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日本的又長又搞笑的動畫片時,會時不時的發現日語部分詞彙發音與閩南話的很像。例如,【新聞】、【世界】等等,這不是偶然,不是巧合。


下面引用一篇文章說明閩南話與日本語漢字音的關係:



《從閩南話到日本漢字音》(嚴棉)節選




在亞洲的幾個大國家中,像日本,韓國(高麗)和越南,原本都沒有書面語言(也就是沒有文字),但他們在唐代前後分別從中國借用大旦的漢字作為他們的語文的一部分。而且更進一步採用漢字的部分形體發明了自已的一套書寫系統。


在漢語音韻學界,這些被藉人鄰國的漢字的音韻系統被分別稱為日本漢字音(Sino Japanese),高麗漢字音(Sino Korean)和越南漢字音(或漢越語Sino Vietnames)。Samuel Martin 統稱這三種漢字音為Sinoxenic dialeets(1953)。我們可以稱它們為“漢語域外方言”。這些漢語域外方言在被藉人口語、高麗語和越南語時,為了配合其原有的音韻結構曾經作了某些程度的音韻和音節的變化。



但大體上我們還是可以從它們目前的語音系統找到漢語古音的痕跡。漢語和日本漢字音(尤其是吳音和漢音)之間的關係普有著名的瑞典語言學家高本漢(Bernhard Karlgren l923、1940)及數位中日語言學家,如王力(1984),吳守禮(1986),飯田利行(1941).藤堂明保(1959),高松政雄(1982、1986)。和沼本克明(1982、1986)等都做過研究。


但在1989年以前,幾乎所有的學者都認為日本漢字音中的吳音是直接藉自漢語的吳方言(或稱吳話),而漢音是藉自唐朝的長安方言。蒲立本( Pulley- blank)和梅祖鱗則認為日本的漢音是藉自唐朝的長安方言,吳音是藉自江東方言。



筆者前兩年(Sung 1989、1992)把日本漢音和吳音跟漢語的上古音、中古音以及現代的幾個漢語大方言做了一個系統的比較研究,發現日本漢音和吳音實際上跟閩語,尤其是閩南話所經過的相同的歷史音變(包括主要音變primary sound changes 和次要音變secondary sound changes)要比跟其他的漢語方言為多。


因此,認為日本吳音當是藉自古閩語(Old-Min),而不是現代的吳語。說古閩語的人在南北朝時代原是居住在長江下游的江浙一帶(也就是現在的吳語地帶),後來因為五胡亂華和水嘉之亂遷移到福建。而現代的吳語則是來自唐代的長安方言。



丁邦新(1988、1989)根據《南史》的資料,曾提出南朝的所謂“吳語”是現代閩語的祖先。嚴翼相(1991)比較韓國的百濟漢字音跟漢語方言的歷史音變,也發現百濟漢字音跟閩語遠較跟其他漢語方言的關係更密切。因為百濟漢字音是隨佛教從中國的“吳地”傳到韓國,然後日本吳音又從百濟隨佛教傳到日本。


所以我們認為日本的吳音藉自古閩語是有語言和歷史的證據。日本的漢音雖然跟閩語也有很密切的關係,可是根據《日本書紀》(720)的記載,唐朝朝廷曾派遣兩位“音博士”到日本教日本人念漢文,所以日本漢音是從唐代的長安直接傳人日本的。






資料來源 : 浙南閩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vepuppy9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