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廖瑞銘


文化是一群人生活方式的總體表現。語言是文化的根本。母語是我們生下來最認識的語言,我們是靠母語認識這個世界,形成我們的生活文化、思考模式、價值觀;也靠母語,從父母、祖父母知道我們的歷史;靠母語說出我們最初的想法,表達最初的感情。


然而,台灣島上大多數的人講的母語長期受到外來移民、政權的壓迫,不能也不會說自己會母語,一步一步將自己流放在母語的異鄉。認識世界、表達情感、建立歷史文化……在在必須重新學習另一種官方語言,否則你就注定是自己土地上的異鄉人、現代生活的次等公民,被歧視、被踐踏、被戲弄。



講母語是一種天賦的權利,是人性尊嚴最起碼的表徵,更是民主社會最重要的基礎。連母語都要受到限制、扭曲,大多數人無法透過母語認識世界,接受自資訊,表達意見,這樣的社會怎麼資格稱做民主?


從小我就很溫馴地學會流利的「國語」,不但絲毫不受"講方言"的"苦刑",比其他說不好"國語"的小孩,我獲得更多的讚賞與利益。一路讀到博士,教授中國歷史十多年,從語言的角度切入,研究野史、觀察台灣政治與社會、文化,猛然發現,語言不但是文化的基本結構,更是政治權位、經濟利益、社會身份的關鍵,也能理解中國歷史上的一些事實,像北朝漢人為了討好胡族政權,刻意學習鮮卑語;東晉南遷以後,宰相王尊為討好南方人士,刻意學講吳語。對照今天台灣的hi那些無恥政客,當年要壓制母語(他們說是方言),而今卻刻意用「方言」拉攏選民。每次聽到那些時選舉時才惡補的蹩腳台語,心裡就一陣作噁,滿腹的心酸。自己的母語,今天竟然只淪為政治騙票的工具,台灣人,還不會感到悲哀與危險嗎?



我的政見只有一條:「愛母語,不是愛選票。」已經有很多朋友感到好奇。其實,這是很簡單的思考。選舉只是民主社會的具體事實,卻不是全部;有選舉活動,並不代表社會民主。台灣是全世界最愛選舉的「國家」,但有多小人認為她民主了?尤其,總統都直選了,制憲不准、修憲胡鬧,還要選國民大會代表,現代社會還有比這個更荒謬、更無聊的嗎?


選舉我不內行,做彼款荒謬的國代,吸取眠脂民膏我也無興趣。做一個讀書人,我終生追求的是一個公平有尊嚴的社會,而母語的解放與推廣是一切社會公平的開始。但願有一天,所有社會、政治、文化價值各項議題,都能用擴散到基層每一個角落,不再只是少數菁英份子的理論遊戲。那樣的社會才有可能談民主,那種社會關懷才是真盛的,那種社會運動才會有生命活力。





資料來源 : 台灣綠黨 http://www.greenparty.org.tw/index.php?itemid=16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vepuppy9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