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林金榮(資深金門文史工作者)


 

位於金門縣金沙鎮大洋村東溪的鄭姓大宗「鄭氏家廟」,是金門縣定的古蹟,始建於清道光廿八年(西元一八四八年)。明末有鄭懷仁者,自漳浦溪口避亂來金,定居內洋,鄭氏派下分居東溪、東沙尾一帶;目前東溪村落附近住戶不及十家,同姓的老人會告訴造訪的遊客:「大部份的族人前清時都已遷往台灣新竹去囉,現在偶爾會有新竹的宗親回來金門這裏祭祖哩!」。


乾隆四十年(一七七五年),年僅十九歲的鄭崇和,字其德,號怡庵,自金門遷居苗栗後壟舊溪州落腳,行李中帶著出生地的金門鄭氏族譜-《浯江鄭氏家乘》(祖譜中記載著:「渡台祖崇和公於乾隆四十年由金門遷居淡北,初居後壟,後遷新竹。」)。他九歲喪母,以耕讀養志。好儒書,尤守紫陽家訓,初在竹塹(今新竹)設立的私塾教授子弟,對地方倡導普及教育風氣,門下英才眾多。嘉慶九年(一八O四年)夏天,海盜蔡牽率眾攻打鹿港和鹿耳門兩海口,清軍退敗,守將陣亡。次年,蔡牽再從南北兩部同時進攻,適在後壟的鄭崇和奉檄募鄉勇防守,事平後獲當道嘉獎。



台灣的林爽文叛變,清廷利用泉州籍村落的力量,來打擊林爽文漳州籍的勢力;同時更利用廣東籍人民組成的民團,去消滅林黨。從乾隆年間開始,閩粵移民和漳泉移民的衝突愈顯激烈,到道光時分類械鬥紛起不息,鄭崇和熱心公益,平日頗受地方人士尊重,曾召兩造父老,力陳閩粵械鬥的遺害,曉以大義,調解多次的紛爭械鬥。時竹塹多山野,土番常出沒,每年遭殺害的有數十人,他又召集壯丁,鳩資設隘保護行人免受土番殺害,上山採柴打獵無安全的顧慮。嘉慶二十年(一八一五年)地方鬧飢荒,鄭崇和發粟平糶,此時鄭氏的家境漸入豐康,對新竹地方人士議建文廟,慷慨出巨款助建,並令次子用錫督造,後人感念其恩德,咸謂新竹文風之盛肇於斯,鄭氏卒於道光七年(一八二七年),享年七十二,邑人請祀鄉賢祠,歿後葬在苗栗後龍十班坑,墓前有按清會典墓制的神道碑、文筆、文武翁仲、石馬、石虎、石羊等石刻,是臺灣省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墓之一。


鄭崇和的次子用錫字在中,號祉亭,生於乾隆五十三年(一七八八年),自幼受父親禮教的薰陶,遍讀古籍經史百家,尤其精於易經,善於吟詠。現今新竹市北門的水田福德宮留有他的楹聯手蹟:「念今日晉秩頭銜惟神默相,憶當年讀書面壁與德為鄰。」。嘉慶二十一年(一八一六年)鄭用錫參加福州鄉試,未柀錄取。歸返後繼續苦讀,嘉慶二十三年再度應試得中第七十二名舉人,道光三年(一八二三年)赴京殿試中第。台灣的進士,從康熙三十三年甲戌(一六九四年)的陳夢球開始,終於光緒二十八年壬寅(一九O二年)的李清奇,前後共計三十六人,鄭用錫依科期次序是第四位,卻是首位在臺灣土生土長的進士,故稱其為「開臺進士」。



鄭用錫曾主明志書院講席,汲引後進。該書院位於淡水廳城西門內,原在興直堡新莊山腳。永定縣貢生胡焯猷舊宅(址在今臺北縣泰山鄉明志路二段),乾隆二十八年(一七六三年)胡焯猷捐置義學,名曰「明志」,並捐充學租。淡水廳自開闢以來,尚無志乘,鄭氏乃集弟友纂稿,藏為後法,造詣深厚,後世稱其「開臺二百餘年,通籍自用錫始。」。


