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節錄)


洪惟仁



前言


共通語的需要是任何人不可否認的事實,不過共通語的過度推行,連帶地產生方言消滅的問題,方言的消滅連帶地產生地方傳統文化衰頹或消滅的危機,因此有志之士近年來不斷呼籲保存地方文化必須保存地方語言。政府從善如流,終於察納雅言,決定於民國1996年起開始試驗鄉土語文教學,2000年正式將母語教育納入小學本國語文必選科目、中學選修科目之中,雖然上課時數尚少,並且屬選修性質,但是比起過去獨尊國語、排斥方言的語言政策已經進步不少。

台灣本土語言從家庭教育正式進入學校教育,可以說已經到了一個必須考慮如何進行鄉土語文教學,而不是要不要實施母語教育的新時代了。

有別於家庭語言教育的口耳相傳,學校教育不能沒有教科書,因此台語書寫法和教材編纂就變成了亟須解決的問題。自來閩南語並無固定統一的書寫方式,1998年1月12日正式公告包括閩南語、客語、南島語的「音標系統」;2000年以後教育部國語會逐步進行書寫法研究的工作,其中重要工作項目包括《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的編纂,修訂1998年的「音標系統」,並於2007年公告「台灣羅馬字拼音方案」,閩南語的羅馬字拼音系統正式定案,另外常用詞用字的規範積極討論之中。閩南語教材的書寫問題基本上已經解決,剩下細節的部分必須留待進一步的研究、實踐檢討與修正。


本文把問題集中在中小學台灣閩南語教材的書寫問題,兼及教材編纂、教授方法等實際問題的討論。以下分方塊字問題、拼音字兩個問題來討論。教材的書寫問題牽涉文字化問題,但不等於文字化問題,閩南語文字化至少有全漢字、全羅馬字、漢羅夾用等三個可能性。從語言紀錄的立場來看,全羅馬字文是最有效的紀錄方式,但是全漢字文是最傳統的形式,從理解的角度來看,一目瞭然,最為方便,漢羅文字兼具兩者之長,但把漢字和羅馬字兩個構字法完全不同的文字湊在一起,在美觀上看最為遜色。

依照本文的論點,至少在小學階段,必須由全羅馬字過渡到漢羅夾用,現行全漢字教學可以說不理想,但這並非全盤否定台語全羅馬字化和全漢字化的可能性。



以下先就閩南語的方塊字和拼音字的本質及其優劣做個分析。




一、閩南語方塊字問題


(一)方塊字與漢字


東亞漢字文化圈內普遍採用或曾經採用「方塊字」做為其傳統文字。在這裏我們把模倣漢字構字法所造的文字,這種文字有兩大類,一類是表音文字,如日本的假名、韓國的諺文就是;另一種是表意文字,包括漢字、越南所創的方塊字為之「字喃」和西夏文都是,一般所謂「方塊字」指後者而言。

但所謂「漢字」有兩個意涵,狹義的所謂「漢字」但指文言文或現代中文所使用的字,即中文字典裏,特別是《康熙字典》所收的字;廣義的漢字指所有漢字形式的方塊字而言,包括日本的「和製漢字」、各地漢語方言所創用的所謂「方言字」,閩南人為了紀錄閩南語獨自創造的方塊字謂之「閩台字」。日本的「和製漢字」及粵語、閩南語地區的方言字數量有限,但字喃的字數很多,自成體系,因此即使廣義的漢字通常不包括字喃。

狹義的「漢字」即使為字典所收也不見得是漢人所創,或為漢語所創。因為非漢語的方塊字有時也會被收入漢語字典之中,比如閩語的「囝」收入廣韻之中,甚至也給一個反切「九件切」,這樣一來便可以切成任何漢語方言的音讀,甚至漢語、日語的漢字音。漢語字典大如《康熙字典》、《漢語大詞典》,甚至小如《國語字典》都多多少少會收一些所謂的「方言字」,甚至「和製漢字」,因此所謂「漢字」其實網羅了古今漢語及漢語方言、漢字圈語言所創的方塊字,有些已經很難釐清是中原漢語、漢語方言或漢語周邊語言了。



