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



台中縣縣境內居住之土著族群有平埔族、泰雅兩族。平埔族昔日以岸裡大社為中心居住於豐原神岡一帶。在漢人入墾後生計日蹙,遂於清道光、喜慶年間大舉遷移至埔里盆地,另闢墾區,目前僅存少數潘姓之平埔族後裔居住於神岡鄉大社、岸裡一帶。


泰雅族為台灣分佈區域最廣的土著族,本縣的泰雅族向來居住於和平鄉梨山、環山地區,目前尚有二千多人的泰雅人居住於本縣和平鄉境內之大甲溪上游一帶,而平埔族早期大多分布於大甲溪下游之台中盆地、后里台地及大肚台地西麓。

  
本縣境內之平埔族是以居住於神岡大社地方的岸裡社勢力最大,岸裡社下轄九社,故又稱岸裡大社。自康熙三十八年岸裡社征服吞霄番建功以來,讓社即以武勇為世所知。康熙五十四年,清廷以岸裡社的建功,遂給岸裡社阿莫(阿穆)信牌,任為該社第一代總土官,成為歸化「熟番」。康熙五十五年後將岸裡社東至大山,西至沙轆地界大山,南至大姑婆,北至大甲溪,東南至阿里史,西南至揀加頭一帶曠平草地,給岸裡大社墾耕。

  
本縣平埔族多居於平原低地,所以自清康熙年間漢人大規模入墾本縣後,平埔族便與之有頻繁的接觸;而漢人以其較高的文化,在族與族的生存競爭之間,自易佔優勢。漢人不斷擴張墾地的結果,終於導致嘉慶、道光年間兩次平埔族的大遷移。


第一次遷移發生於嘉慶年間,岸裡、阿里史、東螺、阿束、北投、大甲、吞霄諸社千餘眾,越過中央山脈向北移入宜蘭平原。第二次遷移發生在道光初年,幾乎所有中縣境內的平埔族部落皆參與遷移至埔里盆地,如今只有少數潘姓平埔族後裔居於神岡鄉岸裡、大社一帶。





資料來源:台中縣開發志http://club.ntu.edu.tw/~hakka/tungshih/g2/r1.htm







岸裡社開發史要歸附與請墾



岸裡社之崛起與其效忠清朝並漢化有關。清朝政府將台灣納入版圖時(康熙23年,西元1684年),大甲溪下游南北兩岸的台中盆地東緣和后里台地的東半部,為Pazeh的分佈地。康熙38年(西元1699年)位於大安溪北的吞霄社(在今苗栗縣通宵)起來反抗清朝通事的苛歛,清朝政府在久攻不下的情況下,邀請屬於Pazeh的岸裡社(當時社址在今大甲溪北岸台中縣后里鄉舊社村 )夾擊,才將亂事平定。此為 Pazeh 助清朝官府平亂之始。


康熙50年(西元1711年) ,祖籍廣東潮州府大埔縣的客籍漢人張達京渡海來台,輾轉來到台灣中部地方。康熙54年(西元1715年),在張達京的策畫之下,岸裡社人阿穆向諸羅縣請准委任他擔任總理各社事務的"大土官"。康熙55年(西元1716年)阿穆率岸裡五社向清朝政府表示"傾心向化,願同熟番一體內附"。當時官方文獻登錄的岸裡五社共有442戶,男女老幼3368人。


阿穆向清朝政府表示歸順內附之後,還同時要求請墾大肚山外的土地,其範圍" 東至大山,西至沙轆地界大山,南至大姑婆,北至大溪,東南至阿里史,西南至拺加頭"。以今日來看,其請墾的土地大致是:東到豐原丘陵,西至大肚台地山頂,北到大甲溪,南面則大致從頭汴坑坑口斜向西北經北屯、西屯、水崛頭直上大肚山頂,含蓋台中市以北之台中盆地之廣大草地。


康熙50年代(西元1710年代),岸裡社人逐漸越過大甲溪在南方建立岸裡新社,並將原來的居住地稱為"舊社"或"麻薯園的舊社" (有時也簡稱"麻薯舊社") 。大甲溪南的移居新地則是以後所稱的" 岸裡大社 "(今台中縣神岡鄉岸裡、大社等村)


社群的分布平埔族一詞,是用來稱居住在台灣平野地區的原住民,十七世紀初陳地所寫的「東番記」是對平埔族最完整的敘述:


平埔族的意思,是居住在平地的人群的簡易稱呼。四百年前,早在許多地方有了不同的文化、語言,因此有人認為應該叫平埔族群。然而,過去九十年來,學者對平埔族的分類也不大一致,有的叫七族十四支、,有的叫九族、十族、十二族的。


根據1930年,日人移川仔之藏教授分為十群;後來小川尚義教授,又將Tao一族併入西拉雅,故為九族。而在漢人未入墾前,台中地方已有先住民分布期間,一為匿居內山,生性嗜殺之「生番」;一為居住平地後來歸化之「熟番」(平埔族)。