現在的新竹城即是昔時的淡水廳城遺址,雍正十一年(一七三三年)同知徐治民,卜竹塹社之所在地,四週種植莿竹為城,周圍四百四十餘丈,分建東西南北四門,並建門樓。嘉慶十一年的蔡牽之亂,首先犯北路的滬尾(今淡水),次襲沿海各地,淡水廳城民眾築土圍,以供防禦。十八年同知查廷華就土圍加高鑲寬。道光六年鄭用錫奉巡視臺灣的閩浙總督孫爾準之令,和同知李慎彝等稟請改建廳城獲准,將原屬土牆圍成的竹塹城改成砌石城樓。臺灣道孔昭虔親自履勘,測量城基,認為原建太狹,土圍又太廣,於是拆毀內外,更改規模,建立砌石城樓,有四門,東稱「迎曦」,西稱「挹爽」,南稱「歌薰」,北稱「拱宸」,所需經費四萬七千四百九十八兩,都是官民義捐籌湊的,工程由道光七年六月動土,九年八月竣工,鄭用錫督工有功,敘同知銜,嗣改京秩。道光十四年(一八三四年)他入都供職,簽分兵部武選司。翌年授禮部鑄印局員外郎兼儀制司,每逢祭時,恪恭從事。


道光十七年(一八三七年)因厭倦京都官場文化的生活,藉口母親年邁,告假返鄉定居,次年在今新竹市北門街營建「進士第」,宅第前置旗杆石座(後來移到鄭氏家廟前),於咸豐三至四年間建鄭氏家廟,形式依閩南傳統建築營造,馬背山牆較大且弧度放緩,奉祀鄭氏歷代祖先,後代子孫至今猶守春秋二祭的古禮。



咸豐三年(一八五三年)八月,漳泉的分類械鬥達到最高潮,八甲(艋舺的一部份),新莊都被焚毀,蔓延的地方,殺人越貨,道路不通。鄭用錫親赴各村莊,力為排解調停,並著《勸和論》曉論眾人,文中有「顧分類之害,莫甚於臺灣,最不可解者,莫甚於淡之新艋。臺為五方雜處,林逆倡亂以來,有分為閩、粵焉,有分為漳、泉焉,閩、粵以其異省也,漳、泉以其異府也,然同自內地播遷而來,則同為臺人而已。」他語重心長的感懷:「僕生長是邦,自念士為四民之首,不與能當軸及在事諸公,竭誠化導,力挽而更張之,滋愧實甚,願今以後,父誡其子,兄告其弟,各革命,各洗心,勿懷夙忿,勿蹈前愆,既親其親,亦親其疏,一體同仁,斯內患不生,外禍不至。」。眾人深為鄭用錫的用心所感動,械鬥由是平息,並刻石於後壟,以示後人。


從清康熙二十二年(一六八三年)臺灣入清版圖以來,四方人口到臺灣商貿經營發展者眾多,金門人移往臺灣聚居以北部的艋舺,中部的鹿港、南部的臺南佔多數。乾隆五十一年(一七八六年)的林爽文之亂,清廷派協辦大學士嘉勇公福康安,統率十萬大軍,並由金門提調水師左右兩營來臺平亂。水師官兵渡海時,在金門新頭的浯德宮請蘇大王神像護軍,由鹿港登陸。因感念神靈庇佑,弭平變亂,翌年乃捐餉建廟立祀。但建廟之初用地狹窄,不敷使用,金門人許樂三於嘉慶十年(一八O五年)獻地擴建,並由全臺水師及鹿港船商捐助,才稍具規模;當時由廈門、金門、漳州等地區所組成的夏郊商號有一百多家,以出口為主,奉祀同鄉蘇府王爺的廟宇兼具同鄉會館,被稱金門會館,也稱浯江館,對內可增進同鄉人的情誼及互相濟助,對外須代表會館去跟其他團體交涉談判,維護鄉人的權益。鄭用錫義不容辭的擔任浯江館董事要職,於道光十四年(一八三四年)增闢拜亭左右廂房。現今鹿港的金門館還保留有署名「董事進士鄭用錫」劉光彩所撰的「重建浯江館碑記」石碑,地址是鹿港金門街九十一號,為昔時全臺金門館安平、鹿港、艋舺三處中規模最大、歷史最久;當然開臺進士鄭用錫的名望和參與,也是團結鄉人進行社會公益的主要動力。



晚年的鄭用錫,好享山水之樂,築北郭園自娛。寫(北郭園八景)詩,有「小樓聽雨」、「曉亭春望」、「蓮池泛舟」、「石橋垂釣」、「小山叢竹」、「深院讀書」、「曲檻看花」、「陌田觀稼」等八景。士大夫慕名過往唱和,風靡一時。咸豐八年(一八五八年)二月七日,他逝世在家中,享年七十一歲,留有《北郭園集》。同治八年(一八六九年)建墓,依大清會典立有石人石獸,刻工精巧,墓址在今新竹市新大眾廟山新竹軍人公墓右旁,俗稱進士墓或開臺進士墓;一生博學尊儒的鄭用錫,留傳的執事牌雖是「開臺黃甲」,墓碑上依舊是刻上祖籍地金門的別稱-浯江,以供後人追思憑弔。






資料來源 : 金有意思-文化副刊 http://www.film.km.edu.tw/kinmen/kinmen_history06.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vepuppy9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