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是東南沿海的一座古老城市,與台灣一水之隔,人傑地靈,歷史悠久,傳統文化積澱深厚,是中國首批的歷 史文化名城。
  

泉州古港實是泉州人民的生命線。“港口興,泉州興”,在大自然的精心雕琢下,形成了由泉州灣、深滬灣、圍頭灣構成的古刺桐港(亦稱泉州港)。東面沿海的刺桐港是宋元時期中國和世界最大的港口之一,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為古代中外友好往來和經濟、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貢獻。

  
憑藉大自然的恩賜,泉州的先民打開了城門,積極開展對外經濟文化的交流和合作,南朝(520至527年)間,天竺(今印度)高僧拘那羅陀,到南安九日山延福寺翻譯梵文佛經,是迄今已知泉州最早的海外交通、文化交流之例證。八世紀後期,阿拉伯的阿拔斯王朝興起,注重從海上經蘭竺和中國進行貿易。唐代,泉州海外貿易進一步發展,出現"市井十洲人"的繁榮景象。五代時,閩王王審知為“資公用”,和泉州統治者重視"招徠海中蠻夷商賈",用鋼鐵、陶瓷交換蕃商66金貝、珠寶、香料,因而泉娼,梅交外貿繼續發展,為宋元時期泉州的繁盛奠定了基礎。

  

宋代泉州有三條海外航線:東北線為泉州 明州(寧波) 高麗(今朝鮮) 日本;東南線為泉州 澎湖 麻逸(今菲律賓民多洛島) 渤泥(今印尼加里曼丹);西南線為泉州 西沙 佔城(今越南中部),其中一路至渤泥,另一路自佔城抵三佛齊(今蘇門答臘),越過馬六甲海峽,經細蘭(今斯里蘭卡)--印度故臨 波斯灣沿阿拉伯海西行至亞丁灣和東非的弼琶羅(今索馬裡) 層拔(今桑給巴爾)。當時泉州與日本、高麗、古城、渤泥、 真臘(今柬埔寨)、暹羅(今泰國)、馬六甲(馬來西亞)、蒲甘(今緬甸)、天竺、細蘭、波斯、大食、弼琶羅、層拔等57國家和地區有海交貿易關係,泉州港呈現“漲海聲中萬國商”的繁榮景象。蕃商都居住在泉州東南隅的“蕃人巷”。他們運來犀象、珠璣、玻璃、瑪瑙、香料、胡椒,運去絲綢,瓷器、茶葉。


1974年泉州灣後渚港出土的南宋古船,反映了宋代泉州灣對外貿易的繁榮。這艘南宋末年的帆船,載重量約200噸,船上遺物很多。除有香料木、胡椒及其他貴重藥物外,還有木牌、木簽、貝殼、桃、李、橄欖、荔枝等果核,以及唐宋鋼鐵錢、宋代陶瓷器等。這對中國與世界的海上考古,具有重大價值,引起國內外專家學者的關注和研究。


泉州海外貿易的發展是艱難曲折的。南宋嘉定年間,真德秀知泉州時,正是泉州海外貿易衰退的時期。他針對時弊,重振泉州經濟和海外貿易。三年間,來泉蕃舶大增,再現泉州海外貿易之雄風。



元初,世祖忽必烈委任棄宋投元的阿拉伯人後裔蒲壽庚招徠蕃商互市,“各從所欲”。蒲氏後裔任福建行省左丞,受命招諭南海諸國蕃商。此後,元朝政府幾次重大的招諭活動,都從泉州港啟航,且主要由泉州當局負責,並有蒲氏親信參加。元朝年間,泉州多次設行省,恢復市舶司,與98個國家、地區有政治、經濟、文化聯繫,海外貿易處於鼎盛時期,成為當時世界最大的海港之一,與埃及的亞歷山大港並駕齊驅。1292年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來泉,說泉州港比埃及亞歷山大港還要繁榮,港灣中有許多印度的大船,是世界最大的貿易港口之一。


1347年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圖泰來泉;也說泉州“為世界最大港口,港中有大船百餘,小船不可勝數”。宋元時期泉州港的繁盛,為泉州、福建的經濟發展和中外文化交流、友好往來作出了重大貢獻。


元末,泉州陷入10年戰亂。明清兩代實行閉關鎖國政策。明中晚期,倭寇嚴重擾亂和殖民者東來,清初禁海遷界,晉江日漸淤塞,加上官吏貪贓舞弊,使泉州海外貿易逐漸衰弱。晉江安平(安海)港距府城較遠,有較好的通商基礎,在鄭芝龍家族的努力下,發展成為私商海港,為中國採用資本主義經營方式較早的地區之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vepuppy9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