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



胡盛平:博士,教授。現任汕頭大學醫學院分子生物學中心主任、汕頭大學司法鑒定中心主任兼司法鑒定中心脫氧核糖核酸物證鑒定室主任。1996年年獲澳大利亞悉尼大學醫學博士學位,同年獲澳大利亞國家心臟基金會資助赴美從事博士後研究,先後在哈佛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和波士頓大學醫學院從事博士後研究。留學期間,系統地學習了分子生物學理論



全面掌握了分子生物學實驗技術,先後完成了兩個基因的分離克隆,並進行基因的調控研究。從事的研究涉及遺傳病的圍產期基因診斷,心臟病、胃腸疾病以及腫瘤的分子生物學發病機理等,科研論文在包括《血液》在內的多種國際著名雜誌上發表。目前正與英國劍橋大學合作,從事潮汕地區高發性惡性腫瘤的遺傳學研究以及潮汕人群基因結構的研究。

  
由汕頭大學醫學院分子生物學主任胡盛平教授主持的「潮汕人群起源的研究」,經過兩年多對潮汕漢族HLA (人類組織相容性抗原)等位基因和單倍型頻率的研究,取得了重大進展。該成果率先在國際上系統地論述了潮汕人群的基因結構及起源,為潮汕人群中發病率較高的鼻咽癌等惡性腫瘤疾病的預防、治療提供了一定的科學依據。

 


率先從遺傳學角度探究潮汕人的起源,受到國際人類學界的關注

  

胡盛平教授一直致力於基因學方面的研究。此次,她運用分子生物學技術在潮汕人群中提取505份「無關個體」的血樣進行脫氧核糖核酸分析和研究,引起了國際遺傳學界、人類學界的關注。《美國體質人類學》網站和雜誌公開發表了胡教授「潮汕人群起源的研究」的論文,認可了胡教授此項基因研究的學術價值和社會價值。

  
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胡盛平教授說:「從2002年年,我們就開始大規模地從汕頭、潮州、揭陽等地採集3代以上出生並生活在潮汕地區的健康人群血樣。每一名被調查者都填寫了知情同意書及三代以上在潮汕地區出生和生活的說明。2003年年底,我們開始對潮汕人群進行HLA基因研究,從而得到潮汕人群最易發生的幾種惡性腫瘤的基因特徵; 在此基礎上,我們又將潮汕群體的基因樣本與其他九個漢族群體- - -大陸閩南人和大陸客家人群體、臺灣閩南人和臺灣客家人群體、香港漢族群體、新加坡漢族群體和中國北方群體、中國中原群體和中國南方群體的基因樣本進行比對,科學地分析了10個漢族群體HLA A和HLA B等位基因頻率的遺傳樹」。

  

結果表明:在所分析的10個漢族群體中,潮汕漢族與大陸閩南漢族親緣關係最為密切,而與中原漢族差別顯著,距離甚遠,尚不足以證實史料中「潮汕人群起源於中原漢族」的說法。

  

對於此項研究報告中潮汕群體與其他9個漢族群體的精確遺傳距離的計算,胡教授也作了詳細解釋。她說:「我們通過把潮汕人的基因研究結論與其他9個漢族群體的HLA資料進行比較、驗證,最後通過等位基因頻率計算出潮汕群體與各漢族群體的遺傳距離,再依靠計算機統計軟件得出最後的數據。研究顯示,潮汕人群與大陸閩南人群的遺傳距離最近,為0.0042,即這兩個人群具有高度的親緣關係; 潮汕人群與中原人群的遺傳距離為0.0342,親緣關係相距甚遠。」HLA基因分析尚無法提供「潮汕人起源中原漢族」的遺傳學證據

  

