有十多隻船,這種天險不得不讓施琅覺得是鄭氏內亂而才能取得台灣。



1683
年(永曆三十七年、清康熙二十二年)7月19日鄭克塽時年十四歲,奉上降表,納土稱臣,卑詞哀鳴,他與文武官員全部薙髮結辮降清。鄭氏王朝在台灣建立東寧王國計歷三代共23年。

大台奸施琅因功授靖海將軍,封靖海侯;西元1696年(滿清曆 康熙三十五年)病亡,賜諡襄庄,贈太子少傅銜。

大台奸施琅攻佔台灣後。奪占田產收入施琅名下的,幾乎佔據台灣南部已開墾土地的一半之多。名為「施侯租田園」,一直延續到滿清割讓台灣與日本。

施琅收的租子叫做「施侯大租」。「施侯大租」的收納統歸清朝在台衙門代行,並保送至北京轉交施琅世襲業主。如此猶嫌不足,還貪得無厭,連無田無地的漁民也不放過,施琅向漁民們勒索「規禮」收入私囊。

施琅死後幾十年的乾隆二年,清廷發布上諭說:「閩省澎湖地方,系海中孤島,並無田地可耕。附島居民,咸置小艇捕魚,以糊其口。昔年提臣施琅倚勢霸佔,立為獨行,每年得規禮一千二百兩;及許良彬到任後,遂將此項奏請歸公,以為提督衙門公事之用,每年交納,率以為常。行家任意苛求,魚人多受剝削,頗為沿海窮民之苦累。著總督郝玉麟,宣朕諭旨,永行禁革。」

施琅的治下,規定「赴台者不許攜眷。琅以惠、潮之民多通海,特禁往來。」(連橫《台灣通史》)。

首先嚴禁廣東籍人渡台,理由是那裡出的「海盜」多,以及「惠潮之民多與鄭氏相通」;對其他地區的人民渡台也嚴加限抑,竟然規定渡台人員不得攜帶家眷,也就是說不許老百姓在台灣紮根,這一政策後來導致台灣婦女奇缺。

大部分人知道施琅大台奸的生平,卻不知道中國正在建立一艘這個以鄭成功手下叛將命名的航空母艦。

中共海軍最快在2010年,就會擁有第一艘原名為「瓦良格號」航空母艦,而且這艘航空母艦極有可能將以清朝攻台大將來命名,叫做「施琅號」,對台灣的挑釁意味濃厚。

「瓦良格號」是中共在2002年從俄羅斯手中買來的庫茲涅佐夫級航空母艦,超過300公尺長,排水量6萬5000噸,最多承載3000人、36架戰鬥機、14架反潛直升機、2架電戰直升機與2架搜救直升機,最快2010年就能正式服役。



中國正在製造中的「瓦良格號」型空母「施琅號」!







:「台灣史上台奸代代輩出~這代是在說誰?」

 


FOR TAIWAN FREEDOM!!!

建島成一國,莫負臺灣土。 








資料來源 :  全軍破敵-WTFM CLAN http://wtfm.exblog.jp/i33








板主 :
 



的盧!的盧! 何搶土?

油麻菜籽, 總忘祖!


等待个號角, 著時鼓?

心中个大旗缚手箍.


延平遺志埋入塗;

旗袍馬掛束腹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vepuppy9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