(一)傳統文字


傳統漢字所寫的「文言文」或「漢文」其所代表的古漢語已經死亡,目前各地方言,甚至所有漢字文化圈的語言都有自己的一套漢字音讀,漢文以任何語言或方言的音讀去讀都不影響漢文的傳授,漢字早已固定化,不牽涉書寫系統的問題,但白話文因為牽涉到口語的文字化,因此必須考慮口語詞素與方塊字的對應關係,因此出現漢字難以表達的困難。本文討論的範圍限於表達口語的「白話文」。


閩南話或台灣話的書寫系統依時代可以分為幾個發展階段:

(1)古戲文:閩南語的文字化歷史,若從目前所存最古的文獻資料明朝嘉靖丙寅年(1566)《重刊五色潮泉插科增入詩詞北曲勾欄荔鏡記戲文全集》算起,至今(1996)已經有四百三十年。書名表明是「重刊」,可見原刊應該更早出現,從其文字的成熟度來看,閩南語的文字化歷史已經必定超過五百年了。但這種戲文可能是潮州方言和漳泉方言的共同文字,是南管文字的前身。

(2)南管文字:南管文字可以說是閩南語最早的文字,前述的戲文可以算是南管文字最早的作品,這種文字大概二十世紀以後就很少新作產生,不過至今南管仍傳唱不已。南管語言是古老的泉州話,所以對現代台灣人而言,南管文字頗感難讀。南管文字力求典雅,譬如「目屎」寫作「目滓」即是一例。但是南管文學多半是文人作品,其用字大多有所依據,並且有相當的統一性。閩台字、借音字、訓用字兼用,如thit-thô寫作「」或「敕桃」,kuà-tiàu(思慕)寫作「割吊」,m̄-pat寫作「不識」。

(3)歌仔冊文字:最早出現於雍正時代,延續至戰後初期,是一種庶民文學,作者多半軼名,用字偏重借音字,如m̄-ti̍nnh寫作「不纏」,「講」寫作「廣」,表現其「庶民」性格。

(4)日治用字:日治時代由總督府所制定,有統一的漢字系統和統一的假名拼音系統。漢字大體上尊重民間的用字習慣,可謂上述各種文字的集大成,但有相當的考究,譬如「割吊」寫作「掛吊」,「廣(講)」寫作「講」,儘量做到音義俱合,俗字本字都不可考時,較少用借音字,多用訓用字,如tsit-khuán寫作「此款」,àn-ni寫作「如此」,反映了日文的訓用傳統。幾乎全部使用於辭典、教科書及民俗紀錄。

(5)教會漢字文:十九世紀中葉由長老教會所制定的羅馬字,教內人士謂之「白話字」,教外人士謂之「教會羅馬字」。但教會仍使用漢字以為對照,特別用在聖詩唱本上。用字偏於訓用字,譬如o-ló siōng-tè(呵咾上帝)寫成「讚美上帝」,「閣」(再)寫作「復」,「復活」唸成koh-ua̍h。大概只使用於教會傳教文字及會話教科書。

(6)流行歌文字:日治末期流行至今。用字儘量通俗,借音字、訓用字兼用,但多訓用現代華文字,如「生理儂」寫作「生意人」,「趁錢」寫作「賺錢」等。

(7)新台語文字:起於一九七○年代的「鄉土文學」,漢字大量訓用現代中文用字,連借音字都採用華語音,如「凍蒜」tòng-suán、「呷飯」tsia̍h-pn̄g等,但其目的在於為華文作品增添台灣鄉土味而非創作台語文學。


一九八五年起,新的台語文書籍、雜誌大量出現,形成一股熱潮。各種拼音系統、漢字系統蜂出,形成一大混亂。有熱心人士的創制新字,也有語文學者的考證本字,和通俗的傳統用字、現代華文用字相互輝映,可謂百花齊放、百鳥爭鳴。