據文獻記載,現代潮汕人的祖先來自於中原地區的漢族。年代上可追溯到大約公元前214年的秦朝時期,當時秦始皇派軍隊統一南部地區為一個中國。這被認為是中原漢族從中部地區移入潮汕地區的開始。中原漢族第二次大規模的南遷發生在公元265年至316年的西晉時期。伴隨著所謂的永嘉動亂,當時嚴重的自然災害和人為災難遍及古中原地區,迫使人們四處逃散,並向廣闊安寧的南部轉移。在這段時間內,中原漢族移民以各種方式漸進地影響著南部的土著居民。一直到宋末元初,潮汕地區的土著居民幾乎被中原漢族同化。需要指出的是,從歷史角度看,中原漢族並不是直接移入潮汕地區的。相反,他們首先定居在福建,然後逐漸移居到潮汕地區。因為當時潮汕地區的開拓滯後於福建地區且居民比較稀少。到了明朝,所有與外國的海運貿易和社交都被嚴格禁止,這迫使福建居民大量湧進人煙稀疏的潮汕地區,也就是這次最重要的福建居民大遷移,形成了現在的潮汕人和閩南人享有共同的方言、風俗習慣和生活方式,甚至擁有共同的宗教信仰。從脫氧核糖核酸基因分析的結果看,潮汕人和大陸閩南人最短的遺傳基因距離反映了這兩個群體的遺傳相似性。


採訪中,胡教授告訴記者:「潮汕人群起源於中原漢族已經得到了來自歷史學家、語言學研究、生物學、社會人類學、考古學發現以及成文的家譜的支持,其翔實的歷史史料為我們的遺傳學研究提供了理想的線索。」但對於這樣一個歷史性的結論,胡教授卻另有主張,她試圖嘗試從遺傳學的角度重新探究潮汕人的起源,進而印証歷史文獻關於「潮汕人起源於中原漢族並與大陸閩南人有共同的祖先」的假設。最後,胡教授的研究結果只能證實了潮汕人和大陸閩南人擁有共同的祖先,但尚不能為潮汕人群起源於中原漢族的假設提供肯定的遺傳學證據。

  


胡教授解讀與史料研究結果相左的脫氧核糖核酸遺傳學證據

  

在採訪時,胡教授為記者詳細地分析《潮汕人群起源的研究》報告。她說:「對於群體基因研究來說,要根據統計學要求來採集樣本,一般認為,樣本量越大越好,這樣得出的結果才更可靠。本次潮汕人群被調查的樣本量超過500份個體,已屬於大樣本研究。我们的此项研究從采集标本的纯度到基因分型以及与其他汉族的基因比對分析等各個环节都很规范,結論應該是真實可信的」。

  

但對於出現與歷史研究結果相左的遺傳學證據,胡教授從3個方面分析了可能導致這種結果的原因:

  
一、中原群體的基因標本不純。此次潮汕人基因研究的結果與其他9個漢族人群做比較, 9個漢族群體的HLA資料是通過一些公用數據庫等途徑獲得。由於中原地區人群的流動性很大,範圍確定也就相對泛了些,在採集標本時可能有人群不純的情況,從而造成我們在比對過程出現偏差。

  
二、環境引起基因突變。潮汕人群在長期的遷移過程中,由於環境因素可能造成人群基因飄移或基因突變,從而導致群體出現基因差異。

  
三、通婚而引起的基因飄變。大量中原漢族湧進潮汕地區與當地土著人通婚,進而引發基因結構的改變。

  


近年來,基因研究的重要性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基因信息中很強的功能性被普遍認識,它不僅控制著人類的健康,而且也掌握著人類「我從哪裡來」的奧妙。胡教授告訴記者,接下來,她將進入Y染色體的研究。男性染色體一代代地由父子相傳,而且「性格」穩定,一般在幾十代之後才會有一到兩個基因位點發生變化,研究Y染色體將能獲得更多的潮汕人群的基因數據。因此,用脫氧核糖核酸的方式探索潮汕人的起源遠還沒有結束,我們希望隨著研究的繼續深入,對於歷史上的結論應該有一種更新的說法。但我們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能真正找到潮汕人群高發的鼻咽癌等幾種惡性腫瘤的易感基因,探討遺傳背景和基因的關係,從而為腫瘤的防範提供更有力的措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vepuppy9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