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馬來西亞佳禮中文網站】


或許有人認為母語是母親的語言(字面上直接翻譯),或者是自己從小第一個接觸的語言(字典裡查出來的),但被聯合國教文科組織(UNESCO)廣泛認為並公認的母語定義是祖先所使用的語言。


若我們以大多數人所接受的定義看來,華語(國語/中國國語/北京話)其實只是北京人的母語,不是大馬華人的母語。


我們本身的中國南方漢語-方言才是大馬華人的母語。因為我們的祖先並不懂得華語。


這包括福建話(正確叫法為閩南語),客家話,廣東話(正確叫法為廣府話/廣州話),潮州(正確叫法為潮汕語),海南話等等。


新加坡在SARS肆虐期間破天荒的開設新電視頻道並播出方言資訊節目供老年人收看的做法已證明了華人的母語不是華語這一點。


我曾經做過調查,中港台的華人都沒有人認為華語是華人的母語。上海人說上海話是母語,汕頭人認為汕頭話是母語。這種聲稱華語是華人的母語的情況只出現在南洋(大馬及新加坡)。


眾所週知,方言是華社的重要資產之一,是承載及孕育了中國南部漢文化的重要語言。很震驚的大馬及新加坡華人社會普片上卻有壓制方言發展/運用的現象。


同樣類似情況也曾發生在中國內地及台灣。學生在學校講方言被打斷牙,中國第一大城市-上海因為被禁止而沒有上海話的廣播等等方言被打壓的故事層出不窮。但經過社會的覺悟,這種情況已有所改善。


馬來西亞及新加坡很多華裔都有一種會造成方言消失的嚴重錯誤觀念。那就是要華人團結就必須大家講同一種語言。因此方言必須被斬草除根,或讓它自生自滅。這種觀念與大馬華社堅持捍衛華教的理念是自相矛盾的。


大馬華社反對單元化教育原因是國民團結不能建立在語言統一的基礎上。印尼的排華暴亂也證明了語言統一不能團結各族。


但不偏不倚,華社本身卻在內部自行推行 “多講華語,少說方言”的運動。這是非常諷刺的。


南方漢族刻意打壓自己的母語是全世界史無前例的,我們已成為一個刻意打壓自己族群語言的罕見族群。


更有人更錯誤認為方言不是一種語言,原因是它無法使用漢字寫出完整的方言漢字。這些人認為只有北京話才能寫出漢字來,


他們並不知道我們所使用的國語/華語早期也一樣無法使用漢字寫出北京話的文字來。北京話只是1932年被中國民國政府投選為國語而已。


在此之前,北京話/華語也不過是北京人的地方口頭語。跟閩南話,廣府話沒什麼兩樣。


由於古代的漢人時是用文言文來書寫的。口頭的語言(白話文)基本上是不存在的。很多華語字如:“什麼”,“哪裡”等等在古時候也是不存在的。因為以前的人是把“什麼”寫成“何”,“哪裡”寫成“何處”(文言文)。


自從革命後,人們放棄使用文言文而改用白話文。這時候,北京話就面對了問題。平時口頭上所講的“什麼”,“哪裡”都無法使用漢字寫出來。(這個問題就好像現在的方言,很多人都沒法用漢字寫出方言字來一樣。)


中國政府把北京話設定為國語後,就開始製造北京話的漢字。“什麼”,“哪裡”等等字就這樣被製造出來。所以說“北京話/華語”的漢字是近代才被製造出來的,以前也是一樣跟福建話,廣東話等等方言一樣,寫不出字來的。


粵語也是一樣。現在的香港人也開始製造出粵語漢字,把“yat di di”寫成“一DD”,“dim kai”譯音寫成“點解”。


閩南語也開始有了自己的寫法,“不必”寫成“免、毋免”,“較大”寫成“ 大”等等。


由於沒有人著手指造方言漢字,所以很多人都以為方言無字可寫。卻以為只有華語可以用漢字寫出來。這是錯誤的!北京話/華語以前也還不是一樣寫不出字來?只因為它成了國語必須有文字來承載它,推廣它,語言學家才極力製造出北京話的漢字來。


一大群不懂得講自己母語(方言)的年輕人開始充斥了華人社會。


母語=華語的錯誤概念已根深蒂固的藏在他們的腦海裡。


這得拜新加坡媒體全面封殺方言所賜。華校教師刻意貶低方言,說方言是粗俗的,還禁止學生講方言的做法也為此推波助瀾。父母拒絕與孩子講方言的行為更是元兇之一。


我們可以了解華教人士聲稱華語是母語的苦衷。因為只有把華語當成是母語才能為華教在大馬爭取生存空間。但許多人卻被這種思想所“塗污”,並人云亦云地把華語當成母語。


從馬六甲及新山的華人社會語言轉變看來方言漸漸式微的情況越來越嚴重。這種情況最嚴重的地區是在南馬(馬六甲及柔佛)。


馬六甲40,50年代是一個福建人居多的城鎮,幾乎到處都可以聽到人們說福建話。福建話的普遍程度比起今天今日的馬來西亞北部有過之而無不及。甚至有人說不懂福建話就很難在馬六甲生存。


