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通」節目沒有年輕觀眾


廈門電視臺「閩南通」節目製片人陳斌介紹,根據在廈門島內所做的調查, 「閩南通」節目的主要觀眾群體年齡在40歲以上,文化程度在高中以上。雖然在目前的普通話氛圍下,爭取年輕觀眾很不容易,但他依然希望今後在「鎖定」基本觀眾群的基礎上,能够增加節目的針對性,採訪到更多會講閩南話的年輕人,使節目更年輕化,爭取更多年輕觀眾。




講古場是一片夕陽紅


說書,閩南和廈門方言叫做「講古」,說書的地方,叫「講古場」,說書藝人,稱為「講古仙」。解放前,廈門的「講古場」十分熱鬧,在海後路、洪本部、豆仔尾、大同路等處有好多家,現在只剩下金榜公園「老人之家」最後一塊陣地。據範壽春先生介紹,目前能「講古」的老人稀少, 「老人之家」只有他在義務「講古」,接班人無從說起。另外, 「聽古」者日漸稀少, 90%以上是六七十歲的老人,年輕人非常少。




答嘴鼓活動開展不易


據廈門群藝館活動部王主任介紹,答嘴鼓是廈門獨有的、上個世紀7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種文藝樣式。廈門群藝館從1999年年開始,不定期舉行答嘴鼓徵文、調演活動,參加的人都不多。第一年收到三四十件作品,前年二十幾件,今年只有十五件。參加者雖有二三十歲的新人,但中老年人居多。



由於答嘴鼓多用一些地方俗語、諺語,只有長期熏陶其中的人才能欣賞得來。而現在的年輕人都遠離了閩南話,對這樣的藝術不感興趣。再者,外來人口也沒法介入。這不僅僅是答嘴鼓的困境,許多閩南文藝樣式,比如南音、歌仔戲、荷葉說唱等都面臨觀眾群的流失問題。




讀準這幾個字


看電視和聽廣播發現有的播音員、主持人和記者經常把幾個有廈門特色的字音讀錯了。最突出的一個是把「內厝澳(ào)」讀作「內厝沃(wò)」。原因是廈門人寫字時把「內厝澳」寫成「內厝沃」。而實際上這個字就是「澳門」的「澳」字,寫成「沃」是不規範的簡化字。廈門人雖然把這個字寫成「沃」,但卻念「內厝ào」。一些剛來廈門不久的播音員不知道廈門的讀法,就照「沃」字的準確讀音讀成「內厝wò」,造成「連環錯」,字錯為「沃」,音錯為「wò」,變得不是廈門的地名了。



另一個例子是把「歌仔(zi)戲、片仔(zi)癀、港仔(zi)後、頂澳仔(zi)」讀成「歌仔(zai)戲、片仔(zai)癀、港仔(zai)後、頂澳仔(zai)」。過去,廈門人講普通話,這個「仔」字向來是讀「zi」的。後來受到香港話「打工仔(zai)、牛仔(zai)褲」的影響,有人就跟著讀作「zai」。


1997年年修訂的《現代漢語詞典》新收一個「歌仔戲」的詞條,注音就作「gézaixì」,結果媒體許多人都把它讀作「zai」了。實際上,這個注音是不對的。閩南話的「仔」字是個詞尾或詞嵌,方言讀作「ǎ」,相當於普通話的「子」。廣東話「打工仔、牛仔褲」的「仔」字實際上是「崽」字,讀作「zai」。閩南話的「仔」字沒有「崽」的意義,不應讀作「zai」。



還有一個例子是把「筼(yún)簹湖」讀作「員(yuán)當湖」。因為「筼簹」二字許多人不認識,就按照「有邊讀邊」的辦法讀成「員當」了。「筼簹」是指「生長在水邊的大竹子」,意境很美,但是人們連音都讀錯了,也就不美了。實際上, 「筼簹」原是廈門話「灣東」的諧音,口語又變成「灣通」。




還有幾個地名也經常聽到讀錯,如把「後江埭(dài)」讀作「後江地(dì)」; 把「大嶝(dèng)」讀作「大登(鄧)」。


媒體是推廣普通話的前沿陣地,媒體人的普通話對廣大群眾有很重要的示範作用,希望媒體人讀準每一個字音,使廈門的普通話水平更上一層樓。



(許長安廈門大學中文系教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vepuppy9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