據「台灣府志」番俗志記述:北路熟番八十二社中包括岸裡九社,即岸東、岸西、岸南、西勢尾 麻里蘭、翁仔、葫蘆墩、崎仔、麻薯舊社,尚有阿里史、樸仔籬、掃?、烏牛欄,共為十三社,社群分佈正囊括著台中盆地北部。至十九世紀末期,日人伊能嘉矩所著「台灣番政志」,除前述十三社之外,尚加上大馬僯、社寮角、水底寮、大湳等社。



岸裡大社指臺灣中部大肚山以東,臺中一帶的平埔族pazeh九社(岸東、岸西、岸南、西勢尾 麻里蘭、翁仔、葫蘆墩、崎仔、麻薯舊社),均分佈於目前的豐原、神岡、大社及后里舊社一帶。



張達京與六館業戶張達京(西元一六九0至一七二四年)是廣東潮州大埔縣人,是中部地區平埔大社--岸裡社的首任通事,在未來到岸裡之前,他先落足於彰化,後來跑到大甲溪南岸的平埔族岸裡社經商,與岸裡社頭目阿穆過從甚密,成為好友。


西元一七一一年(康熙五十年)巴宰平埔族岸裡大社的社民,飽受瘟疫的侵襲,頗有死傷,張達京熟練中醫,他以草藥為社人治病,活人無數。社人感激涕零之餘,阿穆賜以女兒為妻,張達京成為番仔的駙馬,俗稱「番仔駙馬」。


西元一七二三年(雍正元年)岸裡社歸入彰化縣,番漢紛爭時有所聞,清廷需要幹練人士奔走協調,遂舉張達京為岸裡社第一任通事。張氏既是官方通事,又是岸裡頭目的駙馬,人又精明幹練,很快就成為岸裡九社的重要人物。


「通事」在台灣開發史上扮演重要的角色。「通事」是一種官差,相當於今日的翻譯官和村里幹事。執行職務的對象則是與漢人語言、風俗完全不同的平埔族人。古代行政、司法、稅務不分,通事就身兼數職,成為村里幹事、翻譯官,管區警察、稅務人員的混合體,因此通事功能無遠弗屆,職位雖低,卻是管盡地方重要事物的肥差,諸如:承理番社納餉、從事番社貿易、供應社番日用品、派令勞務、徵調勞役、嚴禁漢人越界墾地、嚴禁漢人私買番地…等等攸關漢番的民生交往,政令宣導,政務執行,幾乎無所不包。


雍正九年至十年間,大甲西社番先勾結樸仔籬社 (今本市朴子里) 等八社倡亂,後又勾結沙轆 (今沙鹿鎮) 等十餘社起亂事,當時官軍追討渡大甲溪,<三番> 乃遁走日南內山,張達京與岸裡社勇分路追擊,直搗巢穴,擒頭目,平亂事,雍正皇帝嘉其功,賜七品京官銜,並欽頒御衣一襲,至今仍由張家珍藏,視為傳家至寶。

 

張氏另一豐功偉蹟是:張氏初至台中平原,即以此地廣闊卻雜草叢生,荒蕪閒置,至為可惜,惟土著族人大都狩獵為生,缺乏經濟觀念,張氏乃教化耕作,興修水利,坡荊斬棘以啟山林,因而日後閩粵移民大批湧至,奠定今日大台中繁榮的基礎。

  

張氏先與社番訂立墾約,以割地換水方式取得土地權,更邀同漢人出資開鑿葫蘆墩圳,從樸仔籬口 (即今石岡水壩西南處) 築埤引進大甲溪水,圳長四十餘里,凡千餘甲盡蒙其利,不但荒埔變為良田,而且稻作亦豐收,葫蘆墩米因而聞名海內外。


如此數十年下來,張達京成了中台灣的首富,他所組織的「六館業戶」邀集該區域的有錢人一同投資土地開墾事業,遍及大台中地區,包含台中市、豐原、神岡、大雅、潭子等處。甚至西達海線的清水,南邊直到彰化市、芬園鄉,都有他名下的土地。



他的得力助手,也是「六館業戶」之一的廖朝孔,是福建漳州詔安官陂的客家人,擅長開闢水圳,因此被張達京從西螺邀來共同開墾台中。


張達京在大台中長年的經營,使自己由攤販變成富豪,使台中平野布滿漢人墾民。然而,也使得巴宰族人的生存空間急遽縮小,生計困難,造成日後巴宰族集體流亡埔里,或退回祖居地苗栗三義鯉魚潭的慘劇。他晚年因為平埔族人告到官府,被取消通事資格,並受到懲戒,但卻已改變不了漢人在大台中地區轉為優勢族群的事實。侵佔平埔族的土地,是台灣漢人必須共同承擔的責任,而張達京其人,只不過是其中的一個代表罷了。


後人為紀念此一當年開拓先賢,特在社口萬興宮 (今神岡鄉杜南村 ),崇奉 <皇恩特授功加副府張公達京長生祿位> ,其在翁社里的舊宅 <萬選居>尚保有,使人永懷其遺愛在人間。而曾任台中市議長、市長、立法委員的張啟仲,就是他的後裔。





資料來源:岸裡尋根─巴則海http://www2.olps.tcc.edu.tw/spschool01/pazeh/pazeh.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vepuppy9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