可是馬來西亞有個華文教育鬥士(沈慕羽)就在福建話巔峰時期開始推普,極力推廣華語。在他過分的推廣華語後,福建話到了今天今日已經式微。


今天的福建話已經不是馬六甲華人的日常溝通語言,它的命運已經到了瀕臨消失的厄運。


另外一個例子:新山作為馬來西亞南部通往新加坡的邊城,曾經是潮汕語的天地。它的普遍性也是到了人人都懂,無人不曉的。


經過新加坡政府誤導性推廣華語的口號, 如“多講華語,少說方言”,“Mandarin - a window to Chinese culture”的誤導下。


加上新加坡全面封殺方言,從電視媒體,學校,到日常生活,新加坡都對方言進行開刀手術。甚至,聽前輩說,李光耀政府在推廣華語之時,連老年人也需要在菜市場買菜時說華語。


南馬人也受到新加坡政府政策的影響,潮汕語漸漸與社會斷絕關係。直到今天,新加坡的華人都非常洋化,在華語不精,方言不通的情況下,新山年輕人也是一群不懂任何方言的“新新人類”。


最近,國營電視台全面禁止粵語節目的做法並獲得華社領袖的全面支持。這證明了這些領袖缺乏了中華文化的了解及文化消失的警覺性。



根據大馬潮聯會在一本冊子中引述國家統計局於1996年發表的華人方言族群人數,


排第一的是閩南人(福建南方),佔近160萬人;

第二是客家人,佔108 萬餘人;

第三是廣府人,佔84萬餘人;

潮州人第四,佔52萬餘人;

閩北人(福建福州)22萬7000多人;

海南人近17萬;廣西人近7萬;

福建興化和福清人9萬5000人;

另其他外省籍人士佔6萬6000多人。



綜觀全馬,福建話(閩南話)是大馬最強勢及最多人使用的方言,接下來是廣東話(廣府話)。但其他方言如客家話,潮汕話,海南話已越來越邊緣化,甚至是瀕臨消失。其中客家話被邊緣化的情況最為嚴重。


這是很諷刺的,因為從以上的調查報告看來,客家人是大馬華裔族群裡的第二大組群。現在僅存的客家話區是沙巴州的幾個人口不多的客家小鎮(Kota Kinabalu 除外)。年輕客家人拋棄自己的語言程度非常嚴重。北馬客家人講福建話,中馬客家人講廣東話。其他的方言族群的情況更加堪虞。


有鑒于此,“華語並不是母語”,“推廣華語,維護方言”的新觀念必須被華人接受。這種社會醒覺是防止方言絕種的最基本要素。


我不是在反對華語作為華人的共同語的地位,但有華語沙文主義的觀念也是錯誤的,極力推廣華語的當兒也需要保護方言。我們需要把華語推廣給不懂華語者,但也更需要推廣方言(母語)給不懂方言(母語)者。我們必須記得華語作為全世界華人共同語的地位是無法取代的。但把共同語當成母語也是錯誤的。


方言從以前的擁有地方政府正式媒介語,教學/私塾教學媒介語,每個人民溝通的語言地位,淪落到現在的“只能在街上,家裡講的語言”,甚至連電視台也要開始朝向使用華語的目標。許多家長在家裡也放棄了跟孩子講方言的傳統。方言地位已經被逼入了死衚衕,華社已經沒有給方言生存的空間了。


一個從擁有正式崇高地位的語言,在短短的70年內退居到只是在家裡使用的語言是很可悲的。語言專家也認為沒有法律地位的語言將會在全球化的年代迅速消失。


替弱勢語言在媒體,政治,教育領域尋找生存空間是聯合國教文科組織(UNESCO)極力挽救弱勢文化及語言所作出的努力之一。方言瀕臨消失是我們想見到的嗎?


南方漢人的母語的遭遇就是因為1932年中國政府投選國語後就被判死刑了嗎?


在此,華社所擁有的會館宗祠也需做出努力,別再天天籌錢建新會館,主辦一些無關痛癢的娛樂活動。他們其實身負重任,也就是保護漢文化的傳承及完整性。


在 “華語沙文主義”的不斷增長之下,必須做出製衡舉動。


馬來西亞廣肇聯合總會會長何士昌在華社領袖都人云亦云贊同華語配音電視節目的時候扮演了“眾人皆醉我獨醒”的角色提醒了華社一個重要訊息,那就是別過分打壓自己的母語。




方言是漢文化的重要成員之一,請別讓它消失!


人往往是失去後才會懂得珍惜,那時為時已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vepuppy9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