2.傳統文字的不足


閩南語文字化雖然有五百年歷史,但是由於缺乏政治的支持,傳統文化對於白話文的輕視,白話文字有幾項不足之處:

(1)缺少普遍性──過去整個漢字文化圈都以「漢文」(文言文)做為正式文字,二十世紀以後,各國都改以自己的民族文字做為正式文字,而在中國境內及華人社會則以「華文」(現代中文)為正式文字,取代了漢文的傳統地位。但是閩台文字自來被定位為「方言文字」,在整個大中華文化圈之內只是一種極不重要的配角,只流行於記錄歌詞、廣告、商品記帳,或做為「漢文」或「華文」(如鄉土文學)的補充文字,因此閩台語文缺乏普遍性,一般民眾相當生疏。

(2)缺少固定化──上述六期閩台文字雖然大體上是有固定的用字,但仍有一部分文字屬於所謂「有音無字」的用字則相當分歧,各期與各期之間,各人與各人之間往往不太一致。戰後由於傳統閩台話文的斷層,新的書寫系統不斷推出,用字五花八門,有些傳統已經統一的漢字系統受到破壞,用字益加分歧。不過一九九○年代以後,台語語言學家積極參與參與、台語雜誌盛行及台語輸入法的普遍,整個趨勢對於台語文字的固定化有有強烈催化的作用,用字有逐漸定型化的傾向。

(3)缺少完整性──漢字並非為閩南語而造的,因此閩台文字缺乏完整性是必然的現象,漢語方言之中文字化比較成功的只有北方官話、粵語、吳語,閩語因為和漢語分歧較大,「有音無字」的詞素多,文字化比較困難,因此雖然有五百年的文字化歷史,文字化未完全成功。傳統閩台文學以手抄或刻本為主,閩台獨創的文字尚可解決,近代改為活版或電腦排版印刷,其字模並未考慮閩南文字的需要,使得閩台文字的不完整性更加突顯。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各家自創字型(font),但因字碼(code)自由選擇,因此傳到其他電腦往往變成亂碼。為了統一字碼,Unicode乃應運而生,現在Unicode的造字越來越多,許多以前沒有字碼的字逐漸補足,但仍有許多傳統閩台字未有字碼。



3.方塊字的統合及其原則


目前台語拼音字、漢字尚未完全統一,但是如上所述,台語文字正在急速地趨向一致是不可否認的事實,這種趨勢如果繼續發展,相信在二三十年內可以自然地統一。但是目前台語文作家、台語文教育家都切盼早日統一,教育部即將於民國八十五年實施母語教育,看來台語文的統一不能不人為的催生了。


漢字和拼音的統一屬於語言規範的工作,這個工作要成功必須要幾個原則:

需要語文學家參與整理。

需要民間使用者的支持。

需要政府體制上的支持。


以上三個條件缺一不可。漢字的整理自一九八○年代就有台語學家積極的參與,一九九○年代台語雜誌、台語文學、台語輸入法的普遍,以及語言教學正式納入小學課程之中。可以說天時地利人和三個條件都已經具備。這樣的情勢對於台語文字(包括所有本土語言)的定型化、普遍化都非常有利。


2000年以後教育部國語會在主委曹逢甫的策畫下由姚榮松教授擔任總編輯,花了約三年工夫,完成了《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詞典》初稿。在編纂的過程中,邀請了十幾位閩南語語文專家,研商閩南語的用字。2006年杜正勝部長對於台語文字化相當關心,除了完成拼音整合,制定了台羅拼音之外,對閩南語漢字的統整也下了相當大的工夫,將於2007年3月公佈第一批300字推薦用字。


語文學者基於本身的學術背景,對漢字選用不免有不同的好惡,因此協調是必須的。國語會研討推薦用字會議,廣泛邀請語文學界以外的民間學者、台語作家、台語教育家、中小學教師參加,作民主的決定。以下的意見可以說是與會的學者專家學者在決定方塊字的時候考慮的幾個重要原則:

(1)通俗性原則:文字的「通俗性」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今日我們對於漢字的知識幾乎全部來自現代中文,現代中文簡直成了所謂「通俗化」的唯一標準,這個標準有時甚至超越了閩台自主原則。比如lí(汝)ê(的)傳統文獻幾乎已經固定化用「汝」、「个」,但是推薦用字選擇了「你」、「的」,而把「汝」、「个」當成是異用字。

(2)閩台自主性原則:既然要制定的是台灣的閩南語文,必須對五百年來的閩南語文字化的發展史進行研究,所有的漢字選用必須基於這個基礎作決定。凡是傳統文獻已經「固定化」的用字不論是否合理,都應該儘量尊重,傳統文獻未固定化的用字也應該順著發展趨勢斟酌選用。如「」(tshit-thô)、「」(lim)在台語文裡是「常用字」,但在中文裡則是不常用、甚至根本不用的字,這些已經固定化的閩台字即使在中文裡是「非常用字」,甚至根本不用,我們仍然覺得應該採用。

(3)Unicode編碼原則:台語文的用字如果用了中文電腦標準字(BIG5)13094字裡不收的字,甚至Unicode也沒有的字,代價是很大的。因此我們一方面建議Unicode增加一些台語文裡已經固定化的字,我們也建議那些未固定化的字儘量選用中文系統裡的常用字,必要時也可以選用非常用字,Unicode編碼的字越來越多,將來不怕沒有無字可用,但在目前的階段,即使有字碼也不一定有字型,因此儘量不要選用非標準字,不得已採用時也應該建議採用一個替代字。至於創用新字更是不宜。教育部的推薦用字至少有一個字「」(in)還未編碼,建議替代字假借「姻」字或訓用「怹」。

(4)本字原則:八十年代以來,由於閩南語語文學家的參與,本字研究成果大量被一般使用者採用,其中有些字逐漸固定化,在2007年公佈的推薦用字中被採用。傳統採用的訓用字都換成本字,如「毋」(m̄)、「佇」(tī)、「」(suí,美)、「」(bái,醜)、「囥」(khǹg、放)、「跤」(kha,腳)、「尻川」(kha-tshng,腳倉)、「蠓」(báng,蚊)、「儕」(tsē,多)以及「吼」(háu)、「誠」(tsiânn)、「冗」(līng,鬆)等。本字會犧牲部分通俗性,但選用本字是不得已的辦法,比起創用新字,起用古字總比較省事。

(5)系統性原則:閩南語自有其音韻、詞素系統,閩台文字的用字不能處處受制於現代中文,應該以閩南語詞素本身的音義系統上的需要為最大的考慮,譬如閩南語同一個詞素bat/pat,傳統文獻分別借用「不識」m̄-bat的「識」;「不曾」m̄-bat中的「曾」兩個字表記。借用一字表記二個詞素或二字表記一個詞素,這完全是以漢文的詞素系統為準,而不是以閩南語本身的音義系統為準。推薦用字則採用「捌」字,「捌」從「別」,即是bat的本字。


以上閩台自主性原則可能與通俗原則衝突,本字原則和系統原則可能會犧牲了中文用字和傳統用字習慣,但為了閱讀的方便及詞素系統教育上的需要,值得犧牲。


無論採取怎樣的選字原則,或個別字的決定,我們都希望採取科學的、民主的兩大原則。這就是說,無論是傳統用字習慣、閩南語音義系統、本字考究都要有科學的研究與民主的決議,而不是少數有特定意見的運動家閉門造車的結果。


雖然公告了推薦用字,但除了建議用字之外還推薦一些民間已經習慣的用字,作為「異用字」,使用者如果不同意使用建議用字,也建議採用推薦的異用字。有什麼意見也可以不斷反映,以為將來修正之用,不是一成不可變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vepuppy9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